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好妈妈正面教育孩子的60个细节 > ◎体罚是“暴力教育”,更是“事故教育”

◎体罚是“暴力教育”,更是“事故教育”

作者:邹玲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父母应该要冷静检讨,弄清楚造成孩子退步的原因,只是一味地打骂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性格。

“打是亲,骂是爱”这个观点一直影响着老一辈人的教育。很多家长相信,孩子如果调皮捣蛋、行为叛逆,就可以对他们施以包括体罚在内的家法。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要让孩子有出息,就必须严格管教,这种体罚教育观念在某些学校也是个屡“禁”而不“止”的问题。

在遭受体罚之后的孩子心里,老师不再是“慈祥妈妈”形象,而是厉声呵斥、随意体罚的“母老虎”;而妈妈也不再是那个温柔的“大姐姐”,而是一个用权势来镇压自己的巫婆。这样,孩子势必对大人产生畏惧心理,继而产生叛逆,性格孤僻。

不是绝对地禁止体罚,而是要适度地体罚,不然会与家长原本惩罚的目的背道而驰。

小学一年级的第二次月考,小林的数学考了45分。

他爸爸看了后非常生气,拿了藤条就打,还罚小林一个月都不准看电视,并要求他努力补习。

小林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每天都照着爸爸的要求乖乖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可是,每次对答案,总是一大堆错,小林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到了第三次月考,小林才考了30分,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爸爸看到考卷,这次他停下来想了一想,为什么小林每天那么认真地写作业,也努力在补习,却还是考得这么差呢?

于是,爸爸坐了下来,跟小林一起讨论数学考卷上的题目。

加法:3+5=?小林的答案是35。

爸爸发现,小林没有数的概念,只有图像的概念,“3”的图像加上“5”的图像,摆在一起当然等于“35”这个图像。

爸爸把算式换了个方式说:“现在爸爸有3个苹果,小林有5个苹果,那么我们总共有几个苹果呢?”

小林毫不犹豫地说:“8个。”

于是,爸爸要小林把每个算式上的数字都换成苹果,结果,小林很快就把每一题的正确答案写出来了。

这个例子很明显,体罚是绝对无法让小林的成绩进步的,除非让小林把数的观念弄懂,把他卡住的地方突破,否则,不管他捧着数学课本坐在书桌前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打骂,也没办法拿到好成绩。

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父母应该要冷静检讨,弄清楚造成孩子退步的原因,只是一味地打骂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性格,比如思维缓慢、性格孤独、胆怯、精神紧张等。如果不把背后的原因解决掉,只用打骂来表现大人的愤怒与不满的话,只能暂时让孩子屈服,却无法让孩子解决自己的困境。因此,在某些状况下,体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当然,有时候“打”也具有吓阻作用。所以,家长要记住的是,体罚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处罚的最佳方式。因为用暴力对待孩子,孩子也可能有样学样,用暴力去处理自己遭遇的难题。但是,只有在要“吓阻”孩子、让孩子从胡闹的情境中脱离出来时,可以偶尔为之。而且,这种作为吓阻的“打”,要力道足够,不是轻轻地一拍,好像在跟孩子玩一样,这样的话威力就会不够。当然,也不能神经质地乱打一通。

总之,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管选择哪一种处罚方式,父母都要冷静地想清楚这样做的目的,而你接下来要使用的方式是否真的有效果才可以。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家长情绪化地体罚,不仅无法把孩子教好,还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别为了面子,挑战孩子的心理极限不要以为孩子只是个孩子,就不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事情,父母可以鼓励,却不能强迫。

经常在一些游乐场中,看到这样的情景:

在“勇敢者游戏”中,要走到滑梯那里,必须经过攀爬一段网绳、摇晃的平衡木,还要双手拉着绳索摆荡到对面平台,才能顺利抵达滑梯的顶端。

那滑梯看起来又高又陡,好多小朋友快速滑到底部时,已经是东倒西歪了。

6岁的小强看到这种情况,已经有点害怕了,他怕摇来晃去的平衡木,也怕脚踩空掉在网绳的洞里,更怕双手没拉紧绳子荡不到对面平台,而从空中坠落。

小强转向大型设施的下方,那里有一大片的球池,球池中间有个跟幼儿园里一样的小滑梯。他觉得球池安全多了,正要往球池走去时,耳边响起了爸爸的声音。

“小强,走,我们也当一次勇敢者。”爸爸兴冲冲地拉起小强的手说。

“我不敢。”小强挣脱爸爸的手。

“不敢?男子汉怎么这么胆小?”爸爸用力拉着小强往网绳坡道爬去。

小强竭力喊着自己不要去,身体却被爸爸拉着往前走。

爸爸先往上爬,对着下面的小强说:“上来,儿子。”小强强忍着眼泪,战战兢兢地爬着,嘴里还是一直说:“爸爸,我不敢。”

每当小强稍微停顿一下,爸爸就把手往下伸,用力把小强往上拉,不理会小强说的不敢。

好不容易爬完了网绳坡道,来到了平衡木。这一次小强真的崩溃了,他才刚踏上平衡木,身体猛然一晃,整个人跌坐在平台上,泪水忍不住就夺眶而出。

“哭什么?真丢人,都男子汉了还这么爱哭。你看,虽然有点晃,找好平衡点还是很好玩的。”

父子二人就对峙在平衡木的入口处。小强放声大哭,爸爸不加理会,硬是要小强往前走,好像小强若不走完这一趟,就是个没出息的孩子,就会让爸爸丢人一样——尤其是旁边有个个子跟小强差不多的男孩,正兴奋地往前走。

这样的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当自己的孩子不及别的孩子勇敢时,家长总想要逼着孩子符合自己心中的期望,最后,原本是一场快乐而美好的亲子活动,却在爸爸生气、孩子哭泣不止的状况下结束。

其实,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过程都不同,6岁的时候不敢做的事情,也许到了7岁就会做得很好。

但是,有时候父母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也是6岁,人家就可以做得到,为什么你不行?你一定也要做到才可以。”所以,家长就会极力强迫孩子去做超过他可以负荷的事情,结果呢,当然大家都不愉快。

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做得到与做不到的事情,这也是他们之间的能力差异。

再举个游泳的例子:

嘉雯的表弟小平5岁的时候,还只敢在水深及膝的戏水区玩,把他往深一点的地方拉就哇哇叫,这总是让他的爸爸觉得儿子没出息。

可等到小平快7岁的时候,他突然主动提出要参加游泳训练班,而且上完一期之后,泳姿竟然比嘉雯的还要标准,几乎有小泳将的架势,还兴致盎然地央求继续学第二期。

爸爸问他:“为什么去年要你学你不学?”

小平说:“因为我今年长大了。”

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事情,父母可以鼓励,却不能强迫。一旦玩游戏变成强迫性的,游戏就不好玩了,不是吗?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