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易经 > 第二章 巽宫八卦

第二章 巽宫八卦

作者:红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1.巽卦

--谦逊有德,无往不利“原文”

巽:小亨,利攸往,利见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九三:频巽,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字词义”

巽:原义是台上放有物,假借为同音的“逊”,成为谦逊。顺从的意思。在此处象征风,寓意,无孔不入。

申:是反复叮咛的意思。

史:是职掌占卜、祷告的官;巫:是降神祈福除灾的巫婆。

品:等级的意思。古时天子诸侯打猎,猎获的野兽,分做三等,射中心脏,是上杀,晒干后可当作祭品;射中腿的,是中杀,可以宴宾客;射中肠的,是下杀,只能自己食用。

庚:与“更”同音,有变更的含意。古时以十干记日,庚日的前三日,是丁日,丁有叮咛的意思;庚日的后三日是癸,与揆通用,是衡量的意思:亦即在事物变更之前,必须叮咛群众知道;事物变更之后,应衡量得失;这样慎重的处置,就会吉祥。

贞凶:通常是正当也凶险的意思,但在此处,《象传》解释成正因为如此,所以凶险。

“释义”

巽,小亨,利有攸住,利见大人。

《序卦传》说:“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人也。”亦即要有进入他人心中的谦逊态度,才会被接纳,找到安定的场所。

巽卦是阴卦,以一个阴爻的主爻因而阴柔,不会大亨,只能小有亨通。巽卦,是一阴爻顺从二阳爻,阴顺从阳,是自然的道理,所以前进有利。但顺从也必须选择对象,不可以盲从,因而,要顺从伟大的人物才有利。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人人”。

这一卦,是以两个巽卦上下重叠,“巽”是顺,顺从又顺从,就像三令五申,反复叮咛,使命令贯彻。发布命令的,是“九五”刚爻,在上卦得中,位又正,刚毅而且顺从中正的原则;所以志向能行之于天下。这一卦的柔爻“初六”“六四”,都伏在刚爻的下方,是柔顺从刚的形象。但也因为过度柔顺,只能小有亨通,前进虽然有利,却必须有选择,遇见伟大的人物才有利。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这一卦的卦形,是风随着风;风无孔不入,象征命令贯彻。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以君子的德行,像风一般不断地吹,像命令一般不断反复,使其贯彻于人民的行为中。《论语颜渊篇》中也说:“君子的德行像风,人民的德性像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伏到。”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初六”是下卦“巽”的主爻。巽卦的含意是谦逊,“初六”阴柔,又在最下方,有过度谦卑的现象。因而,缺乏信心,进进退退,不能果断。应当有武人般的坚决果断,才有利。

《象传》说:进进退退,因为优柔寡断,心中有疑惑。要像武人般,坚决果断才有利,这样意志才能坚定不移。这一爻,说明谦逊并非优柔寡断。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九二”阳爻阴位,有自卑的现象,虽然是谦逊的巽卦,但像跪伏在神台下这样自卑,仍然过分,会被认作畏惧或阿谀。不过,以谦逊的巽卦来说,“九二”这种态度,还不能说是大错,如果能像占卜巫祝那样,以诚意敬神,仍然吉祥,不会有灾难。《象传》说:这是“九二”在内卦得中的缘故。这一爻,说明谦逊并非自卑。

九三:频巽,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九三”刚爻刚位,过于刚强,又在下卦的最上位,并非谦逊。然而,却频频表示谦逊的态度,却又不能心甘情愿,终久会露出马脚,招来羞辱。《象传》说:这是因为丧失了意志的缘故。这一爻,说明谦逊并非虚伪。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六四”爻阴柔力强,在下卦也没有应援,上下又被刚爻挟持。本来应当后悔;但因为阴爻阴位得正,在上卦的最下方,态度中正谦卑,所以使后悔消除。就像打猎,会猎得很多野兽。《象传》说:这是指进取可以建功。这一爻,说明谦逊应当正当。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九五”刚健,对谦逊的巽卦来说,并不适当,会有后悔。但“九五”在外卦得中得正,由于中正,会吉祥,使后悔消除,没有不利。开始也许不安定,但最后会有结果。这一爻,说明谦逊是事前周详叮咛,事后检讨得失的慎重态度: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上”,“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上九”阳刚,但在这一卦的最上位,却谦逊到极点,就像伏在床上,未免太过分了;又像在旅途中,丧失了旅费与用具,就是地位高贵,也难免会谦卑过度;这样丧失果断,确实凶险。这一爻,说明谦逊应当恰如其分,不可过度。

“总结”

巽卦,阐释谦逊的道理。在不安定中,必须谦逊,才能收揽人心,得到助力,始能转危为安。何况谦逊也是做人应有的态度,惟有谦逊,才能进入他人心中,进入万物之中,而被接纳。谦逊是顺从,但也非盲从,必须择善而从。谦逊并非优柔寡断,更非自卑畏惧,当然也不是虚伪。而是应当正当,应当进取,事前叮咛周详,事后检讨得失,惟恐有所偏差的慎重态度;又必须恰如其分,不可过当。

谦逊有德,无往不利刘秀(前6年-57年2月),字文叔,西汉末年南阳郡人,出生于西汉南顿县。东汉开国皇帝,史称--汉光武帝。

据史料记载,刘秀尚未登基之前,其最大的愿望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那么,就是这样一个在世人眼中,毫无抱负和理想的人,又是如何荣登大宝,开创“风化最美、儒学最盛”时代的呢?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谦逊。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建国号-“新”,建元“始建国”。王莽上台之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使得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了。新莽末年,水、旱等天灾不断,中原大地到处是一片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的景象。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爆发了赤眉、绿林农民起义。就在起义的战火,迅速燃遍全国的时候,刘縯和南阳的诸多子弟都欲趁乱起兵,而刘秀却持谦逊谨慎的态度以观时局,在南阳老家,过着散淡的平民生活。

有一次,精通术数的李通去拜见刘秀来,两人一见如故。谈到兴奋处,李通很热情地拉着刘秀的手,一不小心,却摸到了一把短刀。李通惊讶地问道:“你揣着这个东西,想干什么?”刘秀红着脸,解释说:“眼下时局不稳,这是为防身用的。”李通看了看刘秀,明白了其中的真正原因,然而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岔开话题,说:“我听人说过这样一件事,宛城精通图谶的高人蔡少公说过一句话:‘刘秀当为天子。’这话您听说过吗?”刘秀说:“听人说过。这不是指的是当朝的国师公,名字也叫做刘秀的吗?”此时刘秀对李通还是不放心,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刘秀装糊涂,试探李通说:“即便如此,您觉得我比国师公如何?”李通说:“此事无需多言,我心中自然有数。”李通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提出起义的计划。刘秀看到对方说了实话,也不再隐瞒,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通。于是,刘秀与李通结盟,决定揭竿起义。

由于,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在南阳郡的舂陵乡起兵,故史称刘秀兄弟的兵马为舂陵军。公元23年,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对此,刘縯及南阳刘姓宗室极为不满,而刘秀却毫无愠色。

不久刘縯便被更始帝所杀,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但是刘秀能强忍悲伤,益发谦逊,而且悲愤不形于色。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刘玄谢罪,对大哥刘縯部将不私下接触。虽然,当时,刘秀是昆阳之战的大功臣,但他不表昆阳之功,并且表示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过错。更始见刘秀如此谦恭,反而有些自愧,所以,刘秀不但未获罪,反而得封武信侯。但是,刘秀心里明白,即便是一时让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后也可能会得到与兄长刘縯一样的下场,毕竟自己声名远播、功高震主。

此后,更始帝虽然在军事上依仗刘秀,并委以重任,但是,仍心存芥蒂,处处提防。然而,刘秀却表现的异常平静,从无怨言。可是,这却让很多跟随刘秀的兵将颇为不满。最终,在邓禹、刘林等人的一再劝说下,正式与更始政权决裂。

凭借着谦逊的作风,刘秀的队伍很快便壮大了起来。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就发展成为“跨州据土,带甲百万”一支强大队伍。同年,在众将拥戴下,刘秀在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刘秀就是汉世祖光武皇帝。

刘秀称帝之后,并没有一改谦逊谨慎的作风,而是,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他一方面积极地平定战乱;一面改革王莽新政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并鼓励农民生产,从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繁盛局面。

2.小畜卦--度德量力,百战不殆“原文”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字词义”

小:是少、稍、不足的意思;畜:是由田与兹的简体组成,将农作物蓄积的意思。所以,又引申为养与止的意思。

懿:是美的意思;文德:指文章才艺与道德。

牵:是携手的意思。

说:与悦通用,一说,与脱相同;辐:是固定车轮于轮轴上的掣栓。

挛:是手指弯曲握紧,如痉挛等,“挛如”就是手握拢的意思。

载:是满的意思。如《诗经六雅民生》中有“厥声载路”。

望:是满月的意思。

雨:在此处象征阴阳和谐。

处:在此处是安居,停止不前的象征。

征:与“行”同。

“释义”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序卦传》说:“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

这一卦,下卦乾,上卦卖,都阳多阴少,是“阴卦”;只有“六四”是阴爻,其他五爻都是阳爻,象征阳大阴小,阳过盛,阴不足,亦即企图旺盛,但力量不足。从另一角度看,以一阴蓄养五阳,力量有限,有不得不稍为停顿的现象,所以称作“小畜”。亦即,正直有时也会因蓄积力量不足,不得不暂时停顿,不能有大的作为;不过,这只是小的停顿,不足以阻止行动,不久就可以亨通,原有的理想,终久会实现,是这一卦的含意。

“小畜”与“大畜”相对,卦形也相似。“小畜”下卦乾是健,上卦巽是人,健而且人,意志可以亨通,又“九二”与“九五”,都是阳爻在中位,刚健中庸,有实力,也是意志可以通行无阻的形象。

不过,蓄积不足,力量有限,即或有外来的因素冲激,也力不从心,还不能随心所欲的积极有所作为;所以,用来自西郊的乌云密布,有暴风雨即将来临的迹象,但蓄积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还没有降雨来比拟。密云是阴,西是阴的方位,都象征蓄积力量不足。当周文王被囚,撰述卦辞的时期,正相当于“小畜”时刻,由羑里看周在西方,所以说“我”。

《象》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亭”。“密云不雨”,尚住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这一卦的主爻是“六四”,阴爻阴位得正,上下五个阳爻,与其呼应,但力量还不充分,有一时停顿的现象,这是小的阻碍,所以称作“小畜”。下卦乾是健,上卦巽是人;“九二”与“九五”,都刚健中庸,所以意志虽然暂时被迟滞,但最后仍然可以实现。“密云不雨”,是说还在进行中;“自我西郊”,是指抱负还没有施展。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这一卦,上卦“巽”是风,下卦“乾”是天;因而,是风行天上的形象。风行天上,还没有普降甘霖,是在酝酿暂时停顿的时刻,所以称作“小畜”。君子应当效法这一卦的精神,加强文章才艺与道德的修养;将来必定大有所为。

初九:复有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仓道,其义“吉”也。

这一卦,下卦是“乾”,亦即天,应当在上。因而升进,要返回自己原来的地位,然而,相应的“六四”是阴爻,却力量不足,成为障碍。不过“初九”阳还田位得正;又与“六四”阴阳相应,在升进中,“六四”不足以成为障碍,仍然能够循正确的途径回去。这是返回自己原来应走的道路,那里会是过失,所以吉祥。

《象传》说:返回自己原来的道路,在意义上就是吉祥的。这一爻,说明在困顿中应当坚持当初纯正的动机。

九二:牵复,吉。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下卦的三个阳爻,志同道合,都要前进,“九二”已愈来愈接近“六四”;不能不耽心被阻碍。不过,“九二”刚健,又在下卦的中位,与“初九”携手并进,当可突破阻碍,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吉祥。

《象传》说:与正当的同志,携手并进,而且不偏离中庸的原则,自己就不会迷失。这一爻,说明在突破阻碍时,应与同志携手并进,并把握中庸的原则。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九三”是阳爻,刚健想要进升。但不在中位,与“上九”同是阳,又不能相应,而且与“六四”接近,有时会阴阳相吸,和睦共处,就像车轮与车轴,被“辐”结合在一起,不能摆脱。可是“九三”毕竟刚毅,并不能安于被留住的现状。于是,与“六四”争,以“夫妻反目”象征。

《象传》说:夫妻所以反目,是自己的婚姻不正当,是“九三”自寻烦恼。亦即在前进的途中,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走在一起,所以才会又到阻碍,发生争执。这一爻,说明在突破阻碍时,应断然地摆脱羁绊。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六四”以惟一的阴爻,成为五个阳爻前进的阻力,当然耽心会受到伤害。可是,阴爻柔顺,又阴位得正,是上卦“罗”象征人的阴爻,谦虚能够容人。加以上方有二个阳爻援助,因而能够避免伤害与忧惧,所以要“有丰”,心地诚信,就可以远离“血”“惕”,不会有灾祸。

《象传》所说的“合志也”,是指“六四”与上方的二个阳爻。这一爻,说明在突破阻碍时,应一本诚信,就可得到援助。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卦的三爻,合力突破阻碍升进,所以说“邻”。而且,“九五”至尊中正,具有实力,可以协助相邻的两爻。因而,只要排除私欲,有携手共进的诚信,不但自己富有,也要使邻居富有,就能得到邻居的协助。这一爻,说明自助助人的道理。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到达“上九”已是蓄积的极点,“六四”的阴,以诚信与五阳精诚团结,共同蓄积力量,已经到达饱和状态,既经降雨,就应当安于现状,不可再贪多无厌。阴已经功德圆满,受到五阳的尊敬;但阴本来应当服从阳,阴极盛,已凌驾阳之上。处于蓄养五阳的地位,则是反常现象、以人事比拟,就像妻压制夫,虽然和谐,用心正当,结果也危险。当接近满月时,月亮匹敌太阳;一阴盛极时,就与阳抗衡;君子就不得不出走,所以凶。

小人是阴,君子是阳,小人得势,君子就会耽心被伤害。所以《家传》说:即或是君子,也不能不担忧。亦即蓄积已经达到极限,蓄积过度丰盛,因将招损。这一爻,再以盈满告诫,蓄积应当适可而止。

“总结”

陆九渊有诗云:“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任何高大的建筑物,都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否则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一样的不现实。人的事业发展也是如此。往往有些人无视力量不足的客观因素,强行高速发展,结果事与愿违。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停止行动,积蓄力量,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须知,积小富而后成大德,亿万富翁当初也需“原始积累”的过程,每一步成功都需要积聚力量。同时,事实告诉我们,凡不自量力者,绝无好下场。

度德量力,百战不殆《左传》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有人分析,息国战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不自量力。

毛泽东主席有诗云:“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所以,要想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就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量力而行。因为,只有度德量力,才能百战不殆。

前632年,晋、楚两国为争夺霸主地位,在城濮展开了战争。楚国战败,损失惨重。楚成王被弑之后,楚穆王即位。为了一雪前耻,重夺霸主地位,楚穆王一方面鼓励生产,一方面与陈、郑等国联盟。然而,不久之后,楚穆王爆病而亡,楚庄王即位。楚庄王继承了穆王遗志,先后伐庸、麋、宋、舒、陈、郑等国,均取得胜利。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

王孙满则回答说:“政德清明,鼎小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