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传 > 第十六章 小女子报仇助大军 念情意礼葬两手足

第十六章 小女子报仇助大军 念情意礼葬两手足

作者:刘文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言语之真伪。倒是萧大人您,切莫只听信一家之言,反而为别有用心者所乘。”

“老夫为官多年,什么人没有见过,用不着你来教训我,但魏大人这以虚掩实,蒙蔽骗人的招数却实在值得老夫学上一学!”萧璃勃然作色,对魏征也冷嘲热讽。李世民眼见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吵得不可开交,一时也断定不了究竟谁说的是事实。正在犹豫为难之间,久未言语的陈叔达突然开口说话了,只听他有点阴阳怪气地说道:“萧大人,魏大人所说的似乎都是真的,我看你们就不要再争下去了,再争下去也只会自取其辱。”

“陈叔达,你说这种话是什么意思?”萧璃须发皆张,立即将矛头对准了陈叔达。

“什么意思?别人不知道,我陈叔达可知道得清清楚楚,那王守业不就是你未来的侄婿吗?”陈叔达的语气也不含糊。

“你……”萧瑀一见自己与王守业的关系被陈叔达揭穿,猝不及防,竟一时无言以对。但好在他混迹官场多年,早已练就了随机应变的本领,尴尬止于一瞬,他随即又换上一副义正词严的面孔,慷慨激昂地说道:“萧璃此举完全是为国事进言,绝无一点为己私利之心,有些人以小人之心而度君子之腹,岂非可笑!”

陈叔达一听萧璃咒骂自己为小人,顿时心火大炽,立即反唇相讥,二人便在李世民的面前你一句,我一句,毫不相让地大吵大闹起来。其余众人一个个静立一旁,也不便上去劝解,只在一边冷冷地观看。冷眼旁观的李世民一见萧璃前前后后的反应,便知道魏征所说的都是实情,眼见萧璃和陈叔达二位老臣就如同悍妇叫街般吵闹个不止,而且全然不顾自己的存在,便立刻大叫一声道:“住口,你二人也都一把年纪了,却为此小事而当众吵闹,成何体统,你们的眼中还有朕吗?”

正吵得不可开交的萧璃和陈叔达一见李世民动了火气,顿时都哑口无言,不敢再作声,灰溜溜地退到一边。但萧璃仍旧心有不甘地狠狠瞪了陈叔达一眼,而陈叔达也不甘示弱,还了萧璃一眼。李世民犹自怒气未消,呵斥二人道:“今日乃是为二王封行礼葬,你二人若是不愿参加,现在就请回府吧!”

眼见李世民要赶自己出场,这二人才老老实实地低下头,不敢再有不智之举。李世民这才宣布葬仪开始,并且亲自抚棺痛哭,追述前事,尽抒思念与哀痛之情,并以自己的儿子赵王李福为建成后嗣。在太极宫中歇养余年的李渊也来参加了这个葬仪,眼望李建成与李元吉的灵柩,心中也是悲痛不已。如果自己早下决断,不去极力维护李建成那岌岌可危的太子之位,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手足相残,一家离散的惨剧了。但幸好,二子李世民承继了大唐的帝业,而且大有超越自己的趋势,对自己也极尽孝道,自己也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帝业交接的使命,已经不需要再去为政事而殚精竭虑、苦心操劳了,自己只要做好太上皇就万事大吉了。但是,看到眼前意气风发的李世民,他又不禁想起了温文俊雅的李建成和生龙活虎的李元吉,想起了父子四个纵横驰骋,联袂扫敌的日子,想起了妻子临终之前让自己照顾好三个儿子的重托……他蓦然觉得眼前金光乱闪,一片迷蒙,身形不禁一晃。旁边的侍从连忙将他扶住,他便让侍从告诉李世民说自己身体不适,先回宫中去了。

随后,李世民命仪仗奏起葬乐,向死者致哀,随后在一片悲戚声中抬起二王的灵柩,送往城外于李氏皇陵中妥善安葬,并殉以玉器宝物无数。无数东宫、齐府旧人眼见李世民也一脸悲戚,对二王也算是仁至义尽,同时又对魏征等人如此信任有加,竟然连前朝老臣萧璃和陈叔达的意见都置之不理,这才祛除所有的嫌怨惊惧之心,一心为李世民所用。

送走二王灵柩之后,封德彝追上李世民说道:“陛下,微臣有本上奏。”

李世民见他有本不在朝堂之上启奏,反而在此地私奏,不觉有些意外,但还是放慢了脚步说道:“爱卿尽管奏来,朕听着着是了。”

“陛下,陛下初登帝位之时曾颁行御旨,免除关东诸地赋税一年,如今已行三月,但微臣却认为还是将这个免税令收回的好。”

“噢,为什么爱卿会这样认为呢?难道免税令有什么不妥之处吗?”李世民对封德彝的建议略感意外。当初他之所以决定颁行对关东地区的免赋税令,完全是为了稳定人心,争取当地民众对他的支持,可没想到刚刚颁行三个月便有人出言反对了。

“陛下,微臣之所以认为应该暂时禁行此令,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关东之民历来遵时纳赋,此举早已成为习惯,而今陛下登位,即颁行免税令,这种习惯一旦改变,日后如再行征收赋税,微臣恐怕他们会有抵触之心,因而会对征税不予合作而使国库之补受损;其二,国朝自从草创至今只有九年,虽然国库年年增补存量,但其间还要应付战争、灾害之需,所以库存仍略显匮乏,失去关东赋税,对国库之补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其三,如今国朝拥有四方之土,不仅关东区域,而今却只对关东颁行免税令,其他地区民众也怨言甚多,这样也会对国库之补不利。还望陛下三思。”

听完封德彝的建议,李世民沉默不语,考虑了半天,认为他的话也不无道理,而且魏征宣慰山东、河北之事也小有所成,即使取消免税令,估计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骚乱,同时又可以增加国家收入,于是便对封德彝说道:“朕同意你的建议,回去之后,赶快将你的意见写成奏折,呈与寡人,寡人即行批复,代替三月之前颁行的免税之旨。”

“是,皇上,微臣一定抓紧时间去办。”

五日之后,魏征等人在长安城外又祭拜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番,这才前往皇宫,向李世民告别,再回山东、河北,恭行抚慰大事。众人临近东门,忽然听见后面传来一阵马挂銮铃之声,忙闪在一旁,立即有几个人骑马疾驰而过,扬起的尘沙直向魏征等人脸上扑过来。薛万仞眼尖,一眼看到马上的人,连忙叫道:“郭怀,还不下来。”

马上之人听见他的叫声,果真陡然将马拉住,为首一人回头一看,见是魏征等人,连忙跳下马,连跑几步,跪在魏征面前,恭恭敬敬地说道:“老爷,郭怀不知老爷及几位大人在此,多有怠慢,请老爷恕罪!”

“行啦,行啦,你骑马骑得这么快,怎么会看得见我们呢?快起来吧!”冯立呵呵地笑着说道。

然而那名叫郭怀的人却并不起身,而是仍然用眼光看着魏征,根本没有一点要起身的意思。原来这郭怀是魏征收养的一名孤儿,今年刚及弱冠,为人聪明精干,处事周全,看待问题也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魏征等人回长安参加二王葬仪的这十余天的时间便是由他暂时代管关东事务的。郭怀为人极其忠厚老实,对魏征更是言听计从,从来没有一句反驳的话(当然,魏征对他也是悉心培养),所以,虽然冯立在一边笑着让他起来,却也不见他有什么反应,而仍旧看着魏征,等着魏征说话。

“郭怀,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堂堂的长安城,天子脚下,你竟然如此大胆,目中无人,纵马狂奔,若是伤及别人,你怎么给人交代?”魏征冷下脸来,训斥着郭怀。

郭怀低着头,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静静地、老老实实地听完了魏征的训斥,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老爷,郭怀本也不敢如此放肆,但是事情实在紧急,所以小人才斗胆在皇城脚下纵马疾驰。”

“有什么急事让你如此惊慌无措?”魏征冷冷地问着,仍旧没有让郭怀起来。

“老爷,您让小人留守山东之地,本来还好好的,可是几天前京城却传来了皇上的新命令,宣布取消先前颁布的免除关东赋税一年的旨意。小人不信,可是他们却真的有皇上钦发的圣旨,于是一时之间山东、河北等地民心大乱。小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没办法改变皇上的旨意,只得快马加鞭来长安找老爷商量对策。”

“你说的可是实话?”魏征一急之下,竟然一把将郭怀从地上给拉了起来。

“老爷,小人什么时候说过谎话?再说,小人就是再大胆,也不敢拿这种事跟您开玩笑啊!”郭怀还从来没见魏征如此着急过,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语气中也带了一些急切。魏征这才相信郭怀所说的都是实情,但转而又着急起来:怎么刚刚颁行的免税令却又变卦了呢?而且又是在这个人心不稳的动荡时期。他转过头来瞅了瞅薛万仞等人,见他们也是一脸急切,沉默片刻,这才对郭怀说道:“郭怀,你也不用再进长安城了,如果累了的话就在半路歇上一歇,而后立即赶回去,密切注意民众的情绪变化,一有意外,立即遣人来报。我们这就去面见皇上,力谏他收回成命。”

郭怀听完命令,点头答应,来不及休息一下,马上又坐到马上,准备扬鞭而去,但是没想到魏征将其叫住。叮嘱他在骑马时一定要注意速度,要远离人群,不要误伤了群众。这才让他离去,等到郭怀与几名随从离去之后,魏征才欣慰地点了点头。一旁的冯立对着郭怀离去的方向对魏征说:“此子可教也,你对他是否过于严厉了呢?”魏征满脸欣慰道:“他能有如此作为,也不枉我将他养大啊!”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