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统一大业 > 小心开启中美建交大门

小心开启中美建交大门

作者:郭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毛泽东、周恩来和尼克松、基辛格共同开创了中美关系的新局面后不几年,两位中国领导人就与世长辞了。推进和深化中美关系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肩上。

1978年1月7日,重新复出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团,谈到台湾问题时,他打着手势果断地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力量要大一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我们在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灵活性。要说灵活性,就是我们可以等。

大陆既要以最大善意和诚意尽最大努力走和平统一的道路,推动两岸社会的融合,让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得到更多利益;同时也要做好充分准备,在“台独”势力迈出分裂国家的一步时,不惜付出最大代价和牺牲,以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这就是邓小平处理两岸关系的“两手”策略,哪一手都不能偏废。

1978年3月,卡特总统在白宫接见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说:“我国的商贸界人士强烈要求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以便打入中国的广大市场,苏联对我国的挑战更加咄咄逼人了。我决定请你立即启程访华,加快美中关系正常化进程。”

布热津斯基脑子里已有一套方案,他敞开说:“总统先生,要达到加快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目的,第一,美国要承认中国方面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第二,美国将不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第三,美国离开台湾时将保证日本人不进入台湾;第四,美国欢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支持台湾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军事行动。不知您对我的观点是否同意?”

卡特说:“我授权你看准了就可以见机行事。”

布热津斯基盯住问:“谢谢总统先生的信任!我是不是在所有问题上都可以见机行事?”

卡特想想说:“还是应该提出美国关注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和美国在一个时期内保持向台湾出售武器。”

北京人民大会堂南门接待厅,1978年5月21日,邓小平接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黄华、柴泽民等陪同。

一见面,邓小平就关心地微笑着问布热津斯基:“参观了一天,一定很累了吧?”

布热津斯基高兴地说:“我的劲头很足呢!来中国之前我就阅读了你同美国主要政治家和参议员的谈话记录。”

邓小平听后哈哈大笑,说道:“从过去的谈话记录中,你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看法、观点、主张,都是直截了当。毛主席是军人,周总理是军人,我自己也是军人。我们中国人做事喜欢干净利落。”

布热津斯基被邓小平的幽默所感染,笑着说:“军人说话就是痛快。我们美国人也是以说话痛快出名的。”

两人寒暄之后,进入正式谈判就严肃起来了。布热津斯基向会场四周扫视一下,然后神秘兮兮地说:“关起门来,只限在座的诸位听。我可以告诉你们,卡特总统本人准备尽可能迅速而妥善地解决台湾问题。我们无意人为地拖延下去。因此卡特总统准备在国内负政治责任,来解决我们双方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双方关系中,我们所依据的仍然是上海公报,仍然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问题如何解决,那是你们的事情。”

邓小平对布热津斯基的谈话感到满意,同时感到他言犹未尽,便点燃一支香烟吸着,静等他把话说完。

果然,布热津斯基停顿了一下,接着就面露难色地双手一摊说:“同时,我们还有些国内问题,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有待我们去克服。这些问题很复杂,很棘手,有些还牵动感情。因此我们必须设法找到某种方式……”

说到这里,布热津斯基看了看邓小平,发现邓小平正平和而又略带笑意地盯着自己,这才放下心,吞吞吐吐地说:“找到某种方式,使我们可以表示我们希望台湾问题能够获得和平解决。”

他又忐忑不安地看了眼邓小平,见邓小平脸上的笑意已有些凝固,就又连忙补充说:“当然我们承认这是你们的内政,我们是遵守上海公报精神的。”

布热津斯基看着邓小平的脸色,又强调说:“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讲信用,让人看到美国是讲信用的,虽然我们现在正继续并加速从台湾撤军,但是美国还是要在远东待下去,以免造成人心浮动,而被我们共同的敌人所利用。在解决关系正常化问题时,以及在我们同台湾人民的关系的历史性的过渡时期规定一系列关系时,都要考虑这一点。”

邓小平温和地说:“我赞赏美国方面作出的相关让步。过去我们也说过,对自己国家统一的问题,我们怎么能不关心,不急于解决呢?我们希望能早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们的观点已经很明确,那就是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

邓小平抽口烟又说:“日本方式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最低方式。所谓日本方式,就是在正常化的条件下,我们同意日本与台湾之间民间商业来往的继续。”

布热津斯基插话说:“卡特总统关心的是,能不能找到某种方式,使我们可以表示我们希望台湾问题能够获得和平解决。”

针对布热津斯基要求中国承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坚定地说:“我们说不行!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那是中国自己的事。”

敏感的布热津斯基坐立不安了,脸上已经露出尴尬的神色。

邓小平见状微笑着,机智地说:“当然,你们要表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这可以,你们可以说你们的希望。但我们也要表示我们的立场,即中国人民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解放台湾,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可以各说各的?布热津斯基格外仔细地倾听着,大喜过望,绷紧的脸孔露出了笑意。

邓小平紧接着又说了一句:“但你们的希望作为条件不行!”

布热津斯基连忙插话说:“我对刚才的讲话,非常满意,也非常感激。我奉命向你们确认,美国接受中国的三条,并再次肯定美国上届政府向你们所讲的五点。我愿意把我来北京后讲过几次的那句话,再重复一遍:在这些问题上,美国已经下定决心了!卡特总统决心和你们一起克服达成中美关系正常化道路上的残余障碍。”

残余障碍,说得好!邓小平笑着点头。

布热津斯基立即友好地说:“我奉命邀请你适当时候访问美国,并且希望我能有幸在美国的家里,亲自设宴招待你。”

邓小平终于放了绿灯:“我愉快地接受你的邀请。中美双方可以在具体的层面上,开启中美建交的相关谈判了。”

在台北蒋经国官邸,蒋经国就职“总统”仪式结束,回到官邸正在脱衣服,秘书对他说:“蒋总统,您上任就职的时候,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却跑到北京访问去了。”

蒋经国神色黯然地说:“我本希望卡特总统能派一位特使来祝贺,但他们装糊涂,却派特使跑到那边去了。”

秘书说:“美国人太不够朋友,由于他们的怠慢,弄得总统的就职仪式各国驻台使节参加的只有二十人,还多是南美小国家。”

蒋经国自我安慰道:“这些都无所谓,只要我们自立自强,就有立脚之地。”

在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卡特接见访问北京回来的布热津斯基,赞赏地说:“老朋友,我对你的访华成果表示赞赏和满意。你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如何?”

布热津斯基说:“邓小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别看他身材矮小,胆识可大呢!他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卡特说:“噢,你具体讲讲。”

布热津斯基绘声绘色地说:“他生气勃勃,机智老练,思维敏捷,谈笑风生,气派很大,开门见山。与他的一席话,使我懂得了他在政治生涯中屡经沉浮而不倒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的胸怀和魄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真正够得上是一位老谋深算但可以放心与之打交道的政治家。”

卡特下决心说:“那就尽快进行两国建交的具体谈判。美国的谈判代表,我已经决定让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担任。”

柴泽民奉命担任首任驻美联络处主任。1978年8月初,行前,外交部长黄华对他说:“柴主任,你到美国的主要任务,目前是两条:一是密切关注美国政府动向和谈判进展情况;二是摸清美国的底细,配合国内谈判。”

“明白了。我明天即乘飞机赴华盛顿。”柴泽民点头说。

9月19日,卡特总统在白宫亲自接见柴泽民。

卡特说:“1978年将是美中两国关系中重要的一年,我要告诉柴主任的是,美方对会谈是认真的。双方的代表一直在北京谈判,现在,接近于完成谈判的时候了,美国愿意履行中方提出的建交三条件,希望中方也照顾到美方的政治需要。”

柴泽民问:“请问总统先生,美方的政治需要有哪些?”

卡特说:“美方需要照顾的有两条,一条是继续向台湾出售防御性的武器,第二条是美方要表示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

柴泽民说:“总统先生也知道,中方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是很关切的。”

卡特点头说:“华盛顿将会避免向台出售进攻性武器。”

柴泽民根据国内的指示精神阐述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人干涉,美方应该从长远的政治和战略利益来考虑,使两国关系尽快正常化。现在建交谈判的结果取决于美方。”

卡特说:“我重申一遍,我们是有诚意的,也是认真的。”

柴泽民说:“我感谢总统先生的接见,我会将今天的谈话内容立即报告中国政府。”

在美国白宫小饭厅,10月30日,布热津斯基接见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并请他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谈。

布热津斯基说:“我奉总统之命,今天约见柴主任的主旨,是希望加快美中建交谈判进程。”

柴泽民点点头。

布热津斯基很恳切地说:“现在正常化是一个特殊的时机。美方希望明年国会一开始先辩论中美关系问题,否则《美苏核条约》或其他问题将列入议程,因为美国和苏联订立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已经取得了进展。如果这个问题提前了,中美关系就会被推迟到1979年之后。时机不当,会出现困难的。”

柴泽民回应说:“中美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双方交流,越来越活跃,卡特总统想加快中美建交的实质性进程,是可以理解的。中方也有同样的愿望。”

布热津斯基说:“美中双方已经秘密谈判了四次,仍有些分歧,致使裹足不前。卡特总统很关注,我交给中方的建交公报文本,是总统亲自修订的。”

柴泽民说:“贵国希望中国发表声明,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贵国坚持中美建交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这是双方存在的主要分歧。”

布热津斯基问:“这些分歧都要在深入的谈判中解决。冒昧地问个问题,北京主持和领导美中建交的是哪位领导人?”

柴泽民说:“接见过你的邓小平先生。”

布热津斯基高兴地说:“太好了!”

1978年11月2日,邓小平在北京西郊住宅召见黄华和章文晋,说:“我刚从日本访问回来,看了卡特和布热津斯基同柴泽民的谈话,和外交部报来的同伍德科克第五次会谈的请示,看来美方想加快建交步伐。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也要加快。原则当然不能放弃,谈的时候不要把大门关死。”

黄华说:“今天要在外交部大楼举行第五次秘密谈判,美方提出的联合公报草案共十六条,底牌基本打出。”

邓小平说:“你们先谈着,我又要马不停蹄去访问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黄华说:“这一段时间,小平同志是太忙了,回国后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又等着您,这两个重要会议恰好与中美建交谈判相重叠。”

邓小平笑说:“好啊,好事逢双嘛。”

11月27日,邓小平在西郊住处召集邓颖超、廖承志、黄华等有关人员开会,他说:“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时机,要争取中美关系早日正常化,这样对我们比较有利。”

黄华说:“外交部建议中美双方马上进行第六轮会谈,并请小平同志约见伍德科克,表明中方立场,提出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以敦促加快谈判进程。”

邓小平说:“同伍德科克的第六轮会谈立即开始。我可以约见伍德科克。我们想同美国在明年1月1日达成建交协议,等中央工作会议公报出来后,再同他们谈,不然他们就要翘尾巴。”

12月11日,布热津斯基在白宫召见柴泽民,令他感到吃惊的是,柴泽民的两位随员像往常一样穿着传统的中山装,但大使本人却身穿一套棕色西装,里面是蓝色尖领衬衫,系一条花色领带。布热津斯基新奇地注视着柴泽民好一会儿。

柴泽民笑说:“怎么样,我这身西服还行吧?”

布热津斯基也笑了说:“柴先生,不在于西装如何,而在于你今天居然穿了西装,这是时代不断变化的一个小小注脚啊!”

柴泽民说:“谢谢你注意到这一点。”

布热津斯基言归正传:“现在,我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跟您讲话。正式协商的时间该结束了,作出重大政治决定的时刻现已到来。美国和苏联关于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要达成协议。如果达成协议,勃列日涅夫就有可能在1月访问美国。”

柴泽民说:“我明白您的意思。”

布热津斯基又说:“现在是我们应当在正常化问题上迅速行动的时候了,你们应当同意接受对邓小平或华国锋发出的在1月访问华盛顿的邀请。这次国事访问可以安排在卡特与勃列日涅夫关于限制核武器会谈之前。请将这些话向邓小平先生转达。”

柴泽民说:“请您放心,我回到使馆即将您的话向国内汇报。”

这时候,卡特总统也集中精力来处理美中建交问题。美国东部时间12月12日下午,布热津斯基和克里斯托弗、奥克森伯格一起准备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最后文件。傍晚时分,卡特也来到布热津斯基办公室,再次逐行审阅美中建交公报。

布热津斯基说:“总统先生,这些是中美建交的最后文件,你过目后,就发给伍德科克。”

卡特说:“建交公报的每句话,我都要仔细推敲。对最后的,也是争议最大的有关台湾的问题,我们和中国双方在处理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啊!”

布热津斯基说:“是的,两国谁也不希望陷入自己的最后方案遭到对方拒绝的境地。”

卡特欣喜地说:“一切都上了轨道,我们与北京相互间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时机也有利于两国政府面对政治上可能遇到的反对意见。”

他们一直工作到12日的午夜。

12月13日上午,伍德科克在新任副手——美国驻中国联络处副主任芮效俭的陪同下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会客厅。邓小平面带笑容、充满自信地迎接他们。

芮效俭是一个美国传教士的儿子,出生在中国,他说中文就像他的母语英语那样流利。他是一个职业外交官,后来于1991年8月至1995年6月任美国驻中国大使。

两位重要的美国谈判代表都是第一次与邓小平会见,强烈地感受到了邓小平的自信。这种自信甚至使他们感到,正在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一定是更加确认了邓小平的领袖地位。

伍德科克说:“我听说邓主任刚从会议上下来,没有休息就打扰了,十分抱歉。”

邓小平笑道:“不必客气,我们的事也很重要。”

伍德科克说:“卡特总统要我向您详细阐明美国的立场:第一,美方确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第二,公报发表后,美国立即终止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四个月内撤出美国军队和军事设施,并立即通知台湾终止防御条约;第三,美国和台湾之间维持非官方关系;第四,美国和台湾人民维持商务和文化联系;第五,美国将发表声明,期望台湾问题和平解决,希望中方不要反对,但中方可以同时声明统一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伍德科克说一条,瞅一眼邓小平,想从他的脸部表情猜度出他的反应。邓小平抽着烟,脸无表情,认真倾听他的谈话。

伍德科克将美方起草的建交公报的最新一稿递给了邓小平,补充说:“根据美国的法律,《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终止’而不是‘废除’,这样做只是程序上的原因。”

邓小平说:“我已经看过了先前美方起草的公报,布热津斯基先生最近跟柴泽民谈话的记录也读到了。美台条约既然是一年后终止,那么一年之内是否仍然有效呢?在‘终止’期以前的一年里,美国不应该再向台湾出售武器,已经运输在途的可以不算在内。不过,我本人并不在乎这些运送在途的武器,我关心的是,武器售台何时完全停止?”

伍德科克表示:“将向国内报告邓副总理的意见。”

邓小平说:“希望伍德科克先生能够理解对台军售问题是何等重要。军售问题在大陆和台湾之间注入了一种破坏心理。我们希望统一祖国,我们可以保证台湾将实现充分的自治,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甚至保留自己的军队,但是这些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旗帜之下。”

伍德科克认真地听着,芮效俭记着笔记。

邓小平再次向伍德科克强调:“对台出售武器会破坏中国的和平统一。如果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武器,蒋经国就会把尾巴翘得高高的,这只会增加冲突的危险性。”

伍德科克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

先把要说的说完,邓小平开始阅读送到他面前的建交公报文本。

这天,担任翻译的是施燕华。邓小平要求她当场将公报直译出来。

施燕华的个子比较高,她弯下腰来,大声将公报稿翻译出来。邓小平静静地听完,果断地说,大体上可以同意美方提出的建交公报草案,再由外交官们议一下就可以答复。但中方要求在公报中重申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以加强公报的和平力量。

伍德科克为难地说:“对不起,我本人不能对邓主任的要求表态,还要向白宫汇报此事。”

这次会见到此结束,邓小平将于这天下午在中央工作会议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作重要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在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布热津斯基拿着一份电传,不待通报就推开了卡特总统办公室的门,愉快地说,中国人已经接受了我方的建议,邓小平答应访问美国。

卡特坐在办公桌后面,听到布热津斯基的报告后笑逐颜开,马上站起来和布热津斯基握手。他说:“现在要紧急命令伍德科克,要求他立即见邓小平,提议双方于12月15日的同一时刻宣布中美两国建交公报;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时间可安排在1979年1月的下半月。美国要求中美正式宣布建交之前,对相关谈判信息要严格保密。”

布热津斯基说:“总统是担心国内亲台势力的干扰?”

卡特点头说:“是的!”

12月14日下午,伍德科克又来到人民大会堂,拜会邓小平。

见面之后,伍德科克向邓小平说明,白宫命令我紧急拜见阁下,是要阐明两点:第一,为了减少泄密机会,美方建议北京时间1978年12月16日上午10时,华盛顿时间12月15日晚9时,同时宣布建交公报;第二,建议邓主任1979年1月29日或31日,开始访问美国。

邓小平对伍德科克前来只是为了通知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感到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美国会对公报的最后文本表达不同意见的。

邓小平向伍德科克询问,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