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个素不相识的民工守门,看谁有力气硬往里闯。 说着话又进来了一个人,是宣传部小阎的老师,那幅名为《秋风醉了》的摄影作品的老马。老马进门后,腼腆地冲王副馆长点点头,找了一个凳子坐下来。 姚科长和张科长扯了半天皮,到底谁也没去泡茶。 趁他俩扯皮刚告一段落,王副馆长赶忙插进来说话。 王副馆长知道一会儿主管县直机关的徐副部长就要来了,徐副部长来了自己就不好主动谈今后工作的设想。趁徐副部长没来,自己就开始说,等徐副部长来了,正好可以听到一部分,而这些事闲聊时说,比正式汇报效果要好。譬如说建一座高档舞厅,闲聊时可以说星期六晚十点半以后,舞厅灯光改为烛光,舞曲一律是慢三、慢四,而且还要设几处屏风,跳到最抒情时,可以转到屏风后面去。又譬如,建一个镭射电影厅,专放一些进口电影,因为镭射视盘是采用激光信息处理的,无法进行剪接,所以刺激性很强的镜头特多。等等这些,都不能在正式汇报时说,说了就要犯大忌。 王副馆长说,他打算年内将舞厅建起来,明年再投资搞镭射电影,后年搞一个健身房,这中间再看准机会办一个公司。 徐副部长果然在王副馆长说到最精彩处时走进来,除了老马起身上前和他握手,别人都没多大反应。 徐副部长一直在听,直到王副馆长将话说完,才开腔。他说:“我们开始谈正事吧!” 姚科长赶忙起身给徐副部长倒水,却被张科长捷足先登了。 徐副部长接着说:“文化馆的工作,这两年在王代馆长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考虑到上面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县里更不能小看它。所以,冷部长和我们商量过后,决定调西山乡副乡长马金台同志到文化馆担任馆长兼党支部书记。” 王副馆长听到这话,脑子里轰地一响,眼前泛起一层黑点。 徐副部长下面讲的什么,王副馆长听不大清。恍惚中只见一只手伸到面前,他下意识地握住,抬头一看,是老马。 老马说:“从前我是你的业余作者,现在转到文化战线上来,我仍是你的业余作者,因为我不算太内行,有些事还需要王馆长你多加指点。” 王副馆长定了定神,勉强开口说:“一个锅里吃饭的人,好说,好说!” 徐副部长又说:“你俩一正一副,分工是这样的:老马抓全盘,兼管人事;小王抓业务,兼管财经。不知你们有别的意见没有。” 老马说:“没有。我服从安排。” 王副馆长说:“我只管业务就行,别的都归老马吧!” 姚科长忽然说:“一个人事,一个财经,是最重要的两件事,让一个头头管不好,缺少一种平衡机制。” 王副馆长本是赌气,听姚科长一说,就不再坚持了。他明白不管人事和财经就没有威信。 徐副部长说:“小王,我知道你心里有意见,哪个副职不想转正?老马比你大十多岁不是?你在年龄上有优势嘛!年轻人要经得住磨炼和考验。” 王副馆长嘴里不作声,脸上更是毫无表情。 徐副部长又问老马:“有什么困难没有?住房问题?家属问题?” 老马说:“家属是半边户,田里的事离不开人,就算了。但我的两个孩子都在县里读高中,看看能不能搞几间宽敞些的房子?” 徐副部长说:“文化馆做了新房子,腾一套出来没问题吧?” 王副馆长不能再装哑巴,想了想才说:“只有腾李会计的房子了,他在西街上盖了一套私房,按政策有了私房的就不能住公房。” 徐副部长拍了一下巴掌说:“就这样定了。” 张科长说:“具体的还是王馆长去落实。这是老马的事,老马不便出面。” 王副馆长说:“我这个副职说话,不知他听不听。” 姚科长说:“我知道,你把文化馆几个人玩得像猴子一样,大家都听你的。” 王副馆长说:“你这样说可不好,老马来当一把手了,可别让他以为我在搞拉帮结派。” 老马忙说:“我们都是革命的左派。” 大家都笑起来,王副馆长也笑了笑,样子有点吃力。 于是,徐副部长站了起来:“今天的谈话就到此结束。我还约了别的同志来谈话。” 老马和王副馆长在走廊上一前一后走了一阵,又在楼梯上走了一阵,二人都没说话。 走到办公楼外的花坛边时,老马终于先开口了。 老马说:“王馆长,你看我几时上班合适?” 王副馆长说:“你是一把手,想几时上班都行。” 老马说:“那就明天吧!” 王副馆长说:“那我就回去通知,明天上午开欢迎会。” 老马说:“大家见见面也行。” 又走了几步,二人就分手了。老马住在招待所,与王副馆长走的不是一条路。 王副馆长在回文化馆的路上碰见了李会计。李会计从银行取款出来,站在路边喊他。 二人走到一起后,王副馆长埋怨道:“你知道要调外人来当馆长,怎么不直接告诉我?” 李会计说:“怕你感情上受不了。只好让我母亲向你父亲递个信,暗示一下。” 王副馆长说:“刚谈过话。老马要来文化馆里住,还相中了你那房子。徐部长指名让我督促你将房子腾给老马。” 李会计说:“老马没来文化馆,怎么知道的?” 王副馆长说:“上午宣传部的小阎领他来实地看过了,只是将你我蒙在鼓里。” 李会计立即骂起来:“老马这狗东西,第一斧头想砍我,别想!” 王副馆长提醒他:“你的党员还在日他娘预备期呢!” 李会计说:“预备期我也要骂人!” 王副馆长说:“骂归骂,房子还是得让给老马。另外,你通知一下,明天上午开全馆大会,欢迎老马到任。” 王副馆长说完扭头就走,走了几步又回头说:“顺顺气,当心将取的公款弄丢了。” 李会计在原地狠狠蹬脚,像是说宁肯不在文化馆干,也难咽下这口气。 5王副馆长走到家门口,正碰见老罗从屋里出来。 见到他,老罗便阴阴地笑,同时点点头,一句话不说就走开了。 王副馆长很奇怪,老罗平日见了他像是见到仇人,怎么今天倒亲自上门来了? 进了屋,就见父亲的一副驼背正对着门口。 听见脚步声,父亲说:“有什么东西要补?罗同志!” 王副馆长一扬嗓子说:“同志个屁!” 父亲吓了一跳,转过身来,见是王副馆长,就说:“伢儿,你怎么了,也骂起老子来了?” 王副馆长一愣,避开这个话题:“我问你,姓罗的来干什么?” 父亲说:“没什么,让我给他补双鞋!” 王副馆长再也忍不住叫了起来:“姓罗的是什么东西?你这不值钱,给他补鞋!” 父亲说:“我补了一生鞋,只认鞋不认人。”停一下又说:“你说老子不值钱,老子就不值钱。老子一生只认破鞋,不认好鞋。没有那些破鞋,能有你光亮堂堂的今天?” 王副馆长说:“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姓罗的故意来损我,欺负我。他知道老马要来当馆长,我没法管他了,才敢让你给他补鞋。” 说着,王副馆长跳到走廊上,大声说:“姓罗的,将你的臭鞋提回去。” 老罗在走廊另一头站着回答:“你说话怕是算不得数了。你父亲说过,补好后亲自给我送来。” 王副馆长说:“你不拿走,我就将它扔到垃圾桶里去。” 老罗说:“扔不扔我不管,我只找你父亲要我的鞋!” 王副馆长正要说什么,父亲从身后门里钻出来,平静地说:“罗同志,请稍等会儿,你的鞋我马上就能补好!” 老罗和王副馆长忽然说不出话来。 父亲佝偻着身子趴在地上,一下一下地将鞋补好,再稳稳地走到走廊那头,轻轻地将鞋交给老罗。 老罗说:“王师傅,我给你钱,要多少?” 父亲说:“我有儿子养,要钱做什么?只要你日后记得有个王老头给你补过鞋就行。” 老罗的脸一点一点地红了。 王副馆长知道父亲要对自己说什么,他没有在客厅里坐,径直进了卧室,关上门后,开始拨电话机上的拨号盘。 这次他要找八建公司的石经理。 王副馆长先将馆里领导班子变动的情况和石经理说了。 电话里的石经理急了:“那你们拆旧房建舞厅的事有变化没有?” 王副馆长说:“从明天起就不归我当家。我说不准。” 石经理说:“好歹还有一个晚上,你支持我们一下吧,我老石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我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王副馆长沉吟一阵,才说:“那就按原计划,晚上见面谈。不过有句话必须说在前面,我知道你们手上的活儿不多,所以,合同造价不能太高。起码要让明天上任的一把手找不到撕毁合同的把柄。” 石经理在电话里答应了。 放下电话,王副馆长正准备去幼儿园接女儿,仿兰抱着女儿从门外走进来。 王副馆长问:“怎回得这样早?哪儿不舒服吗?” 仿兰说:“还不是为了你的事怄得肚子疼!” 王副馆长说:“你都知道了?” 仿兰说:“代了几年馆长,起早摸黑地干,人瘦了几圈,到头来让别人坐享其成。” 王副馆长说:“昨晚你不是劝我别干这差事么?” 仿兰说:“劝归劝,事到临头,就得争那口气。” 王副馆长心里怦然一动,禁不住脱口说道:“这口气我非争回不可。”又说:“我要让他们看看这个家到底由谁来当!” 晚饭时,仿兰弄了点酒,王副馆长一连干三杯。 一直没说话的父亲,忽然开口说:“老罗送鞋来补时,说从乡下调了一个人来当馆长,这事可是真的?” 王副馆长说:“单位的事你少问。” 父亲说:“我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好。老罗说,新馆长已和他通了气,准备重用他。” 仿兰用鼻子嗤了一声:“这也不是什么绝招,每个新来的头头,总是要利用先前的反对派来打天下,建立根据地。” 这话让王副馆长动了心思。反对派他不怕,怕就怕有人向老马那边倒戈。幸亏让他管财经,老马管人事。馆内的干部子女,大的已经参加工作,小的还在上小学和初中,没有待业的,不会求老马找事做。而财经上讲究一支笔签字报账,谅大家不敢做得太过分,以免得罪了他。至于业务,老马是个外行,根本不用把他放在眼里。想到这里,王副馆长像已经获胜一样,又喝了三杯酒。仿兰并不劝他,第一次任由他喝去,在往常,她是绝不允许丈夫超过三杯的。 晚上,和八建公司的谈判是在外贸宾馆的一间客房里进行的。客房分为里外两间,大部分时间是王副馆长和石经理在里面屋里单独谈,石经理带来的人和文化馆的李会计在外屋吃点心喝咖啡。 王副馆长要求八建公司,明天就派几个人去扒旧房子,人别多,进度慢不怕,房子拆完后,停一阵再开始挖屋基,也不要搞得太快,屋基挖好后,就完全停下来。前面几点,石经理没有意见,只是认为屋基挖好后如果不做好屋脚,日后再做时,会有大量的返工。王副馆长当即表示,承认五百元作为返工费。 谈妥这些,他俩就开门,唤各自的随从进来,在合同上正式签字。按照甲方文化馆的要求,合同签字日期提前了一个月。合同规定,舞厅造价为二十万零八千五百元。 合同一签,石经理就让八建公司的会计拿出一个红纸包,说按建筑行业的规定,王副馆长可以拿总造价百分之五的信息服务费。红纸包包的是一万元现金。王副馆长坚辞不受,并表示他决不做违反犯党纪国法的事。后经协商,决定由八建公司给李会计家安一套燃气热水器,王副馆长这边则定为,待他父亲百年之后,由八建公司承担全部丧事费用,并负责建造一座墓。至于多余的钱,暂时留在八建公司的账上,待适当时机,凭王副馆长的条子,请文化馆全体人员到北戴河旅游一次。 签完合同出来,天上下起了雨,趁石经理打电话叫车来送他俩时,王副馆长问李会计,明天上午的会,是否通知到每一个人了。李会计叫声哎哟,说事情太多,他将这事忘了。王副馆长知道李会计心里是怎么想的,只好说,那就来几个算几个。 6第二天早上七点半,王副馆长准时到馆里上班。还在一楼就听到头顶上有不少人在说话。上到二楼,见会议室的门已打开,老马和先到的几个在聊天。大家笑眯眯地认真听老马讲他当副乡长时的笑话。 王副馆长在门外站了一会儿,陆续又来了些人,连一向只来领工资的退居二线的老馆长也病怏怏地来了。王副馆长突然觉得李会计是不是在和自己玩瞒天过海的把戏。他昨天说忘了通知今天的会,但今天大家到得出奇的齐,会议室的门只有李会计有钥匙,却早早打开了。王副馆长想,李会计若倒戈,自己今后的处境就惨了。 王副馆长正在担心,李会计在楼梯上出现了。 王副馆长迎前几步说:“你像个预备党员,好积极呀!” 李会计一愣后才说:“门不是我开的。是老罗一大早上我家去拿的钥匙。我还没起床呢!老罗说是老马叫他去拿的,老马还叫他去通知全馆人员今天来开会。” 听了这话,王副馆长才放下心,说:“老马启用老罗,简直是对全馆其他人的侮辱。” 李会计说:“我也觉得没有人愿意与老罗为伍!” 王副馆长说:“决不能让老罗的尾巴跷起来,否则他会成为一条四处咬人的恶狗!” 李会计点了头。 王副馆长走进会议室,刚坐下就对老马说:“开始吧!”也不等老马示意,便提高嗓门说,“今天这个会没别的议程,专门欢迎老马来馆里当馆长,请大家鼓掌欢迎。”大家都鼓了掌。王副馆长继续说:“老马以前专和农民打交道,抓火葬、抓计划生育、抓积肥很有办法。现在他要和各位文化人打交道,初来时可能会力不从心,希望大家多支持。下面请老马发表就职演说!” 老马自然是有备而来,他从那张获奖的摄影作品开始说:“我与文化馆是有缘分的,那年借人家一部旧照相机,随手拍了一张《秋风醉了》,就被王馆长慧眼看中,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说着,老马从公文包里拿出那张照片让大家看。 别人看了什么都不说,只有老罗连声说好。 传到王副馆长手上,他看到照片上,一位老农民正在旷野里伫望,一阵秋风将老农民头上的草帽吹下来,正好落在一只小狗的头上,小狗抬起前爪,活像一个人。 老马说了一通客套话,然后是大家发言表态。老罗带头说,他感到新馆长到任后,各方面有耳目一新的味道,他本人争取在新馆长的领导下,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评上省政府颁发的“屈原文艺奖”。 老罗刚说完,搞文学创作的老宋就说:“我本不想说话,一听到老罗说新来的馆长能让他获此殊荣,那我就不能不表态。按照过去的俗话,人说话得算数,乡下的方法是吐泡痰在地上,如果没有做到,就得将这泡痰舔回去。文化馆的人要文明一些,不能随地吐痰。我提个建议,既然老罗表态要拿全省最高文艺奖,那我也表个态,只要老罗写的歌曲今年能获屈原文艺奖,我老宋明年一定拿回诺贝尔文学奖。说的不算吐的算,我吐泡痰在痰盂里,老罗你吐不吐。只要吐了谁做不到,谁就将这痰盂里的痰喝回去!” 大家都大笑起来。老罗摆出一副清高的架子,不搭理老宋。 李会计最后说:“老马看中了我那套房子,是看得起我,过两天我就腾出来,也算是以实际行动迎接新馆长吧。” 王副馆长及时插嘴:“说不定什么时候,上面给我们调来一个副馆长或副书记,希望在县城里有私房的同志向李会计学习,届时积极给予配合。” 接下来老马将正副馆长的分工宣布了,然后就散会。 老罗正要走,李会计叫住他,问会议室的茶杯怎么少了四只。 老罗摇头表示不知道。 李会计说:“不知道不行,你开的门,茶杯少了该你负责赔。” 老罗说:“你以前就丢了,别想往我头上赖。” 李会计说:“你才是赖呢!昨天上午考试,四十只茶杯还一只不少。” 老马出来打圆场说:“几只杯子,丢了算了。” 王副馆长马上说:“这可不行。馆里订了制度呢,除非你宣布以前的制度全部作废。” 老马愣了愣说:“既然有制度就按制度办。” 李会计说:“听见没有,老罗,四个茶杯共九元六角钱,在这个月的工资里面扣。拿钥匙时,我说过会议室里小东西多,丢了不好办。你说没问题,丢了你负责。你说获奖的话可以不算数,馆里的财物保管制度是必须算数的。” 老罗气急败坏地说:“谁敢扣我的工资,我要闹得全馆的人都领不成工资。” 老罗边说边往外走,刚走到门口,猛地传来一声巨响,跟着一股尘土从楼下冲天而起。大家赶忙用手捂住鼻子。 老马冒着灰尘走到走廊边,探头一看,见一群人正在拆那栋先前作为电视录像厅的平房周围的临时棚子。 见老马一脸的疑惑,王副馆长装出一副对不起的模样说:“忘了和你通气,拆这房子是准备盖舞厅的。” 老马问:“签合同了吗?” 王副馆长说:“上个月签的。” 老马就不作声了。 李会计将会议室的一张旧办公桌腾出来,给老马用。办公桌有七成新,王副馆长嫌它旧了,不能让人看见了以为文化馆的人欺负老马是后来的,就要李会计去买张新的,反正会议室也需要桌子。 老罗自告奋勇要去帮忙抬回来,老马推辞几下,也就随他去了。 不到一个小时,老马和老罗就抬回了一张新办公桌,和王副馆长的桌子摆成对面。 老罗拿着发票去找李会计报销。李会计见上面只有老马的签字,就不给报销,要他去找王副馆长签字。 老罗回到馆长办公室,将发票递给老马,并说:“你签的字没有效,非得王馆长签了字才行。” 老马瞅着发票怔怔地没反应,王副馆长伸手拿过发票,飞快地签上“同意报销”四个字,然后将发票丢在桌面上。老罗见老马不说话,只好拿上发票出去了。 老马忍了半天,终于开口说:“我在乡里工作时,乡长和管财经的副乡长签字的发票都能报销。” 王副馆长说:“你那是乡政府,是权力机关,这儿是文化馆,是事业单位。”又说:“县里各机关都是这样。还有,组织部不是对你我的分工规定得很清楚吗?” 老马无话可说,就要了一份馆内全年工作计划去看。 下午,老马又找李会计,将文化馆与八建公司签的合同拿去查看。王副馆长听李会计说后,也去了会议室。老马刚看完,正一个人在那儿抽香烟。 王副馆长说:“昨天上午考试的事,得好好研究一下,不得出个结果,可没法向考生们交代。” 老马说:“你是怎么考虑的?” 王副馆长说:“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就看你这一把手的了。” 老马说:“那就拖一拖吧,拖到最后,就不了了之。” 王副馆长仿佛才看到桌上的合同书:“哟,你在重新审查舞厅合同呀。查出问题没有,如果有问题还来得及处理。” 老马支吾说:“我没这个意思,只是想看看未来的舞厅是个什么模样。” 王副馆长问:“造价还合理吧?” 老马说:“没办法比这更合理了。” 这天,王副馆长正在楼下和拆房子的工人聊天,李会计将他喊到一旁,告诉他老马买办公桌的那张发票有问题。办公桌都是一百五六十元一张,可老马的这张发票上写的是二百一十元。于是他就偷偷去查了一下,原来是老罗从中做了手脚,瞒着老马,偷偷给自己买了一对藤椅。 王副馆长想了想,让李会计别声张,先压一压再说,等到扣茶杯款时,老罗若闹事再一起处理。然而,真到发工资时,老罗签上姓名,拿着自己的工资,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老马这几天一直要李会计腾房子,他不便直接和李会计说,老是找王副馆长,要他催一催。王副馆长趁势和李会计说了这事,李会计答应后天搬。 王副馆长却说:“楼下拆得这样乱七八糟的,你不怕将彩电、冰箱和家具碰坏了?” 李会计心领神会,马上说等房基做好以后,马上就搬。 王副馆长随后将这话传给了老马。 老马当时没作声,过后他向冷部长做了汇报。冷部长就让小阎给王副馆长打电话,限李会计三天之内搬家,否则,每天收十元房租,或者老马住招待所的钱由李会计出。王副馆长认为这样做不妥,让小阎转告冷部长,说如果老马是普通干部,这样做倒没多大后遗症,但情况不是这样,当二把手的他,就不能不请领导慎重考虑。 说这些话时,李会计就在旁边,他几次伸手夺话筒,都被王副馆长挡回去了。 王副馆长放下电话对他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你就让让步吧。” 李会计气得脸发白,赌气不答应。 王副馆长说:“我做个主,馆里给你报销全部搬家费用。” 李会计像受了很大委屈似的,勉强同意了。 到搬家时,李会计将屋里的灯泡、锁全部下走了,还用砖头在客厅正中砸了两个大洞。 老马搬来文化馆后,一连几个晚上屋里是黑的,不知线路上出了什么问题,崭新的灯泡没有一个发亮,最后只好将全部线路换了,才算解决问题。 老马的两个孩子也来文化馆住。老马在乡下总是吃现成饭,文化馆没有食堂,他只好自己烧火做饭。因为没做饭的习惯,两个孩子总说他做的菜,比学生食堂做的菜还难吃。 那天,老马接王副馆长的父亲到他家帮忙补鞋,二人聊起来后,老马说他真不该到文化馆里来。 自从老马来后,王副馆长上班总是迟到。 这天,王副馆长一进办公室,老马就告诉他,人事局将冷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