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莫雅邪自幼跟着毕摩学习夷经。在毕摩的讲述中,祖上的尚武精神,特别是武益纳雄强一世的事迹,留给莫雅邪难忘的印象,从此他开始训练夜郎的军队。继位之后,在岳父翁指的支持下,他决心拓土开疆,将复兴夜郎国视为己任。他继承祖制,全民皆兵,农忙务农,农闲练兵。自备器械战马,以铜鼓、斯去(牛角)为号。而他第一个瞄准的目标就是句町。
此时的句町已同漏卧结盟,莫雅邪得知此消息更加愤怒。西汉汉平二年(前27),夜郎王莫雅邪发动了对句町、漏卧的战争。句町卧漏联军摆开阵势,在牂牁江南岸迎敌。双方厮杀起来,南夷一时陷入战乱。
句町在句町王禹的祖父亡波那一辈,因帮助汉朝镇压南夷的反抗而封王,这在汉朝方面固然是大功一件,所以要行重赏;但在南夷方面来说,亡波只是背祖叛宗、屠杀同类求荣而已。可以想见当时对句町国的所作所为不满者甚多,一向听命于夜郎的句町,现在竟然敢与夜郎王平起平坐,莫雅邪早就看不惯了,现在以此为由讨伐句町,响应者必不会少。也许正是这种情况,让莫雅邪及其夜郎国的参谋集团错估了形势,最后将夜郎国送上了不归路。
牂牁郡守得知夜郎与句、漏开战,立即飞报朝廷,请派兵镇压。
汉朝正值成帝在位。成帝刘骜就是历史上专宠赵飞燕、赵合德姊妹的那位昏君。接到奏报,当即交予九卿议处。朝臣们都以路途太远而反对发兵。结果派了个太中大夫张匡持节前往和解。
张匡来到牂牁郡城,得知挑起事端的是夜郎,次日与太守一道前往大革洛姆调停。
夜郎军刚好打了一次胜仗,莫雅邪正当得意之时,听说汉使前来调停,哪里听得进去?莫雅邪的手下还将张匡身形刻为木像,立于道旁作为靶子,以箭射之。这种藐视汉使的行为激怒了朝廷,握有实权的大将军王凤决定换人,推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牁太守,前往处置夜郎。陈立到牂牁郡后,再次通告夜郎王莫雅邪罢战和解,但莫雅邪仍充耳不闻。
这一天,陈立率领数十名使从来到夜郎边境驿站,召见莫雅邪。莫雅邪为显示实力,竟以数千武士护卫,率领各地邑君数十人蜂拥而来。参见之后,陈立当众斥责莫雅邪,历数他种种大逆不道的罪过,命令将其逮捕斩首。
各地邑君本也不愿卷入这场战争,对莫雅邪心存不满,此时,见莫雅邪已死,对陈立无不敬服,说:“将军杀了莫雅邪是为民除害。我们愿意提着莫雅邪的头,向众人去告知莫雅邪被杀的原因,以示归顺汉朝。”
句町王禹、漏卧侯俞得知此事,十分惊恐,立即派人送上牛羊、粮食等礼物犒劳太守和他的部下,愿意罢战退兵。
陈立回到牂牁郡治故且兰(今福泉市)后,以为事已平息。不料数日后接到情报,莫雅邪的岳父翁指及王子邪苴隆(邪务)收拾余众,并胁迫附近二十二邑发动了叛乱。由于叛军声势浩大,陈立在当地招募夷、濮人组成平叛军队,令都尉、长史分路引军夹击夜郎军,结果被叛军打败。后来,陈立总结教训,决定智取。
当时正值大旱,两月无雨。陈立派人断了叛军水源。没有水,叛军军心大乱,被胁迫参战的各部面临死亡威胁,君长们串通起来,“共斩翁指,持首出降”。叛乱终被平息。
夜郎国被灭,《夜郎史传》中说:“莫雅邪之世,乱出柴确星,赫万妖横行,赫洪怪乱世。立慎特罢凶,夜郎被攻打,夜郎被消灭。高天黑漆漆,大地昏沉沉,夜郎的残余,迁往啥弭去,住啥弭卧甸(今滇西境)。”这不仅指明夜郎国灭亡的时间是在莫雅邪时,且说明当时有凶星出现的天象。而在《汉书天文志》中的记载亦与此相合:“河平:年十月十旬……岁星,荧惑西去填星,皆西北送行。占曰:三星若合,是谓惊位,是位绝行,外内有兵与丧,改立王公。其十一月丁巳,夜郎王兴大逆不道,牂牁太守立捕杀之。”
夜郎国被灭了,莫雅邪之子邪苴隆率残众一直往滇西啥弭卧甸而逃。仡佬族祭山时用的《供山用书》中有一段关于邪苴隆率众往逃滇西时情景的记载:
“(楚军)派兵来追赶,前有(大)河在路边。无奈便把船家喊,就叫船快渡。船小难渡人和马,渡得马来人也难。夜郎头见了这光景,立誓不蒙这死冤……楚王设下牢笼肉,害死仡佬万万千。幸有老天开龙眼,逃脱仡佬九(汉),在仡佬九汉(汉)发誓,立志同心保江山。好好守住西南地,保住仡佬夜郎在。”
其中说攻入夜郎者为“楚军”恐是假托。据汉文献所载,楚人庄蹻引军入滇途中,有“且关既克,夜郎降”之句,可见庄蹻入滇前同夜郎并无战事,更谈不上“害死仡佬万万千。”
堪与之相称的只有这个夜郎亡国的最后一战,流传于云南省云山州砚山阿基乡玛德克寨的仡佬传说也证实了这一点。
此传说称,老祖人们是由贵州迁到云南避难的,一路上闯过无数关卡,历尽千辛万苦。当他们走到南盘江上游的八达河时,前有大江阻拦,后有敌兵追赶,情况十分危急。领头的老人急得无法,抬头高喊:“天呀!”话音刚落,江水突然断流,在他们面前出了一条路,使他们得以到达对岸。人们刚过了江,江水马上复流,堵住了后面的追兵,仡家才在这八达河边生存下来。所以,每到过春节祭祖时,各家都要用刀头肉10块,摆成桥墩,再用糯米做成草鞋,菜糍粑当桥板,搭成一座长桥,以作为对前辈祖先顺利过桥的纪念。剔除这个传说中的神话色彩,正好是一幅夜郎残部逃滇迁徙图。
夜郎残部为什么逃向滇西?原来,滇西点苍山一带本是夷人的老家,即祖源地。据学者考证,夷人历史上至少有三个支系同这里有关:一是什勺时期的什扎耿部,开始就以点苍山为中心。二是六祖分支前,专格阿鲁支系离开今黔西北后,即迁至“啥益(弭)卧甸”的大理坝子。支格阿鲁本是武僰式中僰雅勒一支,与竹王支系的亲缘关系自不传言。三是六祖分支后,各支涌入云南西部的保山地区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地,与鲁克沙壹后裔的哀牢夷的毕待鲁氏汇合,通过婚姻,形成了蒙确舍诏前身。彝族办理丧事时,为亡魂指引同祖先团聚的道路时所依据的《指路统》所载,其最后的归宿即为点苍山。由此可见,夜郎残部在灭国后投奔“啥弭卧甸”,实际是返回家园,有认祖归宗、寻求庇护之意。
夜郎残部来到滇西后的情况,《益那悲歌》里是这样说的:“益那邪苴隆,带上了家人和少数残兵,向西边逃去,向啥靡(即啥弥)逃去。他到了啥靡后,隐瞒了姓氏,改换了名字。若干代人后,才打出旗帜,称益那勾纪,卓雅罗纪家,两边卓罗纪。”其意他为得到夷人卓罗氏支系的帮助,即与之融合。卓罗纪后来以“益那”(夜郎)为号,建“益那勾纪”,实际是延续了夜郎政权,直到许多年后,即成为南诏国。在夜郎故地,只留下一片亡国后的颓败景象,“益那的篝火,还没有燃尽,益那的火把还冒着余烟。益那的残余,像黎明的星,没有了下落,像松下的草,没有了踪影”。
夜郎国成也军事,败也军事,此中留给后人的教训,发人深省。
说说“夜郎自大”这个典故。两千多年以前,雄起于中国西南大地的方国夜郎,她的历史鲜为人知,她的“自大”精神却家喻户晓,这个以“自大”著称的王国真的“自大”吗?
原来,汉武帝派遣唐蒙通夜郎,在夜郎境内设郡县。后来为了专门对付北方的匈奴,遂“罢西夷”,而在南夷则“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
公元前122年,由张骞通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不断受到匈奴的侵扰阻隔,汉武帝接受张骞的建议,派王然于等人出汉中,越巴蜀,至滇池国,拟往身毒(印度),寻找另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南方丝绸之路”。此时由于王然于等人在滇西一带受阻而未果,返回时途经滇国及夜郎,“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清朝古典文学家蒲松龄在写《聊斋》的时候,突然觉得应该写点别的什么。当初拟定《绎妃》这个题目时,一提起笔来,老先生于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古往今来的许多人和事,便一齐奔向笔底,其中也包括与“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有关的故事。
滇王也好,夜郎王也好,本来都是出于不了解外间情形才发出疑问的。可是,当这场景出现在小说家蒲松龄老先生眼前时,他无暇细想,便将这典故拉了进来,加上“自大”二字。
古有贤豪,乘而破者万里;世无高士,御以行者几人?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领独之逆气,漫以河泊为尊……
这显然是一场游戏笔墨。不过蒲老先生这一逞才使气不打紧,“夜郎自大”之说竟不胫而走。至晚清年间,曾朴在他的《孽海花》第二十四回里又让夜郎自大了一回:“饿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白话小说流传面更广,“夜郎自大”终于演变为成语,不过数年即收入《辞海》及各种词典,如今早以风靡华人世界了。
夜郎王被视为狂妄自大之徒,背上黑锅,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司马迁在《史记》里,先蒲松龄一千多年前就记下了他年轻时代考察西南夷时得出的结论:“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一个是小说家的游戏笔墨,一个是历史学家亲自考察的实录,这就让人颇费思量:“到底是夜郎王自大还是夜郎国真的大?”说夜郎王自大,其实就是一个历史的误会。原来古代交通不便,西南夷与中原王朝远隔千山万水,处于封闭状态的滇王及其夜郎王,并不是不愿意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是如司马迁所说:“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因此才有此一问。
《史记西南夷列传》上是这样记载的: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隽、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隽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自笮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这就可以想见,夜郎国绝对不是一般想象中的仅有几间茅寮蛮荒之地,其国土可达整个云贵高原。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法律法规的部门,有常规“十余万精兵”,有中心都城,城外有“九营十八卡”的防卫系统,这一切都是构成国家机器的要素。
夜郎当地人有一首歌唱道:“大田大地我们的,大山大岭我们的,东南西北我们的。大场大坝随便走,大冲大凹随便行,天宽地宽由你走,四面八方任你行……”在关于夜郎国的民间传说,甚至还有这样的讲述:骑手骑着骏马跑了一百天,骏马累死了,也还未跑到夜郎国的尽头。这里当然不免有些夸张,但是在这夸张叙述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正是夜郎疆域辽阔吗?国力强盛的心理基础,不正是夜郎国“最大”所留给夜郎民族集体的记忆吗?
由此可见,夜郎并非“自大”,而是真大。同时也可看见,以夜郎及滇国为代表的西南夷,其文明也确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并具有不同于周边文化的特点。
曾经雄视中国西南的夜郎国早已随着云贵高原的微风,像烟云一样远远地离去了。然而夜郎人敢与汉朝比大的自信与自强的精神终将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下去,犹如乌江之水,在岁月的河床上,永无休止地流淌……
§§第十章环游台湾岛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