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每天学点实用心理学 > 理性消费,切莫随波抢购

理性消费,切莫随波抢购

作者:赵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生活中,这样的消息时常入耳:XX超市遭千人抢购,武警现场维持秩序。不知从何时起,消费市场上刮起了一股抢购风:对于某种商品,人们不管需要与不需要,一旦看到别人哄抢,自己也会跟着哄抢。

抢购风的形成与物品稀缺有关。短缺的东西当然价高,而越短缺,人们越要得到,以满足安全需要。物品短缺往往会诱发抢购风。但即使是并不短缺的东西,若受舆论或他人的影响,也会导致哄抢。

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社会上一时间刮起了一阵疯狂的抢购风,人们像中邪似的抢购醋和板蓝根,在媒体澄清和官方采取限价措施之后,又转而抢购碘盐和大米。人们纷纷把需要和不需要的商品统统搬回家,结果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仓库。

对于“非典”所引发的抢购风,心理专家指出,“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而从众心理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受暗示性强,自我非常虚弱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以人们抢购板蓝根为例,其实板蓝根的抗病毒性效果不一定比其他可替代的药好,但由于人们都去抢购板蓝根,导致了更多的人去购买,这正是从众心理的反映。

现在,很多商家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经常利用哄抢效应推销商品。常见的广告词是:“存货不多,售完为止。”实际上货仓里积压的货很多。商家在这里有意吊人的胃口,利用人们的争购心理形成哄抢效应,最终达到把货物卖出的目的。

过去街头卖野药的江湖骗子,最善于搞哄抢效应。他往往先用玩小魔术、变戏法、唱快板的手法把人吸引住。人围上来了,他便拿出一贴膏药,说是祖传秘方,用名贵药材配制而成,专治关节病、腰病、颈椎病,还治胃寒、胃酸、胃痛、头痛、失眠、四肢无力……总之,一切病它都能治,这是为达成“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以便调起每个人的购买欲。之后,他就开始制造哄抢效应了:“我今天带的货不多,只好先发纸条,凭条购买,拿到条子的别高兴,拿不到条子的别等我。”大家于是纷纷伸手要条子,都不愿放弃买药的机会。此时,他开始凭条卖药了,布袋里的几十份药一下子卖光了,于是他又从大包里取出上百份。此时,哪里还管有条无条,哄抢效应已出现了。不一会儿,他便能卖出去数百贴膏药!

现在你知道了哄抢的内幕和心理机制了吧。了解了哄抢的内幕之后,你是否会对此有所警觉,不致在生活中再上当受骗呢?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