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一节教育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2001年6月,中共稷山县委、县政府针对教育部门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而一线教师严重短缺的现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局机关由原来的18个股(室)合并精减为7个,人员由原来93人缩减到32人;各联校人员由87人缩减到36人。教师实行全员招聘,县城学校裁员109人,分流人员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第一线。同时,在全县中小学实行校长聘任制,调整更换了75名不合格校长。
2004年,中共稷山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实行校长和教职工聘任制的实施方案》,县教育局根据《实施方案》制定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实行校长和教职工聘任的工作细则》。校长实行聘任制,教师实行合同制,建立了新的分配奖励机制,教师待遇取消了“大锅饭”,实行“责任制”,实现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在全县实行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制,共聘任校长141名,共聘任教师3337人。其中,小学聘任校长126名,聘任教师2283人;初中聘任校长12名,聘任教师774人;高中聘任校长3名,聘任教师280人。有398名公办教师失聘,辞退不合格代理教师103人。2008年,全县中小学继续实行校长和教职工聘任制。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2004年6月,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浮动全县教职工活工资的实施方案》。县教育局将30%津贴(俗称活工资)的50%作为奖励工资,按照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奖优罚劣的原则进行分配。对奖励工资的使用方面,设立模范(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和三星级教师奖励基金,对偏远山区教师予以补贴。严格量化考核细则,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节医疗制度改革公费医疗与职工医保20世纪90年代初,定额包干的公费医疗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1997年1月1日,全县实施《公费医疗暂行管理办法》。2001年1月1日,《稷山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资金管理,帐户设立,人员享受的待遇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同年8504人参保,征缴106.8万元,支付3万元。2002年10月1日,县财政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稷山县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稷山县关于提高财政供养人员住院费统筹资金支出比例的暂行办法》、《稷山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额慢性疾病管理暂行办法》、《稷山县城镇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稷山县改制企业职工参保暂行规定》5个办法和规定,并付诸实施,标志着全县医疗保险制度开始走向规范。同年9300人参保,征缴276.7万元,支付58万元。2004年参保人数达1.1万人,征缴349.7万元,支付328万元。2006年参保1.23万元,征缴425.9万元,支付423万元,收支基本平衡。2008年参保1.41万人,征缴594.4万元,住院人数为858人次,共支付502万元。
农村合作医疗1991年,全县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其中一项指标,卫生部门再次提倡举办,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落到实处。1999年,从城关、西社、翟店3个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乡镇中,选择60个行政村进行合作医疗试点,实行村办乡管,采用合医不合药的形式和六免费(即挂号费、出诊费、注射费、床位费、处置费、小手术费)的办法。2005年,稷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申报成功。
2006年1月,县政府制定出台《新型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召开全县筹资动员大会,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到年底,全县有27.12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220万元,享受到医疗补偿的患者6.89万人次,累计核发补偿款550.9万元。与此同时,为减轻参合患者慢性疾病的门诊药费负担,对12种慢性疾病门诊药费进行补偿,全县确定慢性病人4950人,每人每年补偿300元。
2007年,全县共有27.57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家庭帐户资金275.48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全部到位。全年享受医疗补偿的参合患者12.48万人次,累计核拨补偿款1361.82万元。
2008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8.64万人,参合率95.04%。享受补偿的参合患者13.34万人次,核拨补偿金2333.60万元。并为14个新农村建设推进村16岁以上的1.1万参合群众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第五卷经济综述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