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娇蛮摘月亮 > 娇蛮摘月亮 第45节

娇蛮摘月亮 第45节

作者:乌龙芝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崔硕见四下无人了,才敢小声告知:&a;039;&a;039;我听老秦说,霍大人雷厉风行,铁腕强拳,可兄弟们都不太服气;尤其是以前拿阵亡抚恤的那些军户们,抚恤金削减了一半还多,这让大家怎么活啊?&a;039;&a;039;

易知舟也大为震撼:&a;039;&a;039;怎么会减这么多?抚殉金是朝廷给阵亡士兵家属的钱,减少三成已是极限!&a;039;&a;039;

崔硕长叹一口气,愁容满面:&a;039;&a;039;这就不得而知了!&a;039;&a;039;

这怎么能行?

易知舟有些着急了:&a;039;&a;039;老秦还说了什么?&a;039;&a;039;

崔硕沉思了一下:&a;039;&a;039;除了抚殉金这件事,他还说陇西军中现如今气势低迷,老秦和老苏写信给我,也是怕裁军这件事牵扯到军马场,若真是那样,只怕他们的饭碗也不保。&a;039;&a;039;

易知舟沉默不语,这件事比自己预料的还要糟糕,裁军是国策无疑,可落实起来须得讲究方式方法。

&a;039;&a;039;小侯爷,这样下去,可别出什么乱子。&a;039;&a;039;崔硕十分担忧地望着易知舟。

曾经的易家父子,是陇西军的定海神针,如今他们相继离开,再一裁军,唉,只怕人心涣散。

&a;039;&a;039;别慌,我先派人去问问。&a;039;&a;039;

话虽如此,可易知舟心里清楚,自己如今能做的并不多。

端午宴后,武帝难得清闲几日,下了朝便摆驾长乐宫,洛贵妃的小厨房在后宫是出了名的手艺精湛。

五月下旬,日头越发炎热起来,室内早早摆上了冰鉴,五彩描金攒盘内是用泉水寖泡过的新鲜瓜李。

个大饱满,沁凉味甜。

武帝半倚着竹抱,神情舒展,想到今日似乎未见女儿:&a;039;&a;039;怎么不见九儿?&a;039;&a;039;

洛贵妃笑着解释:&a;039;&a;039;日头毒辣,九儿心疼那小狸奴,便也窝在成华宫内不肯出来。&a;039;&a;039;

武帝:&a;039;&a;039;原来如此,曹宇啊,派人将朕新得的白瓷凉枕送到成华宫去。&a;039;&a;039;

贵妃无奈:&a;039;&a;039;那可是宿州元氏进献给陛下的纳凉宝物,您自己都没使呢,怎么好给她一个小辈用?&a;039;&a;039;

武帝却不甚在意,握着贵妃娘娘的玉手缓缓摩挲:&a;039;&a;039;那凉枕是白瓷釉面的,清凉却不冰人,九儿前些时日不是睡眠不好嘛;如今天气更热了,凉枕恰好能助她安眠。&a;039;&a;039;

语落,武帝饮了一口凉茶,与贵妃娘娘闲话家常:&a;039;&a;039;下个月,是宿州姑奶奶的八十大寿。&a;039;&a;039;

洛贵妃惊叹:&a;039;&a;039;噢?臣妾记得我朝开国以来,耄耋之年的长者也不过千余人,想来咱们这位姑奶奶真是福寿绵长,春秋不老呢。&a;039;&a;039;

武帝点点头:&a;039;&a;039;潜邸的族人来信,希望朕能下旨册封她老人家为福寿仙人。&a;039;&a;039;

贵妃娘娘沉吟片刻,细细品味起来:&a;039;&a;039;前几年,陛下才册封了老人家为一品诰命夫人,如今又要封福寿仙人?&a;039;&a;039;

一品诰命夫人每年单是朝廷分发的俸银便有三千两,加之各类年节的赏赐之物,已经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了;如今元氏族人还嫌不够?居然敢巧立名目,又来向陛下讨赏?

唉,真是贪心不足啊。

武帝面上也有几分不悦,语气冷然:&a;039;&a;039;我朝开国以来,还没出过这种称号呢,宿州这帮人未免太恃宠而骄了些。&a;039;&a;039;

贵妃娘娘深知陛下顾念旧情,此刻虽然嘴上抱怨着,可最终还是会应允下去的。

&a;039;&a;039;陛下,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咱们元氏一族得上天眷顾,姑奶奶又耳聪目明,身体康健,这是咱们这些做晚辈的福气。荣宠也罢,封号也罢,都是陛下的一份心意。&a;039;&a;039;

武帝听得舒心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广袖一挥:

&a;039;&a;039;罢了,福寿仙人就福寿仙人吧,权当是孝敬她老人家了。&a;039;&a;039;

武帝终究还是应了元氏族人的请求,命人拟旨册封元氏姑奶奶为本朝的福寿仙人,并御笔亲提了&a;039;&a;039;福寿&a;039;&a;039;二字。

第39章 福寿仙姑

橘光漫天,暮云璧合。

在寝殿里歇了一日的九公主懒洋洋地抱着小狸奴出了门。

贵妃娘娘传话,要她去长乐宫小叙。

殿内,武帝慈眉善目地冲女儿招招手:&a;039;&a;039;近日拳法练得如何?何时给父皇展示一番?

&a;039;&a;039;

元季瑶依偎在父亲身边,细细回禀:&a;039;&a;039;儿臣已经学完一整套了,但还有几分生疏,待过些日子熟练些,一定请父皇过目!&a;039;&a;039;

武帝拍拍女儿的手,满脸笑意:&a;039;&a;039;一言为定,朕可记下了。&a;039;&a;039;

父女俩谈论了一会儿拳法,贵妃娘娘带人端来了玫瑰饮子,另有几道瓜果小食,一家三口坐在院中的雅庭轩,草木葳蕤,气氛和乐。

&a;039;&a;039;怎么不见老八?&a;039;&a;039;武帝想起还有一件差事要安排儿子,于是命曹公公去请八皇子。

元季瑶端起手中的葵口杯,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眸。

自打永安寺的事情后,元崇烨便很少进宫;他倒是写了一份亲笔信给妹妹,上面简要阐述了??家的事情,他说欠妹妹一个人情,请妹妹将此事咽进肚子里。

元季瑶看过信后立即就烧毁了,在她心目中亲哥哥元崇烨一直是文韬武略,厚德流光之人,近些年父皇委派下来的差事他都办的圆满;每每得到陛下嘉奖,就连朝中某些重臣也开始见风使舵,暗暗生出了拥趸之心。

这一次滇南盐铁案,若不是那小和尚冒出来,元季瑶一定想不到,哥哥居然真的藏匿了罪臣之女。

她有心见一见那位女子,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可元崇烨却写信请求她守口如瓶。

唉,她微不可察地轻叹一口气,精致秀丽的眉宇间闪过一丝愁绪。

待八皇子匆匆赶来时,武帝已经同贵妃娘娘母女用过晚膳了。

武帝:&a;039;&a;039;听说大理寺那边已经结案了?&a;039;&a;039;

元崇烨扫了一眼妹妹才躬身做答:&a;039;&a;039;回禀父皇,贼人已如实供述,案件脉络清晰,大理寺审核过,已经可以结案了。&a;039;&a;039;

洛贵妃一想起来还觉得愤恨不已:&a;039;&a;039;这些山匪真是胆大包天,光天化日胆敢劫持当朝公主!都城何时出过这种乱子?&a;039;&a;039;

贵妃还想细问案情。

女儿却开口打断:&a;039;&a;039;母妃别说了,儿臣好不容易忘记那些事,您如今一提,儿臣回去又要做噩梦了!&a;039;&a;039;

洛贵妃闻言立即流露出疼惜之态。

就连武帝也耐心地安抚起来:&a;039;&a;039;罢了、罢了,怪朕,朕不该问。&a;039;&a;039;

语落,一家四口整整齐齐赏花喝茶。

元崇烨不知是心虚还是心烦,几乎不怎么开口。

武帝说起宿州姑奶奶八十大寿,顺势便要将这贺寿的差事交给元崇烨:

&a;039;&a;039;太子这些日子盯着裁军一事,只怕抽不开身;老三媳妇初诞麟儿,他眼下也不好出远门;这事也只能安排给你了······&a;039;&a;039;

元崇烨并未立即应声,反而看了一眼对面的妹妹:

&a;039;&a;039;父皇,姑太祖椿龄无尽,命格硬朗,这等天赐的好福气实在是令人羡慕,儿子粗枝大叶的,去了也不讨她老人家欢心,倒不如叫九儿去?&a;039;&a;039;

语落,在场三人皆满脸诧异。

元崇烨却不急不慢:&a;039;&a;039;九儿活泼机敏,姑太祖若是见了她必然开怀。&a;039;&a;039;

&a;039;&a;039;再者,年初至今九儿几次遇难,虽有惊无险,但到底令人挂心;此番若能去沾一沾姑太祖的好福气,往后妹妹亦能如她老人家一般福寿绵长,百福具臻。&a;039;&a;039;

元季瑶被哥哥的话唬得一愣一愣,实在不懂这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宿州山高水远,且她与姑太祖没什么交情,她才不想去呢!

洛贵妃嗔怪地拍了拍儿子:&a;039;&a;039;可如今暑气正盛,她一个小女子不远千里去宿州,若是路上再有什么意外?&a;039;&a;039;

武帝沉吟着不急于表态。

&a;039;&a;039;喵呜。&a;039;&a;039;

原本乖巧的小狸奴却忽然扑腾一下跳出主人的怀抱,追着院落里一只翩翩飞舞的彩蝶而去。

元季瑶急忙起身去追。

八皇子居然也破天荒的站起身陪妹妹一起去追小狸奴。

花池畔,小狸奴扑腾了几下,彩蝶翩翩然飞远了,元季瑶这才伸手抱起它。

她压低声音,充满怨气地质问哥哥:&a;039;&a;039;为何要让我去宿州?&a;039;&a;039;

元崇烨老神在在的瞄她一眼:

&a;039;&a;039;你近日可曾见过武安侯?&a;039;&a;039;

元季瑶茫然的看着八哥:他问这个做什么?

元崇烨心中虽有几分不情愿,但还是坦然相告:

&a;039;&a;039;

武安侯想要告假离京,但因时日太长,他的上峰不敢擅自做主,于是便将这件事上报到我这里。&a;039;&a;039;

元季瑶眨眨眼:&a;039;&a;039;他要告假?去哪里?&a;039;&a;039;

元崇烨摇摇头:&a;039;&a;039;具体原因不太清楚,但我猜测,他应该是要回陇西。&a;039;&a;039;

眼下正在裁军,他偏偏这时候告假,明眼人谁能猜不出来?

&a;039;&a;039;那你应允了吗?&a;039;&a;039;元季瑶倒是不懂前朝风云,但她相信易知舟既然要这么做,必然是有合理缘由的。

元崇烨睨妹妹一眼:&a;039;&a;039;当然不能应。&a;039;&a;039;

纵然他是武安侯,可也是殿卫军,没有正当理由,告这么长的假,如何叫底下的人心服口服?

只是他的上峰担心易小侯爷未来当了驸马爷,既不愿意得罪他,又不愿承担责任,所以才饶了一圈请示到八皇子这里。

元崇烨不知易知舟与妹妹如今是什么情形,但看得出来,妹妹对他情窦初开,所以自己今日才会多嘴。

&a;039;&a;039;你若是去宿州贺寿,他不就能名正言顺护你去宿州?&a;039;&a;039;。

他冲妹妹眨眨眼狭促道:&a;039;&a;039;毕竟,宿州再往西一百里,就是陇西了&a;039;&a;039;

武安侯府。

月色阑珊,易小侯爷连日接到几分来信,都是陇西加急送来的。

信中传来的消息一桩桩,一件件都令他坐立难安。

今日傍晚,军马场又来了一封信,老秦向曾经的上峰易小侯爷写信痛诉霍大人的草率行径,军马场也受到了此次裁军的波及。

易知舟看完信,连夜从府中公账上支出两千两银子,命人快马加鞭送到陇西去。

末了,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看账本。

&a;039;&a;039;临渊。&a;039;&a;039;易夫人端着托盘进了屋。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