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帝倾风华 > 第六十二章 前殿议事

第六十二章 前殿议事

作者:千若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目前增援的只有一支军队,由罹王殿下所率,只是目前为止,还未传来任何消息。&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

传来的,却是南巍城兵败的噩耗。

太后沉思片刻,“罹王那边有何消息?”

“回太后,臣等……联系不上罹王殿下。”

这支军队就如同消失在汪洋大海一般,了无踪迹,太后派去随军的亲信,竟无一人能够禀报行踪。

太后的脸色难看,苏墨这般行事,极大地挑衅了她的威严,本用来增援南巍城的军队,直到南巍城破的消息传来京城也并未出现在前线战场,一方面是大泽国提前进行大规模进攻,另一方面,却是苏墨的军队,如果按照既定路线,此刻应当已经赶到。

既定路线的各个城池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或者说,苏墨根本就没有走原来的行军路线。

“罹王殿下怕是已经……叛变吾国。”

得出这个结论的官员轻声说道,却是连自己也吓了一跳,如果苏墨真的这般做了,慕容国和琅琊国将会迅速从盟友变成敌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罹王恐怕根本就不想前去打仗,慕容国并非他的故国!”

“所托非人啊……”

京城民心动荡,另一方面援军下落不明,大泽国的铁蹄逐渐逼近,此时的慕容国可以说是真正的外忧内患。

难道慕容国……真的从昔日的雄霸一方,誉为中土圣国的雄狮,逐渐腐朽衰落成一头孱弱的绵羊?

殿内的气氛更加阴沉如水,细碎纷乱的低语逐渐停止,变成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良策,都需要有实施的条件。

太后端坐在主座,居高临下,俯瞰群臣,脸上却现出疲惫的神色,“东边南边除去已经抽调的军队,还剩下多少?”

“回太后娘娘,不足五十万。”

与大泽的战役中,慕容国损失严重。

“全部抽去支援,哀家要你们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清河城!”

太后厉声道,其实清河城的位置并不重要,山形地势也难以防守,如果是带兵的将领,一般会放弃其城而退守,但太后的命令,群臣不得不从,齐声高呼,“臣遵旨!”

有几个大臣迟疑,他们是少数几人略微了解清河城地势的人,但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附和群臣。

此时的太后正怒极,守住清河城对她来说,很多的是维护慕容国的国威。

呼声渐止,表忠心的话语停息,太后准备拂袖离去,却听见寂静之中,一声轻笑响起。

太后之下,群臣面前,有人竟然如此轻浮?

略微回忆那一声笑声,却是女子的声音,而整个大殿之中早已屏退宫女,除了太后,剩下的只有女帝一人。

“皇上有何想法?”太后不悦道。

“朕不知众位爱卿,是否知晓清河一带地势平坦,防守困难,设为城池是因为贸易便利所需。”

慕容轩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打在群臣的脸上,这些情报,有些人知晓,但更多的大臣并不了解。

“清河一带建造城墙自然有他的道理,只要军队及时增援,拦住一个区区蛮夷之国还是可以的。”

“守住清河城,对军队士兵也是极大地提升。”

“太后所言非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清河城,等到真正的援军来临,这些蛮夷组成的军队的自然就会溃败。”

面对慕容轩的帝君,这些臣子并没有太多的畏惧之心,反而恨不得多加反驳慕容轩的观点,在太后面前表现一番,以示追随太后的忠诚。

说出这些话的,大多是不清楚清河城地势的大臣,但其中也有知晓情报的臣子混在其中。

慕容轩曾在史书之中读过一则秩事,那是一个比奕朝还要古老的皇朝,后期权臣宦官干政,朝堂之上指鹿为马,堂堂一国之君孤立无援。

慕容轩的目光平静地掠过群臣,在这种毫无涟漪却又像是洞彻人心的目光之中,群臣下意识地躲避其目光。

太后并不认为一个在她眼中从小养在深宫的女子有此等见识,竟比得过在场诸多的名将幕僚,道,“皇上多虑了,哀家说过,这件事情不必皇上插手,只需要静待好消息传来便可。”

“是。”慕容轩没有再坚持,垂下了眼帘。

“时刻注意敌军的动向,有什么事情随时通报哀家,慕容国的江山,就拜托在诸卿的手中。”

“太后言重了,臣身为慕容国的臣子,自当为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再次表现一番忠心,慕容轩不冷不热道,“朕等你们的好消息。”

“回陛下,臣等自然不负太后和陛下所望。”

希望如此罢,慕容轩遥遥望了此人一眼,放下手中茶盏,准备离去,这场议事有没有她在并不重要。

却不知此时一匹铁骑从远方而来,带来了一个足以再次动荡京城的消息。

慕容轩起身的一刻,特许而入的远方信使,噗通一声跪在了门外,身上血迹斑斑,风尘满面,神色悲痛。

清河城破……

如巨石投入水中,再平静再幽深的水潭,都会激起惊天涟漪。

血迹从信使口中喷涌而出,长期奔涉的疲惫和痛楚让他晕了过去,太监猫着腰将其匆匆拖下去,空留地面的一滩血迹。

太后怒极,冷笑,“诸卿有何想法?”

群臣寂静,没想到清河城……竟败落得这么快,下意识地看向慕容轩,女帝重新捧起了手中的茶杯,一言不发,只呆呆地看着茶盏托盘发呆,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边的情况。

却又像是无声的嘲讽。

殿内此时是微妙的平静,俨然暴风雨之前的平静,太后刀刃般的目光刮过每一个臣子的脸上,就差没有说出废物二字。

踏的一声,不知道是谁的脚后退了一步,在死一般的寂静之中,尤为明显。

发出声音的臣子惶恐不安,对上太后盛怒的目光后,急慌慌跪倒在地。

冰冷如寒冰般的声音响起,太后下令,“斩。”

“太后饶命!求太后饶命!”

涕泗横流,拼命挣扎,还是被几双有力的臂膀,如铁链一般锁住拖下去。

慕容轩仍旧在看手中茶盏的托盘,在肃杀之中,宛若无聊一般,指腹缓缓研磨手中茶杯,殿内的惨叫,让群臣噤若寒蝉,女帝却是面色漠然。

只是在看一眼慕容轩,群臣就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先前还在太后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必定守住清河城,下一刻就有斥候来报清河城破。

太后盛怒之下的举动,也是在杀鸡儆猴,群臣皆是恨不得瑟缩脖子,更恨不得立马步出这压抑至极的大殿之中。

竟然……就这么城破了。

慕容轩也很是意外,太后看向慕容轩,恼怒质问,“皇上是不是知道什么?”

“朕方才说过了,清河城地势平坦,难以防守。”慕容轩淡淡说道。

“告诉哀家,皇上所言,诸卿是否知道?”

行差踏错一步,恐怕太后就会立马下令斩杀一人,群臣惶恐,秉承沉默是金,一言不发,却为默认。

“荒唐!”太后气得颤抖,却不再说得出另外的话语,慕容轩漠然放下手中茶盏,倒像是这场密谈的一个看客。

“太后息怒,臣等一定守住平阳关,不让蛮夷士兵再踏进慕容国土一步!”

“平阳关……”太后双眸阴霾密布,“情况如何?”

“回太后娘娘,平阳关古来即是天险,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密布,易守难攻,是绝佳的反击之地,集齐两军,定当可以决胜而归。”

太后点头,“慕容国的尊严,就看诸卿的了,平阳关一战,绝不能败,否则……”

“臣遵旨!臣自当以身阻蛮夷之军!誓死镇守平阳关!”

“东,南两方军队大概紧急行军,大概能够在五天之内赶到平阳关,成功汇合之后,绝不会是第二个清河城!”

又是一声嗤笑,在肃穆的殿内讽刺至极,慕容轩无悲无喜,“尽数抽调东,南边防,致使慕容国东,南方门户大开,那么谁来守?”

“这……”群臣哑然。也有人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有所不知,目前东,南两国边境安好,别国尚无异动。”

“朕说的是,万一呢?爱卿是准备用什么,来抵挡敌国的侵略?”

“迅速镇压蛮夷之军,再赶回原地,只要行军迅速,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朕说的是万一。”慕容轩话语带上一丝冷冽。

太后沉思,“那皇上认为如何?”

“等!”慕容轩脱口而出,“朕知道罹王想要干什么!”

“皇上的意思是罹王殿下曾联系过陛下?”

慕容轩否认,“不是,朕并未与罹王通信。”

“先不说罹王能不能镇守平阳关,臣斗胆问一句,皇上能保证罹王殿下会出现在战场之上?”

“恐怕罹王殿下已经率领慕容军队回琅琊国也不一定。”

最后的抉择还在太后手中,慕容轩看向太后。

“荒唐!”太后厉声道,“战场之事岂可儿戏,罹王所率军队至今未见踪影,皇上让哀家如何取信!”

慕容轩心一沉,太后反应激烈,一方面是因为罹王行事乖戾,另一方面,是她失算了,此时的她尚且只是一个养在深宫的女帝,至多读过几本兵书,在太后乃至众人眼中,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罢了,又怎么会懂战场之上的诡异莫测,瞬息万变。

请记住本站: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