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刘醒龙自选集 > 南海三章

南海三章

作者:刘醒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我有南海四千里  天章南海,人文三沙!  在南海,为三沙纪念馆题写这八个字时,内心非常诧异!  迄今为止,母语中的“海”字,写过无数次,真正面对这与人类相生相伴的关键景物时,却沒有写一个字。与自己相关的这个秘密,曾长久埋藏在心底,不仅不想对别人说,甚至都不想对自己说。我理解山,即使是青藏之地那神一样的雪山冰峰,第一眼看过去,便晓得那是用胸膛行走的高原!我见过海,在北戴河,在吴淞口,在鼓浪屿,在花莲,在高雄,在泉州,在香港,在澳门,在青岛,在三亚,在葫芦岛,在海参崴,在仁川,在芭堤雅,在赫瓦尔岛,在大突尼斯,在纽约和洛杉矶,面对海的形形色色以及形形色色的海,心中出现的总是欲说还休难以言表的空白!  这个夏天,到南海的永兴岛、石岛、鸭公岛、晋卿岛、甘泉岛、赵述岛,再到满天星斗的琛航岛,漫步在长长的防浪堤上,一种从未有过的东西,随着既流不尽也淌不干的周身大汗弥漫开来。分明是在退潮的海水,丝毫没有失去固有的雄性,那种晚风与海涛合力发出的声响,固然惊心动魄;那些绵绵不绝,生生不息,任何时候都不会喘一口气的巨浪,才是对天下万物的勇猛!包括谁也摸不着的天空!包括谁也看不清的心性!包括大海以及巨浪本身!天底下的海,叫南海!心灵深处的海,叫南海!防浪堤是一把伸向海天的钥匙,终于开启了一个热爱大海的成年男人关于大海的全部情愫!  拥抱大海或让大海拥抱,这是梦想,更是胸怀。  七月四日正午,从只有零点零一平方公里的鸭公岛上,纵身跃入南海的那一刻,一朵开在海浪上的牡丹花,冷不防蹿入腹中。哪有海水能畅饮?只是咽下这牡丹花的那一刻,心情很爽快。这世上最清澈的海,这海里最美丽的蓝鱼儿,这鱼儿中最柔情蜜意的彩色亲近,这亲近中最不可言说的沉醉!因为高兴,就必须承认,这是自己喝过的最可口的海水!  可口的南海,总面积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属于中国领海的有二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四千里长的中国南海,每一朵海浪都怀有千钧之力,每一股潮水的秉性都是万夫不当之勇。偏偏还有一处独一无二的任谁都会觉得可口的泉水井。橘红色的冲锋舟将一行人送上甘泉岛滩头,走几步就能从沙砾中踢出西沙血战时击爆过的机枪弹壳,看几眼就有老祖宗生命印记的陶瓷残片跃上眉梢。待到从老水井里打起一桶,呼呼啦啦喝个痛快时,那种渴望宛如想痛痛快快地饮下万顷南海。我是喝过了,喝过了还难解心中焦渴,便抱起那只桶,将整桶水浇在头上,那一刻真个是水往身上,心往天上。偌大的南海,上苍竟然只有这丁点的赐予,再多一点的淡水也不肯给。  曾经写过好水如天命,这一刻又明了,天命亦可成为好水。  多年前,偶然读过一段文字,说是在解放军兵种系列中,除了陆海空和二炮之外,还有“第五兵种”。身处南海才晓得,这兵种的最高统帅是一名下士,所率领的士兵只有屈指可数的四名。下士和他的队伍被称为雨水兵,其唯一使命就是在别人盼望风和日丽时,蓄意反其道而行之,盼望老天爷天天来一场暴风骤雨。风刮得越猛,雨下得越大,他们越是高兴。这些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雨水兵自成立之日起,十五年间,用尽各种办法,在永兴岛上收集上苍赐予的雨水一百二十万吨。依照水库容积规定,装下这么些水,需要一座中型水库。在中国人的眼里,南海再大再深,每一滴海水都不是多余的。在南海的雨水兵心里,更是抒写成南海天空上的每一滴雨都不是多余的。  面对这样的甘泉,一个人的情感会因丰富到极致而将其当作天敌,怀恨的理由当然是抱怨其太少。南海的天敌是什么?那个风高浪急的暗夜,我们在前往永兴岛的“三沙一号”上熟睡时,有贼头贼脑的舰船正在我船航线附近游弋。对此恶行当可同等鄙视吗?  在赵述岛却有一种明目张胆的天敌。向南的岸线上,礁盘像是有半个海面大,下水才走两步,就捡到一只疑为天物的彩条球体贝壳。事实上那是海星钙化后极薄的外壳。赤着脚小心翼翼地淌过海水中密密麻麻的海星,在天敌横行的海底,仍旧生长着一丛美丽如琥珀的珊瑚,偏西的太阳照着海水,被阳光透露的海水浸润着珊瑚,仿佛神话的珊瑚反过来用一身的灿烂,还南海以漫无边际的霞彩。  珊瑚灿烂,珊瑚的天敌海星也灿烂,同样从海水中捧出来的海星的天敌大法螺也一样的灿烂。美是丑映衬出来的,爱是恨打造出来的,南海所有的灿烂无比,命中注定要由天敌激荡出非凡的审美格局。就像琛航岛上十八烈士大理石浮雕的壮丽,是与天敌的西沙之战所匹配。  此刻,南海星斗遥远。太过遥远的南海,反而不似任何时候都是遥不可及的别处。只需站在海边,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颗星,都会是世上最深情的人正在家门口深情伫望远方。身处星星散落一样的小岛甚至是小小的小岛上,用这个世上最清纯海水洗过的目光,与同样用这海水洗过的星星相互凝视,譬如美济礁居委会的八十二岁老人与美济礁的相望,谁也不觉得对方渺茫,谁也不觉得对方垂老。用能看清三十米深海的目光,看什么东西都是美妙,看任何人事都是天职,看每一朵浪花都是神圣。所以,在最黑的夜,只要有一丝云缝,南海的星斗们也绝不会错过,即便那云缝只够容纳一颗星,那就用这颗星来闪耀整座南海。  真的不想再提那些热门的太平洋岛屿了!南海的海滩洁白如塞外瑞雪,又像故乡丰收的白棉花。这样的海滩只能是白云堆积起来的。即便是用脚踏了上去,再用胸膛扑了上去,也不愿相信,这是海水与海沙随心所欲的造物。除了天堂,无法想象还有哪里的比得了,这一片连一片,每一片都令人不忍涉足。一湾接一湾,每一湾都比另一湾美不胜收的海滩。哪怕是只有零点零一平方公里的鸭公岛,只要开始行走,就会沉醉于扑面而来的万般美妙,丝毫感觉不出自己的双腿正在围着只够隐藏一对,最多两对情侣隐私的小岛绕行。或许天堂建筑师的灵感,正出自对南海诸岛的复制。或许干脆放弃什么天堂,对于人的想象来说,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超越南海的恩典呢?对人的情怀来说,还有什么比南海更能使人心性皈依呢?  还有那海水,这世界所有现成的话语,都不足以用来表现她的气韵与品质,唯有那渔民平平淡淡地说,做一条鱼,不用奢求做一条青花鱼,也不用奢望做一条红花鱼,能在这海水里做一条奇丑无比的石头鱼便是前世修行的福报。毫无疑问,南海就是一门宗教,唯有使自身回归普通与平凡,尽一切可能不出狂言,不打妄语,不起邪念,不生贪欲,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在那海天之下羞愧得抬不起头来。没有如此宗教,哪怕变成一只丑陋的沙虫,也会无颜面钻进沙土之中。  神圣之于天下的意义,不必彻底理解,但不可以没有敬畏在心头飘扬。  一顶竹编帽就能倍感荫凉的恩情。  一棵椰子树就能消解生存的绝望。  礁石再小撑起的总是对大陆的理想。  水雾再轻实在是甘霖对酷旱的普降。  用不着太多,只要看见一只玳瑁在南海中翩跹的样子,就会明白幸福是为何物。只要看见一只手从南海中悠然伸起来,将一件物什放进水面漂着的容器里,就会懂得如何得幸收获。一道雷电与一只海鸥在南海上的意义是不同的,雷电是肆意暴虐,海鸥在抒发自由。一只小小舢板与一艘航空母舰在南海的地位是相同的。航空母舰再庞大,也由不得其耀武扬威。舢板虽小,尊严无上。  一九九二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凤凰琴》,以及随后的长篇小说《天行者》,写了深山小学校,用笛子演奏国歌升起国旗。一直以来,此景象都是乡村教育的经典写照。曾是赵述岛上仅有的那对夫妻居民,对着大海一边唱着国歌,一边升起国旗。这样的画面没有成为南海的经典,夫妻俩作为升旗手,将自己锻造成一根钢制旗杆,十六点八级的超强台风“蝴蝶”也不能吹倒,才是神圣中的神圣。三沙的人,真个是出海如同出征,安家就是卫国。在中国的南海,被越南人非法关押一年的这位丈夫说,做渔民的,有时候就像一条鱼,海才是我们讨生计最好的去处。他说的其实是一种诗情:我在天涯我就是天涯!我在三沙我就是三沙!我在南海,我就是中国的南海!  用一把渔网向着最宽阔的海面,哪怕它是唯一一把渔网,南海的渔民也会美滋滋地撒下去,即便那海面视渔网为无物,也要用这渔网来打捞南海的历史与现实。  用一根钓线钓起最深的海沟,只要有一根钓钱,南海的鱼钩就会坠入其中,即便那水深不可测,那鱼重达千斤,也要用这一头连着大海,一头连着人心的丝线传达南海的灵魂。  在最猛烈的海浪下,只要有一丝踏实,南海的海沙们就会勇敢落地,即便那地方只能安放一粒细沙,那就用这粒细沙来界定茫茫海天。  一个人来到南海,不只是做每一粒海沙和每一朵海浪的主人,也不只是做一座海岛和一片海洋的主人,而是为了与每一粒海沙,每一朵海浪,每一座海岛,每一片海洋,成为兄弟。如此才有赵述岛上那座兄弟庙,其传说与道德的主旨是:船上没有父与子,海上不分叔与侄,上了船,出了海,所有人都是患难兄弟。海有海的哲学与审美,海有海的叙事与传奇。不进入大海,就无法理解一滴水。理解了南海的一滴水,才有可能胸怀祖宗留下的南海。  流火的七月,歹毒的台风即将袭来,却暂借船头一片平静。南海之事,一天也耽搁不起。南海之美,每一样都刻骨铭心。如是写下这诗句:  长城长到天姿几?  永暑永兴永乐知。  我有三沙四千里,不负南海汉唐旗。  二○一六年七月五日初稿于琛航岛二○一六年七月十一日定稿于东湖梨园菩提南海树在南海,曾被仰望。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仰望,凡是受到仰望的东西一定是人间瑰宝。一个人无论尊卑贵贱,也不在乎俊美丑陋,总有其不得不仰望的时刻。所以,仰望是人生的一种大德,是生存的一种修养。当高山就在面前,站立者抬起头时,身躯会是某种锻造。当星斗就在面前,站立者抬起头,心灵会是某种清洗。这些是往大处着眼,而与高处的长者、尊者、智者面对,那些油然而生的仰望无疑会成为催促与激励。  仰望难道不就是如此由低处向高处的张望吗?  在南海如此张望的仰望比比皆是。走在小小的海滩上,美丽的贝壳们,哪一只不是这样?沿着没有尽头的水线走着,大大小小的浪花,敏捷地冲上滩头,再洒脱地退回海中,进退之间的那一个细微变化不是这样?稍远处,正在退潮的海水中露出黑牡丹一样的礁盘,一串连一串,哪一串不是这样?还有被阳光染成彩色的海水,或者干脆就是用海水染成彩色的海水,由着那些任性的青花与红花鱼儿,最快乐的跳跃与冲击也是这样。即便是供人行走的岛屿,那最小的与最大的,也同样倾注着可以称为仰望的情绪。  在南海待到第三天就会明白,种种习惯的仰望在这里都成了错觉。  明知没有瑞雪,没有谁会在南海想着仰望雪山与冰峰。也清楚南海没有秋风,没有枯叶,也就不会心怀对秋天的仰望。  让人不曾料到的是,南海的天空很小!  见过草原的觉得比不了草原碧空!  见过戈壁的觉得比不了戈壁星际!  到过大江流畔的觉得比不了大江流畔水天!  到过高山峰顶的觉得比不了高山峰顶苍穹!  甚至比故乡饮烟勾勒出来的青天红日还要小,小到连五更鸡叫,黄昏放牛,东篱种菊,西塞问鹤都会勉为其难。这看上去很小的南海天空,没有哪一朵云具有真正的高度,没有哪一抹霞光是从高处飘来,也没有哪一只鸥鸟能飞得比人的睫毛高。那些足以遮蔽一切的漫无边际的雨水中的任何一滴,竟然都是从额头上滑落下来的。仿佛有人一不小心撞破隐藏水天的奥秘,降下这仿佛并非来自云层的雨滴,而更像自身额头上的汗珠。到了夜里,太多的星星垂在眼前,伸手去摘都觉得太费事,恨不能吹口气就能掉下一颗。在别处的天际里,月亮是那样遥不可及,到了南海,那只硕大的月亮用不着月光,而像镜子那样直接面对夜行者,几乎能使人撞个满怀。  南海秉性大概如此,一切都在眼皮底下,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够真正具有高度。  如果南海真的不需要高度,那又如何仰望?  如果仰望是人的灵魂尺度,南海如何丈量?  这是南海一天天积累的疑云,也是南海一天天将要给出的答案。  人世间一切事物不是没有疑难,也绝非没有解脱。越是不理喻的东西,所隐蔽的真理越接近于常识。有过这么一句诗:有恨思填海,无言可问天。在南海,这种境界是无法成立的,除非改为:有恨思破天,无言可问海。  只有问一问南海,才知道,海天之间,有一种珍宝叫作树。  有植物学家走遍南海,只在永兴岛上发现两棵百年树龄的大叶榄树和两棵抗风桐。此外就只有晋卿岛上还有一棵一百至二百九十九年之间的古树。拥有两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南海的五棵树,该怎样活过自己的百年?  在很多人的故乡,很多人都有一棵由长辈替他种下的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树。也有人没有如此福分,比如我,所以,当有机会在城市里拥有块自己的土地时,我便迫不及待地将父亲母亲有了固定住处后,亲手种下的桂花与紫薇移植到我的院落里。我们的爱可不可以重来?我们的情可不可以重来?植树如扎根,留种如留心。一棵绿油油的树,哪怕是天底下只有这孤单的一棵,也是最踏实的。至少可以在这树下,将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往事,托寄给活生生的枝叶,任风来摇曳,任蝶来舞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遇上从记忆中退出很久的心事。  一棵树能活下来就不需要原因,那些活不下来的肯定有原因。  这话说的是唐诗,在唐诗里,许许多多的珊瑚树、芳菲树、蓬莱树、窗前两好树、婀娜金闺树、孤电挂岩树,已经活了两千年,还可以再活两千年。  在南海,一棵树活不下来不需要原因,那些活下来的树肯定另有原因。  倚岩千树,宋词里的辛弃疾说了一个原因;惊鸦时绕树,陆游说了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需要我们来说。  所以,在南海,有一种比天还大的事情叫作种树。到南海的第三日,一上到赵述岛,大家便扔下各式各样的抵挡紫外线的物什,手忙脚乱去种树。树苗很小,却怀着未来高大壮硕的椰子树的梦想。在别处若为大树,莫与草争,有草来缠那就长得更大,不声不响地遮蔽死它们。但在南海,一棵极不起眼的小草,其珍贵程度丝毫不亚于正在栽下的椰子树苗,也不亚于那五棵早被当作至宝的百年古树。南海选择椰子树来相伴相生,不是因为椰子树知道一棵树能够在南海活下来的原因,而是椰子树有让一切小草在树下从容生长的品格。  随着渡轮隔海搬来的黄土,随着渡轮隔海搬来的净水,我们的仰望是要抵达椰子树根。  椰子树苗很小,比女子的高跟鞋略高,但不及男子的小腿。我们的仰望恨不能变成供其茂盛起来的椰子树根。手拿铁锹铁铲或者铁锄,弯腰趴在赵述岛上的这一刻,一应人分别变成了李敬泽树、樊希安树、王树增树、曹文轩树、刘醒龙树、苏圻雄树、应红树、刘亮程树、范稳树、吴玄树、董宏君树、徐则臣树、石一枫树、张定浩树、陈晗雨树、范党辉树、李晓晨树,还有黄晓华树、冯文海树和肖兴树。此外还有四棵,这刚好剩下的四棵椰子树,该不该叫黄河树、长江树、黑龙江树和雅鲁藏布江树?或者是叫泰山树、华山树、天山树和昆仑山树?再不就叫洞庭湖树、鄱阳湖树、太湖树和青海树?还可以叫渤海树、黄海树、东海树和南海树?当然,最有可能也是最应当是仍然用曾经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总在纪念的那些名字。比如曾经共同在三亚外海的西岛上为南海栽过一棵树的陈忠实之树,比如自己的每一篇作品都要放在被褥里捂上一阵的贾大山之树,比如半辈子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之树,比如英年早逝几被世人淡忘的姜天民之树。  海风随来。  菩提树上。  有灵魂的树不是供人仰望,而是为了延续我们对南海的仰望。  长江三峡两岸崖壁上的疏花水柏枝、中华蚊母,如果知道生长在海边珊瑚石灰岩缝中,既叫海梅,又叫海芙蓉的水芫花,肯定会仰望南海。九寨沟中的七彩林海,如果看得见将花瓣开得像枫叶的猩猩木,肯定会为自身永远没有第八彩而仰望南海。满青岛城的爬墙虎如果联络上南海中比牵牛花更像牵牛花的爬藤花,有可能不敢太茂盛而仰望南海。仿佛秋天里开遍北方原野的蟛蜞菊和本来就是海棠果的海棠果,与之面对就像站在自家门口对邻居家小院风光的仰望。在海与岛之间构筑一道绿色屏障的草海桐、曼陀罗和银毛树,是天下水线的仰望。攀附在陆地的最外侧的海岩上,与海水共进退的锥穗钝叶草、盐地鼠尾草、海马齿苋等。南海的国土上从不生长杂草,所以生长在南海国土上的植物,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永兴岛上的一位军人曾将南海的全部花朵收藏在军营里。守卫国土也即是守卫国土上的一草一木。比如椰子树,每生长得高大一些,就对树下细小的生机爱惜十分。  做一棵树!  做一棵椰子树!  做一棵生长在南海的椰子树!  真的能做到如同生长在南海的椰子树,才懂得与任何一朵小花、任何一棵小草共生共荣的意义。  南海蓝,蓝海南,将蓝颜色发挥到撼动人心的南海,是开在人世间的一朵最大的蓝色花。  生长在这蓝色花一样的南海的椰子树,是狂风吹的,也是巨浪打的,还是盐碱折腾的,在百折千回中生长得千姿百态。有横躺在海滩上的,有歪斜在半空中的,有盘旋着先向北再扭头向南的,有弯腰向下再昂首朝天的,虽然东倒西歪,虽然左右失序,虽然上下难分,南海的椰子树一直记得大海在哪里,一直记得天空在哪里,一直记得不使自身多占了阳光雨露,一直记得不使躯干压迫了任何小草小花。  冲锋舟在风浪中将我们一下一下地抬得很高,为了驶向停在大海中央的那艘大船,在抬得很高之后,又将我们沉入浪谷。在海浪的后边,小小的椰子树,只要三年时间,就能与近处早先长成的正在挂果的椰子树那样,成为海天间的新高度。谦谦君子模样的椰子树,总是面对南海,恭敬地低着枝头。从浪谷中看南海,南海是如此险峻。从浪尖上看南海,南海是如此壮阔。一旦到了大船上,就会看不见椰子树了,但在椰子树上一定看得见大船。还看得见银杏、水杉、香樟、松柏,还看得见牡丹、玫瑰、兰草、狗尾巴草……  春情浩于海,佛性深如海,雀老方悲海,老龙卧沧海,这些都不足以形容南海!  落红愁处如海,这话表达的也不是南海,而是默默别过南海时的心境。  花花芳草,森森树木,被仰望的南海,于椰子树那里是最深的情怀,也是最明白的意境。对南海的仰望,没有高过椰子树的。像椰子树那样,长得越高,站得越高,对南海的仰望也就越多。生长在南海边,而成为最美风景的椰子树,从第一次仰望开始,就向世间诉说一个真理:对南海的每一次仰望,都需要低下头来!就像俯首入尘埃,又似俯首视寰宇,更是俯首流泉仰听风!只有低下头来才能领略南海,而哪怕是稍稍抬起眼皮,就会被南海挤进狭窄的天上去。  二○一六年七月二十日于东湖梨园蓝洞第一次用手足腰肢颈项、用头发耳郭肚脐、用泪水汗水、用太阳穴人中穴涌泉穴接触南海。我努力将自己所拥抱的南海想象成小时候戏水的大别山溪,成年后孤独游过的长江三峡,以及从十年前开始天天都去游上一千米的恒温泳池。我也明白,拥抱我的南海在用一种更加强大的能量浸润我的每一寸肌肤,以给我新的温情、新的才华和新的命运。  有情怀的拥抱总是令人痴迷。  我在诱惑南海,南海也在诱惑我。  如果是相恋,这便是两情相悦的极致。如果是相依,这便是相约朝朝暮暮之后万般无奈的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努力向海潮涌来的方向游去,浪很大,潮水更大,却没有丝毫拦阻的意思。海水从很蓝变成更蓝,又从更蓝变成更加蓝,海滩上那些呼唤转身的声音渐渐弱到穿不透海涛音响。待真的转身时才发现,海滩仍旧停在咫尺之处。也是这一回头,就有了南海心得,壮阔从来不会拦阻任何事物,那些在壮阔面前感到被拦阻,实在是性情与壮阔的差别太过悬殊,是望而却步后自叹不如的逆向陈词。  从南海海水中起身,与别处的起身完全不同。分明身在船上和岛上,脚下沙土松软,甲板坚硬,从身心到眼界,与泡在海水中几乎没有差异。  到处是海平线!  到处是海岸线!  不是被海平线所迷恋,就是被海岸线所迷惑!  偌大南海,真个找不出看不到海平线与海岸线的地方。  沿着鸭公岛的水线走,有人弯腰从贝壳石堆积的软松海滩上拾到一块指甲大小、色彩沉重沧桑满满的陶片。陶片太小,看不懂在它还是完整时先人们曾经用来做什么,也看不懂画在上面的釉彩是祈祷吉祥还是福报安康。只隔一日,在赵述岛,在退潮后的礁盘石缝里,我找到一块巴掌大小的陶片,上面的釉彩也大了许多,只不过同样看不出闯荡南海的祖先,在它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