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瞬间读懂男人、女人身体语言密码 > 第五章 暴露弱势的身体语言

第五章 暴露弱势的身体语言

作者:赵广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展露紧张内心的身体细节

情境再现鲁曼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面对黑压压的观众,他的额头开始渗出汗珠。他清清喉咙准备开讲,却发现喉头像生锈了一般干涩,让他的演讲很不顺利,他在中途不得不经常清嗓子,使得很多观众不满意,鲁曼看到观众们厌烦的表情就更加紧张了。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跟鲁曼一样的经历,当我们突然需要当着很多人讲话,或者开会时你毫无准备却被老板点名发言时,都会忍不住先清清喉咙。这里有生理上的原因,由于不安或焦虑的情绪,喉头便形成黏液,促使你先清清喉咙,使声音恢复正常。但更多情况下,清喉咙已经不再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为了安抚自己紧张的内心。比如被老板突然点名发言的人,下意识地用清喉咙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思考时间,以便整理出一套说辞。通常情况下,说话不断清喉咙、变声调的人,如果不是疾病导致,就是因为他们有所不安或焦虑,正在寻求信心。

不过有些时候,清喉咙也表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意思。比如说成年男子有意清喉咙,可能是在对小孩子或妻子的举止提出一种非言辞的警告。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场合来判断它的含义。

泄露紧张感的细节动作除了清喉咙能表示内心紧张外,一些其他的细节动作也能表达同样的意思。比如把双臂交叉抱在胸前,如果是坐姿,就把双腿交叉或者紧紧并在一起,等等。

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看法,认为紧张感可能来自于陌生感。比如你从未参加过某类活动,当你参加时就会感觉不适。而事实上,那些所谓的见惯了大场面的名人们也都有紧张的时候,只是他们表现紧张的方式比较隐晦,你轻易感觉不到罢了。

比如电视名人、明星等,这些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公众的眼前。他们都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公众,而不把内心的紧张情绪,或是不自信的心理展露给公众。普通人紧张时,可能会用抱臂的方式来安抚自己,但名人是不会摆出这些显眼的紧张姿势的。他们为了不让他人窥探到自己内心的想法,会利用经过变化后的交叉双臂的姿势来掩饰内心的焦躁和忧虑。比如抚摸一下自己的领带,调整一下袖口。这样的姿势实际上也是用手臂给了自己一道屏障,能够让自己紧张的内心得到一丝安全感。

除此之外,当一个人感到焦虑不安时,也会不断地调整表带,翻查钱包,双手紧握,摆弄衣袖,或是做任何可以使双臂在胸前交叉的动作。手机成为通用品以后,我们也经常见到在公众场合摆弄手机的人。比如在地铁里,大家经常会沉默地去摆弄手机,以掩饰自己的某种不适。

公文包也是保护屏障随身带包现在不是女人的专利了,职场男性拥有公文包已经很常见。有时,它还可以成为他们用来安抚内心的工具。

比如,在举行商务会议时,那些缺乏安全感的职场男性通常会用手提公文包,或是将文件夹抱在胸前等方法来掩饰内心的紧张或不安情绪。公文包以及双手就像在自己的胸前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从中获取了一些安全感。

感到挫败时紧握的双手情境再现在一次商业谈判中,甲方代表看到乙方代表放在桌子上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而且越握越紧,以至于他的手指都开始泛白。甲方代表于是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结果乙方居然轻易地答应了。

甲方代表自信地提出要求,是因为他从乙方代表的身体语言中就已经读出了他的内心所想。紧握双手的动作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拘谨、焦虑的心理,或是一种消极、否定的态度。如果有人在谈判中使用了该动作,则表示此人已经有了挫败感。这就意味着,在他的心中,焦虑与消极的观点开始蔓延。所以甲方代表判定自己在谈判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们通常会认为紧握双手是自信的标志,因为动作者通常还伴有面部微笑。而实际上,内心真正轻松且自信的人很少会做这个动作。因为紧握的双手互相用力,仿佛在找一个可以依靠和发泄的场所,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语言不是紧张就是沮丧和焦虑。

双手的位置紧握双手的动作按照其紧握双拳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脸部前握紧的双手;坐下时,将手肘支撑在桌子或膝盖上,然后握紧;站立时,双手在小腹前握紧。

在这一动作中,双手的位置所体现出来的信息也是很重要的。你可以由此判断动作者的内心焦虑感有多强烈。因为双手位置的高低与此人心理挫败感的强烈程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将两只手抬得很高而且双手紧握的时候,即双手位于身体的中间部位时,要想与他有进一步的沟通就会变得很困难。而比较起来,如果他的双手位于身体下部的时候,你想与他交流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破解的方法当你发现对方将手放到了所谓的“难沟通区”时,你就必须想办法破解它。改变谈话的内容是一方面,但一些小技巧的使用会更快捷。你不妨停一停,为他递一杯茶或者递给他其他物品。这些物品需要他拿在手上,如此一来,他也就没有办法采取双手紧握的方式了。这些小技巧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但实际上,人的潜意识能影响外部动作,反过来,外部动作也是可以影响潜意识的。所以当你让对方做出了开放型的姿势以后,他就能更容易地接受你的意见。

掩饰谎言的常见动作情境再现教室的窗户玻璃被打破了,老师问被视为嫌疑人的学生:“你知道是谁干的吗?”学生的脸一下子红了,支支吾吾地说:“不知道。”他边说边用手挠自己的鼻子,视线四处游移,就是不敢看老师的眼睛。有经验的老师立刻就明白了是谁干的。

小孩子的确是不擅长撒谎的,所以即便是你不去观察他的其他动作,从他突然的脸红这一行为就可以判断他可能是在撒谎。如果是成年人,要判断他所说是否属实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成人的世界充满谎言,大部分的成年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环境,当他们说谎时也不会出现脸红心跳的生理反应,此时一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成了泄露秘密的关键。

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事实上,成人世界中的谎言并不一定都是坏的,有时它也是一种润滑剂,能够让人们之间保持友好的社交关系。善意的谎言,目的是小孩子的确是不擅长撒谎的,从他突然的脸红这一行为就可以判断他可能是在撒谎。

抚慰别人,不让残酷的事实冰冷了人们的心。比如妻子问丈夫:“这条裙子我穿着好看吗?”丈夫的真实想法可能是“如果你再瘦20斤估计会好看”,但如果他想要维持和谐的夫妻关系,他就会说:“还不错,还可以。”这种谎言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说,它是无伤大雅的。如果说谎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非正当的利益,并且这些谎言有可能对别人造成伤害,这样的谎言就是恶意的。

比如参加面试的人伪造自己的简历。一般情况下,简历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夸耀成分。但是面试者有意伪造高学历或者工作经历,这样的做法就被视为欺骗。高明的面试官通过面试者在面试过程中的身体语言就能解读他的内心,并且明白这份简历带有多大程度的欺骗性。

掩饰撒谎的动作人们很难刻意控制下意识的手势。说谎时所有的下意识反应,往往是由说谎者情绪上的波动而引发的。不过,单个的手势或者面部表情不足以成为判断的终极标准。需要系统地识别一些彼此相关的手势,这样识破谎言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有这样几种手势在撒谎者身上经常出现,它们可能单个出现,也可能同时或者连续出现。撒谎者的这些动作是下意识做出的,他们想要借助这些动作掩饰自己紧张的内心。

1.捂嘴用手掌捂住嘴,或者用几根手指、紧握的拳头遮住嘴,这些姿势的目的都是要避免嘴巴直接暴露在外。暗示着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

最常见的用捂嘴掩饰谎言的动作有两种,一是用指尖轻触一下嘴唇,一是将手握成拳头状,将嘴遮住。这些动作都是为了掩盖自己说谎的真正企图,阻止嘴的活动给人以过分明显的表示,而泄露谎言。人之所以在说谎时会有这样的动作,是因为在其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愧疚和害怕的心理。为了克服这些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心理,就用手捂住嘴巴,希望自己镇静下来。用手捂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控制自己,使自己镇静;二是掩饰自己,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撒谎。

所以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遮住自己的嘴,那么他很可能是在撒谎。如果在你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遮着自己的嘴,那就表示他们认为你可能隐瞒了某些事情。

2.摸鼻子摸鼻子的手势比较隐晦,一般情况下大家很难注意。因为动作者通常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几乎令人难以察觉。

至于为什么这个动作成为著名的撒谎手势,科学家们是这样解释的。他们认为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血压增强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

当然不是所有的触摸鼻子的动作都是撒谎的标志,其他原因导致的鼻子发痒也会诱发触摸鼻子的动作。不过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比较用力地摩擦鼻子,而不像触摸鼻子的手势那么简单。

3.揉眼睛我们从童年开始,当看到恐怖或者任何不想看到的东西时,就会马上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是内心的不安促使我们做了这一动作。而成年后,这个动作演化为揉眼睛的动作。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撒谎,所以当他们不得不撒谎时,内心就充满了不安,这种不安也让他们不好意思面对正在遭受欺骗的人。所以就用手揉眼睛,希望不去面对这一切。

4.挠耳朵用手盖住耳朵或者拉扯耳垂来阻止自己听到那些不愿入耳的话语。小孩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会用两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抓挠耳朵的手势则是这一肢体语言的成人版本。抓挠耳朵的手势也有多种变化,包括摩擦耳郭背后、把指尖伸进耳道里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个耳郭折向前方盖住耳洞等。和触摸鼻子的手势一样,抓挠耳朵也意味着当事人正处在焦虑的状态中。

5.拉衣领撒谎者在心里揣摩着对方的态度,而一旦他感觉到听话人的怀疑,升高的血压就会使脖子不断冒汗。这个时候他会觉得是高高的领口让他不停出汗,所以会使劲拉衣领,希望透进凉风,让自己冷静下来。

香烟慰人心情境再现陆先生本身没有烟瘾,但他的兜里总揣着一包香烟。在一些非正式的商业会面场合,他总会拿出香烟来递给对方一支。如果对方也以相同的方式回敬,他通常会接过来,并且点燃香烟。

男性中的吸烟者大有人在,但这群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有烟瘾的,而另一类则是所谓的社交型烟民,情境再现中的陆先生就属于后者。

第一类烟民对于香烟中的尼古丁已经有了依赖感,他们渴求它所带来的安定感。尤其是当他们感到压力重重时,他们就会更大量地吸烟。

而社交型烟民只在人前吸烟,他们的目的是塑造一种特定形象。因为大部分男性都有吸烟的习惯,所以如果你在社交中不吸烟反倒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吸烟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带有社交意味的行为。

吸烟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带有社交意味的行为。

观察他的烟,了解他的心1.普通香烟这是社交场合中最常见的道具,就烟的类型来说,它所蕴涵的信息显然没有我们在后面提到的雪茄和烟斗丰富。男性抽烟时用手指捏着烟头,但不同的手指表达出了不同的意思。如果用食指和中指呈V字形手势夹着香烟,这样的姿势表现了动作者的悠闲和内心的自信。如果他是用大拇指和其他指头夹着香烟,很可能心中有所忧虑。

2.雪茄在西方社会,雪茄一向被用来显示优越感,因为雪茄比较昂贵,体积也比较大。所以雪茄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身份的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嘴上就总是叼着一支粗雪茄。

点燃雪茄之后,很少有人会把它在烟灰缸里按熄,大都是一直拿着,直到它自动熄了为止。而抽雪茄的人吐烟的姿势也有所不同,他们把烟往上吹,就像吐烟圈一样,尤其是一个抽雪茄的人对其地位感到自满时。当一个人地位特殊时,他说话与吐烟的间隔都会变得从容不迫。你可以看见几口吸完香烟的人,但是很少看到拿着雪茄猛吸的人。

3.烟斗抽烟斗的人比抽纸烟者更富于姿态。因为抽烟斗有更多的程序,必须清除烟灰、装烟丝、敲敲烟斗、加火以保持其不熄。在这些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的姿势展现出来。实际上,抽烟斗的人也只是一个想有更长考虑时间的吸香烟者,所以这样的人做决定也比较慢。

吸烟看性格吸烟方法看性格许多喜欢吸烟的人有时并不是尼古丁瘾的关系,吸烟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内心混乱和矛盾的一种外在表现。由于在现代社会,人们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吸烟就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放松方式。从不同的吸烟方法上,可以看出吸烟人的性格特征。

吸一口烟弹一下烟灰的人:心绪不宁,矛盾重重,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正处于紧张的思考当中;也可能是他们摆架子,显示不凡,以吸引他人目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吸烟速度很快的人:性急、易怒,对人的好恶明显。他们尝试各式各样的工作,比只做同一件工作更能获得成功,对两个以上的工作感兴趣。

抽几口就把烟捻熄的人:表示他们要去做另外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已经下定决心非做不可,捻灭烟是为了进行再一次的肯定和鼓励;或者他们此时正处于烦闷当中,把烟卷当成出气筒。

香烟的抽口容易湿润的人:他们有着情绪起伏不定、易热易冷的性格。他们往往会因异性问题发生纠纷,造成工作上最大的阻碍。

嘴上叼着烟工作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工作带有自信或繁忙,这种动作常见于记者或律师。或者自己的能力没有受到旁人的认可,他们会强烈反抗或意志消沉。工作的失败与成功呈两极化。

开会中或工作中忘了弹掉烟灰的人:通常是正在思考。如果平常都是这样的抽法,多半是对自己失去信心、身体状况不佳、感到自卑的人。

仰起头用嘴角抽烟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可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不过,处事过于勉强又自视过高,通常与同事格格不入,即使发生纠纷或失败,也具有突破难关的冲劲,将来有发展。

把烟吸到接近抽口也舍不得丢掉的人:虽然节俭,但持家却难,因为与其省下那么少的钱,倒不如把烟戒了,那样会省下更多的钱,所以他们还有虚伪和自私的一面。他们往往处心积虑,猜疑心重,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心。他们从思考到实践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此会错失许多良机。

香烟捻熄方式看性格根据法国动作心理研究家贝尔杰先生的研究,香烟的捻熄方式会充分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换言之,满足自我欲求后的处理方式最能暴露原有的性格。

把仍然冒烟的烟蒂丢在烟灰缸里的人:这种人多半以自我为本位,性格懒散,不能很好地完成他人所托付的事,对金钱也毫无概念。这种人真实表现自我感情却受人排斥,是经常遗忘东西、遗失物品的疏忽型。

按压烟头熄灭的人:这是欲求不满的动作之一。这类人因体力充沛且无法适当处理欲望而感到焦虑。不过,他们对工作积极迈进,讨厌半途而废,通常受到上司的信赖。

轻轻敲打熄灭的人:处事非常慎重,注意对方的言行举止,对人态度也温和。不过,缺点是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会举棋不定无法下判断,但具有领导能力。

挂虑丢弃在烟灰缸里的烟蒂或用水浇熄的人:神经质、操劳型,总是过于在意他人的注意而终日小心翼翼。如果夫妻争吵或有不快的事情,即影响一整天的情绪。

用脚踩熄烟蒂的人:具攻击性、不服输。有性虐待狂的倾向,喜爱讽刺他人。经常感到不满,注意他人的过失。

吸烟的姿势人们处理香烟的姿势包括点火、抽烟或按熄,有些人的姿势比其他人要有条理、优雅、小心而自信。身体语言学专家们指出,在评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处世态度时,如果他是一个吸烟的人,吸烟时的姿势就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因为它们通常有一定的模式,这对我们作出判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一种状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态度,那就是看他吐出烟是朝上吐还是朝下吐。一个积极、自信的人多半会把烟向上吐。而相反,消极、多疑的人多半会朝下吐烟。若是朝下吐而且是由嘴角吐出烟时,就表示这人的态度非常消极。

玩牌的人在吸烟时要是拿到一手好牌,烟就可能往上喷,而烂牌的话,就可能朝下吐了。有些玩牌的人喜欢摆着扑克脸,不使用任何表情和动作,以怕别人窥出端倪。也有一些人故意使用一些假的身体语言以诱骗对方。例如,某人拿到一手好牌而想瞒过对手,他可能会把牌随便往桌上一盖,把双手交叉起来,以显示他拿到了一手烂牌的样子,然而,当他身体靠后坐、点烟抽的时候,烟却是朝上吐。在推销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吸烟的姿势,当推销员要求一位吸烟的顾客购买时,若顾客有肯定的意思,烟就会朝上吐,否定的话就会朝下吐。机警的推销员在推销时若发现顾客向下吐烟时,会立刻把一些重点及好处再说一遍,好让顾客有时间再考虑一下。

让烟从鼻孔喷出来是显示一个人的优越和自信。烟当然一定是朝下喷,但这种人常常有斜仰着头的姿势。要是某人低着头、烟从鼻孔喷出时,表示他在生气,看起来像发怒的公牛一样恐怖。

一直把烟头放在烟缸上敲,表示此人内心有冲突,你应该设法安慰此人。多数吸烟者会把烟吸到剩下一定的长度才丢掉,要是某人刚点燃不久,没抽多少就丢掉了,这表示他想结束谈话。如果你能注意到这个姿势,就可以掌握时机先结束谈话,占据主动。

难以控制的下意识小动作情境再现同事为小雷介绍了一位女朋友。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小雷比较拘谨,说话、行事都反复拿捏之后再进行。一段时间以后,两人进展得很顺利,小雷也越来越放松,说话时开始像往常一样“手舞足蹈”,加上了很多配合动作,比如拍手、摊开手掌、用手指指指点点等。这些动作让女友很反感,几次表示不满。小雷很无奈,这种下意识的小动作怎么控制得了?

有些人与人谈话时,只要一动嘴,一定会有一个手部动作,如摊手、摆手、拍打掌心等,好像是对他们说话内容的强调。这样的人通常做事果断、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在任何场合都塑造成一个领导型人物,很具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派,性格大都属于外向型。但是也容易让人觉得他控制欲强,喜欢掌控别人。情境再现中小雷的表现就让女友感到了压迫感。这些小动作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小雷有点儿大男子主义的个性,所以如果女友不是那种顺从型的女性就比较反感了。

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都反映了其心态和性格。所以,大家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一举一动看透其内心。尤其是那些下意识的小动作,因为出自无心和习惯,所以更能真切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和个性。

1.时常摇头晃脑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看到有人“摇头”或“点头”,以示自己对某件事情意见的肯定或否定。如果一个人经常摇头晃脑,那么你或许会猜测他不是得了“摇头病”,就是神经不正常。

我们撇开这种看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唯我独尊。他们也会请你帮他办事情,但很多时候你办得再好他都不怎么满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法,他只是想从你做事的过程中获取某种启示而已。他们在社交场合很善于表现自己,却时常引起别人的反感,他们对事业一往无前的精神倒是被很多人欣赏。

2.拍打头部拍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思是在向你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他肯定没把你上次交代的事情放在心上,如果你正在问他“我的事情你办了没有”,见他有这个动作的话,你就不用问也不用他回答了。

时常拍打前额的人一般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他们为人坦率、真诚,富有同情心。在“耍心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