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每天学点实用口才学 > 要与听众形成精彩互动

要与听众形成精彩互动

作者:赵雅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演讲者一个人在那儿唾沫飞溅地讲,没有与听众的情感交流,没有让听众参与进去,那么毫无疑问,他的演讲是失败的。

著名喜剧教练约翰·坎图建议,通过唤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参与到演讲中来。“有一些特殊事件对人有很多特别的意义——他们的中学时代,他们的第一辆车,他们的第一次约会。”他说,“设法将这些事件引入到你的演讲中去。这样,听众会强烈地融入你的演讲。”

这里只有一件事需要注意——你必须澄清为什么你要让听众想这些情感上的东西。“它必须与你的讲话有关,并且能够说明问题。”约翰说。幸运的是,这很容易做到。只要在你的演讲中找一些可以引起类似感觉的材料,然后将它与你要让听众想象的东西联系起来就行了。比如:“想象一下你的第一次约会,还记得你是多么兴奋、害怕,而又高兴吗?这就是我走进银行,申请贷款开公司时的感觉……”

演讲中在适当的情境下进行提问可以缩短与听众的距离,满足听众的好奇心,创造宽松的气氛,从而让演讲者处于主动。请看下段演讲:

“同胞们,敌人在践踏我们的领土,敌人在屠杀我们的乡亲,敌人在掠夺我们的财产,敌人在烧毁我们的房屋,敌人在蹂躏我们的姐妹,难道我们能容忍他们如此兽性大发,胡作非为吗?难道我们能让他们涂炭生灵,为非作歹吗?不能,绝对不能!怎么办?大家说怎么办?”强烈的情感鼓动点燃了听众对敌斗争的熊熊火炬,他们义愤填膺,异口同声地说:“与他们拼了!”

这样,听众与演讲者心相连,语相通,一致说:“我们听你的。”

提问要适时而发,要在气氛很融洽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听众才能很好地同你配合。如当你讲到现实生活中机构臃肿,办事艰难,你的观点又引起了听众的共鸣时,你可这样发问:“朋友,刚才我说到的这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您碰到过没有?”

提问要视事而发,在听众有强烈的探讨欲、表现欲时可进行提问。比如演讲中讲到“金钱”问题时,这个问题一般人对它都很敏感,就可以这样问:“有人认为,‘世上只有金钱好,没有金钱不得了’,在座的诸位,你们说对吗?”

提问是最易使演讲掀起高潮与走向低谷的手段,一定要把握分寸。提问要问得简洁。提问次数不能太多,每次提问要简短,问题的答案要能让听众在很短的时间内答出来,甚至在潜意识驱使下就能做答。切忌问题内容晦涩难懂,用词佶屈聱牙。提问要问得真诚。除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比如想通过提问来平息喧闹时,一般不要问得离奇、问得庸俗、问得莫名其妙,要示之以诚,发自真心。

演讲时的十大注意事项演讲的对象是听众,听众的情绪直接影响到演说的效果。演说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演讲水平,不仅要了解该怎么做,还要从另一方面了解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一些问题。

1.声音和速度演说时最忌声音太小,使部分听众听不见演说者的声音,这势必影响听众的注意力,甚至会引起听众不满,因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演说者的声音一定要洪亮、有力,甚至大到足以压倒分散注意力的嘈杂声。人们听话速度大大超过说话的速度。听众在听演说时,注意力随时可能分散。这是因为听众在听讲时有多余的精力去想与演说无关的事,因此在演说时,必须牢牢地保持说话的速度和节奏,这样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2.时间和内容演说者要考虑到听众注意力的持久性。研究表明,演说开始20分钟之后,一般人的注意力就开始下降,一个小时以后注意力急剧下降。因此,在准备演说时,要尽量把自己的演说压缩到最短时间,尽量在听众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间里,把自己所要讲的话都讲完,以取得演说的最大效果。还要看到,听众只对自己能够理解的内容感兴趣,如果演说者使用的语言超过了听众的水平,听众就难以接受,这时他们可能采取两种办法:猜测意思或干脆不听。反之,如果演说者使用的语言大大低于听众的水平,即低估了听众的理解力而使用幼稚的语言,听众就会对演说持强烈的否定态度。因此,在演说时,要注意通过对措辞和语言灵活、准确的运用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多余的客套话演说者说些毫无意义的客套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演说气势。对比那些气势磅礴、节奏感强的演说,听众再听到那“讲得不好啊,请大家多包涵”之类陈腐的客套话,那该是多杀风景啊!所以,演说中必须消除、克服客套话。演说者要充分考虑听众对象,提高水平,不必开口“水平不高”,闭口“研究不够”。

4.忌空空而谈空谈是言之无物,现实中那些不结合当时、当地的现状和实际的情况太多了。有的单位一年一度的总结会议,会议的开幕词用的是陈年的讲话稿,只把第一届改成第二届,第三次改成第四次,内容照旧,年年如此,这就是空空洞洞的典型例子。

5.忌杂乱无章有些人讲话材料过于庞杂,讲起话来又杂乱无章,像开无轨电车,开到哪里算到哪里,叫人摸不着头绪。还有的人讲话不合逻辑,妄加论断;或者不顾事实,主观臆断。这样的演讲效果肯定不佳。

6.忌冷漠乏味有的人讲话时毫无表情,呆若木鸡,甚至肌肉绷紧,脸色铁青,缺乏说话情趣,语调平淡,没有抑扬顿挫,讲话乏味,叫人怎不瞌睡?

7.忌艰涩冗长有人讲话用的是书面语言,使人感到艰涩难懂。毛泽东曾批评这种现象说:“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书面用语,更不要“文夹白”。一般来说,要用口语,要用简单明了、听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

8.忌失言失态有的人演说时会有“口头禅”,诸如“啊”“是吧”“怎么样”等。讲话要讲效用,“口头禅”成堆,“啊啊”连篇,让人听了感到难受,只能起消极作用。有的人讲话不了解听众的职务、水平,不注意会议的环境和背景,甚至不顾及本人的身份和在会议上的地位,这就难免在内容、措辞、语气口吻等方面不贴切、不礼貌、不恰当,更要加以注意。

9.忌故弄玄虚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画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演说语言也是如此,要力求通俗化、口语化,如不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用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语言,就既不亲切,又艰涩难懂,往往事与愿违,弄得不好还会闹出笑话。

10.忌方言俚语演说按照内容的需要或针对不同的对象,应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但要注意,由于我国面积广大,方言众多,欲使演说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交流顺当,还有个改变家乡音、推广普通话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沟通交流障碍。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