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把黎明喊过来(月底求月票)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把黎明喊过来(月底求月票)

作者:江公子阿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又面试了一些人,苏超直接宣布二期班招生结束。

一共招了十八个人。

其中吴樾算是编外人员,他不仅不需要交学费,还有一个月四百块钱可以拿。

他是全国武术冠军,其他人无话可说。

不过...

林婉儿的下一部作品,却迟迟没有动静。

电影《三十七度》的成功让她站在了事业的巅峰,但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迷茫。

她不再是那个急于证明自己的新人导演,也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角色的演员。她已经拥有了选择的权力,也正因为如此,她开始犹豫。

“你想拍什么?”苏超问她。

林婉儿坐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轻声说:“我不知道。我好像……还没想清楚。”

苏超没有催促,只是递给她一杯热茶:“那你慢慢想。”

她开始旅行,去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不同的人。她在云南的小镇里,和一位年过六旬的女裁缝聊了一整夜;在西藏的寺庙旁,看着一位母亲背着孩子磕长头;在江南的水乡里,遇见一个独自经营茶馆的女人,她每天清晨五点起床,泡一壶清茶,坐在窗边听雨。

她把这些片段都记在了笔记本里,却始终没有动笔写剧本。

“你是不是累了?”陈婉婷在一次聚会上问她。

林婉儿摇头:“不是累,是……空。”

“空?”

“对,好像一切都很好,但我却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陈婉婷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你终于也到了这一步。”

“什么意思?”

“你以前总是太用力了,每一步都踩得那么稳,好像只要停下来,就会被时代甩掉。但现在你发现,即使停下来,世界也不会塌。于是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还想要继续走下去。”

林婉儿怔住了。

她突然意识到,这不是疲惫,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她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尝试将那些旅途中的片段串联起来。她想拍一个关于“停顿”的故事??一个女性在人生某个节点上,突然停下脚步,不再追赶,而是重新审视自己,寻找真正的归属。

她把这个剧本命名为《暂停键》。

剧本初稿完成后,她发给了苏超。

“这次的故事,有点不一样。”她有些忐忑地说。

苏超看完后,沉默了很久,然后说:“你终于拍出了你自己。”

林婉儿笑了笑:“我只是想拍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会迷茫、会犹豫、会害怕、会停下来的女性。”

她开始筹备《暂停键》,这一次,她没有急于定演员,而是花了更多时间去寻找真正能理解角色的人。

主角苏黎,是一个三十五岁的自由摄影师,她曾经风光无限,却在一次事故后失去了创作的激情。她回到家乡,试图重新找回自己。

这个角色,林婉儿希望找一个既有力量又有脆弱感的演员。

她最终选择了李清。

李清曾是影后,但近年来因家庭原因淡出公众视野。她曾经是林婉儿的偶像,如今却成了她的合作者。

“你不怕我演不好?”李清在见面时笑着问。

“不,”林婉儿认真地说,“我怕你演得太好,让我想起自己。”

李清看着她,眼神里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

“你知道吗?我曾经也像你一样,觉得自己必须一直往前冲,不能停下来。后来我才发现,有时候,停下来,才是真正的勇敢。”

林婉儿点头:“我想拍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拍摄开始后,林婉儿的状态比以往更加沉稳。

她不再像过去那样事事亲力亲为,而是学会了信任团队,也学会了倾听演员的声音。

她和李清常常在片场聊到深夜,关于人生、关于女性、关于梦想与现实。

有一次,李清忽然问她:“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拍电影的意义,不是为了改变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到答案?”

林婉儿愣住了。

她忽然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的创作,其实都是在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她拍《三十七度》,是为了理解女性的挣扎;她拍《暂停键》,是为了理解自己的迷茫。

电影拍摄期间,她也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暂停。

她请了一个星期的假,独自去了海边。

她坐在礁石上,看着潮起潮落,听海风穿过耳边。

她终于明白,自己并不是不想再卷了,而是不想再为了别人的期待去卷。

她愿意为热爱而卷,为梦想而卷,为真实的自己而卷。

她回来了,带着更清晰的方向,也带着更坚定的信心。

《暂停键》上映后,再次引发热议。

观众们说:“这部电影让我第一次觉得,停下来不是失败,而是一种选择。”

“我曾经以为只有不断前进才叫成长,现在我才明白,有时候,停一停,也是一种成长。”

林婉儿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你接下来会拍什么?”

她笑了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无论拍什么,都会是我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她终于不再焦虑,不再迷茫。

她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真正的方向。

她不想再卷了,但她愿意为热爱而卷。

只要,那是她真正想走的路。

林婉儿的新项目《暂停键》在杀青之后,进入到了漫长的后期制作阶段。剪辑室成了她新的战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剪辑工作,让她几乎与外界隔绝。她对每一个镜头都极为苛刻,反复调整画面色调、剪辑节奏,甚至为了一个三秒钟的空镜头,她可以和调色师争论整整一个下午。

“这个色调太冷了,苏黎当时的情绪是柔软的,不是冷漠。”她指着屏幕说。

调色师点头:“那我们再调暖一点。”

她摇头:“不是暖一点,是……像黄昏的光。”

调色师苦笑:“导演,你这是在写诗。”

林婉儿也笑了:“我就是在写诗。”

她知道,电影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情绪的传递。她要让观众在银幕前,感受到苏黎内心的挣扎与释然,就像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样。

剪辑期间,她常常一个人在剪辑室待到深夜。有时候,她会看着屏幕上苏黎的脸,想起自己第一次站在镜头前时的紧张。那时的她,总是担心不够好,怕被批评,怕被否定。而现在,她不再害怕失败,也不再执着于完美。

她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愿意在作品中展现这种不完美。

剪辑师看她盯着屏幕出神,轻声问:“导演,你在想什么?”

她回过神来,笑了笑:“我在想,人生有时候就像剪辑,不是所有的片段都要保留,也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要修正。有时候,留一点瑕疵,反而更真实。”

剪辑师点头:“那我们保留那个NG的镜头?”

林婉儿看了眼那个镜头??李清在拍摄时不小心笑场,原本沉重的气氛被她一个不经意的笑打破。可正是这个笑,让整个画面多了一丝生活的气息。

“对,保留。”她说。

电影的配乐也让她费了不少心思。她找来了曾为《三十七度》作曲的钢琴家,但这一次,她希望音乐能更贴近生活。

“不是那种恢弘的旋律,”她对作曲家说,“而是像风,像雨,像一个人走在路上时,耳边响起的旋律。”

作曲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明白了,你是想让音乐成为角色的呼吸。”

最终,电影的主题音乐是一首极简的钢琴曲,旋律简单,却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林婉儿在试听时,听着那首曲子,忽然眼眶湿润。

她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低谷,那些在深夜里独自流泪的时刻,那些在片场崩溃却只能咬牙坚持的日子。她终于明白,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今天的她。

电影上映前,她接受了一次深度访谈。

主持人问她:“《暂停键》是你对人生的思考吗?”

林婉儿点头:“是的。我们总是被催促着前进,好像停下来就是失败。但其实,有时候,停下来,才是真正的成长。”

主持人又问:“你有没有想过,这部电影可能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

她笑了笑:“我希望它能像一面镜子,照见每个人的内心。也许有人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有人会因此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主持人顿了顿,又问:“你觉得,现在的你,还像过去那样焦虑吗?”

林婉儿摇头:“不焦虑了。我知道,人生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旅程。重要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走得多真。”

电影上映后,再次引发热议。

社交媒体上,有人写道:“看完《暂停键》,我终于有勇气辞掉那份让我窒息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也有人留言:“我曾经以为,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前进才是人生的意义。现在我明白了,有时候,停下来,也是一种勇气。”

林婉儿在微博上回复了一条留言:

“谢谢你愿意看完这部电影。如果你从中找到了一点力量,那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她站在领奖台上,接过最佳导演奖时,笑着说:

“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有机会讲述属于女性的故事。也感谢我自己,从未放弃过。”

她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被逼着卷的明星,而是一个真正为自己而活的创作者。

她愿意再卷一次,只要,那是她真正想走的路。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