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伍德科克按照自己的想法作了说明,认为很有可能是因为总统需要借用这样的机会使自己成为宣布这一重大消息的第一人,同时发表对公众的讲话。
听完了伍德科克的揣测之言,邓小平想了想说:“那好吧,同意你们的意见,就提前宣布消息吧。”同时,他还表示,愿意接受卡特总统的邀请,于1979年1月下旬访问美国。
说完这些,邓小平与伍德科克道别。伍德科克表示,他回到联络处将对建交公报的英文文本作最后一次确认,并将在今晚亲自递交给邓小平副总理。
在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布热津斯基将一份电传交与卡特说:“这是伍德科克汇报的紧急约见邓小平的谈话内容,邓同意我们的两条建议。”
卡特高兴地说:“好!再要他紧急约见邓,表明我方同意在建交公报上写进反对霸权主义条款。”
晚上9时,伍德科克再次拜见了邓小平。
伍德科克抱歉地说:“非常抱歉,我知道你很忙,在开重要的会议。但卡特总统又紧急命令我约见你,表达美方同意在建交公报中,写入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
邓小平满意地点头说:“我对卡特总统的决定表示满意,并赞赏美国人办事的严密和效率。”
伍德科克大松一口气,说:“谢谢!但愿为建交事,我是最后一次紧急拜访你,实在打扰了。”
华盛顿与北京有十三个小时的时差。由于预知邓小平会见伍德科克,奥克森伯格在白宫西翼的办公室等消息到凌晨1时才回家。行前,他告诉值班员,一旦接到伍德科克从北京发来的绝密报告,必须及时叫醒他,他即返回办公室阅读。
奥克森伯格回家以后倒头便睡,他实在太累了,到早上5时30分就醒了。他跃身而起,打电话给白宫的夜间值班员,询问有没有北京来的报告。
值班员告诉他:没有。
奥克森伯格又在家等了1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动静。他等不及了,穿好衣服,驾车来到白宫。他越想越不对,即使时差再大,北京的报告也该来了呀。
他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时,美国国务院中国处处长亨利·塞耶打来电话,说他奉霍尔布鲁克之命,向白宫询问:伍德科克是否有关于美中建交谈判的报告传来?又过了一会儿,霍尔布鲁克亲自打来电话询问。
奥克森伯格再也忍耐不住了,操起电话打给顶头上司布热津斯基说:“我不明白,怎么会到现在都没有收到来自北京的信息?”
布热津斯基只说了一句话:“马上到我这里来吧。”
奥克森伯格走进布热津斯基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说话,布热津斯基就向他宣布,北京的报告在午夜就来了。正是他本人向白宫值班员布置,不向奥克森伯格及其他任何人(总统除外)泄露北京来电的事。
布热津斯基说:“协议已经达成。我们正在走向关系正常化。总统将在本周五晚上宣布此事,我要求你立即起草总统的电视讲话稿。”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伍德科克发来的电报稿递给奥克森伯格。那上面已经有布热津斯基和卡特总统的批语。
原来,伍德科克的报告按预定时间早就到了。他报告说,中国人已经接受了美方的建议,邓小平答应访问美国。
伍德科克的报告首先被送到布热津斯基的手里。
布热津斯基拿着电报不待通报就推门走进了卡特的办公室。
卡特坐在办公桌后面,听到布热津斯基的报告后笑逐颜开。他马上要求布热津斯基立即约见柴泽民,请他转告邓小平,提议双方于12月15日的同一时刻宣布中美两国建交公报;他还提议,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时间可安排在1979年1月的下半月。
卡特还抓起电话,打给正在以色列访问的国务卿万斯。万斯同意在星期五公开宣布此事时返回华盛顿。不过,万斯对布热津斯基藏了一手,把国务院的人蒙在鼓里,内心是有几分恼怒的。后来他在回忆录中说:“这个消息使我震惊。在此关键时刻,布热津斯基把克里斯托弗和霍尔布鲁克封锁于决策活动之外达六个小时。他们未能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告诉我。”
听到布热津斯基怀着愉快的心情转述从昨夜到现在的事情,奥克森伯格感到事关重大,时间紧迫。总统要在本周五晚上宣布,现在已经是星期二的早晨了。伍德科克的使命固然完成得出色,但建交公报似乎还有一两点需要澄清,因为双方毕竟没有签字,还来得及。还有,正在远方的万斯赶得回来吗?这件事发生在万斯不在华盛顿时期,显然有违国务卿的意愿。但是奥克森伯格更清楚地意识到,布热津斯基希望宣布与中国建交在前,总统也支持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意见。出人意料地宣布与中国建交,这与当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后宣布尼克松将访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各为其主,奥克森伯格当然要按照布热津斯基的指示来办。
布热津斯基又在这时要求奥克森伯格,不要将此事向国务院的任何人透露。
奥克森伯格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发觉这件事如果离开了国务院也是办不成的。他犹豫了半天,终于在下午5时打电话给国务院中国处的专家罗杰·沙利文,要求他立刻“请病假”离开办公室,直接到老执政大楼奥克森伯格的办公室来。
沙利文如约而来,两人在一起商议了情况,确定提纲,然后由沙利文起草总统的电视讲话底稿。奥克森伯格则一遍又一遍地在亨利·塞耶和霍尔布鲁克打来电话询问北京来电的时候撒谎,对他们说伍德科克什么也没有报来的瞎话。
霍尔布鲁克终于忍不住了,断定其中有诈,便向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报告。
这时,克里斯托弗接到了布热津斯基要他前去的电话。克里斯托弗去了,阅读了伍德科克发来的全部报告。对于白宫向霍尔布鲁克隐瞒实情,克里斯托弗非常不满。他责问布热津斯基:“你打算什么时候才让霍尔布鲁克知道这件事?”
布热津斯基说:“也许是星期五晚上吧。”
到了这种时刻,布热津斯基还是不愿意让霍尔布鲁克知道详情,他往总统身上一推说:“这也是总统的意思。”
到了那时候,全美国的人都该知道这件事了。克里斯托弗忍住脾气,坚持说此事完全应该让霍尔布鲁克知晓。这回,布热津斯基终于顶不住而让步了。霍尔布鲁克赶到老执政大楼才看到了伍德科克发来的报告。他表示了强硬的态度,对布热津斯基说,这个样子的公报要是捅出去的话,国会决不会通过。在公报中,美国应该有一句非常明确的话,宣布美国保留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权利。
这不是添乱吗?布热津斯基没有回答,倒是客气地请霍尔布鲁克离开自己的办公室。
建交公报的事看来已经进入尾声,可因为美国政府坚持向台湾出售武器而波澜突起。
美国东部时间12月14日上午,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来到白宫拜会布热津斯基,商讨双方建交之后美国内阁成员访华前后顺序的事情。因为此时卡特政府的内阁部长们都对中国充满了兴趣,纷纷提出要在建交之后安排对中国的访问。
事情谈得十分顺利。柴泽民起身打算离去时,布热津斯基问他:“关于中美建交一事,北京方面有没有什么最新消息?”
柴泽民回答:“没有什么新消息,建交工作一切顺利,特别是因为美国已经同意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
布热津斯基想起霍尔布鲁克的话,立刻警觉起来,说情况不是这样,在建交谈判中双方达成的意见是这样的:《美台防御条约》将在一年后自然终止,在此之前的一年里,美国不再向台湾出售武器,已经运送在途者不在此例。一年之后,美国可以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
柴泽民极为警觉,他惊讶地说:“对这个事情,我就不能说得很清楚了,要请示北京。”
这个回答使布热津斯基紧张起来。他认为,是不是中国方面认为美国已经承诺,即在一年后美国也不向台湾出售任何武器?如果是这样,国会是决不会同意总统实现对华关系正常化的,而且会对他本人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布热津斯基向卡特汇报后,卡特对布热津斯基说:“立即给伍德科克发份十万火急的电报,命令他以最快的速度拜访邓小平。”
布热津斯基惊异地说:“离中美宣布建交公报不到一天的时间了,还有什么急事要见邓呢?恐怕来不及了吧?”
卡特坚持说:“就是你刚才讲到的事。必须见邓,要求澄清美方能否在记者问到时,说1979年后,可向台湾出售有选择的武器。”
“好的,我立即给伍德科克发紧急指示电报。”布热津斯基说。
卡特说:“我希望邓小平一定要理解那段双方已经认可的文字。这段文字虽然不在当时公开发表,但是作为建交公报的附属文件,是有约束力的。”
布热津斯基立即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向伍德科克发出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要求伍德科克立即出面向中国领导人澄清此事。
伍德科克立即回电,表示中国方面绝不会没有弄懂双方谈判协议的意思。按照文义所指,美国在一年后是可以向台湾有限制地出售防御性武器的。伍德科克还在电报中说,他担心卡特总统如果对此作直接声明,可能会迫使中国作出否定性的决定,使美中建交的事前功尽弃。
伍德科克的说明没有解除布热津斯基乃至卡特的担心。
布热津斯基更是明确地指出,伍德科克应向邓小平说明:“我们承认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敏感性,因此不作正式声明,但是对报界和反对正常化的人肯定马上会提出的、回避不了的问题,将作如下回答:‘在正常化协议的范围之内,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它将继续与台湾贸易,包括有节制地向台湾出售经过选择的防御性武器,在防御条约失效之后,这种出售仍以不危及该地区和平的方式进行。中国方面不支持美国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同意关系正常化。’”
布热津斯基的指示以加急电报发往北京。
不仅如此,布热津斯基还紧急约见了柴泽民,强调说:“我想向先生强调的是,美中两国面临的机会具有历史意义,不要让形式主义的东西模糊了这个时刻的国际影响。美国在1979年以后还将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中国可以对此表示不同意。但是,中美两国既然要实现关系正常化,双方就应该试图最大限度地缩小分歧。”
柴泽民说:“我会立即将你说的话,向国内报告。”
布热津斯基热切地说:“我希望大使能促成伍德科克再次紧急会见邓小平。”
这时,距离预定的公布中美建交消息的时刻只有十五个小时了!伍德科克只得向中国外交部请求,紧急会见邓小平副总理。
邓小平同意了伍德科克的会见请求。
12月5日下午4时,还是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会见了伍德科克和芮效俭。黄华和朱启桢在座。
伍德科克心里直打鼓:美中建交会不会功亏一篑,就取决于这个傍晚了,就取决于邓小平的一句话了。
伍德科克略显不安地说:“第三次会见你后,我回到使馆屁股还没有坐稳,白宫又紧急命令我再次拜见你。我十分为难,时间紧迫,而你又在参加重要会议……”
略显疲倦的邓小平抽上烟说:“不要紧,中美建交是大事,你说吧。”
伍德科克简单陈述说:“中美建交公报明天就要宣布了,卡特总统要求澄清美方能否在记者问到时,说1979年后,可向台湾出售有选择的武器。”
听完伍德科克关于要求中国领导人“澄清”的那段话,邓小平震怒了,猛地拍了一下沙发的扶手,大声说:“我们不同意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我们怎么能同意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呢?”
伍德科克和芮效俭都对邓小平激烈的态度感到吃惊。
邓小平继续严厉地批驳美方观点:“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蒋经国怎么会走到谈判桌上来呢?如果他永远也不走到谈判桌上来,那自然就意味着,中国不得不最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伍德科克和芮效俭又是一愣,伍德科克不安地问:“那我如何答复卡特总统呢?”
邓小平说:“美国政府为什么对台湾那么感兴趣?为什么美国政府一方面说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方面又大肆向台湾出售武器?这只会使台湾当局离谈判桌越来越远。如果这样,不会导致战争吗?”
邓小平说话这么严厉,是他同外国人谈话时绝无仅有的。
会见大厅里没有别的声响,只回响着邓小平浓重而严厉的四川口音。伍德科克和芮效俭只有静听的份儿。
邓小平的讲话完全“澄清”了中国的立场,说明对美方表达的意见的理解准确无误。同样,中国政府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也是明白无误的。
邓小平渐渐结束了他的长篇讲话。向来讲话简洁的邓小平一口气即席说了那么多的话,在他一生中是非常少见的。他收住话头,问伍德科克和芮效俭,我说得怎么样?你们有什么想法?
在这个时刻,伍德科克整理了一下思绪,他的想法超越了布热津斯基的指示。他对邓小平也讲起道理来:美中两国建交是基础。在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在变化,一个变革的时代会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一个变革的时代也会在改变美中关系的同时,改变中国大陆同台湾的关系。华盛顿承认你们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基础。
听了伍德科克的话,邓小平的话语缓和了一些。他说,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同台湾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不要影响中国争取以最合理的方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方面,美国可以尽相当的力量,至少不要起相反的作用。
伍德科克又向邓小平说:“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将有助于解决许多过去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
这次会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双方要说的话基本上都表达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会客厅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伍德科克心情非常沉重。他以为中美建交的事已经一风吹了,几个月来的努力都白费了。他直截了当问邓小平,您已经告诉我们许多了,但是您还没有说,建交的事怎么办呢?
邓小平果断地说:“要么什么都不办,要么留待以后专门解决!”
邓小平会见美国代表的时候,当时的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朱启祯在座,邓小平的这句话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伍德科克说:“看来也只能这样办啊。”
行至绝望处突然又峰回路转,邓小平盯着伍德科克凝视片刻,迸出一句话:“好,按原计划进行。”
伍德科克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您是说,建交按原计划进行?”
邓小平点头说:“先把这个问题挂起来,我们建交以后再继续谈。最关键的是,从长远来讲,美国坚持售台武器为以后中国和平解决台湾设置了障碍,会最终导致武力解决。”
伍德科克急忙说:“我立即赶回联络处,把你阐述的立场报告美国政府,以便再向贵方通报有关决定。”
邓小平与伍德科克的会见在此时结束,他一锤定音:中美建交按原计划进行。
如果不是邓小平果断地作出决定,中美建交进程可能会出现更多曲折。
12月15日这天早晨,接到了伍德科克发自北京的最新报告,置身戴维营的卡特十分高兴,这说明美中建交公报已经达成。他首先打电话给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通报情况,然后拨通了前总统尼克松的电话。
正在从“水门事件”的重创中慢慢恢复自信的尼克松,听到美中建交的消息很高兴。他对卡特说,与中国建交将在世界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卡特则对尼克松说,迈出走向中国第一步的正是你尼克松本人,从那以后你又在美中关系方面给了我许多指点,随后我还要派奥克森伯格到你那里,去通报这一过程的细节。
尼克松表示感谢,并且提醒卡特还是要注意保密。这就使卡特更加得意了。在昨天(14日)结束的时候,美国方面已有一百多人知道了美中建交的消息,但是没有人透露给新闻界,这在华盛顿来说颇为不易。
兴奋中的卡特决定和布热津斯基开一个玩笑,拿起电话要接线员找布热津斯基。布热津斯基不在家,但白宫的接线员神通广大,自有办法找到他。
这时的布热津斯基想放松一下,带着孩子来到景色如画的波托马克河边散步。突然,口袋里的无线寻呼机响了起来。这个小玩意儿在当时还是“高科技”产品。布热津斯基拿起来一看,白宫接线员要他找一个附近的有线电话,正在戴维营的总统要和他通话。
对着电话,卡特急切地问布热津斯基:“你在做什么?”然后冷不丁地说,“兹比格,中国取消协议了!”
布热津斯基大吃一惊,对着电话机几乎喊了起来:“你说什么?”
过了片刻,电话那头传来了卡特的笑声:“不不,别紧张,没这事。”原来是一场插科打诨,一场幽默。
布热津斯基不能释然,心里怎么也不踏实,又问:“你是在骗我吧?”
卡特这才认真了。他换了一副口吻反复说明,确实是开玩笑。现在他打这个电话,是请布热津斯基派奥克森伯格到尼克松那里去介绍情况,对尼克松的支持表示感谢。
布热津斯基这才把心放回肚里。他对卡特说,根据目前所知,世界各国对美中建交一事反应非常好,应该向总统表示祝贺!他还询问卡特此时心境如何。
卡特说,感觉很好。他十分欣赏布热津斯基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的努力:“当我有所犹豫的时候,你总是推动我朝着目标迈进。”
对卡特的这句话,布热津斯基深表感谢:“有您这句话,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天下午,卡特连续约见了几位重要的国会议员,向他们通报美国已与中国达成的建交协议。布热津斯基则将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约请到老执政大楼的办公室来。闲聊两句话后,布热津斯基突然告诉苏联大使,今晚美国将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和全面关系。
敏感的多勃雷宁目瞪口呆,什么也没有说。片刻之后,他以外交礼节对布热津斯基的通知表示感谢。
1978年12月16日上午,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报:上午10时将有“重要广播”。由于此前的中美建交谈判都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中国和美国的公众都对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感到意外。上午10时,华国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与美国建交。
黄华、章文晋,还有崭露头角的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美大司副司长朱启祯,提前半小时来到会场。随后,各国驻北京记者纷纷赶来入座。
这时候,邓小平办公室向黄华传达邓小平的指示,要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表示,我们反对美国对台出售武器。
这个内容,是预定的答记者问预案文本中没有的。眼看宣布公报的时间就要到了,黄华当即指定朱启祯起草这段话。
就在新闻记者云集的熙攘现场,朱启祯当场命笔,起草了一段话,马上请章文晋、黄华审定。黄华一点头,文稿就送到了华国锋的手里,并且指定一位国内记者负责提问。
上午10时,钱其琛宣布开会。
华国锋在电视镜头前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联合公报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1979年1月1日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