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先满足对方的“愿望”,然后再去说服
相信你一定经历过,在说服别人或想拜托别人做事情时,不管怎样恳求对方,对方总是敷衍了事,漠不关心。这时你要做的是首先消除对方心理上的冷漠,然后再行说服。
英国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时,以发明发电机而闻名的法拉第为了能够得到政府的研究资助,便去拜访首相史多芬。
法拉第带着一个发电机的雏形,非常热心并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个划时代的发明,但史多芬的反应始终很冷淡,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事实上,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史多芬只是一个政客,要他看着这个周围缠着线圈的磁石模型,并想象这东西将会给产业结构带来巨大转变,实在是太困难了。法拉第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说道:“首相,这个机械将来如果能普及的话,必定能增加税收。”
如你所想,首相听了这句话后,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因为“税收”正是首相最关心的问题。
是的,通常我们行动的目的都是“为自己”,而非“为别人”。如果能够充分理解这一点,那么想要说服他人就容易多了:只要了解对方真正想追求的利益所在,进而满足他的“愿望”,便可达到目的。如果你现在正在试图说服别人,那么不妨试试看吧。
每个人都喜欢别人谈他得意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得意的事情,这事情的本身不一定有很大价值,但在他本人看来却是值得终身纪念的事。你如果能预先打听清楚,并在有意无意之间,很自然地讲到他得意的事情,那么只要他对你没有厌恶的情绪,只要他目前没有其他不如意的事情,他一定会高兴地听你说,此时说服他就容易得多了。
在提及他人得意之事的时候要注意技巧,表示敬佩,但不要过分推崇,否则会引起他的不安。对于“这件事情”,要慎重提出,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使他认为你是他的知己。谈话进行到这个时候,他自然会格外高兴,甚至会亲自讲述。此时,你应该一面听,一面说几句表示赞赏的话,如此一来,即使他是个孤傲的人,也会变得和蔼可亲。你再利用这个机会,稍稍暗示你的意思,进行试探,作为第二次进攻的基点。当然,你若想一举成功,除非对方与你素有交情,又正逢高兴的时候,而且你的谈吐又令人愉悦,否则千万不要抱着必能成功的心态。
利用同步心理好说服同步心理就是在思想上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在说服别人时,我们适当地使用这种心理,也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妻子:“听说小张贷款买房子了,而且还是座小型花园别墅,总共有90平方米,真好啊!我们的一些朋友都已经陆续买了房子。唉,真是让人羡慕,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和他们一样呢?”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丈夫:“啊,小张?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们也得加快脚步才行,总不能租房过一辈子,可是贷款购房的话又要背负沉重的利息。”
妻子:“小张还比你小5岁呢,为什么他可以,你就不行呢?目前贷款购房的人比比皆是,况且我们家也还负担得起,试试看嘛!不如这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看吧,现在那种花园别墅在搞促销呢,买不买是另一回事,看看也不错。”
于是星期天一到,夫妇俩就带着孩子兴致勃勃地看房子去了。
妻子:“这地方真好啊!环境安静,孩子上学也近,而且房价也是我们负担得起的……不如我们干脆登记一套吧!”
丈夫:“嗯,是啊!的确不错,我们应该负担得起,就这么决定吧!”
这位妻子为何能够如愿以偿呢?因为她懂得去使用“同步心理”。
上述例子中,妻子成功地利用了“同步心理”,她先举出小张贷款买房的例子,继而用“大家都买了房子”、“大家都不惜贷款购房”等一连串话来激发丈夫的购房欲望,从而达到了预定目的。
通常人们在受到这类刺激后就很容易变得没主见,掉入盲目附和的陷阱。所以,我们在说服别人时要懂得适当利用“同步心理”这一点。
自己“沉默”,他人改变中国有句古话“不言之言”,还有句俗话“雄辩是银,沉默是金”,都说明了保持沉默有时也是一种高明的“谈话”技巧。
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就是善用“沉默”战术,从而赢得了公众支持的领导人。
196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尼克松和肯尼迪是一对竞争激烈的对手。尼克松当时任副总统一职,在竞选过程中,他曾一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肯尼迪后来居上,最终以微弱的票差获胜。
1968年,尼克松再次竞选美国总统,他汲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并彻底改变形象,他所采用的技巧之一就是“沉默”。
这次的选举对尼克松来说远比上次艰难,因为他必须先打败洛克菲勒等强劲的对手,才能取得共和党的提名。所以尼克松在迈阿密的共和党大会中尽量保持沉默稳重,表现得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说话时,除了强调“法和秩序”以及“尽力达到完美境地”外,绝口不提其他具体的策略,希望能借此“沉默战略”给人以可信赖感,彻底改变他的“败犬尼克松”的形象。结果,他的战略成功了,他不仅以微弱的优势获得共和党提名,而且在总统大选中大胜民主党对手,当选为美国总统。
人们一般都认为说服别人应当凭借好口才,用雄辩打败对方,才能让对方信服。其实不然,偶尔采取“沉默”战术同样可以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所以,在说服别人时,适时地利用“沉默”,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神倒了,意志和雄心也会土崩瓦解如果你想让别人服从你,可以采用“震慑”对方精神的方法。
唐玄宗靠政变登基,因此他当上皇帝后也很不安。一日,他和宰相姚崇闲谈,说起了“内患”之事。姚崇叹息道:“我朝屡有内部变乱,实由人心散乱、不惧皇威所致。陛下若不整治人心,使人不敢心起妄念,朝廷就很难长治久安啊!”
唐玄宗点头道:“内乱重生,致使大唐危机重重,朕定要设法根绝。依你之见,朕该有何动作?”
姚崇进言道:“防患于未然,惩人于未动之时。即使小题大做,也要达到‘震慑’他人的效果,使人不起异念,自敛谨慎,但要做到这些就需要陛下割舍情义,痛下狠心了。”
唐玄宗心领神会,微笑着点了点头。
不久,唐玄宗在骊山阅兵式上,以军容不整为由,判功臣兵部尚书郭元振死罪。惊骇万分的大臣中有人进谏:“郭元振是当世名将,有勇有谋,他不仅屡立战功,更在诛灭太平公主的势力中功不可没,如此功臣岂能因犯了小错,陛下就治他死罪呢?何况惩罚太重了,也有损陛下贤德之名啊。”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唐玄宗厉声痛斥进谏之人:“功臣犯法,难道就可以不问罪吗?有功必赏,有罪必惩,此乃治国之道。朕大公无私,本无错处,你们竟替罪臣求情责朕,莫非你们要造反不成?”
唐玄宗这般严厉斥责,吓得群臣再也不敢说话了。最后,唐玄宗虽然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但还是把他流放到新州。
时任左宰相的刘幽求也是大功臣之一,他一贯和“武党”抗争,在除灭“韦党”和太平公主的势力中,他也参与谋划。唐玄宗因为一件小事就将他罢相,并告诉他说:“百官之首当为百官作则,故朕对你要求甚严,也是正常之举。”
刘幽求对此十分不满,背后常发牢骚:“皇上现在不念恩义,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我为他出生入死,谁知却落得这般下场!”
唐玄宗听到刘幽求的牢骚,马上又下旨把他贬到睦州当刺史,还对群臣激愤地说:“天下多乱,朕当严治臣子,此朕的职责所在。刘幽求以功劳和朕对抗,口出不逊,这便是大罪。朕若徇私枉法,反让人有了造反的口实,朕怎会做这样的蠢事呢!”
不久,刘幽求怨愤而死。群臣见唐玄宗对功臣都如此心狠无情,一时都惶恐不安,不敢犯一点小错。
一次,同为朝廷功臣的钟绍京在面见唐玄宗时,被唐玄宗训斥道:“你身为朝廷户部尚书,议事之时却不发一言,是不是有些失职啊?难道你不顾朝廷安危,准备明哲保身吗?”
钟绍京闻言脸色惨变,直呼有罪。事后,姚崇有些不忍,便对唐玄宗说:“陛下重治功臣之罪,已让人心震骇了,陛下的目的已然达到。此次钟绍京无端被责,臣以为过于唐突,其实不必这样。”
唐玄宗听后笑言:“朕依照你的办法,才有这样的举动,你不该出言反对吧?”
姚崇又准备说什么,唐玄宗却摆手阻止了他,苦笑道:“朕也不想如此啊,不过朕也清楚,这些功臣都几经政变,实在是政变的行家里手,如果不把他们慑服,难保他们日后不变心。朕折辱他们,也是让群臣心悸,为此,纵是背上无情之名,也心甘了。”
唐玄宗把钟绍京降为太子詹事,后来又将他贬为绵州刺史,不久又将他贬为果—州尉。
再后来,功臣王琚、魏知古、崔日用等一一被贬,朝中再也无人敢以功臣自居。群臣整日战战兢兢,唐玄宗这才罢手。
可见,人的精神一倒,其意志和雄心便会随之土崩瓦解。再刚强和难以驯服的人也抵御不了精神上的打击,抓住了这一“攻击点”,也就是掌握了人最薄弱的“环节”。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