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每天学点实用心理学 > 对待孩子的错误,宽容比责罚更有效

对待孩子的错误,宽容比责罚更有效

作者:赵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孩子年少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批评教育也就成为老师、家长经常性的工作。有些家长、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威严”,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殊不知,这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教育孩子时,用温和的方法处理问题往往比用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班上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一次课间与同学玩耍,无意中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同学十分珍爱的玫瑰花枝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流看护,唯独没有让斯捷帕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训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在他训斥了这个学生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为事情没有做完,就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教室,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再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两个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的表情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便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

教育孩子时,用温和的方法处理问题往往比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

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由于自己不当的责罚,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也感到后悔了,而自己却粗暴地训斥他,并且拒绝让他参加集体活动,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以发泄怒气的教育方式,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识到,宽容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宽容比责罚更有力量。

无数事实也表明,教育孩子时,如果老是采用强硬的手段,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而采取温和的方法反而会使他们心悦诚服。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

因此,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不妨少一分惩罚,多一分宽容和尊重。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