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国学经典全集 > 第六十四章 未济第六十四(8)

第六十四章 未济第六十四(8)

作者:杨永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物品用都用不尽;既用尽听力,接着又用六律校正五音,经校正的音调用都用不尽;既用尽心思,接着又采用仁政,仁爱就遍布天下了。所以说,造高台一定要凭借丘陵,挖深池一定要利用洼地。理政不依靠先王之道,能说得上聪明吗?

所以,只有具备仁德的人适宜处在高官位上。不仁的人却处在高位,这是向民众宣扬他的恶行。上面的人不按义理标准衡量事物,下面的人就不按法度来履行职守,朝廷不信道义,工匠不信尺度,官吏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这样的国家能存在的,完全是侥幸。所以说,城墙不坚牢,武器装备不充足,还不是一个国家的灾难;田野荒芜,财物贫乏,还不是一个国家的祸害。如果在上的人没有礼规,在下的人没有受教育,作恶的人兴起,那离国家的灭亡就没有几天了。

《诗经》上说:‘上天正在变动,不要这样泄泄。’泄泄,就是喋喋不休。服事君王不合道义,进退没有礼规,一开口就指责先王之道,就是喋喋不休。所以说,要求君王做艰难的事(实行仁政)叫作恭,劝君王行善积德、杜绝邪念叫作敬,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善积德叫作贼。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圆规和角尺是方圆的标准;圣人是为人的标准。要做君王,就要尽君王之道;要做臣子,就要尽臣子之道。二者都以尧舜为榜样就行了。不按舜服事尧那样服事君主,是不敬他的君主;不按尧管理百姓那样管理百姓,是残害他的百姓。孔子说:‘最根本的原则只有二条,仁德和不仁德罢了。’糟蹋百姓过分,就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过分,也会危及自身,国势削弱。死后蒙上”幽厉“的恶名,即使他有孝敬父母的子孙,过百代还是改不了。《诗经》上说:‘殷商的历史镜子并不远,就是夏桀那个朝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