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听见 > 朋友发财了,我的存折却是零

朋友发财了,我的存折却是零

作者:金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金山讲故事

春天的时候,一个人受到单位排挤,便愤愤地说:老子到深圳发财去,受你这窝囊气!但第二天醒来,他又照常上班,觉得还是忍着点好。

夏天来了,职称没评上,他又火冒三丈,逢人便说还是深圳好,靠本事吃饭,但事后他又给自己打圆场,说是再看一看。

秋天来了,分房子没他的份儿,他憋了一肚子火,冲到局长办公室门前又悻悻回来了,安慰自己说等年终提干再说。

结果年终人事任免压根儿没他的影儿,这一次他好像彻底失望了,也与深圳的朋友像模像样得通了电话,但终究没有成行,理由是家里儿子小需要照顾。

一年后,当初与他一样受单位排挤的同事,有的在深圳买了房,有的开了公司,也有的拥有了私家车,这一下他更后悔了,说自己要是铁定心早去深圳一步,还不一样美女香车快乐逍遥,内心也热血上涌,但马上又照旧冷下来。

结果,“老子到深圳发财去”成为别人嘲笑他的口头禅,而他自己也终究窝在人事纷争的机关环境中不愿挪开一步。

二十三岁男生:我有两个从小一块长大的朋友,家庭背景都差不多,我们虽不在一个班,却是玩得最好的朋友,三个人就像兄弟一样。我和其中一个朋友学习都很好,我们一个考上了北大,一个考的是复旦,而另一个朋友一直就不太喜欢学习,成绩也不好,但这些也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

后来他家里突然有个机会就一夜暴富了,那之后他就更不学习了。后来干脆不上了,我们也有好几年没有联系了。

最近他听说我俩都在北京,就打电话说请我们吃饭,本来也都是发小,正好想好好聊聊。没想到他竟然开着六十多万的奥迪车来了,而且请我们到很高级的餐厅吃饭。回来后,我和在复旦毕业的朋友都十分感慨,他那种派头也让我有些不舒服。

金山:怎么能这么少见多怪,六十多万的车又如何!既然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你们各自考上名牌大学,人家什么大学都没上,现在发点儿小财,也该替他高兴一次吧。这才是平衡的,也是很正常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机遇,凭什么老得是别人羡慕着你,你考上大学,还得比人家有钱,处处都要压着别人,那么不平等,还能叫朋友吗?现在社会进步也就表现在机会均等,不是只有读书考大学才能风光,创业致富了一样扬眉吐气。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开上六十多万的车,有一些得意,甚至是颐指气使都是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这种无忧的心态很难得,因为再过几年成熟了,你让他这样做都不可能了。

你站在一个高等学府(的平台)上,又是在大城市,应该能平视高干、老板之类。在读书之余该开开眼界,多出去走走,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个问题要是百思不解,那走入社会就会事事困惑。建议你还是要在自己的学业领域中再深入地走下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样可以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金山点金成就感,包括晒幸福快乐,一定要选准对象,对心理不健康、自私狭隘无知的愚蠢者,你只能晒失败痛苦倒霉,这样他们才会舒服痛快,否则只会招惹他们的羡慕嫉妒恨。其实成功失败只是相对而言,故幸福痛苦也没绝对的。这就是古人“塞翁失马,祸福相依”的智慧,正因愚蠢者不懂这道理,才会在些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

一度流行的“羡慕、嫉妒、恨”,确实说出了很多人的心态。还有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叫“气人有,笑人无”。总是害怕别人比自己强,也会很自然地在不能达到同等水平的时候恨对方为什么得到。

我们希望自己总是被人羡慕的,也往往在这种掌声中厌倦了努力。自己停止前进了,可不代表别人会陪着你永远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等到发现别人的优秀,自己短时间的努力已经不能匹敌了,就会嫉妒,然后恨。而这也正是不做事的人会有的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就不会计较这些。倘若再能深爱自己的工作,也不会羡慕别人在另一个领域的成功。所以还是得把心灵的窗户敞开,才能照进温暖和煦的阳光。

曾经有个高中生,接连复读了四年,直到过去的同学都大学毕业了,他仍然处于落榜境地,老师提起他就摇头:“这小子第一年挺刻苦,但学习起来太任性,总是读自己喜爱的化学、英语,成绩愣是没有提高,结果落了榜。第二年和第三年,他又想考体校,别人在上课,他却在操场上练跑步,结果体育成绩根本过不了关,功课也耽误了。最后一年,按说他已经输不起了,但又热衷上了篆刻,想自学成才做篆刻家,唉,真是浪费了四年时光。”

1998年,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学习方法时,说了一句:“不磨刀背即捷径。”上面那位高中生失败的教训就在于:他意识不到自己的弱点,总想寻找一条一步登天的捷径,他确实渴望成功,但他在“磨刀”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磨的不是“刀锋”,而是“刀背”。

单就磨刀而言,没有人会蠢到磨刀背的地步。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放弃了自己的科研特长,看别人经商发了财,就辞职做起了买卖;有的人看到闯特区有前途,便南下谋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有的人本来本事平平,没有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的素质上,却想凭拉关系谋得好职位;更有甚者,不是靠劳动致富,而是靠骗取他人钱财,到头来身陷囹圄。凡此种种,都是抛弃了自己的本分,试图寻到捷径,而实际上,却是枉费心机,得不偿失地“磨刀背”。

世上有三种人:天才,凡人,庸人。天才磨刀,磨的是刀锋且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凡人磨刀,磨的是刀锋,但没有发现合适的方法;而庸才,他拼命地磨刀,流了汗出了力,但很遗憾,他磨的是刀背,而他的刀锋一辈子都不会锐利。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