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国学经典全集 > 第六十四章 未济第六十四(32)

第六十四章 未济第六十四(32)

作者:杨永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1),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2),刘向传经心事微(3)。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注释”

(1)信宿:再宿,夜夜。

(2)匡衡上疏:匡衡是汉代人,因向皇帝上奏章评论时政而受赏识得任高官。

(3)刘向:汉代学者,曾奉皇帝命校点古代经书,并讲授“五经”。

秋兴八首(其五)杜甫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1)。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2)。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3)。

“注释”

(1)承露金茎:汉武帝刘彻为求长生,在建章宫内建一座高台,上面有金茎承露盘,说要承接仙露服食。

(2)函关:函谷关,在长安东面,据说周朝时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看见有紫气从东方来,推断说有圣人将过关,后来果然是老子骑着青牛出关西去。这里用这个典故。

(3)点朝班:上朝时点名传呼入朝堂依班次站立。

秋兴八首(其七)杜甫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飘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月夜舟中戴复古(1)满船明月浸虚空(2),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寥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注释”

(1)戴复古(1167-1250年):字式之,号石屏,宋代黄岩(今浙江黄岩市)人。

(2)浸虚空:天空倒映水中,船好像在空中行驰,所以说“浸虚空”。

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1),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释”

(1)晋人张翰是吴地人,在京城做官时,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就辞官回乡。这里用这个典故。

新秋杜甫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中秋李朴(1)皓魄当空宝镜升(2),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3)。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4),更待银河彻底清。

“注释”

(1)李朴(?-1172年):字先之,宋代虔州兴国(今江西兴国县)人。

(2)皓魄、宝镜:都指月亮。

(3)云衢:天上的街道。

(4)灵槎:神话中可以乘坐泛游天河的筏子。古人认为天河与海相通。

九日蓝田崔氏庄(1)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2),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

(1)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2)晋人孟嘉跟大将军桓温在重阳节上龙山宴游,帽子被风吹掉还不知道,桓温叫人当场作文嘲笑他。

秋思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1),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2)。

“注释”

(1)火牛: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单将几千头牛角上缚刀、尾上点火,组成“火牛阵”,打败了燕军。这里用这个典故。

(2)元龙百尺楼:汉末人陈登字元龙,他瞧不起来访的名士许汜,让许汜睡矮床而自己睡高床,许汜向刘备说这事,刘备说像你这种见面只懂说些买田买房事的人,让我碰见,我将自己睡在百尺高楼上而让你睡地下。

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闻笛赵嘏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1),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2)。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注释”

(1)响遏行云:《列子》上说古代歌手秦青唱起歌来歌声把天上的流云都阻住不动了。这里用这个典故。碧落:最高的天。

(2)马融:汉代文学家,他写有一篇《长笛赋》。

冬景刘克庄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初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小至(1)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

刺绣五纹添弱线(3),吹葭六管动飞灰(4)。

岸容待腊将舒柳(5),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释”

(1)小至:指冬至,节气名,在阳历十二月下旬。

(2)阳生:冬至又称为“一阳生”,意思是从这天起阳气开始占上风。

(3)五纹:五色丝线。冬至后白天变长,刺绣的姑娘可以多干些活多用些丝线,所以说“添弱线”。

(4)葭:芦苇。古人将乐器中的六律、六吕十二调与一年的十二个月对应,用芦苇膜烧灰放在律管上,每到相应的节气灰即飘动,用这个来测知节气。

(5)腊:腊月。

山园小梅林逋(1)众芳摇落独暄妍(2),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

(1)林逋(967-1028年):字君复,谥“和靖先生”,北宋钱塘(在今浙江杭州市)人。早年浪游江淮,后归隐西湖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2)暄妍:鲜明美丽。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干戈王中(1)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2),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音断人千里(3),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4),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释”

(1)王中:字积翁,南宋末年人。生平不详。

(2)大纲:大致。王粲传:王粲的生平。王粲是三国时的知名文人,生逢乱世,一生困苦。

(3)鹡鸰:本是鸟名,据说这种鸟十分友爱,一遇危难同类便飞鸣相救,《诗经》中曾用它来比喻兄弟,后来就用来做兄弟的代称。

(4)中山千日酒:《博物志》等书上说中山地方有人能酿一种好酒,人喝了要醉一千天才醒。

归隐陈抟(1)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注释”

(1)陈抟(906-989年):字图南,宋太宗时,赐称希夷先生,五代末宋初著名隐士。亳州真源(今河北鹿邑县)人。

山中寡妇杜荀鹤(1)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释”

(1)杜荀鹤(846-907年):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晚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名诗人。

送天师(1)朱权(2)霜落芝城柳影疏(3),殷勤送客出鄱湖(4)。

黄金甲锁雷霆印(5),红锦韬缠日月符(6)。

天上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7)。

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

“注释”

(1)天师:东汉人张道陵创立天师道,被道教徒称为“张天师”。

(2)朱权(1378-1448年):明初戏曲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宁献王,封地在南昌。

(3)芝城:指今江西鄱阳城。城北有芝山。

(4)鄱湖:鄱阳湖,著名大湖,在江西北部。

(5)雷霆印:指天师的法印。恭维那印有雷霆般的大法力。

(6)韬:套子,袋子。日月符:指天师用作驱鬼召神的符咒,即画在纸上的一些骗人的符号图形。恭维那符如日月般放光。

(7)双凫:两只野鸭。两只仙鞋。汉代人王乔有仙术,去京城总是把两只鞋子变成两只野鸭驮着他飞去。这里用这个典故,意思是天师法力广大,出门总像王乔那样飞空而行。

送毛伯温(1)朱厚熜(2)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3)。

风吹鼍鼓山河动(4),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注释”

(1)明朝嘉靖年间,朝廷派毛伯温率军征讨安南(今越南,当时是中国的附庸国),皇帝朱厚熜写这首诗为毛伯温送行。毛伯温,字汝厉,明代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当时从总督任上调任兵部尚书。

(2)朱厚熜(1507-1566):即明世宗,世称嘉靖皇帝,明朝第十二个皇帝,在位三十余年。

(3)雁翎刀:形状如雁羽毛的刀。

(4)鼍:即鳄鱼。

春晓孟浩然(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孟浩然(689-740年):唐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著名诗人。

访袁拾遗不遇(1)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2)。

闻说梅花早(3),何如此地春。

“注释”

(1)袁拾遗:不详。“拾遗”是唐代官名。

(2)江岭:指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市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流人:犯罪被流放的人。

(3)梅花早:据说大庾岭北面梅花迟开,南面梅花早开。

送郭司仓(1)王昌龄(2)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3),春潮夜夜深。

“注释”

(1)郭司仓:不详。“司仓”即司仓参军,官名。

(2)王昌龄(?-756年):盛唐诗人,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

(3)掾:属官。司仓参军是刺史的属官。

洛阳道储光羲(1)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2)。

“注释”

(1)储光羲(707-760年):唐代诗人,兖州(今山东兖州市)人。

(2)玉珂:马笼头上的玉饰。

独坐敬亭山(1)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又名昭亭山。

登鹳鹊楼王之涣(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王之涣(688-722年):盛唐诗人。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后迁居绛县(今山西省新绛县)。

观永乐公主入蕃(1)孙逖(2)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3)。

“注释”

(1)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契丹王李失活到长安朝贡,玄宗为笼络李失活,特封东平王的外孙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嫁给李失活。这诗就是写这件事。

(2)孙逖(?-761年):唐代博州武水(在今山东聊城县)人。

(3)龙塞:卢龙塞,在今河北卢龙县。这里借指契丹边地。

春怨金昌绪(1)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

(1)金昌绪:唐代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人,另有一说为盖嘉运作。

左掖梨花(1)丘为(2)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注释”

(1)左掖:指唐代中央政府机构门下省,因在宫内左边,又称“左省”、“左掖”。

(2)丘为:唐代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

思君恩令狐楚(1)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2)。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

“注释”

(1)令狐楚(677-837年):字壳士,唐代宜州华原(在今陕西耀县)人。

(2)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失宠后被赶到长门宫居住,所以后来常用“长门”来指失宠宫人的住处。

题袁氏别业(1)贺知章(2)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注释”

(1)别业:别墅。

(2)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玄宗天宝年间归隐为道。

夜送赵纵杨炯(1)赵氏连城璧(2),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3),明月满前川。

“注释”

(1)杨炯(650-692年):唐代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诗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

(2)连城璧:战国时赵国有一块美玉即有名的“和氏璧”,秦国说愿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玉璧,所以称为“连城璧”。

(3)旧府:故乡旧居。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1),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篁:竹。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长干行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咏史高适(1)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注释”

(1)高适(702-765年):盛唐诗人。字达夫,又字仲武,唐代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罢相作(1)李适之(2)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注释”

(1)罢相:罢免宰相职务。

(2)李适之(?-747年):唐皇室族人,曾任过左丞相。

逢侠者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1)。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注释”

(1)剧孟:汉代著名的游侠,洛阳人。

江行无题钱起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答李浣韦应物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1)韦应物怀君属秋夜(2),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3)。

“注释”

(1)邱二十二员外:指邱丹,诗人的朋友,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十二,曾做过仓部员外郎,所以这么称呼他。当时邱丹正隐居在临平山中。

(2)属:逢。

(3)幽人:隐居之人。

秋日耿(1)返照入闾巷(2),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3)。

“注释”

(1)耿:中唐诗人。字洪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2)返照:太阳落山时的回光。

(3)禾黍:泛指庄稼。

秋日湖上薛莹(1)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注释”

(1)薛莹:唐末人,生平不详。

宫中题(1)李昂(2)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注释”

(1)作者身为皇帝,却被宫中的宦官所挟制,连生死都掌握在宦官手中,他苦闷万分却又无可奈何。这首诗表现的就是这种痛苦心情。

(2)李昂(809-840年):即唐文宗。827年至840年在位。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汾上惊秋(1)苏颋(2)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3),秋声不可闻。

“注释”

(1)汾上:汾水边。汾水即汾河,在山西。

(2)苏颋(670-727年):字廷硕,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文章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封大手笔”。

(3)摇落:草木凋落。

蜀道后期(1)张说(2)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

(1)后期:比预定的时间迟到。

(2)张说(667-730年):字道济,又字说之,唐代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玄宗时封燕国公。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1)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1)《秋浦歌》是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2)缘:因为。个:这样。

赠乔侍御陈子昂(1)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注释”

(1)陈子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