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做人要有心机 > 第五章 厚黑之道,最终的胜利才是目的

第五章 厚黑之道,最终的胜利才是目的

作者:陆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夹着尾巴做人不是放弃、颓废,不是悲观、懦弱,相反,它是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正确认识你自己,时刻保持你的低调。

智慧与谋略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局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会手忙脚乱。智慧谋略不仅仅是才干,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钱。夹着尾巴做人,也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智慧与谋略。苦难对于强者来说不过是一块垫脚石,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一个万丈深渊。在苦难中取得什么结果,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夹着尾巴做人,心态往往比事态更为重要,良好的心态引导低调的人沿着正确的行为和方向前进,能正视自己。也会学会自我反省,敢于嘲笑自己,为人豁达大度。

夹着尾巴做人的原则应从细节入手、把握现在、该放弃就放弃、凡事量力而行、摆正自己的位置。

换句话来说,夹着尾巴做人的技巧就是远离“小人”也别得罪“小人”、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耐心聆听别人说话、有理也要让三分、包容之心是富贵。

4.低头因在屋檐下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吃点儿小亏反而能占大便宜,所以"好汉要吃眼前亏"。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也并不是说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该屈就屈,该伸就伸的处世者。

我们来做一个这样的假设:你和别人开车时相撞,对方的车只是"小伤",甚至可以说根本不算伤,你不想吃亏,准备和对方好好地理论一番,可对方车上下来四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怒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荒僻,也无公用电话,更不可能有人对你伸出援手。请问,"赔钱了事"这个亏,你要不要吃呢?

当然,你是可以不吃的,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自己还没有受什么伤的话就更好!

但是如果你不能说又不能打,那么看来也只有"赔钱了事"了。你说他们蛮横无理也罢,欺人太甚也罢,但你应该明白,在人性丛林里,"理"这个字并不是每个人都讲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哪有什么理可说呢?因此,眼前亏不吃,换来的可能是一顿拳打脚踹或是车子被砸坏。报警?人都快被打死了,还报警?再说报警也不一定真的会起到什么作用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低头在屋檐下”的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实现高远的目标的必要手段,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把命都丢了,未来和理想还从何谈起呢?

但在如今的生活中,常常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亏,就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而与对方搏斗,而最终的结果是一方因此而一败涂地,而另一方虽然获得"惨胜",却也元气大伤!因此,在这个时候,不妨拿出一块心地,耽搁不平之事,闭起双眼,全当不觉,相信到最后也不至于会弄到那个地步……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面对的不光是蓝天高挂,"屋檐下"的挤压、拍打谁也逃不过,就当"该低头时就低头"。想来,一个"该"字,使这"一低"并未贬损你我高贵的头颅,并未丢掉你我的尊严、人格和做人的原则。

"该低头时就低头",这并不是人们所说逆来顺受,不是甘受屈辱和压迫,而是你我具有了对世态炎凉的感知所采取的自我保护的生存策略。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低头,因为人在屋檐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消极避世,不是不去抗争,而是你我知晓这现实世界里充斥着辩证的法则,还需讲求些生存的技巧。道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有时候,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不与他人一般见识,方显你我大度宽容。况且,低头方能奋力前行,比如顶风爬坡,比如逆水行舟。该低头时肯低头的是"绵里针",到头来,仰首长笑的还是你。

"低头因在屋檐下",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积极适应的表现。就人们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应当有三态:"不懂",可能生出闹剧;"不去",可能演出悲剧;该低头时就低头方能变出活剧。人的一生并不是纯粹的喜剧。尤其进入市场经济,纵然人的"自我"更加被承认,但各环节的咬合也更加微妙,该低头时不低头怎能不损伤人际关系、破坏生存环境?一只硌牙的青苹果到哪里去寻找市场。要是你我硬要充当最后的骑士,那么就"人在屋檐下永远别低头";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下去,那么就一定要"人在屋檐下该低头时就低头"。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就是说人处困境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处于屋檐下,不同的人采取的态度也可能不同。有志者,将此当作磨练自己的机会,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以图将来东山再起;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则往往会彻底失去希望,畏缩不前,不愿意想办未能把眼前的困难克服掉。

在我国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这是众人皆知的。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就更容易犯疑心病了。唐国公李渊(即唐高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怕以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参见。李渊因病没有去,隋炀帝很不悦,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会死吗?"隋炀帝接着问道。

王氏把这消息告诉了李渊,李渊感到事态严重,所以就更加谨慎了。他清楚自己迟早会为隋炀帝所不容,但现在起事又时机不成熟,就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机会。于是,他故意广收贿赂,使自己的名声败坏,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知道后,对他的警惕果然放松了不少。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些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所杀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又从何说起?

做人"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系数降至最低,这是做人的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在一个公司工作,如果领导做了什么非得让你低头才能解决的事时,即使你当时忍无可忍,但只要你不想"走人",那就千万不要在你的上司面前逞能,更不能当众羞辱你的上司,应该低下你的头,这样事情才会有转机。

曾有一位大学生他刚毕业,被分配到了一家贸易公司。他能力很强,也很上进,工作十分努力,但一直干了几年,他还是没有得到提升,当时与他一起进公司的人,有的都做了主管,可他还是一个最底线的员工。其实,同事们都知道是何原因,只是他老是想不清楚。有一次,他的主管正和公司老板一起检查工作,当走到他的办公室时,他突然站起来,对自己的主管说:"经理,我想提个意见,我发现咱们部门的管理比较混乱,有时连一些客户的订单都找不到。"也许他说的是事实,但事后是怎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也许有人认为这个人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并且想改进工作。是的,他的本意不错,但我们要了解人性的另一个方面,没有一个人愿意当众出丑,即使有些人能做到前仇不计,但忘不掉当众受辱的难堪的凡人更多!所以这件事可能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后果:一方面双方心里都有疙瘩,受到指责的人因为有损自尊,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释怀;指责他人者心理也总是担心挨整,时时提防。另一方面可能埋下了将来争斗的种子,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无波,主管当场接受意见,但心里可能耿耿于怀,对他要伺机报复。

其实,那种真君子、大度量的上司虽有,但大多数上司还是不想让人当众指责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和漏洞,尤其是当着上事的老板的面,这样会影响你的上司的前程,即使你说得再对,如果他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职位,他还会感谢你的提议么?如果他对你不满,可能会做出一些对你不利的事,如:

--当众给你难堪。例如在开会的时候批评你,作为上司,他有批评你的权利!

--冰冻你,不给你事做。你脸皮再厚,也不可能每天闲着没事吧!

--鸡蛋里挑骨头。明明你工作干得不错,但他就是不满意,总是挑毛病!

--分化你和同事之间的感情,造成你的孤立!

总之,你上司的优势会比你高出很多,无论他使出上面的哪一招,都能让你这个当下属的坐立难安。如果你想越级打小报告,除非你证据明显,而且你的上司错误严重,否则不会有什么大的效果的,因为毕竟他是由老板提升上去的。

由此看来,如果你对上司有什么意见,一定要找到一种妥善的方式和上司沟通,最好出之以礼,即使内心不服,也不能当众指责,如果你羞辱他人,只说明你显得还不成熟,是个缺乏理性的人罢了。

如果万一哪一天,你因年轻气盛,不小心当众让你的主管出丑和难堪,而且你也不想离职,那就赶快向上司道歉,这是唯一可取的弥补措施,也许你的上司看到你的低姿态,会认为你当时并不出于什么目的,而会原谅你。如果不去道歉,后果会很糟糕--那会让你无路可走,"走人"一定是最终的结果。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样的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如果你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作是无谓的牺牲。如果这样的话,等待你的就是另一种生活了。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