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不一定非要剔除什么或改变什么。倾听内心的声音,顺应内心的需要,有时比违背内心的意愿、强求性格的转变,对自己的帮助更大。我们的性格当中,那些真正的“致命弱点”并不多见,而我们的痛苦,往往就来自于自己跟自己打架,自己不待见自己。强迫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还不如去发现和认识真正的自己。
我的性格到现在也没什么太大的改变,还是“您需要我,OK;我需要您,NO”。诸事求己,不喜欢麻烦别人,却喜欢替人瞎操心、爱帮忙;还是喜欢独立安静的空间,不喜欢被打扰,与人交往还是被动慢热,很少主动和人联系。但我自己不觉得这是什么要命的毛病、致命的弱点,没有为此感到烦恼,不想刻意将自己塑造成一秒快熟的人,不想成为聚会上的主角;我的朋友也未因此减少,有时,我还会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完全变了一个人,搞不好别人还接受不了呢。
有社交障碍的朋友们,我还是鼓励你们走出去,与人交往,融入社会,这是克服社交恐惧的方法。但是获得快乐、获得自信、获得满足,请您再问问自己,我的快乐建立在什么上面,是我对自己的评价,还是他人的眼光?是我内心的感受,还是外界的影响?
如果要靠别人才能让自己感到自信和快乐,如果自信和快乐需要建立在他人的接纳、认同、肯定、赞许之上,那么您就要让自己变得外向,要去做那些让别人接纳、认同、肯定、赞许您的事情,让自己保持受到关注和重视,让自己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这样您就会感到自信和快乐。
如果您觉得这样做太难,我又不是明星大腕,怎么可能时时置身于聚光灯下?我又不懂讨人欢心,连笑话都讲不好,什么都不会玩,怎么可能让周围的人都聚拢在我身边时时对我褒奖?如果您觉得让自己变为外向很难,不妨尝试把内心也转变为内向,尝试去接纳自己、认同自己、肯定自己、赞许自己,这样的话,自信和快乐或许来得更容易一些。
老实说,自己讨自己喜欢,比讨别人的欢心,不仅要容易一些,也实在一些。
☆被动与主动有人说,木碗,你看你多好,那么多人关心你、那么多人爱你,你多幸福、多幸运。
的确,我一直为此而感激,我的幸福感也来源于此,有人关爱的确令人感到满足和欣慰。当我的侄子在三岁时半夜醒来问我妈妈:“外面下雨了,姑姑有没有带伞?”;当我收到朋友寄来的营养品,接到电话,对方用严肃的语气告诫我:“你要多吃点长胖点”;当我组织病友聚会,我称其为弟弟的病友掏出一瓶牛奶,时不时递给我要我“再喝一口”,像对待一个小宝宝那样照顾我;当我看到博客上的留言、收到邮件,大家问我身体好些没有……每每被人关爱,我的内心总是感到那么温暖。
但不仅仅是被爱让人感到幸福,能够主动去关爱别人同样令我感到快乐。帮妈妈查找花卉栽培的资料让我感到快乐,帮朋友代购茶叶让我感到快乐,能够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同样令我感到喜悦和满足。
有人说,如果我像你一样有这么多人爱我、关心我、帮助我,我也不会到现在还没好;如果不是因为没有人爱我,别人对我不好,我也不会抑郁的。为什么那么多人爱你、关心你,怎么就没有人爱我、关心我呢?
我们觉得不被认同不被接纳,觉得别人在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们,其实,同时我们自己也在用否定的眼光看待他人、判断结果。当我们说“没有人关心我”、“没有人爱我”、“没有人理解我”的时候,我们也在把别人拒之门外。
还有,别人为什么必须要对我好,为什么一定要爱我呢?我能做到对所有的人都好,哪怕我并不欣赏对方也对他好吗?如果我不能保证,又如何要求别人必须要做到呢?如果是我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别人必须要做到呢?我有没有不爱的人、不喜欢的人?是不是有人爱我,我就必须也去爱他?如果我有选择爱和不爱的权利,别人为什么就不能有选择爱和不爱的权利呢?
如果说您不喜欢毕加索的画,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您犯不着委屈自己去喜欢一幅自己不喜欢的画,毕加索也没有责任必须要获得每个人的赞赏。
没有人能讨所有人的欢心,我们也用不着讨所有人的喜欢,同样的,更不必要求人人都喜欢我。
没有人应该必须爱我,就像我不需要必须去爱别人一样。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当“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或“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等一些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要求难以实现时,人们常常会对别人产生愤怒和敌意等情绪。这种不合理信念也就构成了“反黄金规则”。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规则”是:像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一样去对待别人。
或许您会说:“为什么责任在我不在别人?如果别人对我好,我也会对别人好的啊;就算我对别人好了,别人也不一定对我好啊。”
如果每个人都是这么想,都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先来爱我,那满世界都是爱的乞丐;如果人人都在等待,没有一个人主动去关爱他人,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爱了。再说,我们能改变能控制的,是别人还是自己呢?
我对别人好是我的事,别人对我不好是别人的事。只要我自己问心无愧,还烦恼什么呢?如果我没有要求别人必须对我好,别人对我的态度又怎会影响到我的心情?
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别人必须对我好”、“别人应该爱我”这个绝对化的要求、这个不合理的信念。当我们能够放弃这个要求、放下这个观念,转而用希望别人对待我的态度同样去对待别人,烦恼自然就消除了。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当你主动去爱别人,你会感受到那种真正的来自爱的快乐和满足,那种与不断渴求被爱的不满完全不同的感受。那是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受,一种充实而快乐的感受,当您体会到这种感受,就会明白我所说的这些。
假如说我们觉得是因为爱的匮乏而抑郁,仅仅只是期待着找到爱我们、理解我们的人,从他们的爱当中感受到温暖,我们就只能等待和依赖这个“爱我的人”出现;而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对那些“不爱我的人”感到怨恨、不满,内心仍旧充满痛苦和失望。我们的痛苦完全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来消除,我们的抑郁只有“爱人”出现才能减缓,守株待兔的结果如何,不必我说。即使我们找到了“爱人”,我们对爱的感受完全寄托于那个“爱人”身上,“爱人”在,爱就存在,“爱人”消失,爱就消失。我们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喜怒哀乐都依赖别人的恩赐,患得患失,会真正的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吗?
表面上看起来在积极的改变,不断寻找那些对自己接纳、认同、尊重、友爱的人,不断与外界接触,不断融入社会,但内心仍然是空虚寂寞得像一片荒漠。如果我们没有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仍旧像个爱的乞丐,那就只能把希望放在祈祷每天都得到慷慨的施舍了。
爱是可再生资源,无须锱铢必较,开采越多的爱,将会生长出更多的爱。我们要让自己做一个爱的富翁,不要做爱的乞丐。
爱是相互的,相爱相爱,相互交流传递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爱,首先是尊重他人和爱他人。
想被爱,先爱人。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