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257章 参录尚书事

第257章 参录尚书事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何皇后泪眼婆娑的看着瘦的有些不认识的何进,兄妹二人抱头痛哭,刘辩有些尴尬的看着这一情景。

“这就是你说的瘦了些许?”何皇后哭够了,抬起头对着刘辩说道,语气十分不满。

“是瘦的多了。”刘辩小声答道。

“陛下,兖州急报!”侍从的声音急促而又快速的朝着房间靠近。

“母后?”刘辩询问何皇后的意见。

“去吧。”何皇后气冲冲的说道。

刘辩也站起身朝着外面走去,这还真不是他安排的,只能说运气好,让他能够离开何皇后的视线。

“怎么了?”刘辩出了门,对着跑过来的侍从说道。

“陛下,扬州八百里急报......”侍从跑到跟前,喘着气说道。

“给我!”刘辩的脸色也阴沉下来,旁边的侍从接过奏疏,交到刘辩手里。

扬州有人起兵了!

刘辩有些很无奈,他对扬州还没有什么动作,扬州刺史陈温也是刘宏年间过去当的刺史,他也没有要求陈温做什么,结果大汉帝国最薄弱的一环还是出现了问题。

严白虎直接起事造反!

吴郡郡守盛宪称病弃官!

寒冬腊月,刘辩鼻子里喷出的气体清晰可见,并且越来越长!

“混账!”刘辩气的说不出话来。

有人起兵造反他可以接受,郡守是个军事废物他也能接受,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怎么让他接受?

以病去官?

这比郡守向叛贼投降也差不了多少!

“怎么了?”何皇后有些不满的问道。

什么叫混账,她现在还没跟刘辩算账呢,刘辩倒先表达不满了。

“扬州有人起兵造反,母后,儿臣恐怕得先行离开,找人商议如何解决此事。”刘辩放下奏疏,转过身对着何皇后说道。

“怎么………………”何皇后有些不太相信,怎么偏偏这个时候来奏疏说有人起兵,莫不是辩儿安排的人?

“去吧。”何皇后叹了一口气,随后说道。

她也不想去查证刘辩话语里的真假,眼下既然刘辩不想待在这里,那她也没办法。

“多谢母后。”刘辩并没有在意何进的去留,眼下扬州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刘辩暂时也没有办法解决此事,扬州地处偏远,他给陈温派去运送算税的部队这会儿都还没到扬州,更别说他现在再向扬州派遣军队,就算他现在就向扬州派遣军队平叛,等大军到达以后也得三月以后。

而且洛阳城里的军队不能再出动了!

他还需要镇场子的军队在洛阳镇压局势,如果再往外派军队,万一别的地方再次起事,那他手里可就没牌可打!

还没等刘辩决定要怎么解决扬州的事情,兖州急报,有人起兵谋反,青州、徐州紧随其后。

半壁江山陷入战火之中,大汉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黄巾刚刚起事时风雨飘摇的那个时间段。

朝廷一下子变得被动起来,刘辩想象中最坏的情况也直接发生,关东之地的税收不好征啊!

面对这么危险的情况,刘辩反倒没有刚听到扬州叛乱时的愤怒,整个人也显得十分恬淡,按部就班的处理朝政,仿佛外界依旧一片莺歌燕舞。

刘辩是真的没办法了!

如果说一州一郡有人谋反,刘辩还得想办法派出大军去平叛,等到这个地步,刘辩也就只能守着洛阳,老老实实握着剩余的军队,绝对不能轻举妄动,等待着地方上的战斗结果。

如果他派出去的校尉与军队没有将叛乱镇压,那他就得派兵守好洛阳附近的关隘,接受关东之地事实上的分裂割据,之后再看情况决定汉室的未来。

大汉走了这么多年,也到了走不下去的地步了。

“陛下......”朝会上的气氛有些沉寂,大家都觉得朝廷这下危险了,关于算税的讨论重新拿了出来,开始对天子反攻倒算。

之前大家就说不要征收算税,不要征收算税,天子你捂着耳朵不听,一意孤行才导致现在的情况,现在关东之地谋反了吧!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拨乱反正,下达停止征收算税的诏书,天子向天下认错,之后朝廷再安抚这些人,

不管怎么样,先将叛乱平息,之后的事情再另行讨论。

按照过去的惯例,的确应该是这样的办法处理,这样也是老成谋国的典型案例,毕竟只要谋反那就证明有问题,朝廷的存在不就是为了太平嘛!

刘辩在御榻上看着群臣不断起身诉说着自己的想法,不断赞同同僚的想法,他并没有在意这些话语,算税征收一事他绝对不可能低头,一旦低头以后想要征税那就难了。

没有钱,大汉能维持多久那就是一个未知数,可能他也就只能在洛阳城里当一个天子,就跟几百年前的周天子一样。

“钱从哪里来?”刘辩面无表情地问道。

“朝廷每年最起码就得五十多亿钱以供开支,没有税收拿什么维持朝廷,你们的俸禄又该如何发放?”刘辩站了起来,对着群臣说道。

“陛下,平叛所需花销不小,如果为了征收而把百姓逼迫至起事造反......这样的税收又有什么作用?还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眼下国库尚有钱粮,百姓赋税......”群臣的意见怼了回来,税收是为了安稳,但是眼下已经证明征

收算税不可能安稳,那陛下你是不是错了?

既然错了,那就应该认错,立即下诏停止征收算税,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叛乱之中!

刘辩有些心累,倒不是因为跟群臣的争辩,他现在又不用自己踏上战场,可以一直跟群臣吵个不停,只是地方的事情总得有个结果。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刘辩坐了回去,面无表情地向还没有发表意见的朝廷重臣。

“陛下,算税征收不能停。”大司农周忠出人预料的第一个站起身表达对刘辩的支持,即便扬州是最先有人起兵谋反的地方。

“朝廷从百姓身上征收的赋税近几年已经不可能增加,没有算税,朝廷能拿到手的赋税只有二十多亿,眼下只有算税能够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眼下的确有人起兵作乱,对算税征收一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西园诸军已经外出

平叛,只需静待一段时间,叛乱平息之后再度让地方开始征收算税即可。如若现在就停止征收算税,朝廷也无钱粮继续维持。”周忠立场鲜明的表达着自己的意见,这个算税必须得征,顶着地方叛乱也得征收,绝对不能停止,一

旦现在半途而废,那大汉就真的完了。

“眼下关东之地有人起兵,的确是有一点风波,但是还没有到亡国的地步!”周忠转身对着群臣肃声说道,替天子压制群臣汹涌的意见,朝廷这里必须得保证一致意见,不能在关东叛兵还没打过来之前朝廷这里就先乱了!

“算税征收乃是天下州郡全面展开,若是停止关东之地的算税征收,那司隶七部连同南阳郡的算税是不是也得停下,已经征收的算税是不是也得退回?朝廷也将前段时间发的俸禄全部补齐,眼下是不是也得将你们手里的俸

禄全部收回?”周忠拿着事实开始跟群臣讲道理,国库里的钱粮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司隶七部连同南阳郡的算税。

这些算税已经证明了可以维持朝廷的运转,那周忠就不会让这些算税再返回各家手中。

群臣静默无言,周忠说的也是事实,一旦停止征收算税,那之前的算税怎么算?南阳的豪族可都缴纳了算税,之后人家是不是也要闹?其他地方的税款可以压下去,南阳郡跟河南尹的算税可得说清楚来龙去脉,光是现在朝会

之上出身南阳的官员可就不少,这笔钱肯定不可能就这样白白出。

“臣有奏。”太常刘弘站了起来,他就是南阳人。

刘辩顿了几息,让刘弘直接说出自己的陈奏。

“算税征收一事乃是国之要政,若是朝令夕改,朝廷威望顿时无存。只是各州叛乱也是急需处理之事,朝廷也可暂缓算税征收一事,先行平乱,下达诏令安抚地方,等叛乱平息之后,再议算税征收一事。”刘弘并没有明说停止

征收算税,只是说先平定叛乱,之后再讨论这件事。

“算税征收无需再行讨论,关东之地四十亿钱的算税是老夫定下的,陛下与群臣也都认可这个数字,各州也都分摊了这四十亿钱的算税,还需要进行什么讨论?”周忠转过头,调转火力对着刘弘直接喝问道。

“臣有奏。”另一位宗室重臣光禄勋刘虞站了起来。

“准奏。”

“臣以为,眼下青徐兖三州刺史皆为知兵之人,各州亦有七千朝廷大军驻扎,还称不上朝廷大患,只是朝廷也要防止各叛贼联合......冀州虽有前中郎将坐镇,但仍有隐忧......如今陛下万金之躯不可轻动......”刘虞并没有讨论算

税的问题,只是说如何平叛。

眼下冀州还没闹起来,大家也都知道原因,皇甫嵩!

眼下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皇甫嵩可谓是朝廷的定海神针,大家这会儿还能安然讨论的前提就是冀州还没有叛乱发生,如果冀州也跟着乱了起来,那大家可都有点坐不稳了!

刘辩也能领兵,但是现在刘辩是天子,大家也不允许天子再上战场,那这个时候就得让皇甫嵩准备一下平叛的事情。

“前中郎将坐镇冀州,不可轻动!”刘辩直接驳回了刘虞的意见,眼下除了皇甫嵩,其他人坐镇冀州他都不放心,皇甫嵩那边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一旦冀州乱了起来,洛阳也就得直面兵锋。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刘备、曹操、盖勋三人他还信得过,即便三人比不上皇甫嵩,但是他们面对的敌人也没有那么强大,实在不行那他也就得带着大军直接上场开干。

“眼下诸事繁杂......朕欲以太尉、司徒、大司农、光禄勋、太仆、司隶校尉等七人共参录尚书事,尚书台大小事务皆由七人共同决定,之后再汇报于朕,罢免司隶校尉兼任的南阳郡守一职,罢免步兵校尉兼任的汝南郡守一

职。”刘辩下达了自己的决定,跟平叛没有半点关系,跟算税征收也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几个人事任命的决定,也没有跟群臣有任何商议。

录有总领之意,录尚书事也就是总领尚书台事务,一般来说这就是就是权臣标配。

不过光武没有失心疯,知道录尚书事的权利有多大,自然不可能将这个权利交给一个人,一般来说新君登基以后就会有二到四人成为辅佐天子的重臣,拿到录尚书事的权利,形成一个制衡。

参录尚书事也就是参与总领尚书台事务,刘辩一下子让七人拿到这个权利,自然不可能再说录尚书事,只是七人参录尚书事,真正能负责朝政大小事务的还是只有刘辩一个人,这样做只是减轻刘辩的负担,让他有时间做别的

事情。

群臣怔了一下,没想到天子会是这个做法,天子对于权力的重视程度大家也都清楚,按理来说天子登基以后就得设置太傅,之后与三公共录尚书事,辅佐天子亲政。但是天子没有这样做,别说给出录尚书事的权利,就连大汉

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惯例都直接废除,没有选择谁当太傅。

群臣也有过意见,但是被刘辩压了下来,表示你们说你们的,我就是不听。

而眼下天子一下子给出了七个人参录尚书事的权力,他们只需稍加思考自然明白天子要做什么,天子暂时还没有御驾亲征的表态,但是这个想法已经有了。

群臣瞪了刘虞一眼,没事说什么陛下不能领兵的话语,让陛下起了这个念头,这不是典型的没事找事!

刘虞有些冤枉,这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是劝说陛下不要亲自领兵,天子又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这个想法很显然之前就已经有了。

“陛下,臣身为太尉......”卢植站了起来,表示如果要打仗,也是他这个太尉上场,不然朝廷设置太尉做什么,他也不想让刘辩再踏足战场。

“各州刺史皆为知兵之人......”刘辩拒绝了卢植的提议,表示刘备等人还能应付的过来,还不用太尉亲自出马,并没有说自己不会出征的话语。

眼下他确实没有御驾亲征的计划,但是也得开始准备大军出击,他也得多去西园跑动,真真切切地了解当今西园中大军的战斗力,做好出征的准备。他是真的需要这些人给他分担政务上的压力,所以才会给这些人参录尚书事

的权力,让他能够有时间去西园。

“臣遵旨。”贾诩站了起来,接下了刘辩的命令。

其他人见状,也就只好接下陛下赐予的权力。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