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138章 白马义从

第138章 白马义从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九月二十三日,大军驻扎在范阳开始休整,同时刘辩也是检查粮草的储备,虽然平叛时间不会很长,所需粮草也不是很多,但是他需要打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四郡之地,同时也要将乌桓压制下去,粮草的转运必须得

及时进行。

在检查粮草的时候,涿郡太守带着涿郡都尉公孙瓒出现在刘辩面前。

公孙氏在辽东那是豪族,公孙瓒之前担任辽东属国长史的时候手里也积攒了一支私兵,起名叫做白马义从,与凉州的精锐部队湟中义从胡不同,湟中义从胡的军官由汉人担任,士兵由当地亲附汉人的胡人组成,而白马义从就

没有“胡”这个字,成员都是生长在边地的汉地居民。

有了这支精锐骑兵后,公孙瓒开始出战鲜卑,一旦和鲜卑接战,哪怕打到深夜也要将其击垮,鲜卑人怂了,不敢入侵辽东属国,公孙瓒在辽东打出了自己的威名,为涿县令。

朝廷也知道这么一号猛人,所以在平定羌乱的时候才会将朝廷征调的三千乌桓骑兵交给公孙瓒指挥,战后公孙瓒凭借战功和刘辩的支持迁为涿郡都尉。

公孙瓒也知道自己的都是怎么来的,光凭凉州战事上的战功可不够,他的那个好兄弟刘备是殿下一路扶持上来的,但还只是一个司马,而他可就直接成长为一郡都尉,跨过了两千石的门槛,他自然是愿意投效刘辩。

“臣公孙瓒拜见殿下。”公孙瓒下了马,抱拳行礼。

虽然人员众多,但是公孙瓒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刘辩,即便一年没见,公孙瓒依旧记忆犹新。

刘辩这张脸不适合出现在战场上,但是真的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许多跟刘辩接触过的人都会投效于他,不仅是因为刘辩太子的身份和出手大方,也是因为他的那张脸,让人看过一眼就忘不了。

“免礼。”刘辩温声说道。

“谢殿下。”二人带着属官起身。

刘辩也没有兴趣看看他们手下都有什么能人,他想知道现在的最新情报,之后才能根据情报改变作战计划,二人也随后介绍起最新的战况。

“张纯才是主导者?”刘辩有些疑惑。

“对,虽然张举自称天子,但是从来没有见其有过自己的行动,从来都是张纯做决定,末将猜测张举只是傀儡。”公孙瓒回道。

刘辩有些恍然,难怪说张纯的称号有些奇特,什么弥天将军安定王,这张举怎么好像有点蠢蛋,好歹也当过一部长官,怎么就被人当成了傀儡?

连一点自主权力都没有,人家韩遂好歹手里还有一部分兵马呢!

二张之间离间计用不了了,只能是看看能不能拉找一两个乌桓王。

乌桓也跟羌人一样,原本在塞外生活,被迁移至边境州郡,封其渠帅、大人共八十一人为王侯、君长,许其内迁,使驻牧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十郡塞之内,并置护乌桓校

尉于上谷宁城,掌赏赐、质子、关市诸事,管辖诸乌桓部落。

至于羌人为什么没有这种待遇?只能是说羌人的战斗力太差了,羌人简直就是胡人之耻。

乌桓、鲜卑、匈奴人家还能跟大汉比划两下,大汉也忌惮他们的实力,才能得到这种待遇,有拉找有威慑,而羌人就属于一打就投、一走就叛,活生生把战争变成了治安战,自然得不到大家的重视。

乌桓也没有单于,大汉也不允许乌桓出现单于统一乌桓部落,不然乌桓也早就开始生事了。

不过乌桓的实力也就那样,一般都是一方的随从,要么随匈奴攻打汉室,要么随汉室攻打匈奴,现如今鲜卑崛起,也会跟汉室和匈奴一起打鲜卑,残存在塞外的乌桓则会跟着鲜卑打匈奴和汉室,偶尔夹杂着乌桓内斗,乌桓一

百多年也没有多少实力增长,甚至还削弱了许多。

没错,匈奴如今已经彻底衰落,鲜卑人劫掠内地的时候也不介意顺手抢一把匈奴,匈奴也会跟汉室一起对抗鲜卑。

刘辩微微皱起眉头,乌桓骑兵的实力他是知道的,而且双马镫也被乌桓骑兵带回了他们的部落,现在乌桓人肯定也全部列装。

虽然乌桓人也是自幼长于马上,成年男性的骑术都很精湛,马镫对他们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这意味着汉军大部骑兵与其没有技术上的差距,突刺战术可能不会有上次的战果。

汉军骑兵唯一称得上优势的地方就是具装重骑兵,这是大汉的不传之秘,乌桓人学不到这一点,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工匠和铁去锻造铠甲。

张纯和张举就是两个跳梁小丑不足为惧,但是背后的乌桓却不得不让刘辩在意,如今大汉日薄西山,这些牛鬼蛇神也就跳出来想要试试大汉的斤两,毕竟鲜卑人年年都在劫掠,都是草原上的胡人,谁看了不眼馋?

如今张纯能不能控制住乌桓都是两说,乌桓也快要产生一个单于了吧?

丘力居统领五千多户,自称为王;上谷难楼统领九千多户,也自称为王;辽东属国苏仆延,统领一千多户,自称峭王;右北平乌延,统领八百多户,自称汗鲁王。

实力最强大的就是难楼,而他只听说过丘力居的名字,后世某些三国游戏里丘力居也会频繁出现,所以他能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强弱不一属于正常,也让他能够有了分化拉拢的余地:难楼已经接近万户,他只想保持自己的势力,防备南匈奴与鲜卑的劫掠,同时也要打压一下丘力居,防止其争夺自己的地盘;丘力居的实力第二,对于叛乱之事最为上

心,想要通过劫掠增强自己部落的实力;至于最弱小的苏仆延和乌延,称自己为王纯属逗乐子。

“孤听说公孙都尉过去有一只白马义从?”刘辩转过头笑盈盈的问道。

公孙瓒的冷汗直接流了下来,过去这个事情很爽,但是现在殿下提起来就是罪证,大汉的军队序列里可没有一只白马义从。

这种事属于可管可不管的地带,以往的州郡长官看在公孙瓒杀敌勇猛的份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孙瓒也不会如此慌张,最重要的是,这只白马义从现在还存在!

任上组建私军打击鲜卑也就罢了,现在还保留私军这是想做什么?这支私军是朝廷的军队吗?

“臣......臣过去担任辽东属国长史的时候组建了一支义从军......”公孙瓒言语有些吞吞吐吐。

涿郡太守并没有帮同僚一把的心思,他跟这件事又没有半文钱关系,为什么要帮公孙瓒一把?

“什么时候让孤看看这支让鲜卑胆寒的义从军队?”刘辩没有再逗弄公孙瓒的心思,直接问道。

大汉境内不允许有这么牛皮的私人军队!

要么收编,要么剿灭!

他可以任用公孙瓒,也可以灭了公孙瓒,不管以后公孙瓒的成就有多高,他现在还可以捏死公孙瓒。

“白马义从还在辽东属国,眼下叛军阻路,臣也无法让白马义从出现在殿下面前。”公孙瓒很想现在就出发,带着大军打军功,不然战后可逃脱不了殿下的惩罚。

“那孤就等着看看白马义从的英姿了。”刘辩笑着说道。

公孙瓒内心稍微安稳,殿下好像不会多追究这个事情,只要将白马义从献给殿下就好。

RE......

公孙瓒有点肉疼,私军之所以是私军,就是因为这玩意得自己掏钱养,他家在这支义从军队上也花了不少钱,但是现在就要直接交给殿下了。

“唉!”公孙瓒内心叹了一口气,还是决定不给自己惹麻烦,老老实实将义从交出来。

“不解决难和丘力居,这场叛乱肯定平息不了。”收集完情报,敲打完公孙瓒,刘辩站起身拿着木棍指着地图说道。

“现在已经接近十月份,鲜卑过段时间肯定也会入寇,张举和张纯狗急跳墙之下,难免不会将鲜卑引入战事之中。”刘辩说着,又指向地图北面,那是鲜卑人和塞外乌桓人的地盘。

这也是平叛很艰难的原因,不然他也不会亲自跑来幽州平叛。他们不仅要对付叛军,还要对付乌桓和鲜卑,这场战争不仅要平趟幽州,还得做好跟鲜卑干一架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压制住如今有些崩塌的局势,内斗已经极其

严重,只有胜利才能压制一下。

不仅要赢,还要赢得非常快,明年三月之前他就得全部胜利,之后带兵返回洛阳,准备从刘宏手里接过大汉。

刘宏的身体等不了他慢悠悠的步步为营,如果刘宏死了,他这边还没有结束,那就可以宣布大汉的死亡,没有钱粮会继续支撑他在这里干仗。

至于他这里败了,那刘宏就可以宣布等死,大汉依旧完蛋。

如果刘宏的身体一切正常,那他可以直接下令幽州本地募兵平叛,最多再派上几个将领过来,这样才是花费最小的解决方案。

“眼下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诸位可有什么看法?”刘辩随后看向房间里众将领,示意他们可以说话了。

征讨乌桓并不困难,现在天下还没大乱,乌桓也还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曹操征讨乌桓时那么困难也是因为天下大乱,乌桓从幽州、冀州、青州劫掠了二十余万人口,并且完全占据辽西、右北平、辽东属国三地,这才让乌桓变

得强大起来。

公孙瓒、刘备、徐荣都是幽州本地人,徐荣跟公孙瓒更是辽东地区征战多年的人,对于地形也很熟悉,不会出现大军不熟悉地理的情况。

军事会议结束,刘辩也与自己的太子府属官开了一个会,主要就是钟繇督抚粮草的事情。

“殿下,大军一至,叛军必然人心惶惶,此时若是以怀柔手段拉找一部分人,那么大军战事必然更加顺利。”钟繇进言。

打仗只要能打?,什么都好商量,刘辩欣然听从,一封诏书也从大军军营里发出。

太子诏令,赦免所有作乱之人的罪行,包括乌桓人,只要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太子会既往不咎。悬赏张纯、张举二人的头颅,只要将二人的头颅带来,定将封侯拜将。

刘辩也没指望这封诏书现在能起多大作用,打不赢这封诏书就是放屁,只是传播一下太子的仁善名声。但是一旦汉军占据优势,这封诏书可就是一柄利剑,让对面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抵抗意志,让对方能够捧着张举、张纯的脑

袋投降。

粮草后勤安排好,又从涿郡带了三百余工匠,大军一路收拢的工匠也达到了两千人,刘辩带着大军继续前行。

刘辩顺便带走了公孙瓒,至于公孙瓒手下的军队,他留给了涿郡太守,一方面是保卫涿郡地方,另一方面也是保护粮草押运。

涿郡太守有些高兴,虽然不用上战场,但是战斗的功劳还是会有一点的,只要将粮草押运干好,那么战后的功劳簿肯定有他一笔。

而张纯也接到了朝廷大军过来平叛的消息,与手下商议起了如何对付朝廷大军的办法。

而这个时候,有些乌桓人不想干了。

之前他们是跟着朝廷大军平叛,突刺战术一战定了乾坤,家里的好多东西都是这一战之后太子殿下赏赐的,这两年他们没少跟别人吹牛皮,往日里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笑得也很开心。

只是现在汉军的敌人变成了自己,乌桓人也就笑不出来了,谁会选择站在这支军队的对面?还有太子殿下对他们也很不错,如今难道还要成为太子殿下的敌人吗?

当初跟着刘辩打仗的乌桓人现在还活着的也就两千多,乌桓高层还是压制下了这些人的意见,毕竟脚蹬这个东西他们现在也有,而且他们也会玩突刺战术,凭什么觉得打不过汉军?

他们现如今十余万人,骑兵众多,只要打赢这一波,就能立即南下劫掠,乌桓高层表示已经等不及了。

张纯本人也很想打,只要干碎这支太子领导的汉军,那自然会有数不尽的人来投靠他,大汉将亡矣!

但是张纯本人并没有轻举妄动,继续屯兵于肥如,等待着太子远道来攻,他们可以以逸待劳。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