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延州城内逛了一圈,且将这延州城的繁华不提,梁从吉终于将他带到了一处正店的门前。
前线边陲的军事重镇,繁华得现在也已经都有正店了,而且居然还不止一家。
就说眼前的这一家,居然叫小仙居,规模看...
王小仙送走江宁公后,独坐书房,案头烛火微弱,映得他脸色忽明忽暗。他心中清楚,张方平此番前来,不过是朝廷对京东路施压的第一步。孔宗瀚既然能在京师调动户部尚书亲临京东路,那接下来的手段,恐怕不会仅限于言语上的逼迫。
他正思忖间,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童贯推门而入,神色凝重。
“大人,孔宗瀚在京东路的亲信名单已大致摸清,其中几人已在州县中暗中推行新政,甚至开始强征赋税,百姓怨声载道。”
王小仙缓缓抬头,目光沉静如水:“可有证据?”
童贯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双手递上:“这是各地密探搜集的证据,包括账册、文书、百姓口供,皆可作证孔宗瀚安插之人确有违法之举。”
王小仙接过,展开细看,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证据若能呈于朝廷,足以证明孔宗瀚擅权专政,甚至可动摇其在朝中根基。”童贯低声说道。
王小仙缓缓合上文书,缓缓道:“若此时将此证据呈上,朝廷必会震怒,但未必会立刻处置孔宗瀚。他背后之人,未必会坐视不理。”
童贯一怔:“大人的意思是……”
王小仙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下的京东路城池,低声道:“我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让朝廷不得不正视京东路局势的契机。若能在新政推行过程中,让百姓真正受损,甚至引发大规模民变,朝廷才会重新审视变法的推行方式。”
童贯皱眉:“可若真引发民变,京东路恐怕难以收拾。”
王小仙冷笑:“孔宗瀚急于求成,正是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若他能逼我表态,那我便让他亲手点燃这把火。”
童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属下明白了。我会安排密探暗中煽动百姓,让他们对新政产生更深的抵触情绪,同时让孔宗瀚的亲信在推行新政时,手段更为激进。”
王小仙点头:“但不可过火,要让民变似有似无,让朝廷感到不安,又不至于真正失控。”
童贯拱手:“属下明白。”
王小仙转身,目光坚定:“京东路的百姓,不是新政的牺牲品,但也绝不能成为变法失败的替罪羊。我要让朝廷明白,变法不是儿戏,不能由一人之意志决定。”
童贯沉声道:“属下定不负大人所托。”
翌日清晨,京东路各地传来新的消息。孔宗瀚的亲信在数个州县强行推行新政,征收新税,甚至以“抗法”之名拘捕百姓,引发更大规模的骚乱。
王小仙召集京东路各地官员,当众宣布:“本官已掌握确凿证据,孔宗瀚在京东路安插亲信,私自推行新政,违反朝廷律令,破坏地方稳定。即日起,提刑司将依法查办此案,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有官员低声劝道:“大人,此举恐怕会激怒朝廷。”
王小仙冷冷道:“若朝廷真欲变法,便应依法推行,而非由一人独断专行。若新政推行不当,引发民变,责任在谁,自有公断。”
那官员不敢再多言。
王小仙随即下令,提刑司正式立案调查孔宗瀚亲信案,并命各地官员配合调查,同时暂缓新政推行,待调查结果出炉后再作定夺。
此举一出,京东路顿时风声鹤唳。孔宗瀚的亲信纷纷被拘,新政推行陷入停滞,百姓虽仍心存疑虑,但至少不再被强行征税,局势稍显缓和。
然而,孔宗瀚的反应也极为迅速。他再次派人前往京师,向朝廷控诉王小仙“擅权妄为”、“阻挠变法”,并称京东路百姓已对新政心生不满,若不立即采取强硬手段,恐将引发更大动荡。
朝廷果然震动,数日后,一纸诏书下达京东路,命王小仙即刻进京述职,并命张方平暂代京东路提刑司之职。
王小仙接到诏书时,神色平静。
他缓缓道:“终于来了。”
童贯担忧道:“大人,此去京师,恐有不测。”
王小仙淡然一笑:“若我此去不归,你便接掌提刑司,继续查办此案,务必让孔宗瀚的罪行大白于天下。”
童贯重重点头:“属下誓死完成任务。”
王小仙整理好行装,临行前夜,他在书房中独自一人,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亲兵连夜送往江宁公府。
翌日清晨,王小仙启程进京。京东路百姓闻讯,纷纷前来送行,皆跪于城门口,泪流满面。
“王大人,京东路的百姓,等着您回来!”
王小仙回望一眼京东路城池,心中默念:“京东路的百姓,我王小仙,绝不负你们。”
他转身登上马车,车轮滚滚,向京师方向驶去。
京城,皇宫深处。
皇帝赵顼坐在御案前,手中握着孔宗瀚与王小仙的奏章,眉头紧锁。
一旁的宰相王安石缓缓开口:“陛下,京东路之事,已成变法推行以来最大之变数。王小仙虽为提刑,但其行为已近抗旨,若不严惩,恐各地效仿。”
皇帝沉吟片刻,道:“王小仙所言,亦非全无道理。京东路民情复杂,若贸然推行新政,恐引发动荡。朕虽欲变法,但亦不愿百姓受苦。”
王安石皱眉:“陛下,变法本就有风险,若事事顾虑百姓,新政何以推行?”
皇帝目光微沉:“王卿,朕知你忠心为国,但京东路之事,恐非表面所见。王小仙此人,素有胆识,若非确有其事,他不会贸然抗旨。”
王安石沉吟不语。
皇帝缓缓道:“王小仙既已来京,朕便亲自召见,问个明白。”
数日后,王小仙入宫面圣。
他跪于御前,神情自若。
皇帝问道:“王小仙,朕问你,为何擅自暂停新政推行?”
王小仙朗声道:“回陛下,臣暂停新政推行,非为抗旨,而是因京东路百姓困苦,新政推行过急,已引发民怨。臣身为提刑,职责所在,不得不谨慎行事。”
皇帝目光微动:“你可有证据?”
王小仙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双手奉上:“此为京东路各地百姓口供、账册、文书等证据,皆可证明孔宗瀚安插亲信,私自推行新政,甚至强行征税,导致百姓怨声载道。”
皇帝接过,展开细看,脸色逐渐凝重。
王安石在一旁皱眉道:“陛下,王小仙所言,未必属实。京东路百姓之苦,或另有隐情。”
王小仙淡淡一笑:“陛下,若臣所言有假,臣愿以性命担保。”
皇帝沉思良久,缓缓道:“王小仙,你可知你此举,已触怒朝廷?”
王小仙抬头,目光坚定:“臣知之。但臣更知,京东路的百姓,不能成为新政的牺牲品。”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叹息一声:“王小仙,你且退下。朕会彻查此事。”
王小仙起身,躬身一礼:“臣告退。”
他转身离开大殿,心中却明白,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京东路的风,也才刚刚吹起。
王小仙离开皇宫后,暂居驿馆,静待朝廷的裁决。他心中清楚,皇帝虽未当场表态,但已动摇了对新政推行方式的信任。若能再添一把火,或许便可彻底扭转局势。
驿馆内,夜色沉沉,烛火摇曳。童贯派来的亲信低声禀报:“大人,京东路各地局势已进一步恶化。孔宗瀚的亲信在推行新政时手段愈发狠厉,百姓被强行征税,甚至有数起百姓围堵官府、殴打差役的事件。”
王小仙缓缓点头,道:“可有死伤?”
亲信道:“目前尚未有大规模伤亡,但已有官员被百姓围困,无法出城。”
王小仙微微一笑:“很好。让童贯继续暗中推波助澜,务必让朝廷感受到京东路局势的严重性。”
亲信领命而去。
翌日,王小仙再度入宫,皇帝召见他于偏殿,身旁仅有王安石与几位心腹大臣。
皇帝面色沉郁,道:“王小仙,朕已查阅你所呈之证据,京东路局势,确如你所言,颇为复杂。然变法乃国之大事,若因地方动荡而停滞,恐误国误民。”
王小仙拱手道:“陛下,臣非反对变法,而是反对仓促推行、不顾民情。若新政推行不当,百姓遭殃,变法之名虽正,实则伤民,反失人心。”
王安石冷哼一声:“王提刑,你此言未免危言耸听。变法之初,百姓难免有怨,然若能坚持推行,终有成效。”
王小仙淡然一笑:“王大人所言,是理想之言。然京东路百姓,非纸上之民,若新政推行不当,激起民变,届时悔之晚矣。”
皇帝沉吟片刻,忽然道:“王小仙,朕欲派一员重臣前往京东路,实地查访民情,你可有推荐之人?”
王小仙心中一动,知皇帝已有意暂缓新政推行,便顺势道:“回陛下,臣以为,若要彻查京东路局势,非御史中丞刘挚不可。此人刚正不阿,素有清誉,百姓信服。”
皇帝微微颔首:“刘挚……确是合适之人。”
王安石皱眉道:“陛下,若派刘挚前往京东路,恐会动摇新政推行之决心。”
皇帝摆手道:“朕意已决。明日便下旨,命刘挚前往京东路巡视民情。”
退朝后,王小仙回到驿馆,江宁公已在等候。
“如何?”江宁公问道。
王小仙坐下,缓缓道:“陛下已动摇,新政推行恐将暂缓。若刘挚前往京东路,亲眼目睹百姓困苦,新政恐怕难以继续强行推行。”
江宁公微笑道:“你果然未让老夫失望。”
王小仙低声道:“但孔宗瀚不会善罢甘休。他若察觉风向不对,必会另寻对策。”
江宁公点头:“你放心,老夫已安排妥当。刘挚此去京东路,自有暗中相助之人。他若看到真相,必会如实上奏。”
王小仙沉思片刻,道:“若刘挚上奏,朝廷若仍执意推行新政,我该如何应对?”
江宁公目光深沉:“若到那时,便只能以死明志。”
王小仙微微一震,随即郑重道:“若新政推行,真致京东路百姓流离失所,臣愿以性命相谏。”
江宁公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有你这句话,京东路百姓便有望了。”
数日后,刘挚启程前往京东路,随行的还有御史台数名官员,以及皇帝亲自指派的调查人员。
京东路百姓闻讯,皆知朝廷终于派人来察访民情,纷纷聚集于城门口,跪地哭诉新政之苦。
刘挚一路巡视,亲自走访州县,查阅账册,询问百姓,所见所闻,皆与王小仙所言无异。
回到京师后,刘挚立即上奏,详细陈述京东路百姓之苦,新政推行之弊,并建议暂缓推行,待朝廷重新审视变法策略。
皇帝览奏,神色凝重。
王安石大怒,奏请皇帝严惩王小仙,以正朝纲。
皇帝未置可否,只是沉思良久,最终道:“变法之事,朕本欲速成,然京东路之状,实令人忧心。若新政推行不当,反致百姓流离失所,朕岂能安心?”
王安石急道:“陛下,若此时暂缓新政,恐天下观望,变法将难以推行。”
皇帝缓缓道:“朕意已决。京东路新政暂缓推行,待朝廷重新拟定推行之策。”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王安石脸色铁青,孔宗瀚更是怒不可遏,却无可奈何。
王小仙得知消息后,长舒一口气,跪于驿馆中,向京师方向叩首:“臣,不负京东路百姓。”
翌日,皇帝召见王小仙,道:“王小仙,朕知你忠心为国,亦知你为民请命。京东路之事,朕已明察。朕欲调你入京,任御史台左司谏,专司监察百官,你可愿往?”
王小仙叩首道:“臣愿往。”
皇帝点头:“好。你既愿为京东路百姓请命,朕便信你亦能为天下百姓请命。”
王小仙起身,心中却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京东路虽暂缓新政,但变法之争,尚未结束。而他,已站上更大的舞台。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