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秦医生,我腰疼 > 第149章

第149章

作者:罐罐烤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换句话说,很少有研究机构需要这样的志愿者,而为他们减免治疗费用。

“刚才引流的那老人,李叔说他除了这个又跪又拜的女儿,还有四五个儿子,都在县城到省城做些生意。经济基础决定思想宽度。丑人我做习惯了,秦风,医疗根本没有理想主义。”

此时,按照民警阿吉叔的指引,一台ec135缓缓降落。

直升机医师和两名护士下来,确认过患者体征:“不是两名患者吗?”

秦风低声说:“另一名放弃乘坐,已签告知书。”

那个颅骨钻孔引流的老人,在各医护的护送下被抬到飞机上、紧紧扣好固定,联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和微量泵。

螺旋桨轰鸣中,那女儿告诉随着飞机准备出发的秦风,她大哥已在省医院等着了。

秦风在急诊吴主任手下规培时曾培训过直升机救治操作,现在戴上耳罩、迈入机舱又按要求迅速穿好鞋套、落座在最后一个医护位置、又扣好安全带。

随着飞机上升时,他似乎看得到另外那名患者与他妻子,一直眼巴巴地注视着这一切。然后甩甩头,不可能看得到。他把一切忘在脑后,专心在眼前患者的体征变化上。

一定是飞机的轰鸣,让左肩的伤越发肿胀疼痛。

医生从来都不是神。

第108章

就算有了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和有力的助手, 医生也不是神。

山区颠簸,与秦风受训练时的沿海地区条件没得比。

左肩疼痛一直在折磨,他叹口气, 医学原则先救命再治病, 顾不上那么多。

患者躺在他们眼前, 头高脚低,全身被束带固定得严严实实, 绷带上下各露出一点花白头发。

山区飞行时气流不稳定, 对患者的颅压会有影响,但一小时直升机,总好过七小时接力车程。毕竟车载维生系统电源只有4小时。

起飞约15分钟, 眼见患者的表情, 无意识地皱眉, 喉咙里“嗯~”地缓慢呻吟。

秦风就知道,血肿已经扩大, 且由于气压,半凝血排出变慢。

查左侧瞳孔果然再次散大, 现在5。

考虑1小时前才使用过甘露醇,只能减半, “护士, 快速静推甘露醇125毫升, 速尿40毫克。等下到省医记得查血气,钾离子低于35就补。”

他又问:“需要负压抽吸, 有吸引器吗?”

吴医生答:“没有,只有注射器。”

“那就给我20毫升注射器。”

用无菌纱布垫着引流管接口,示意断开引流袋,随后接过注射器。

活塞回抽时透明针管内浮现少量淡红色絮状物, 约有5、6毫升。

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吸三次后,引流管终于恢复通畅,gcs回复到12,患者的面部表情放松下来。

飞机已起飞了40分钟,再次呼吸心跳骤降、收缩压飙升,库欣反应急剧。查右瞳孔也在扩散、对光反应迟钝。

两位医生拆开弹力绷带,触诊右额颞位。有膨膨感,局部张力急剧增高,考虑对侧迟发性血肿可能,要在这位置再次引流。

刚才在召唤直升机时,已大致说明患者情况。派来的这位直升机吴医生,是省医院急诊外科骨干,曾在神外科完成6个月专科培训,具备如头皮清创、简单颅骨骨折处理、钻孔引流等一级神外手术资质。

秦风坦诚告知,自己左肩在约两小时前被重物撞击致伤,担心动作变形。

吴医生抬头见他额角微湿,追问:“抬臂困难?”

秦风回避问题:“您既有经验,您来做,快点!”伤处是疼痛,但现在没时间关注。

两名医生相互配合下,吴医生尽快完成了右侧颞位引流及置管。

但颅压没能快速下降。

考虑刚才甘露醇和速尿推完、近25分钟了,尿量才50l。

引流管滴血变慢,注射器负压抽吸吸不出来,估计有血块堵住。

秦风又用注射器针头探过,排不出来。

只能手术扩大骨窗减压。

吴医生坦诚:“没做过,只做过扩引流孔。”

毕竟扩3的骨窗是神外二级手术了,虽然按资质,秦风可以指导对方进行,两人都不算违规。

但外科操作并不能只凭口述就能顺利操作,且还在抢时间。

窄小的机舱内,秦风咬牙用左肘顶住患者肩颈交界处,虎口卡住患者下颌,以代偿左肩无力。发力固定患者时,肩胛骨内侧传来轻微的撕裂感。

他停顿一秒以适应疼痛,不能再拖。

右手操作咬骨钳迅速扩孔,清除血块后、在骨窗内放置新的引流管。

暗红色血液再度顺利排出,库欣反应减轻,表示颅压降下。

此时,已可以看清患者脑组织搏动。

按他指示,吴医生迅速用生理盐水冲净创面,以脑棉片覆盖在暴露的脑组织

上,最快速度缝合头皮。又与护士共同层层包扎,静推抗生素。

航程的最后五分钟,三人都祈祷别再发生意外。资料和操作刚才已实时同步至省医,现在省医顶楼停机坪上,相应医生已在接应。

秦风随担架跟进,一边口头再向接诊医生重复了操作及用药。患者送进神外楼层专属的ri室,他的任务终于完成。

晚上10点多。秦风托着左手肘,赶紧按电梯打算去急诊。

“小秦。”就在附近,戴着口罩的该省省医神外一把手的李主任,一眼就认出长身玉立的他,想招呼他过去办公室坐坐,“稀客呀,是秦首席有何指示?”

李主任是父亲以前刚升任副主任时带的第一批研究生。那时他爹才30多,他也才几岁。去年年会时,他也与李主任见过面。

面对李主任笑称他“小师弟”,秦风哪敢当,学术界讲求辈分和谦虚,李主任年轻时与他导师严教授还做过同窗。

“李主任,您好!”秦风放下环抱在胸前的双手,礼仪端正。这时他是秦伟树的儿子,严教授的徒弟,不配有名字。

又及,秦伟树自今年春节后,荣任某多学科联合的重点研究项目首席。人人都在传老秦很快还要升。因此在华瑞内,周强几人虽然赶走了秦风,也不敢强硬对付以陈英为首的医疗派系。

李主任上下打量这位一向得体贵公子,好奇他怎么灰头土脸。

幸好刚才几次清血肿没喷到衣服上,这件衬衣是楚非昀送的,脏一点还能洗。

秦风正色回答:“刚才发生了事故,患者急救时做了钻孔引流,现送过来。之后就拜托您这边。”

刚才的患者将会尽快手术,至少是颅骨修复、到开颅清血肿。但就算是颅内血肿位于基底节区,也就三级手术,主治通过考核就有资格,开颅最多就副主任去做,肯定不会是主任出手。李主任不知收治了这患者,也不奇怪。

李主任笑道:“遇到你在,那伤者也是幸运。”

秦风赶紧谦虚,转头看看怎么电梯还没来。

李主任又随口问两句,现在负责什么项目,怎么会从沿海来到西部。竟不知他就在本省一个小乡下当基层医生。毕竟若是急救,并不限执业地点。

见他一再皱眉,又不自觉地两次以手护另一侧肘,一问才知道他自身也受了伤。

秦老师的独生子、华瑞太子爷,在他眼皮底下受伤,那还得了?李主任马上亲自让护士站拿个冰袋,又亲自打电话去急诊问哪位当班。

秦风谢过冰袋,又连声谢绝要找二线值班主任看诊,大步迈进终于等来的电梯。

李主任又叫名学生赶紧跟着帮忙,提点急诊那边关照。

父母是他永远翻不过的山。

秦风不想要如此特殊对待,几度尴尬。

就算他在电梯中再三与那名实习生说“你回去吧,我自己去就行”,但人家不敢,师命大于天。

下到门诊大楼的急诊科,主诉肩部挫伤,无可奈何地体验如何当一名顺从的公立三甲患者。

那实习生果然很懂李主任的意思,咋咋呼呼闯进去把值班医生叫醒。

他咬着牙,用手摸都摸得到,肩峰处皮温很高,肩胛下部肿胀感明显。还好急诊骨科这时不用排队。

“发力时,肩胛骨内侧撕裂感?怎么伤的?”一位刚被叫醒的强壮的中年骨科女医生,让他脱去左边上衣后,戴上手套反复触诊肩胛骨上沿:“躲什么?定住!多大个人了。”

夜班谁都烦躁。

秦风蹙眉,吸了一大口冷气,喉结滚动不已。又忍不住又躲闪了几次。

“长这么帅还怕疼。”医生语气缓下来,又随口与他聊天。因着一般不是全麻,医生都会尝试用话语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

不过这不包括秦风自己。

做神外手术要求专注,现在他也无法被任何言语分神,专注地痛着。

十分嫌弃的骨科医生放弃引导,按他描述重物砸到后、又如何再次使过力,在可能伤到的位置一再按压、又让他做抬臂内旋外旋后伸等动作。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