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此生未完成: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 > 30 一个人的团圆

30 一个人的团圆

作者:于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新年的最后一个音符,元宵。

生北为元宵,生南为汤圆,生得不南不北,便有个诨名叫做汤团。

然而,芸芸众生的国人心里,它始终仍然是那个团圆的精魂。

生北镇,养南城,幼年含元宵,少年食汤圆,大同的是寓意质地形状,小异的则是做法的细微,元宵是馅芯与糯米粉依雪球原理摇制而成,汤圆需得有汤馅有面皮来包合。

人生行至今日至此地,大同小异何处论,无元宵无汤圆,唯一有的是窗外相似的北方家中的苍苍白雪和房内熟悉的南方舍里铺围摆设。他乡异客,自然顾不得许多中华南北异同。唯拣了可行性甚大的汤圆自娱自乐自做自食,试验之,其味难述。温热如团圆的感觉入口,黏稠甜腻的家的氤氲使得唇齿生香。入喉而含泪的原因不仅是一个人团圆的孤单,更是灼烫的本能。

去年秋天在卡尔·约翰街上看到一件黑色兔皮大衣,及膝,系带,前襟若有若无有些珠花做点缀,滑软顺手,价格不菲。摸了又摸,不忍放下。

其实我并不喜欢皮草,在我看来皮草大衣是中年妇女的嗜好和虚荣。大凡中老年妇女,有件像样的大衣行头貌似很重要。虽然我还没有到那个年龄所以并不懂为什么。

这件大衣是我咬牙不肯退了冰天雪夜送报工作的最终原因和动力。

终于偿了夙愿,兴致勃勃打电话告诉妈妈给她买了大衣作新年礼物。唾沫飞溅说了半天,本来以为妈妈会有两种态度:第一,嗔怪我乱花钱;第二表示高兴满足。前一种应该比后一种态度和言语上强烈些。这是惯例。

万万没有想到,妈妈意兴阑珊,淡淡只说了一句:不要乱花钱,我的衣服穿不完的。

虽然隔了半个地球,仍然听得出她的心灰意冷百无聊赖,自从姥爷姥姥双双去世,她精神就一天不如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语气隔着半个地球对我具有极度震撼力,我原本高涨奋然满足的心情随着她的情绪突然一落千丈,像站在冰天雪地里有人临头泼了盆冷水,心里无限悲凉。

耐着性子打起精神想说点什么让她振奋的话题,张家李家绕来绕去,我拼命找原本就不多的话题,而她似乎真的并不想多说。总是几个字轻描淡写掠过。最后我不知所措草草推说忙,挂了电话。心里烦躁得很。

2005年于妈妈而言,艰难苦冷。

在她五十岁的年龄,双亲接连去世,似乎顺应了秋日落叶般的自然规律,但是对情深爱重的个体而言总是无比悲痛,坦率说年迈多病的父母对子女而言是一种负担,但是却也是一种温柔的负担和牵挂。孝顺的妈妈在姥爷姥姥在世的时候整日忙里忙外甚至彻夜不眠,身体劳累不堪心里却是温润充实。现在两个老人双双离开,她看似解了负累,内心却非常的迷失和苦痛。以往过年总是能回家忙忙碌碌置办什物哄着老人开心,现在可能空对着四壁潸然。那一直存在着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瞬间在一年内倒塌,于她而言,怕是无人能理解的悲恸空落。

2005年,妈妈五十岁,这意味着下岗。离开让她风尘仆仆而灼灼闪光的工作岗位。她要学会居家,而她生来就不是个居家女人。如何过渡和再定位对她来说仍然是个人生的新课题和新考验。忙的人一旦闲下来听说很可怕,落寞得很。

她的2005年和2006年何等的孤苦,而我,却不在她身边。

电话里的她一天天心灰意冷,我知道那句哀莫大于心死,却不知道该怎么拯救哀伤中的妈妈。

我知道我是她生命灵动的动力,如果我在,她便不会这样,可是,我却不在她身边。

不敢想象现今妈妈的生活,一日复一日,离开她的岗位她的事业她的父母,没有奔忙的理由没有谋断的机会没有发挥的空间。如果我是她,或许我比她更为哀漠。

可是,我却不在她身边。万般无奈眼睁睁看她消沉哀漠寞寥。

也许如果我在,我可以逗她,拉着她参与些社交,陪着她学些爱好,哪怕是彻夜聊天,讲我遇到的见闻。至少她不会一日复一日数日子,到现在可能连数日子的兴头都没有,人家过年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她却是孤苦伶仃形影相吊,家里冷清无比。她今天电话里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忙年的动力,甚至看到卖春联的眼皮也没有动一动想着应该买个福贴过年。

过年,过的其实是人气。可是我却没有回家。在她失去最亲的亲人的第一个春节,我这个血脉相连的人抛了她隔着半个地球,算算时间那个时候刚好要筹办春节联欢会,连陪她电话的时间都被冲突掉了。

有时候常常会想到那句“父母在不远游”,这句千年的话充满着人生的真谛。父母都在,为什么要远游呢?

有时候常常也会想到所谓的“孝”,不知道如何才是孝?在复旦读博士的时候,导师无限感慨说过一句话,父母盼望孩子有出息,但是往往享受不到和所谓有出息的孩子享受天伦的乐趣。即便知道如此,父母仍然宁愿自己孤苦劳累还是希望子女有能力远走高飞好有出息。

我不知道是极力做到有出息让父母欣慰是孝顺,还是说,真的能照顾到父母才是孝顺?我并不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却自十七岁离家一走再走,一飞再飞,口口声声想孝顺她,可是家里有任何变故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哪怕她口渴我都不能倒一杯水!

人,开心与否重要在于心态,即心情和状态,心境和姿态。我眼睁睁看妈妈一天天无精打采意兴全无,她的状态让我心碎,我却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如此。

社会学上说,子女离家对于家庭状态来说叫做空巢。妈妈守着空巢。无限悲凉的心境并不是一件皮草大衣可以温暖的。我却恍恍然不懂。

今天打工,和一个去饭店吃饭的朋友一家———她和妈妈、丈夫、儿子———相遇。朋友的母亲远来探亲女儿和小外孙,无限幸福。一刹那,我泪流满面。

我想回家,我会尽量早早回家。妈妈。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