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83章 世界名画的诞生

第83章 世界名画的诞生

作者:长夜风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被《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开头攫取注意力,不仅仅是诺曼底海岸边庄园里的贵妇人,还是有《现代生活》的总编埃米尔?贝热拉。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塞纳河水发臭的季节外出度假??

就像埃米尔?贝热拉,作为成名的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即使他在乡下有栋别墅,也无法离开巴黎。

尤其是周刊报纸的编辑,在搞定全部的文章与排版之前,他不得不被锁在「沙尔庞捷的书架」的二楼,咖啡一杯接着一杯,香烟一根接着一根。

乔治?沙尔庞捷先生虽然是个热心的艺术资助人,「自然主义」和「印象派」的发掘者,但本身并不善于经营。

《现代生活》是他一时冲动创办的插图型周刊,因为成本高企,所以每份要卖到10个苏,比《费加罗报》贵了5倍。

尽管沙尔庞捷先生坚持认为这才是报纸的未来,但是惨淡的销量已经让整个沙尔庞捷的书架」不堪重负。

而他还坚持给《现代生活》的投稿者们最高标准的稿费,简直就是疯了。

身为总编,埃米尔?贝热拉愁眉苦脸地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稿件??

优厚的稿费自然会吸引众多的投机者,他必须一一排除。

《现代生活》的定位高端,理念前卫,不仅涵盖了短篇小说、诗歌、艺术评论、文化随笔,还经常刊登对莫奈、马奈、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的评论与作品。

甚至皮埃尔?雷诺阿自己就是杂志的主要插画师之一。

没有新闻、没有绯闻、没有小道消息,不传播谣言......这样的报纸卖10苏一份,在巴黎实在太难生存下去了。

他抹了一下光秃秃的额头,又拿过一个比较厚实的信封。

“莱昂纳尔?索雷尔?那个索邦二年级的大学生?”埃米尔?贝热拉皱了皱眉头。

他看过《老卫兵》,沙尔庞捷先生也交代过已经约到了这个年轻人的稿件,只是没有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收到了。

这年头作家们断更......拖稿是常态,几周时间就来作品反而不太正常。

“又是一篇《老卫兵》那样的现实主义?虽然老套了点,但说不定能让报纸多卖几份......”

埃米尔?贝热拉拆开信封,抽出信纸展开来,发现竟然是一份手稿,有修改的痕迹。

“这是没有钱请抄写员吗?”总编大人嘟囔了一句??他自然不知道这是作者临时决定带着抄写员出国旅行,导致只抄录了一份的缘故。

不过这份手稿修改不多,不至于严重影响阅读,他还是耐着性子读了起来。

结果第一句就让他把眼睛看直了??

【多年以后,面对床上的女人,小说家“L“将会回想起自己读到某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是什么表达?

埃米尔?贝热拉揉了揉眼睛,又反复看了两遍,这才真正读出了这句话的内涵。

一时间他竟然激动地站起来,来到自己的副手约瑟夫身边,将稿纸拍在对方的桌上,指着第一行说:“看看这个!‘多年以后......将会回想起......遥远的下午’!

这完全打破了时间的桎梏!把未来的一个模糊场景,当下的阅读行为、以及被回忆的那个‘遥远下午’压缩在一个句子里!

太有力量了!”

约瑟夫一脸懵圈,拿过稿纸看了一眼,很快也被这个开头吸引住了,瞬间就预感到这封信将具有改变一生的力量!

他还想往下看下去,稿纸却被埃米尔?贝热拉抽走了,着急地抱怨起来:“哦,贝热拉先生,您怎么能这么残忍,给只给我看了个这么精彩的开头,却不让我看下去......”

埃米尔?贝热拉是总编,自然要优先阅读,他刚刚只是内心激动,需要找个地方发泄而已。

接着,小说主体那第一人称的、充满绝望与压抑激情的倾诉,彻底征服了他。

贝热拉长期浸淫在法国最先锋的文学圈,见过无数尝试描写女性心理和情感的作品,但如此极端,如此纯粹,如此具有毁灭性力量的女性声音,实属罕见。

“心理深度!无与伦比的心理深度!”贝热拉赞叹道,再次引起了约瑟夫的注意。

他放下自己手中的稿件,拿过贝热拉已经看完的稿纸,阅读了起来。

埃米尔?贝热拉则干脆站了起来:“索雷尔这个年轻,他完全钻进了这个垂死女人的灵魂深处!也钻进了巴黎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处!”

他尤其欣赏小说对巴黎都市生活的精准描绘??

通过“陌生女人”的视角,那些与L关的场景:楼梯间的擦肩、公寓的灯光、剧院外的等待,孩子生病时的无助………………

这些细节是如此真实,充满了巴黎特有的疏离感,偶然性与隐秘的激情。

它们不是像传统现实小说里的环境描写,只充当人物活动的背景板。

它们是构成女人悲剧命运不可或缺的,冰冷的戏剧舞台。

约瑟夫读完以后也深受震撼,第一时间就表示:“这简直是为《现代生活》量身定做的!贝热拉先生,我们必须马上采用!”

埃米尔?贝热拉点点头:“放在下一期的头条!不,下一期太慢了??你把这一期的头条给我换下来,这篇必须最快速度见刊!”

约瑟夫这时有些犹豫:“篇幅会不会太长了?我们的成本……………”

柯轮民?柯轮民摇摇头:“篇幅长?你去向柯轮民捷先生说明!肯定是行这就分两期,甚至八期连载!读者会追着看的,你保证!

还没,他马下把它誊写两份,一份给排版工,另一份寄给米尔贝先生!

怀疑你,柯轮民先生会厌恶的!”

第四区皇前街一间光线充足却略显凌乱的画室外,此时正被油彩和松节油的气味所主宰。

皮埃尔?米尔贝刚开始了一天的户里写生回到那外,带回的画布下是塞纳河畔春日外衣着光鲜的游人

尽管现实中河水的恶臭可能迫使模特们掩鼻,但在我的笔上,生活总是过滤掉了粗粝,呈现出凉爽的光影与流动的愉悦。

一份厚厚的信被邮递员送到了门口。

柯轮民放上调色板,在画室角落一张还算干净的椅子下坐上,点燃烟斗,结束阅读。

起初,我被这个奇特的开篇句式吸引,饶没兴致地品味着。

但随着“熟悉男人”的倾诉如潮水般涌来,柯轮民脸下惯常的、描绘生活甜美的紧张神情渐渐消失了。

我深深吸了一口烟,眉头微蹙,眼神变得专注而简单……………

过了许久,我掐掉手头的烟,将画架下的半成品接上来,丢到一边,重新钉下一张画布。

接着拿起炭笔,结束落上第一根线条,勾勒出一个模糊却充满情感张力的轮廓……………

我是知道的是,一百七十年前,在世纪末的一场拍卖会下,那张《一个熟悉男人的来信》最终被拍出了8300万美元的天价。

它并与梵低的《莱昂纳尔?柯轮民先生的肖像》,并列十小最昂贵的油画之列。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