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刘醒龙自选集 > 秋风醉了

秋风醉了

作者:刘醒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1  电视播完晚间新闻以后,王副馆长才回家。  王副馆长进家门时,妻子仿兰已经搂着女儿睡着了。客厅里,老父亲还在地板上趴着,修补一双旧胶鞋,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胶水的香味。见儿子回来,父亲随口问他吃饭没有。听说儿子真的没吃晚饭,父亲连忙起身到厨房去弄吃的。  王副馆长在客厅沙发上坐了一会儿,忽然从胶水的香味里闻出煤气的味道,他赶紧跑进厨房,一把将煤气罐拧死。  父亲说:“怎么关了?正准备点火呢!”  王副馆长说:“你不是点火,是打算放火。跟你说了一百遍,要先将火柴点着,再开煤气开关,你总是记反了。”  父亲说:“我见你媳妇也常常先开煤气,再划火柴。”停一下,又说,“要怪也只能怪她,因为怕女儿玩火,就将火柴藏得连我也找不着。”  王副馆长劈手夺过火柴,转身将门窗都打开,让风吹了一阵,这才将煤气灶点燃了,又随手将一只锅放上去,加了些水,说:“煮点面条。”正要走,见父亲正在拿鸡蛋的双手黑黑的,上面还粘有些许从胶鞋上掉下来的粉末,他连忙说:“我自己来,你歇着去吧!”一边皱着眉头从父亲手里接过两只鸡蛋,一边将父亲推出厨房。  王副馆长将鸡蛋面做好了,盛到碗里,正要吃,父亲又转回来,冲着王副馆长说:“我听说有件事对你不利。”  王副馆长搁住筷子问:“你能听到什么重要事情?”  父亲说:“下午,李会计的母亲送鞋来时,亲口对我这样说的。我问是什么事,她也只捡了一只耳朵,没听清是什么,反正是李会计在家里说的。”  王副馆长想了想说:“你别瞎操心,在中间乱搅和。我的事你想关心也关心不了。”父亲说:“我只是提醒你一下。”  吃完面条,王副馆长弄些热水将身上擦洗一把,正要睡觉,见父亲仍在客厅里补胶鞋,就说:“一双破胶鞋,你想补出一朵花来?”父亲说:“这天怕是要下雨了,人家到时要穿呢。”  王副馆长懒得再理睬,开了房门,就往床上钻。  仿兰仍旧没醒。王副馆长在床上倚坐了一阵,忍不住用手去摸妻子。摸了一阵,仿兰终于醒了,朦胧地问:“什么时候回的?快睡吧!”  王副馆长说:“有件喜事要告诉你。”  仿兰振作了些。王副馆长继续说:“组织部约我明天下午去谈话,可能是要我当正馆长了。”  仿兰说:“这也叫喜事?代馆长都代了快三年,人都累脱了几层皮。现在,你就是坐着不动,百事不做,也该送你一顶馆长帽子戴一戴。”  王副馆长说:“话是这么说,可人家如果成心不让你升这半级,你也没办法。”  仿兰说:“所以你就把这个响屁,当成了喜事。”  王副馆长说:“你以为我当上国家主席才是喜事?这好比月月发工资,明知这笔钱是你该得的,可一到领工资的时候,人人都挺高兴,都把会计当成了菩萨。”  仿兰打了一个呵欠。女儿忽然叫了一声:“我要屙尿!”仿兰连忙跳下床,抱起女儿要去卫生间。一开房门,见公公正蹲在客厅地板上,忙又缩回来,仿兰只穿着乳罩和三角短裤。她将女儿往丈夫身上一扔,回头钻进被窝里。  王副馆长抱女儿去卫生间。路过客厅时,朝父亲说了几句重话。待他从卫生间出来,父亲已上床睡去,破布、破胶皮撒了一地板。  关了房门,仿兰说:“他又是没洗手脸就去睡了?下回,他的被窝你帮忙洗。”  王副馆长不作声。放好女儿,他又续上刚才的话题说:“领一个月的工资,就说明自己有一个月的价值。让我当正馆长,也就说明我有正馆长的价值。不让我当,就意味他们不承认我有这个价值。”  仿兰猛地说一句:“就像母猪肉不是正经肉一样?”  王副馆长说:“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仿兰又说:“只有你把狗屎当金子。换了我,倒要先考虑考虑这个馆长能不能当。要当也得提它三五个条件。”  王副馆长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算了,睡吧!明天上午那一道难关,还不知道该怎么过呢!”  仿兰说:“谁叫你充好汉,领导要安排亲戚子女到文化馆,你答应就是,这个单位又不是你私人的。我们图书馆只有十个编制,却进了二十一个人,工资奖金反而比你们发得多。领导子女来是好事,可以通过他们走捷径找财政局要钱嘛。”  王副馆长说:“文化馆是搞文艺的,不考试就答应让谁谁谁进来,那怎么行?”  有一阵两人都没说话。王副馆长一翻身,胸脯贴到仿兰的背上。  他正要将手伸出去,仿兰又开口说:“你父亲和李会计的母亲关系怎么这密切,是不是在谈朋友?”  王副馆长一愣。仿兰继续说:“这一段你父亲经常带着孩子到李家去串门,今天下午,他又将李家的破鞋,抱了一大堆回来补。”  王副馆长记起父亲刚才说的话,他当时还以为父亲补的是自己家的鞋,但他仍替父亲辩解:“父亲当了一生的补匠。这两年不让他上街摆摊,他就像丢了魂似的。能帮人补鞋,就证明他活着有价值。你也别乱猜。”  仿兰说:“又不是我的亲老子,我才不管呢!我只要你告诉他,别脏了我的屋子就行。”  王副馆长的兴致一下子全没了,他翻了一下身,将自己的背对着仿兰的背。仿兰说风灌进被窝里了,他也懒得理。  2睡了一阵,王副馆长感到有人在推自己。睁眼一看,天已经亮了。  仿兰见他醒了,就不再推,说:“快起床去看看,你父亲在外面哭呢!”  王副馆长一听,真的有哭声,就连忙起床,披着衣服冲出房门。果然是父亲老泪纵横地坐在小板凳上哭泣。  王副馆长说:“你怎么啦?”  父亲抹了一把眼泪,却不说话。  王副馆长有些急:“我的亲老子!你是伤是病,先开个口呀!”  父亲喘不过气来。王副馆长上去帮忙在背上捶了几下。  平缓后,父亲终于说:“昨天夜里,他们狠狠地打了我一顿!”  王副馆长一惊:“谁?”同时在心里判断,可能是李会计见父亲老是同他母亲在一起,就起了报复之心。  父亲说:“你爷爷和奶奶,你太爷爷和太奶奶!”  王副馆长悬着的心立刻放了下来:“他们早已作古了,怎么会打你呢?”  父亲说:“他们托梦给我,在梦里打我!说我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所以王家香火在我手上断了,王家上千年的血脉让我毁了!”父亲指着自己的脸让王副馆长看,“我这张老脸都打乌了,伢儿,我好歹生了你这个儿子,你说什么也要还我一个孙子呀!”  房门一响,仿兰款款地走出来。  王副馆长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仿兰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你老人家也不必如此伤心,只要你儿子愿意,我们就离婚,让你儿子再去娶个会给你生孙子的姑娘就是。”  王副馆长忙说:“仿兰,你少说几句行不行?”  仿兰说:“怎么啦,这话我说得不舒服,难道你们听了也觉得不舒服?”说着,就进了卫生间。  王副馆长好说歹说,总算劝得父亲歇下来,不再哭了。原本打算早起和父亲说,要他别给外人补鞋,别丢他的面子。父亲这一闹,王副馆长就不好开口了。  洗漱完毕,王副馆长到厨房去,想和仿兰说,做点父亲爱吃的泡蛋。进去后,才发现自己还没开口,仿兰就已经按他的想法做好了,王副馆长就放心地转身去给宣传部的冷部长打电话。  冷部长是县委常委,电话自然是公家安装的。王副馆长的电话安装得不明不白。文化馆准备将旧房拆了盖舞厅,几家建筑公司来抢这笔活儿。其中八建公司借口说为了便于联系,抢先给他家里安了一部电话。所以,他一拿起话筒,就感到当不当一把手,确实大不一样。  冷部长有个幺姑娘叫冷冰冰,暑期参加高考,考了二百九十分。冷部长想到文化馆的干部只要有专长有才华,文化水平不高不要紧,就想将冷冰冰安排到文化馆工作。于是,他就让人将冷冰冰写的几篇日记和作文送给王副馆长“指教”。王副馆长没有细想,拿起笔正要评点,对方笑着暗示了一下,他才明白,冷部长是要他主动去要人才。  今天上午的这场考试,本是单独为冷冰冰安排的,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说文化馆公开招聘文艺人才,搞得全县来报名的不下一百人,县委、县政府两个大院的干部子女就有十几个。弄得王副馆长骑虎难下,只得假戏真做,请了几个评委,将一百多人筛得只剩下十个,参加今天上午的最后面试。  王副馆长拨了一个号码,等了片刻,那边就有人声传过来,娇滴滴地问找谁。王副馆长就说:“你是冰冰吧?我是文化馆小王,请你爸,冷部长接电话。”王副馆长等了好一阵,话筒里没有人声,只响过一阵公鸡的打鸣声。仿兰几次催他吃饭,可他就是不敢放话筒。那边终于传来了冷部长的声音。王副馆长先说自己昨天晚上在冷部长家等到九点多,见冷部长还没回来,就只好先告辞,等等,然后,又说今天的面试已经全部准备好了,以冰冰的才华,名列榜首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这时,仿兰在客厅里大声呵斥谁:“送什么礼呀送——王馆长不是见东西眼开的人,都给我提回去,凭真本事考嘛,何必来小动作。”  见声音太大,王副馆长忙将话筒上的送话器捂住,一转念头,他又放开了,并对着话筒说:“评委都是我亲自挑选的,政治上绝对可靠,不会自行其是。”他说“政治上”三个字时,语气特别重。  等了一会儿,冷部长才在那边说:“冰冰她病了,不能参加面试。”  王副馆长正要再说点什么,那边电话已经挂上了。他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出了房门,冲着仿兰说:“你刚才发什么神经病?”  仿兰说:“其实没人送东西来,我想和你做个配合,让领导更相信你。”  王副馆长说:“你是在画蛇添足。”  这一变化,让王副馆长食欲大减,只喝了两口粥就提着皮包上班去了。  3文化馆办公楼与宿舍楼本是一个整体,只是将一半设计成宿舍,另一半作办公用。王副馆长从家里走到办公楼门前只用了两分钟。  还没到上班时间,看门的郑老头还没来,他从皮包里找出一把钥匙,将大门开了,人进去后,反手又将大门重新锁上。  一进办公室,王副馆长就坐在椅子上发闷。闷了一会,他记起下午要到组织部去谈话,就连忙找出笔记本,将代理馆长这几年的工作做了一些回顾。  一写到自己的工作成绩,王副馆长又兴奋起来。他推开门,走到阳台上,细细打量这一幢五层楼的建筑物。修建文化馆大楼的事,县里叫了十几年,馆长换了几任,都没建起来。轮到他代理馆长,只用了十四个月,大楼就竖了起来。县长在一些重要场合里多次说,要向文化馆学习,账上没有一分钱,却盖起了一栋价值八十万元的大楼。所谓文化馆,实际上就是指的王副馆长。  王副馆长朝下看时,见宣传部秘书科的小阎领着一个人,正在楼下观望。他就叫起来:“小阎,上来坐一会儿吧!”  小阎和那人说了句什么,就在前面带路朝楼梯间走来。不一会儿,两个人就到了办公室门口。  坐下后,小阎分别做了介绍。王副馆长知道随小阎来的这人曾经是小阎的小学老师,听说文化馆公开招考干部,特来看个热闹。小阎的老师姓马,王副馆长看了几眼,总觉得有些面熟。老马看出他眼睛里的意思,就主动说,前年县里搞“金色的秋天”摄影作品展览,他有一幅作品入选了。他来文化馆拿入选证时,有些不好意思,就说自己是代人来领的。王副馆长记起有这件事,他还记得这幅作品名叫《秋风醉了》,作者是一位副乡长,作品本来很差,但名字取得好,作者身份又特别,王副馆长才力荐让这幅《秋风醉了》参展。王副馆长本想问问老马现在哪个单位任职,但见小阎起身告辞,他自己也忙,便作罢了。  临出门时,老马握着他的手说:“往后还望多多关照。”  王副馆长说:“你是县里的文艺骨干,我理所当然会关照的,你就放心好了。”  老马没说什么,只是轻轻一笑,那样子有点意味深长。  和小阎握手时,王副馆长半天不松开,扯着问:“冷部长对我们这次考试,不知有何意见或指示?和我说一说,等我们的舞厅建起来了,哥哥每天送你两张票。”  小阎也学老马轻轻一笑,说:“冷部长对你工作中的锐气很欣赏,多次要部里的中层干部向你学习呢!”  王副馆长说:“冷部长这么看重我,那他女儿冰冰怎么不来参加考试?”  小阎说:“这是冷部长的私事,我也不知道。”  王副馆长从小阎脸上看不出什么暗示,只好放他走了。  小阎刚走,李会计就来问他今天的考试是不是按时举行。王副馆长怀疑他是不是已经知道冷冰冰不来参加考试,加上想起父亲昨晚说的那些话,心里忽然有了一股气,就说:“有什么变化,我会通知你的。”  李会计停了停,正要走,王副馆长甩给他一支香烟,随口问:“听人议论,宣传口最近像有什么人事变动。你消息灵通,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李会计一边低头点香烟一边说:“不知道,一点也不知道。”  王副馆长就问他,让八建公司的经理今晚见面谈判拆旧房盖舞厅的事,通知了没有。李会计说已经通知了,今晚他们正副经理都来。隔了一会儿,王副馆长又问他申报高级会计师的事进展如何。听说有些阻力,他答应过几天帮忙跑一下,疏通疏通。李会计当即表示感谢。王副馆长希望他嘴里能透露点别的什么,见他问一句答一句,一个字也不愿多说,知道无益,就叫他走了。  门外陆续走过一些人,是馆里的干部来上班了。王副馆长一看表是八点半,离考试还有一个钟头,便开始准备下午的工作汇报。  成绩自然有一大堆,不然他就不会被评为省地两级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王副馆长想,光说成绩人家会觉得这个人太骄傲狂妄,还应该说一些缺点。他最大的缺点是不大听话,上面的指示,他总要添点什么或减点什么,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和不折不扣。譬如说这次招考文艺人才,本来看准一个好苗子选进来就是,他却要别出心裁,组织一个评委会,搞初试和面试。宣传口的干部全归冷部长管,没有他点头,谁也提拔不起来。王副馆长觉得既然冷部长不计较这点,将他由副转正,自己再不检讨冷冰冰的事没办好,就太不近人情了。这种缺点的根本问题是个性太强,宁折不弯,遇事不讲究调和,态度强硬,方法简单。王副馆长又安排自己在说了这一通后,一定要说说老罗的事。  老罗是馆里的音乐干部,他本是在下面乡里当电影放映员,因和县委书记是同学,才调到文化馆。来馆不到一年就搞了三个女人,其中两个是姑娘。弄得那一阵,天天有人来找老罗算账,搞得全馆乌烟瘴气。宣传部、文化局都不敢处理。那时,前任馆长刚调走,王副馆长刚刚开始代理馆长,上面将这事交给他处理。他将心一横,给了老罗一个行政记大过、停发当年奖金的处分。奖金停了半年,县委办公室就派人来说情,被他不客气地顶了回去,结果他在文化馆内的威信也变得如日中天。  王副馆长正在盘算这种小骂大帮忙的主意时,电话铃响了,隔着一道墙,清晰得很。跟着李会计在那边的会计室里喊:“王馆长接电话!”  进了会计室,王副馆长一拿起话筒,就听出是县政府文卫科的史科长。史科长说上午来考试的人当中,有个叫肖乐乐的,他是行署文卫科肖科长的妹妹,一定要特别关照。王副馆长嘴上应承了,心里却骂道:“二十几岁,卵子还没长圆,就想在老子面前玩领导的味儿!真是睡着后笑醒了。”  放下电话后,李会计问他这次收的报考费怎么处理。王副馆长问清有差不多五百元时,就说:“再添一点,凑一千元,将银行那笔贷款的利息付了。”  李会计说:“是不是作奖金发了算了。银行的钱,一千、两千地还,他们还嫌麻烦。”  王副馆长说:“没办法,银行这笔钱不还清,住在这房子里就不舒服。你同大家解释一下,现在为我捧捧场,将来会有大家的好处的。”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王副馆长看见屋里有一个挺好看的女孩,心里有几分好感,就主动问她找谁。女孩说她叫肖乐乐,找王馆长。王副馆长想起刚才电话里史科长的口气,那点好感顿时消失得干干净净。他接过肖乐乐手里的条子,看也不看就放在桌上,借口叫肖乐乐出去放松放松,以免考试时太紧张,将她打发走了。  肖乐乐走后,接二连三地来了不少人,都是递条子的。王副馆长数了数,九个人参加考试,递的条子却有十三张。条子上落款的都是县里的头面人物,史科长在里面只算得上是一只小爬虫。  王副馆长瞅着那堆条子,犯了难,那些写条子的人都是不好得罪的。而这次招考只录取一人,原定是要录冷冰冰,那九个人只是陪着练练,就算才华超过王副馆长本人,他也不敢录取。  王副馆长想了一阵,想出个主意,就唤李会计过来商量。  李会计听说他准备让每个评委,给参加考试的人,统统都打九分,就摇头,说:“这会让人看出问题来。不如规定从八点五到九点四,共十个分数。评第一个人时,第一个评委打八点五分,第二个评委打八点六分,第十个评委就打九点四分。评第二个人时,第一个评委打八点六分,第二个评委打八点七分,第十个评委打八点五分,这样依次排下去,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每个人都是七十一点六分。”  王副馆长见李会计脱口说这许多数字,就说:“你好像预先就知道许多事一样?”  李会计说:“王馆长这样说,以后我就不敢为你当参谋了。”  王副馆长说:“等我当了馆长时,一定举荐你当副馆长。”  李会计望着他不说话。  王副馆长说:“我还想将评委秘密打分,改为公开亮分,免得有个别人不听话,暗地里下我的绊马索。”  李会计说:“这个主意好,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粥面看饭面,看谁敢得罪冷部长!”  王副馆长说:“很对,如果今天九个人得分一样,我就可以一个不取,这个名额还是冷冰冰的。”  商量好后,李会计就去通知评委们来开碰头会。  十个人都到了以后,王副馆长就说:“我先给个东西大家看看,然后请大家说说今天这个分数,怎么个打法。”  说着,他将桌上的十三张条子,递给评委们过目。  评委们看后,一个个脸上很严肃。  王副馆长说:“这样明目张胆地以权谋私,将后门开得比前门还大,我是很看不惯的。我的意见是一个也不录取。”  评委中有几个人齐声附和。  忽然评委中有人问:“怎么没见到冷冰冰的条子?”  王副馆长说:“冷部长知道有人写条子的事,他很生气,就不想让冷冰冰的清白之身被这些污水玷污了。正好冷冰冰又生病了,便放弃参加今天的面试。”  大家齐声“啊”了一下,然后都说就按王馆长的意思办。  九点半时,评委们鱼贯进入考场。一坐定,王副馆长就宣布面试开始。  由于不收门票,来观看的人很多。  开始几个七十一点六分出现时,大家都发出各种惊叹。特别是第九个七十一点六分出现时,考场轰地一响,像是天上打了一个滚雷。  等王副馆长重新出现在台上时,考场猛地静下来。  王副馆长说:“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事先没有料到的。不管怎么样,我们将尊重评委的意见,慎重地进行研究。”  参加考试的人,都没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一个个不知说什么好。王副馆长说了几句安慰话,他们就随大家往外走。  一屋人中,只有两个人在笑:一个是小阎,一个是小阎的老师老马。  等人都走完后,王副馆长立即给冷部长打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本来想下午亲自来汇报,但是组织部约他下午去谈话,所以就先将结果报告一下。他这样说,本是想探探冷部长的口气。冷部长只说了一句:“你的高招真多,我都防不胜防了。”说完就放下了电话。  王副馆长猜不透冷部长话里的意思,回家吃午饭时,说给仿兰听。  一向很有直觉的仿兰也无法判断。  4下午,各机关都是一点半钟上班。王副馆长一点钟从家里出发,到组织部只用了十五分钟。  干部科的门敞着,有两个人在办公桌上下象棋。王副馆长冲着执黑的一方叫姚科长,又冲着执红的一方叫张科长。二人都朝他点点头,说声你来了,又埋头厮杀去了。王副馆长见红方张科长走错一步棋,就想提醒他,终究是强忍住没有开口。黑方姚科长赶紧挥车叫将。张科长一看,将虽将不死,却要丢一只马。他懊悔不及,连连说自己不该太冲动了。  “太冲动了就要吃亏。”后一句是姚科长说的。  这时,墙上的石英钟响了一下。  张科长忙一推棋子,说:“上班时间到了,不能下了。”  姚科长说:“这盘棋你是输定了。”  张科长说:“那倒未必,古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老王你说是不是。”  王副馆长说:“其实姚科长的棋也潜伏着危机。”  一边议论,一边将棋收拾好了。  姚科长又叫张科长给王副馆长泡茶,说张科长是输家,输家就得受罚。  张科长却反叫姚科长给客人泡茶,理由是姚科长爱跳舞,若不待王副馆长客气点,等文化馆舞厅建起来后,不买票就不许进。  姚科长不以为然,他不相信到时候王副馆长会拦在门口六亲不认。  张科长说,王副馆长自然不会拦在门口,但他会请两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