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要让孩子有坚毅的生命力,就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要怎么学会呢?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负责任,不要把过错推给别人,当孩子做法不对的时候,也要给予适当的责罚。
每次听到媒体报道有关自杀的消息时,总会感到异常的心痛——有人因为失恋;有人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甚至只是因为一次小考不及格;有人因为跟父母吵架……但凡能算得上原因的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自杀的理由。
仔细想想这些原因,真的到了让人必须放弃生命的地步吗?勇于接受失败,并用正面思考让失败成为下次成功的关键,那么失败不见得是悲惨的,反而会成为成功过程中最光荣的伤痕。但是,现在的孩子似乎失去了正面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面对挫折的勇气,问题出在哪里呢?
先来看看下面的孩子处理事情的方式。
三年级的亮亮在自己家门口遇到骑着自行车经过的贺贺。
贺贺:亮亮,我要去公园骑自行车,你去吗?
亮亮:想去,可是我不会骑。
贺贺:没关系,我教你啊!
亮亮:不行,我妈妈说骑车很危险,会受伤的。
贺贺:不会,在公园的空地上学,不会受伤的。
亮亮:可是,像你在路上骑,万一被车子撞到……
贺贺:我们可以推车到公园去啊!
亮亮:……
贺贺:走吧,没事的。
亮亮禁不住邀约,与贺贺一起前往公园。
在公园里,贺贺示范了骑车的姿势,然后扶着自行车让亮亮上。
第一次踩车,不到5秒钟,亮亮就跌倒了,摔得满身尘土,裤子磨破了一点。
亮亮立刻说:“你看,我妈妈说过好危险的,我不要学了!”
在贺贺的鼓励下,继续第二次。
还是撑不到5秒钟,亮亮又摔倒了,这次摔到水泥地上,膝盖也磨伤了,出现了一点点血丝。“啊,我受伤流血了,都怪你,我妈妈一定会训我的。”
回到家,当然被妈妈训了一顿,亮亮更是觉得骑自行车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他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学不会骑自行车了。
一些家长爱子心切,生怕孩子受一丁点苦,有意无意地替孩子去承担某些本应由孩子自己面对的困难和挫折。他们这样做,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在挫折中成长的机会,更失去了早期人生中一种珍贵的体验,并且对孩子的个性和心理也起到了不利的影响。
孩子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无法接受挫折,所以很快就选择放弃。他们不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孩子,除了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剩下的时间就是帮家里做家务。
现在的父母不再要求孩子做家务,甚至有的孩子都已经快小学毕业了,还不曾自己剥过鸡蛋,这种替代劳动甚至让很多孩子以为西瓜都是没有籽的。因此,孩子无法在挫折中享受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甚至很多孩子,上学忘了带东西,还理直气壮地责怪父母:“都怪你忘了帮我带水彩笔,害我早上被老师批评。”
“唉呀!你怎么没有帮我带那件红色外套来?我还想让同学看看漂不漂亮呢!”
“我最爱喝果粒橙了,你没带,叫我怎么吃饭,天还这么热!”
……
现在的孩子,所有的事情父母都帮他们做好了,他们只要依照父母铺好的轨道前进就好。但一遇到超出轨道的状况,便立刻不知所措,然后怨天怨地,最后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就开始学坏,开始堕落,总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
如果孩子从小就备受宠爱,自视颇高,没有想到在团体中“一山还比一山高”,因此有了“输不起”的感受;或者从来没有遭遇挫折、解决困难的经历,当真的面对挫折时,就有了“不知所措”的感受。
无论是“输不起”还是“不知所措”,都不是家长乐于看到的情况。要让孩子有坚毅的生命力,就要学会运用“挫折效应”,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挫折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孩子要健康成长,就必须经历和接受挫折。
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呢?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负责任,不再把过错推给别人,当孩子做错的时候,也要给予适当的责罚。
有一段时间,家长流行把“爱的教育”挂在嘴上,让人误以为所谓“爱的教育”就是不打不骂。其实,错了就该接受指正,而指正中也可能包含适度的责罚。
其实,让孩子学会接受挫折,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当问及孩子遭遇困难怎么办时,孩子的答案惊人的相似——找爸爸妈妈,找老师。究其原因,一是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过少,二是家长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注意积极引导,孩子自然就没有独立面对挫折的勇气,也没有自己独立战胜挫折的意识。
其次,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家里的家务也应该让孩子去适度地担当一些,让孩子在每日的生活中,去品尝成功与失败的感觉。
洗碗没洗干净,当然要重洗;扫地没扫干净,当然要重扫。人的一生中,不就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吗?总会有做不好的时候,做不好,重来一次,直到做好为止,没什么大不了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如果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只因第一次没有成功就放弃,这不代表孩子没有能力,只能说明他没有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认真对待小事的良好态度,等到将来遇见大事的时候才能处变不惊。
当然了,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父母应用“你能行”“试一试”“相信自己”等话语鼓励他去战胜挫折,并帮助他分析受挫的原因,使之在一次次的较量中形成“我能行”的思维定式,充满信心地迎接挫折,战胜挫折,慢慢养成自信的个性特点。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正视挫折的重要性,让孩子自己去堆一个不会倒的积木,而不是在孩子连试都没试以前,就先帮他把积木堆好。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