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你了解教育投资吗
“一定要对人力资本、对教育进行投资,它带来的回报是强有力的。变化的中国需要人力资本投资。”2000年,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爆出教育投资回报率高达30%时,很多人开始领略到这项投资的魅力。
家庭教育投资要遵循什么原则家庭教育投资只有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1.家庭可持续发展原则有的家庭不顾自身实际,盲目投资,在教育上的投资比重太大而使家庭的其他支出受到影响,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
2.孩子协调发展需求原则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而不注意其实际爱好,各种特长学习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这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只有适合孩子的培养方式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钱花得越多越好。
3.教育投入要全面一些家长在投入上存在重金钱轻教育、重学习轻素质、重身体轻能力、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因此导致孩子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不同的问题——或学习落后,或缺乏综合素质,或缺乏自立能力。
4.投“钱”更要投“心”
千金难“卖”父母责。刘某多年经商,挣下了一份不薄的家产,几年间他买房、购车,过上了优越的生活。唯有让他懊恼的是12岁的儿子,学习成绩平平,且经常光顾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刘某花重金在某重点中学聘请了一位特级教师为儿子做辅导,看到名师日日如约到家管教孩子,刘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夫妇俩经常出去潇洒。半年过后,孩子的学习并没有明显提高,在与孩子的一次交谈中,孩子坦言心声:“每天看到爸妈出去玩,我的心便飞到了外面,你们花钱请人来管我读书,自己却从不读书,不也赚了很多钱吗?”刘某至此才恍然大悟:名师不能代替父母,花钱“卖”不了做家长的责任,更“买”不到儿子的知识。
孩子的人格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好孩子的培养,不仅要靠学校老师的悉心教导,更需家长的潜移默化,家长仅仅舍得花钱是远远不够的。
5.两代人相互促进共同投资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不仅孩子需要接受好的教育,父母同样需要不断地充电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淘汰,所以两代人都需要教育投入。
教育投资有哪几种途径大多数家庭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投资的必要性,每个家庭的投资途径也多种多样。从实际情况来看,投资途径大致有四种。
第一种是一次性投资。这种投资方式的做法是在每个学期开学时大体计算一下这学期家庭教育的花销,定出一个总数。但计划往往跟不上变化,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孩子临时需要参加什么活动等,家长往往会很被动。
第二种方式是按月存钱,直到孩子大学毕业。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计划性强,能够有充分的保证。但是这种方法过于机械,灵活性不够强。
第三种方式是把存钱的过程作为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有的父母给孩子开立了储蓄账户,凡是孩子的额外收入都要求孩子存入银行。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孩子的收入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压岁钱,另一种是亲朋好友平时串门时给的钱,这些钱数量不一,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第四种是钱多多花,钱少少花,没钱不花。这种方式随意性太大,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家庭钱多的时候,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没钱的时候就什么也不给买,即使需要也无可奈何。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这部分家庭也占了将近三成。
可见,通过对这几种途径进行综合比较来制订教育投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好的规划,对于要支出多少钱、在什么时间之前要筹到钱、如何筹钱,心里才会有数,才不至于临时慌乱而误了教育时机。
教育投资工具有哪些作教育投资计划必然会涉及投资工具的选择。除了常用的财务投资工具外,教育投资也有很多特有的投资工具。
1.银行教育储蓄商业银行的教育储蓄存款是最基本的教育投资渠道,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分期存入,到期一次支取本息,存期为1年、3年和6年。
2.定期定额基金不少年轻父母们收入有限,但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想获得高于储蓄存款的收益,可采取“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为孩子储备长期的教育费用。
3.存款加基金组合计划这种投资方式是在存款和基金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型投资工具,它把银行存款和基金组合在一起,吸收了两者的优点,借以达到在保住本金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的目的。
4.教育基金类保险教育基金类保险虽不是较佳的教育储蓄投资品种,但可以避免某天家庭遭遇不测,孩子教育费将毫无着落的情况。父母应该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前为孩子购买一份可以享受教育金、成长金,同时又能满足自身保障需要的保险,这等于购买了一份“双重保险”。虽然教育基金类险种承诺返还的金额对高昂的教育费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购买了一份就多了一份保障,可作为教育费用的积累和补充。
理财从教育储蓄开始徐女士和其老公均是某学校的教师,家庭月收入为5000元,除去日常开支和偿还住房贷款,每月结余1200元左右,女儿正上小学五年级。她和老公的理财观念均属于保守型,其理财要求绝对稳健。所以,为了积攒孩子的教育费用,徐女士首先看好了教育储蓄,年初她到银行开立了一个6年期的教育储蓄账户,每月存270元,预计孩子上高中时可以取回本息21089元。但这样存了一段时间之后,徐女士感到教育储蓄太麻烦,她说现代人最重要的是时间,可这样月月跑银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便想办理销户,选择其他存款方式。另外,为了追求稳妥,徐女士其他收入的打理也均以定期储蓄为主。
如果从理财角度看,徐女士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是对教育储蓄的规定缺乏了解。因为教育储蓄较其他储种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利率优惠,1年期、3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6年期按开户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可以说是零存整取的存法,却享受整存整取的利率;二是教育储蓄免征利息所得税,如果加上优惠利率的利差,其收益较其他同档次储种高25%左右;三是参加教育储蓄的学生,将来上大学可以优先办理助学贷款。
那么徐女士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徐女士的教育储蓄应当继续存储。其实教育储蓄存款次数多少可以由储户自己掌握,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确定的存款总额,可以与银行约定两次(即每次1万元)或数次就可存足规定额度。
其次根据徐女士追求稳健的理财要求,为了兼顾稳妥性和收益性,除教育储蓄以外的定期储蓄可以转为国债或人民币理财。徐女士可以选择5年期国债,这样国债到期时,女儿正好上高中,这笔资金正好派上用场。
如何办理教育储蓄教育储蓄是国家为鼓励公民投资教育而在1999年9月1日开办的一个新的储蓄品种,凡在校就读的小学四年级及其以上的学生,为应付将来上高中、大学等非义务教育的开支需要,都可以在其家长的帮助下参加教育储蓄。
办理教育储蓄时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内容:
1.储蓄对象教育储蓄的储蓄对象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的学生。
2.开办程序(1)须凭储户本人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到储蓄机构以储户本人的姓名开立存款账户。
(2)开户时储户和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金额,分月存入,中途如有漏存,须在次月补齐。教育储蓄的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
(3)到期支取时凭存折和学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证明一次支取本息。
3.优惠条件(1)免收利息所得税。
(2)利率优惠。1年期、3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6年期按开户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4.其他注意事项教育储蓄逾期支取或提前支取如何计息?
如果你的教育储蓄逾期了,则逾期部分按活期利率计息,并不享受教育储蓄优惠条件。如果你的教育储蓄还没到期而需要提前支取,若能提供学校开具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则按实际存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同时享受教育储蓄的优惠条件。对不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子女教育理财早动手人民银行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储蓄的目的中,子女教育费用排在第一位,位列养老和住房之前。根据专家的分析,目前0~16岁孩子的直接经济总成本达到25万元以上,如果将高等院校的费用计算在内,养育一个孩子的直接成本高达50万元人民币。理财专家据此分析,仅靠工资收入抚养孩子上名牌大学,不仅资金积累速度很慢,而且很快会发现,十几年后仍然存在比较大的资金缺口。而如今,物价上涨等因素也正在使家长为孩子辛辛苦苦存的教育资金不断“缩水”。这意味着如果不理财,只是简单地把资金存在银行里,拿着微薄的定期储蓄税后收益,就意味着家长给孩子积累的教育费已经在贬值。只有每年的理财收益超过物价上涨的速度,教育资金才谈得上保值和升值。
例如有两位家长,分别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开始理财。一位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就拿出10万元作为教育理财资金,假设每年获得的收益为5%,当孩子18岁要出国留学时,就已经为孩子积累了超过25万元的费用;而另外一位家长,从孩子上高中才开始用10万元理财,即便每年的投资收益达到10%,在孩子3年后出国留学时,他积攒的教育资金也仅为13.31万元。因此,子女教育理财应早动手。
教育理财,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一般来说,教育规划具有下列特点:子女到了一定年龄就要接受相应阶段的教育,不像购房规划,若财力不足可延后几年;子女教育费用相对固定,没有弹性,需要早作打算,尽量准备得充足;另外,子女的资质无法事先预测,所以应该从宽规划子女的教育经费。
在规划投资时,家庭首先要计算教育基金的缺口,设定投资期间及期望的投资回报率。通常,子女对教育的最大可能支出=家庭收入-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因此只要计算出子女的必需教育投资支出或子女的最大教育投资支出,然后求得它们与家庭实际教育费用支出的差额,就可推算出教育储备金的数额。然后可以根据有经验的理财专业人士的建议,构建投资组合,以取得预期收益,为子女教育未雨绸缪。
理财专家表示,家庭理财尤其是对收益稳定性要求更高的教育理财,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仍以两位家长为例,一位家长把10万元投资到年收益为6%的金融产品中,25年后可增值到42.9万余元(如果该单一的金融产品亏损,该家长可能就会一无所获);而另外一位家长把10万元分比例投资到15%、10%、5%、0%和利本都亏的5种金融产品上,那么25年后这位投资者的综合收益则为96.28万元,超过单一投资者收益的两倍。所以,教育理财最好选择分散投资。
教育投资易入哪些误区如今,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投入远不是“吃饱穿暖有书念”那么简单。面对迅速增长的家庭教育投资,一些诸如“教育投入越多孩子就越有出息吗?”“教育资金是不是应该主要用在大学阶段?”等的新问题在困扰着今天的家长。
1.孩子是否有出息在于投资的多少教育投入越大,孩子将来的出息也就越大,这是当前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常见看法。于是许多家长不惜花高额的择校费、借读费和赞助费让孩子上一流学校。其实,一些升学率高的“好学校”完全是一种应试教育,学校主要通过加大学生作业量、牺牲学生休息时间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以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追求升学率的学校,是不值得花高额学费的。此外,如果盲目交几万元择校费让孩子上一流学校,而孩子学习成绩与同学差距较大,此时,孩子很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择校时要考虑全面,避免盲目。
2.早期教育投入不重要当孩子还很小时,很多家长就开始着手为他们上大学积攒教育费用了。但他们却忽略了平时的教育投入,其实平时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往往直接关系到孩子的高考成绩,试想一个跑步运动员,如果只关注终点,却忽略了起跑,他要赢得比赛的几率是很小的。所以家长们应改变只重视积攒大学费用的老观念,积极加大孩子的早期教育投入,只有把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考上理想大学的希望才最大,也只有这样,家长的先期和后期投入才会物超所值。
3.只注重金钱的投入从狭义上讲,家庭教育投资主要指财力、经济方面的投入。但从广义上理解,经济投入是必然的,但绝不是全部,实际上孩子不仅需要物质扶养,更需要精神扶养。家长应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多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从心理上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健康成长,这一点仅靠金钱是做不到的。因此,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精力与孩子沟通,使孩子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以及一些为人处世之道,这种精神投入是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也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
如何规划子女教育金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都希望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那么,作为家长,你为你的孩子准备好上学的教育金了吗?你是否想象过你的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读硕士、博士需要多少钱吗?毋庸置疑,子女教育金的积攒和规划也是你理财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计划生小孩,家庭如何储备子女教育金江女士今年32岁,没有小孩,计划明年要小孩。江女士和其老公的年收入约为25万元,每年日常生活费用支出为6万元,旅游支出约6万元。
江女士夫妇有50万元存款,活期和一年定期各占一半,有20万元的房贷。江女士本人有社保和20万元的健康险,年缴保费约3000元。江女士的老公保险比较齐全,每年约缴纳2万元保费。另有股票现价值5万元。投资风险偏好基本上属于保守型。
从保险方面看,江女士的寿险保障基本足够,在养老保障方面略有不足。可以购买10万元保额的养老保险,年保费在万元左右。
在资金保值增值方面,江女士可以用活期储蓄资金提前偿还住房贷款,节约几万元的利息支出。在提前还贷的前提下,江女士仍然有30万元的现金,这部分资金最好用于财富累积。除了预留5万元的应急基金外,可从25万元的定期存款中拿出10万元投资债券。
子女教育方面,按照目前江女士的生活品质和小孩的抚养成本,可以从现在每月的现金盈余中拿出1500元做小孩的生产费用、儿童用品费用、自身营养补充等。具体操作上可以采用1年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按时投入,期满后可自动转存。在小孩出生后,可以购买子女教育保险。
孩子上幼儿园,家庭如何储备子女教育金陈女士,31岁,家庭主妇,丈夫35岁,某公司营销经理,月收入约15000元。每月家庭开支为3000元,儿子3岁,上幼儿园,计划在他15岁时送他到国外读高中。目前家里有20万元存款,需要准备6年的学费及生活费,一年学费连同生活费大概26万元,6年总共要准备156万元。
理财分析:首先陈女士应该对家庭财务资料进行整理,列出资产负债表清楚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如果自己有短期负债,则先不要作投资决定,因为短期借贷一般意味着高利率,所以建议先将短期负债还清,再决定如何投资。
陈女士应该先扣除生活必需开支,余下的再安排用做教育基金及财富积累。子女教育基金属较长线的投资储蓄,选取的投资组合不宜太冒险,投资年期要考虑到子女升学年期。
理财计划:要用12年时间,准备156万元资金作为教育储备。陈女士需要根据所需的金额选择合适的储蓄计划及投资产品。预计投资产品年均回报率为8%,以3%为通胀率调整计算,陈女士每月需拨备8000元作为储蓄投资,才可达到预期目标。以陈女士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应该不成问题。
在考虑好教育储蓄的同时,准备足够的应急资金来确保家庭日常开支也是家庭理财的一部分。应急资金一般为3~5个月的总开支,陈女士的每月家庭总开支为3000元,要准备的应急资金为1.5万元(3000元×5),在预留出1.5万元的应急资金后,陈女士可将剩余存款进行适当投资。
由于陈女士的丈夫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发生意外,家庭会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为防不测,陈女士应该为丈夫购买一份人寿保险,给未来生活一份保障。
孩子上小学,家庭如何规划子女教育金秦先生36岁,私企员工,月收入2000元,无保险;妻子月收入1500元,有保险。由于每月需要还房贷,现在只有1万元存款,家庭每月约有2000元节余。秦先生的孩子今年10岁,两年后将上初中,将来还要考高中上大学。秦先生该如何规划好孩子的教育金?
理财建议:秦先生可以办理带有高额保障的纯消费意外险种,购买10万元的意外险,年投入500元左右即可获得。医疗保障方面,可购买10万元的大病医疗险,年投入3500元左右。
秦先生的孩子距上大学还有八年时间,预计八年后的4年大学费用为12万元。在这段时间可以采取长期投资和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积攒这笔教育金。
首先将1万元现金中的6000元作为家庭的应急金,再将剩余的4000元为秦先生办理保险,其中500元用于意外险,3500元用于健康险。
然后从家庭每月节余的钱中拿出900元定期定额投资于稳健的基金组合,比如高折价率、运作较稳健的封闭式基金或者平衡型开放式基金。按照8%的保守收益来计算,八年后投资可获得12万元左右。孩子就读国内大学绰绰有余。
最后,可将每月节余中剩下的钱,进行适当投资,为家庭养老积累资金。
孩子上初中,家庭如何规划子女教育金汪先生今年39岁,某外企高管,妻子在某企业上班,两人年收入100万元左右。儿子13岁,上初中一年级。汪先生夫妇准备让儿子到英国上大学,为此他们希望能够及早为儿子准备好教育金,攒足儿子到英国学习的教育费用。
家庭资产:拥有市场价值200万元的房产,购买了平衡型基金30万元,银行存款50万元,有一辆价值10万元的家庭轿车。
开支情况:汪先生每年家庭全部生活开销约30万元,儿子每年教育费用约4万元,汽车开支每年约5万元,旅游支出5万元,给双方父母每年4万元。汪先生夫妇二人无任何商业保险支出。
理财分析:汪先生的家庭处于稳定期,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由于具有较高的收入和较强的理财意识,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购房规划和购车规划,近期主要理财目标是子女教育规划。
目前,去英国留学三年大约需要60万元。而且高等教育的学费年年上涨,上涨率普遍要高于通货膨胀率。这笔开销属于阶段性高支出,应该提前筹备,否则到时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按一般的算法,汪先生儿子初中、高中以及到英国留学的教育经费现值约75万元。汪先生家的储蓄率较高,具有较好的资产结构,教育经费的积累基本可以通过目前的储蓄和今后的储蓄来完成。
理财规划:
1.对教育金的规划儿子到国外留学还有5年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汪先生的教育基金的累积可放在平衡型基金的投资上,预计平均每年的回报率为3%~5%,在不考虑教育费增长率的情况下,需要建立一只60万元的基金,5年后基金的价值才可达到70万元。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