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言简意赅往往比喋喋不休更有说服力。因为人的心理对任何情绪都有一个承受的极限而简短的话语不会超越这个极限,也不至于让对方心烦,反而令其深思,经久难忘。而喋喋不休会让对方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非但没有效果,对方反而可能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当孩子不用功学习而考试没考好时,父母会在批评过之后,总觉得批评得不够,不足以使孩子改正错误,于是在饭桌上、电视前、亲戚朋友面前等不同的场合重复地批评这样就有了屡教不改的孩子和不近人情的父母。
一位班主任为了规劝一名上课喜欢睡觉的学生,不惜口舌,可就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后来这位学生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一座新的城市,遇到了一位新班主任。对这位学生,新班主任没有进行苦口婆心的规劝,只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一定行!结果,这位学生上课真的不睡觉了。
当妻子不喜欢丈夫某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时,尤其是诸如爱喝酒、不讲卫生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却难以忍受的小问题,没有选择“好好谈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劈头盖脸地批评;而当妻子发现丈夫没有完全改掉坏习惯时,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顽固不化的丈夫和喋喋不休的妻子。
孩子的奶奶总是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她的话,孩子总不放在心上。孩子的爷爷从不唠唠叨叨,孩子却对他听之任之。
许多时候,你跟朋友三令五申的事情,他往往做不到或者做不好。你唾沫横飞地跟他反复强调的意见,看他的表现,似乎是充耳不闻。
这似乎和那句俗话“话说三遍无人听”如出一辙。没完没了的说服,往往让人反感。让对方口是心非。相反,言简意赅的批评能避免激发被批评者的反感情绪,使其更乐于接受!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作“超限效应”。所谓超限效应,就是指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这种效应非常普遍,伟人也不例外。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便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便改变主意,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如此气愤,做出不但没有捐钱,反而偷钱的举动?显然是因为牧师演讲的时间太久,以至于让马克·吐温如此厌烦。的确,即使是如何动听感人的演讲,在把事情说清楚之后,还要再三地重复唠叨,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的!
“超限效应”提醒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言简意赅往往比喋喋不休更有说服力。因为人的心理对任何情绪都有一个承受的极限,而简短的话语不会超越这个极限,也不至于让对方心烦,反而令其深思,经久难忘。而喋喋不休会让对方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非但没有效果,对方反而可能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逆向运用“超限效应”。也就是不要触发别人的极限。
身为领导或年长的同事,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经验丰富、能力强等资历来教导年轻的同事。要知道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比年长的人更重。如果你想以领导、长辈的口气来说服他们,他们会以为你是在卖弄自己。即使你的建议非常有用,他们也听不进去。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年轻人由于经验不足,在处理事情时不是十分的细致,以至于出现错误,甚至把事情办砸。不过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教训、指手画脚的批评。这样做只会让“超限效应”发挥作用。所以在面对犯错的下属或晚辈时,说明你的想法或你想说的道理就行了。正所谓响鼓不宜重敲。
任何一个谈话高手都知道,“指点一二”,更能令其醒悟,“点拨两下”,更能令其深思。没有必要把对方置于死地,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是为了帮助别人。一个人犯了错误,有了深思,便有了悔过与改进的可能。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