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易经 > 第三章 离宫八卦

第三章 离宫八卦

作者:红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1.离卦

--借风行船,借势成权“原文”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字词义”

离:是附着的意思。这与离字通常的意义,似乎相反;但附着的两物,必然是分离的,所以也有附、偶、合的含义。

丽:原意是并排的两头鹿,但在此处,丽通“离”,所以也具有相互依附的含义。

履错然:指的是足迹错杂状的意思。

辟:与“避”同。

昃:是太阳落山的意思。

离:指的是光明。

耋: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沱若:即滂沱,流泪的意思。

丑:是类的意思。

“释义”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上离下,离卦也是“纯卦”,同时,与坎卦是阴阳爻完全相反的“错卦”,遇险必须攀附,攀附才能脱险,交互为用。

《序卦传》说:“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离卦,是中间的一个阴爻,附着于两个阳爻的形象;因而命名为离卦。离卦又象征火;火的内部空虚,外表光明,正相当于中间阴虚,外方阳实的卦形;而且,火又必定附着在燃烧的物体上。离卦又代表太阳,有明的意思,都是由火引伸而来。天地间的物体,必定附着在某种物体上,始得以存在;但附着的对象,必须正当。人依附的对象,如夫妻、朋友、工作、理想等,也无不如此;所以说,坚守正当才有利,才能亨通。母牛是非常温顺的动物,比喻柔顺的德性,亦即附着必须坚守正道,才能有利,亨通,但必须具备柔顺的德性,才能吉祥。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桑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丽与离同音,所以离与丽,是附着的意思。日月附着在天上,各种谷物草木,附着于土,万物都有附着的对象;但必须正当。这一卦,是两个离卦重叠,离卦代表光明,所以,是双重的光明。“六二”得正,又上下光明,是光明又附着于正当的形象,所以,能够教化天下,达成转风移俗的目的。“六二”与“六五”,又都以柔爻附着在中位,“六二”又在正位,柔顺中正,因而亨通,就像畜养柔顺的牧牛一般吉祥。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这一卦,是由两个代表光明的离卦组成,象征无限光明。伟大的人物,应当效法这一精神。以继续不断光明磊落的态度,照耀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初九”阳刚积极,在离卦的开始,象征聪明,又急于上进。然而,在开始的时刻,方向未定,横冲直撞,脚步错乱,就有陷入危险的可能。因而警告,必须谨慎,不可妄动,才能如《象传》所说,避免灾难。这一爻,说明依附应先认清对象。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黄”是土色,土在五行的中央,所以是中色。“六二”在内卦的中位,因而附着于中色;“六二”又阴爻阴位得正,具备中正的德性,当然大吉。这与坤卦“六五”的“黄裳元吉”的意思相似。这一爻,说明依附应本中正的原则。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九三”阳爻阳位正当,在上下两个明的中间,前一个太阳,已夕阳西垂,后一个太阳,正旭日东升,升沉生死,本是自然的常理。所以,人当风烛残年,就应当敲着酒缶覃高歌,欢度余年,知天乐命;否则,自怨自艾,徒然悲伤了。这样当然凶险。这一爻,说明生死是自然的常理,应当知天乐命的道理。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九四”正在上下两个“离”亦即太阳的连接处,前面的太阳,已经西沉,后面的太阳,正在升起的微妙时刻。然而,“九四”阳刚,可以说是后一个太阳的主体;因而,激烈的压迫阴柔的“六五”,有突如其来的感受,象征前一位明君崩逝,由后一位明君继承,正是有权势的奸臣,威胁君位的时刻。像这样的奸雄,必然被焚,被杀,被唾弃,死无容身之地。

这一爻,说明依附不可乘人之危,采取胁迫的手段。

六五:出涕沱若,威嗟若,吉。

《象》曰:“六五”冬“吉”,离王公也。

“六五”柔弱不正,在君位,被上下的阳刚逼迫,以致流泪悲伤叹息。幸而“六五”在外卦得中,以柔而中的性格,虽然处境危险,日夜忧惧,但也正因为如此,时刻警觉,反而能化险为夷,所以吉祥。《象传》说:“六五”的吉祥,是因为附着在王公的地位,由于地位尊贵,奸险的小人难免有所顾忌。这一爻,说明依附应当警惕运用柔而中的原则。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上九”已是这一卦光明的极点,位置高,能够明察到全国的每一角落,而且阳刚果断;因而,可以用兵,诛杀恶人。不过,也不是滥杀无辜,杀的是首脑,捕捉的同党附从,则不必深究,所以无咎。《象传》说:这是整饬国家的必要手段。所以不会受到责备。这一爻,说明邪恶应当断然的排除,但只杀首恶,不究附从。

“总结”

离卦,阐释的是依附的原则。我们每个人在发展的道路上,都无法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险境,而在这个时候,唯有认清目标,谨慎选择可以依附,合作的对象,才能有效的度过难关。值得说明的是,依附不可乘人之危,采取胁迫的手段,以免招祸。依附强者,应柔顺中庸,时刻警觉,才能化险为夷。附着的目的在于团结,精诚合作,携手共进。

借风行船,借势成权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惠公即位。晋惠公害怕国人附重耳,于是就想把他置于死地,便派遣刺客去刺杀重耳。重耳得到消息后,顾不得准备,就仓皇逃跑了。狐偃、赵衰、贾佗、魏犨等随即跟上。

重耳一行自翟国往东,一路颠簸,终于来到卫国境内。但是,遭到了卫文公的拒绝。于是,重耳等人又再度起锚。由于他们是落荒而逃,所以没有带足钱粮。然而,卫文公也没有对他们施以资助,所以当他们行至到卫国五鹿时,重耳便饥饿难耐地向农夫乞讨食物了。农夫从地上拾起土块,调侃重耳:“拿去,吃吧!”饥饿难耐且近乎绝望的重耳气愤地举起鞭子要抽打农夫。狐偃赶忙阻止了重耳:“这是上天要赐给我们土地啊!说明我们复国在望。”并且煞有介事地向农夫磕了个头,接过土块,装在车上走了。

重耳一行一路颠簸,来到了齐国。当时,齐桓公在位,素有爱贤之名,而重耳之贤,天下共知,所以,齐桓公听闻重耳到来,出郭相迎。

桓公待以上宾之礼,厚待重耳一行。但是,齐桓公心里也有一些猜忌。在与重耳的交往中,他敏锐地意识到重耳,气魄宏伟;谈吐之间,志在天下。而重耳身边的随从,皆世之豪杰,将相之才。如今,他们虽然陷入困顿,但是,蛟龙终会有飞上天的时候,所以,留住他们,使他们没有施展抱负的舞台,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桓公以其宗室女嫁于重耳,目的就是留住重耳。退一步说,即便重耳最终复国,也可得晋之欢,以为助力。

重耳在齐桓公的糖衣炮弹之下,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根本就忘记了自己是晋重耳。但是,好景不长。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齐国衰落,以齐之力复国已不实际。而重耳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也不愿再去流浪奔波。此时,狐偃、赵衰等合计,把重耳灌醉。然后拖上马车,快马出城,离开临淄。

离开齐国之后,他们赶赴到了曹国。曹共公完全不听大夫僖负羁之言,拒绝接纳重耳。曹共公早听说重耳身理缺陷,竟然在重耳沐浴之时,在窗帘外偷窥,看看重耳的骈肋到底长得啥样。重耳知道后,痛恨曹共公,暗自要报复曹国。

离开了曹国,重耳等人又步入宋国。宋襄公以仁义治国,听闻重耳到来,便亲自迎接,并重金款待。重耳小住了一段时间,修整后便再度启程。

重耳一行来到郑国关前,派人通报郑文公。叔詹说:“重耳,是晋国的贤公子,与君侯同宗,宜当结交!”郑文公却拒绝,道:“每年从我们这里路过的诸侯、公子那么多,如果每个都去招待,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因此,重耳在郑国,又吃了个闭门羹。

重耳一行人,离开郑国,继续往南,进入楚国境内。

当时,楚国正值强盛,在楚成王的领导下,打败了一心图霸的宋襄公。成王早就听说,公子重耳是贤人,便远迎重耳,安置重耳居住在郢都。

有一日,楚成王在酒宴中问重耳:“今日,我待你如何?”重耳答曰:“太优厚了!”楚成王又问:“如果,有朝一日,你重返晋国,将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思忖一会,答道:“楚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珍奇异宝,不计其数。如果以世人眼中的宝贝,报答于你的话,想必你也不会看在眼中。倘若晋、楚对战于中原的话,我必然退避三舍,当报今日之恩!”

成王默然,令尹子玉大喝道:“我国大王把你当做上宾,你却如此口出狂言,简直太可恨了。”楚成王喝住了子玉。子玉心存不服,便在私下强谏成王,说:“重耳,世之贤主;他的随从,也都是将相之才。如果放他们重返晋国,这不是等于纵虎归山吗?还不如,趁机结果了他们,免得为将来留下后患。”楚成王没有采纳子玉的意见,而是,继续优待重耳等人。

公元前637年,晋惠公病逝。公子圉即位,是为晋怀公。怀公的残暴统治,导致晋国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此时,秦穆公为了能够图霸中原,便决定插手晋国内政。于是,便派使臣公孙枝赶往楚国,面见楚成王,要求见重耳。重耳听说秦伯要帮助他返国,喜出望外。随即便辞了成王,匆匆离开楚国,往秦国而去。

来到秦国后,穆公表示愿意辅佐重耳回归晋国,夺取君位。但条件是,重耳即位后将昔日的河东五城,割让给秦国作为酬劳。重耳稍稍考虑后,便欣然答应了。穆公非常满意,便要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文嬴嫁于重耳,另外,穆公还将其宗室五个女子作为陪衬一起嫁给重耳。重耳也不拒绝,全额收编。穆公看着重耳如此明事理,更愿意支持重耳。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委派公孙枝,率领秦军三千,护送重耳渡过黄河。重耳回国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最终在众人的簇拥下,重耳被拥立为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勤于修政,励精图治,经过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晋国终于越入强国之列,并且成为一代霸主!

2.蒙卦--教育立国,国之根本“原文”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节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字词义”

蒙:是蒙昧、幼稚的意思;也有启蒙、教育的含义。

匪:同“非”。

童蒙:是幼稚蒙昧的人,刑:是处罚,有纠正的意思。

说:与“脱”同。

桎梏:即刑具,又作拘束解。

巽:同“逊”,是谦逊的意思。

“释义”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喜。利贞。

《序卦传》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屯卦的卦形,倒转过来就成为蒙卦。这种相互对称的卦形,称作“相综”“综卦”“覆象”或“反卦”,有彼此相反相成的性质,须相互参照。

这一卦,下卦“坎”,象征水,是险;上卦“艮”,是山的形象,有止的作用。所以,蒙卦的卦形,是山下有险,昏蒙的场所。又,下卦是险,上卦是止,意昧着内心恐惧,对外抗拒,象征幼稚愚昧,所以命名为“蒙”。

这一卦,以下卦的“九二”为主体。这一爻,刚爻得中,又与“六五”阴爻相应,具备启蒙的力量;因而“亨”,可以畅行无阻。

“我”指“九二”,“童蒙”指“六五”。以下说的是占筮,但也可以看作教育的原则。并非我去求蒙昧的幼童,而是蒙昧的幼童来求我教导。启蒙的工作,原则上必须动机纯正,坚持到底;所以“贞”才有利。

《象》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传》说:蒙卦的形象,是山下有险,因为危险,停止不前,所以蒙昧不明。

蒙卦所以说的亨通,是由于行动契合时机,而且把握不偏激的中庸原则;所以能够畅行无阻。

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幼童,而是蒙昧的幼童前来求教于我;是由于志同道合,彼此感应。初次来求教,告诉他,是由于他心存刚毅,符合中庸的道理。再三前来,就成为冒犯,冒犯就不再告诉他,是因为他蒙昧,而且也冒犯了他自己当初求教的初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初六”是阴爻,又在开始最下方的位置,是最幼稚蒙昧的时期。所以,必须“发蒙”,启发蒙昧。启蒙,开始要像使用刑罚纠正罪恶,这是有利的。然而,刑罚的作用,只在利用刑具告诫,期望刑期无刑,脱去刑具。如果一味严刑重罚,超出限度,反而引起反抗,招来羞辱。

《象传》说:利用刑罚来纠正过失,是有利的;但这是指启蒙的最初阶段,首先要端正法则,法比罚重要。这一爻,说明教育开始应当严厉,但不可过当,并应当先订立规范。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节也。

“九二”是下卦惟一的阳爻,亦即惟一刚健的力量,是下卦的主体,负有统率其他各阴爻的使命,与启蒙的责任。但由于教导的对象众多,资质不同,不能强求一致,应当包容。“九二”虽然刚健,但在下卦的“中”位,性格中庸,能够包容,所以吉祥。

《象传》说:儿子所以能够负起家庭的责任,是由于“九二”能够与“三”“四”“五”的阴爻接近,并且包容的缘故。这一爻,说明教育应当包容,有教无类。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三”,阴爻阳位不正,离开“二”也不中,虽然与“上九”的阳爻相应,但却紧接在“九二”之上。既向往“上九”,又舍不得“九二”,因而失去主张。以女人比拟,见到刚健有财势的“金夫”,就忘了自己,失去主张,娶这样的妻子,当然不会有好结果。

《象传》说:不可以娶这样的妻子,因为以后不会顺利。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四”是阴爻,可以相成的“初六”,“九二”又远,得不到援助,因而,蒙昧困顿,十分懊恼。

《象传》中的“实”,指“九二”。阳爻的性质,积极、充实;阴爻的性质,消极、容忍,因而阳实阴虚。“六四”所以会蒙昧困顿,是由于脱离现实,以致孤立无援。这一爻强调教育不可脱离现实,好高骛远。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六五”虽然也是阴爻,但得中,高居“五”的尊位,上方有阳刚的“上九”相比,下方又与阳刚的“九二”相应,是上下都有应援的形象。所以,是在待变、将变、适变的阶段,一旦变成阳爻,上卦就成为巽,象征风,全卦成为风水,风调雨顺,必须大吉大利。所以说:“六五”虽然幼稚蒙昧,但虚心,能够接受教导,因而吉祥。

《象传》说:童蒙所以吉祥,是由于顺应“巽”。“巽”是谦虚的意思,兼指上卦可能变成巽卦。这一爻,强调教学都应当谦虚。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九”阳刚,又在最高的位置,以启蒙的态度来说,过于刚强;所以说“击蒙”,攻击蒙昧的意思。然而,攻击对启蒙虽然嫌过度,但对防止外来邪恶的诱惑,却有利。

《象传》说:以刚强的态度,防止外来的邪恶,对教导与被教导的人都有利。又以卦象来明,最上层有刚强的“上九”对外,内部又有刚强的“九二”巩固,上下相互应援,所以说“顺”。

这一爻,说明阳刚的效用,只宜对外,不宜对内。

“总结”

蒙卦,阐述的是人处在梦寐状态下,如何启发民智的问题。卦中谈到了引导的问题,由此可见,《周易》的教育问题上的先见性和科学性。教育话题是个常谈常新的问题之一。即便在现当代,我们也仍然无法回避这个话题。在很长时间阶段中,人们错误的认为,教育一定要严厉,甚至是不择手段。也就是所谓的,“不打不成才”。然而,当我们仔细研读蒙卦之后,便会发现,这是一种错误,卦中说的很明白,只有善于引导,才是教育之正确法则。中国在建国之后,便开始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并鲜明的提出了,教育乃百年之大计。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教育工作做好了,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换句话说,二十一世纪,国家之间竞争的是综合国力,但是,关键的是科学技术;人与人之间竞争的是能力,关键是智慧,然而,把这一切汇总在一起,则是--教育!

教育立国,国之根本日本是一个人口稠密,物资匮乏的国家。但是,就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却在受到二战炮火的洗礼之后,一跃成为亚洲最具实力的国家之一。这其中的道理,不能不让人陷入深沉的思考。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兴盛,其中的原因必定都是多样化的。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重视教育。正如原日本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所说的那样:“明治至今,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惊人,为世界所注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