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81章 攻防上(3k)

第81章 攻防上(3k)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当看到远处的那一条黑线,刘辩就知道他能依靠的就只有手上五万出头的战兵,董卓和周慎赶不上这场大战了!

步兵开始在最前方堆放车辆,弓弩兵开始检查手上的武器,将所有的箭矢摆放在自己跟前,骑兵也开始在两翼后方列阵。

骑兵必须得跟战场隔上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大军冲锋的距离。

骑兵是大军的一部分,他们不可能现在就迎着叛军进行相对冲锋。步兵抗线、弓兵杀伤、骑兵收割,他们的任务是在叛军冲不动的时候开启冲锋,从两翼直接冲垮叛军的军阵。

冲锋才能让骑兵成为冷兵器战斗中的王牌,尤其是在大将军卫青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改革骑兵战法后,突骑让骑兵进化为成年体,成为了一只独立兵种,不再是马上步兵或者马上弓兵。

马鞍随着突骑战术的出现而出现,光武帝平定天下之时,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就是“幽州突骑”。

而就在不久前,刘辩提出的双马蹬让骑兵再次成熟,突骑战术的威力也随之提升。

现在已经不是孝武皇帝时期,大汉已经凑不出那么多的骑兵部队,尤其是当战场处于中原地区,大汉不可能放弃已经非常成熟和廉价的步兵部队不用,反而费尽心思地去组织一只规模庞大的骑兵。

除去分派给三名副将的一万骑兵,刘辩手里还剩下两万骑兵,其中一千是重甲骑兵,也就是后世的具装铁骑!

而骑兵数量的稀少就让汉军使用突骑战术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步兵抗住对面骑兵的冲锋!

只有步兵抗住对面的骑兵,让对面的骑兵失去速度,己方的骑兵才能造成最大战果。

如果步兵扛不住,那中军就很有可能被直接冲垮,也意味着汉军的指挥系统就此破碎。

只有当他手下的步兵抗住叛军的冲锋,他才能下令让骑兵从两翼切入敌军。

而远处的那条黑线也在不断靠近,叛军控制着战马踏步前进,尽量维持着大军的阵型。

两者之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如果现在就发动冲锋,那么等叛军跑到汉军阵前,战马已经开始力竭,无法发挥出骑兵的全部威力。

汉军士卒们没有关注叛军的靠近,依旧在军官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构建着由车辆组成的简易防线。

车辆只是一个临时防线,不可能完全挡住对面的骑兵,最终还是要看步兵的拦截。

但是这条防线至少能阻挡叛军的第一波攻势,血肉之躯去抗骑兵冲锋本就是一条逆天之路,如果不借助外力的话,那就是在拿这些年轻小伙子的命开玩笑。

“咚!”

“咚!”

“咚!”

鼓声落下,车辆终于堆积完成,步兵开始按照军令组成军阵。

站在战车上面的刘辩已经能够看到叛军的旗帜!

刘辩想要看清楚对面的中军位置,只要找到对面的中军位置,那他就可以让手下的骑兵部队开始冲锋,由那一千具装铁骑带领,直奔对面中军而去。

但是很遗憾,他既没有这样的视力,也没有这样的眼力。

“皇甫将军,你有何发现?”刘辩问向皇甫嵩,希望这名宿将能看出点什么。

皇甫嵩也不是神,他也看不出对面的中军在什么地方,只有真正打起来,他才能通过蛛丝马迹发现对面的中军位置。

刘辩听到皇甫嵩的话语也没有失望,皇甫嵩是宿将,但是不是雷达,不可能从茫茫人海中一下子确定对面的中军指挥!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刘辩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有一个望远镜,那观察敌人军阵的事情就不用那么费劲。

但是很遗憾,他也不知道,不过应该就是凹凸透镜组装一下。

“等回去之后就找工匠试着磨水晶镜片吧。”刘辩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此时的生产力无法烧出玻璃,但是水晶应该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而只要是手工方面的问题,工匠就一定有能力解决。

将望远镜的问题抛之脑后,刘辩看着集结完成的步兵军阵,又看看已经发动冲锋的叛军大军,内心暗自打气。

马蹄的共振似乎让地面都开始颤抖,不少汉军士卒脸色逐渐发白,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

但是没有人敢随便动作!

作为这个时代组织度最高的团体,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他们清楚地知道现在逃命的后果是什么。

不用等叛军冲上来砍了他们的脑袋,他们身边的同僚和长官就会直接杀了他们。

枪尾斜向下牢牢扎进土地,枪身呈四十五度指向天空,抵挡骑兵的冲锋靠的不是盾牌,而是这些不起眼的长枪。

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可能挡住冲起来的马匹,步兵挡住骑兵的冲锋靠的就是让这些马匹直接撞在枪尖上,殒命的马匹会停下来,形成一道道障碍,阻挡后面骑兵的速度。

没有了速度的骑兵就变成马上步兵,变成待宰羔羊。

叛军骑兵犹如波浪一般迅速靠近汉军军阵,准备将挡在他们面前的一切都冲个稀碎,随着叛军士卒眼中的杀意愈来愈深,他们也进入了弓弩射程之内。

“射!”鼓声响起,早已准备好的弓弩兵抛射出手里的箭矢。

当第一波箭矢射出之后,弓弩兵从旁边的箭篓里拿出箭矢装填拉弓,而此时身后的同袍也随着一声令下抛射出手里的箭矢,紧接着是第三波箭矢。

进行第一波射击的队伍也已经装填完毕,再次举起手中的弓弩,将箭发射出去。

三段式射击!

时刻都有人保持射击,不会出现空档。

叛军没有那么多甲胄,即便是有甲胄,大多也都是皮甲,不断有叛军士卒中箭堕马。

而此时叛军大部队仍在冲锋,不管是马匹还是士卒,只要倒地,那就永远没有站起来的机会。

叛军对此已经有了准备,他们没有任何害怕的心思,将身体紧紧伏在马背上,减少自己正面暴露在箭矢下的面积。

叛军也拉动马弓,朝着汉军军阵胡乱抛射了几次,企图能够造成杀伤。

但是汉军身上那层铁甲挡住了绝大多数箭矢,叛军的箭矢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

从进入弓弩的射程之内到接近汉军军阵,叛军冲击的速度只给汉军留下了三次装填箭矢的机会。

三十步!

冲在最前面的叛军士卒收起弓箭,拿起了自己的兵器,目光牢牢锁定住不远处的汉军军阵。

至于那些车辆?

叛军选择相信自己的马匹,相信自己不会命丧此地。

毕竟都已经冲到这个份上,就算是知道自己冲不过去,难道还能停下来躲避吗?

只有冲锋才能让自己活下来!

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的叛军士卒深知停下来的后果,他们选择一往无前,选择赌命!

在短短一秒的时间里,叛军士卒连同马匹的速度被强制降至零,惯性使得叛军士卒延续着之前的运动状态,而现在马已经动不了了,士卒也没有和马牢牢连接在一起,他们直接飞了出去。

“噗呲!”被甩出来的叛军士兵落在了长枪阵上。

没有任何言语,也没有任何动作,所有的长枪兵只是紧紧握住手里的枪杆,压低重心,等待着更多的叛军士卒和马匹撞到枪上,等待着他们自己也被撞飞出去的结果。

在战场上,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只有祈祷自己命足够硬才能活下来,尤其是他们这些需要直面叛军兵锋的士卒。

他们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握紧手里的长枪,至于能不能活着,那就全靠天意。

弓弩兵依旧在抛射箭矢,尽可能地杀伤敌军,尽可能地减少前方同袍的压力。而刘辩站在战车上神色紧张地看着远处,只要能抗住第一波,那就意味着汉军算是扛住了对面的骑兵冲锋。

军阵没有动摇!

如同潮水一般的叛军冲到了汉军这块石身上,潮水并没有动摇这块石。

骑兵可以准备了!

旗手打出了旗语,接受到指令的骑兵部队开始上马,他们的人数只有五千人,剩下的所有骑兵包括那支具装骑兵,依旧在等待指令。

叛军知道汉军手上也有一支骑兵,他们肯定也已经做了准备,现在出发的骑兵部队的作用就是勾引出叛军的有生力量。

当汉军的骑兵部队出现时,叛军高层并没有惊慌。

“人数不对!”在高处观察局势的北宫伯玉看着那支汉军,瞬间就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之前就已经是湟中义从里的羌人长官,经历战阵多次,他可以很有自信的判断这支汉军骑兵绝对不可能一万人,甚至是五千人!

汉军手里的骑兵部队不止一万!

当这两个信息组合到一起,北宫伯玉就知道眼前这只汉兵骑兵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他把后手全部撒出去,那等下就会有一支数目庞大的骑兵部队再次冲出。

“让宋义率领他手下的大军去挡住那支汉军!”北宫伯玉拿着马鞭指着远处说道。

“是,将军。”旗手打出指令,叛军中军位置也分出一支一万余人的大军迎着汉军骑兵冲了过去。

叛军被勾动了,但是没有被完全勾动!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