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养寇自重!
这四个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刘辩脑海里,如果凉州羌乱一直无法平定,那朝廷就得不断拿出钱粮来维持大军,届时凉州人便可通过战事不断进入皇甫嵩和董卓手下,不断夺取战功。
最终形成一个依靠战功凝聚的凉州集团,这个集团的领导人有可能是皇甫嵩,也有可能是董卓。
只有战功不能废黜!
刘宏的话语再次浮现在刘辩脑海里。
刘辩不知道凉州羌乱的具体情况,但是他知道直到他父皇刘宏驾崩,凉州依旧没有平定。
他不知道皇甫嵩怎么想的,不知道皇甫嵩会怎么做,皇甫嵩可能是被动参与这件事,也有可能是主动参与这件事,甚至这件事皇甫嵩毫不知情,这些都不重要。
但是他可太知道董卓会怎么做了!
董卓可就是靠着凉州羌乱彻底转型成为军阀,直至霍乱天下,他手下的那批文臣武将还有那些军队可都是这段时间积攒出来的。
如果他没有改变历史,那么贾诩也会投入董卓麾下!
等到董卓入主洛阳,羌乱突然就悄无生息,董卓手里更是突然多出一只凉州铁骑,再之后等到董卓死去,凉州和关中直接成为军阀混战之地。
那么凉州人会在此时如何选择?
刘辩想到这里,脸上也出现了一抹阴翳。
这个陇西郡守李参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李参会不会也参与这次羌乱之中?
“他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贾诩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这件事不能坐实!
皇甫嵩和董卓如果真的被坐实勾结叛军,那朝野震惊自然不必多说,光是刘辩手里的军队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若是叛军再选择此时来攻,那么大军极有可能战败。
“嗯。”刘辩应了一声。
他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程度,即便要彻查这件事,现在也不能扯到皇甫嵩和董卓身上,不然大军士气肯定会受到影响。
“我也可以发出诏令,只要这二人能够率军来投,那么朝廷也可以赦免他们二人的罪过。”刘辩想了想,随后说道。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让天下人认为这是在姑息养奸,有损太子威名?
确实也会,但是这点损伤连皮毛都算不上,比起得到的利益那就是一文不值。
韩遂和边章会投降吗?敢投降吗?有能力投降吗?
他们二人只是大军名义上的首领,真正把握军权的是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这么做就只是为了让叛军内部的倾辄更为严重,让韩遂和边章成为众矢之的,加速叛军的内斗。
叛军被阻拦在陈仓之外已经数月,他们还能维持住一个整体在还能坚持不内斗,已经是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要知道这个叛军集团可是有大大小小十余名头目,军队最多的是李文侯和北宫伯玉,但是韩遂、边章、宋义、王建这些人手里都有少则数千,多则一两万的军队。
他们暂时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谁都有贪欲,谁都想自己的势力扩大,只有手上的兵马越多,才能满足他们脆弱的安全感。
叛军内部维持着一股脆弱的平衡,只要外部环境变恶劣,或者有心人挑拨,这种平衡用不了多久就会打破。
而刘辩的诏令只会让韩遂边章二人成为众矢之的,只要有人对二人产生了怀疑,那么韩遂和边章为了自保必须得做点什么。
他们为了活命能投靠叛军,现在也就能为了活命去不顾一切。
这就是贾诩计策的高明之处,看破人心,利用人心!
当然了,如果二人真的能投降,那刘辩也能接纳这两人,将其带到洛阳养老也没有任何问题。
太子以信立天下!
“只是如果让凉州人继续投在董卓和皇甫嵩麾下也是一个问题。”刘辩接着说道。
他可不想让养寇自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国库本就亏空,天下税赋一再增加,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凉州这个从大动脉上开口的放血点,有多少钱粮都不够这么玩的。
“贾卿,以你的名义发出信件,找你可以信得过的人来我麾下,只有两个要求,一是你信得过,二是有才能。”刘辩要开始扶持贾诩了。
他给贾诩扬名的目的一是为了收找贾诩之心,二是为了让大量人才汇集在贾诩周边,让贾诩带着这些人去跟朝中公卿拉扯,他这个“天子”在旁边拉偏架。
天子不能直接下场!
天子是君,公卿是臣,君不与臣相争!
君如果与臣相争,那就是有损天子威仪,国家灭亡不久矣!
就像刘宏用宦官一样,他站在宦官身后,让宦官去跟公卿拉扯,这样明面上也牵扯不到天子头上。
但是刘辩用不了宦官!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酵,宦官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真正有才能的人肯定不会投靠宦官,天下人皆欲除之而后快,而且宦官的品行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刘宏为了活命使用宦官发动政变,之后也只能依靠宦官来管理朝政。但是他不一样,他大概率会是以太子的位置名正言顺地登上帝位,并且他的太子府能够培养出一批听他命令的人,他可以用这些人来管理朝政。
贾诩以后估计也会万众攻讦,毕竟朝廷的利益就那么多,贾诩带着人吃一些,就会有另外一些人损失,这无疑会让掌握舆论的那批人发动对贾诩的攻讦,成为天下奸贼。
这也是一个“大人物”应该有的特质,有多少人赞美他,就会有多少人诋毁他。
但是有他这个“天子”在后面扶持,贾诩的权势以及名望会稳如泰山,最终和他一起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或者给他陪葬,成为谄媚君上的亡国小人!
现在就从凉州人开始,让这些凉州人除了董卓和皇甫嵩还有一个选择,甚至这个选择要更好一点,完全可以通过贾诩背后的刘辩进入朝堂。
贾诩的威望还差一点,毕竟到现在贾诩也不过养望五个月,还是一颗骤然飘起的流星,比不上董卓和皇甫嵩多年的耕耘,但是对凉州人已经足够。
贾诩也是凉州人!
他让贾诩找的人也是贾诩信得过的人,也就是至少跟贾诩的关系较为亲近。
贾诩是模范,是旗帜,贾诩招过来的人也会成为模范,成为风向标,让所有凉州人知道太子身边也可以有其他凉州人的位置!
靠找他或者靠找皇甫嵩,这就给了凉州人选择,尤其是他这边的前途看上去更顺畅一点。
拉找一部分凉州人心,再用杀戮震慑另一部分的人心,让他们知道跟太子作对的代价,这样凉州至少能安稳数年。
“殿下,臣......”贾诩刚要说话,就被刘辩拦住了。
他愿意为刘辩做任何事,但是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自己身边若是聚集一大群人,可能会绊住刘辩的手脚。
贾诩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以人的意志就能决定,如果他身边有了一个集团,那这个集团就会推着他往前走,推动他去争夺利益,最终不可避免地损害到刘辩的利益。
“贾卿,你我君臣之间无须如此,你举荐的人一定是有才能的人,也是我能信得过的人。”刘辩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贾诩说道。
“臣知道了。”贾诩沉默片刻,随后拱手拜道。
既然殿下要他做这件事,那他就要将这件事做好!
他不知道之前有没有君王有没有这么信任过一个臣子,刘辩的信任来的如此突然如此猛烈,他有时也在疑惑自己凭什么能够得到刘辩如此的信任。
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也许表演痕迹很重,也许心机无法埋藏在心里,但是这个小孩已经给了他所有的信任,这个小孩会在他面前露出符合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
太子也会累,也会有脾气,但是这些都没有在他面前隐瞒,这不是一个君王应该表现出来的样子,君王不应该在臣子面前表现出虚弱。
但是刘辩就是理所应当的表现出来!
只在他一人面前表现出来!
“嗯。”刘辩应了一声。
贾诩跟他心连心,他跟贾诩玩脑筋!
贾诩已经不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不会被几句话就激起雄心壮志,他再过几个月就四十岁,四十而不惑!一些常规手段已经无法深入贾诩内心,只有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才能让贾诩归心。
凡事有利有弊,年龄小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劣势,但是现在就是一种优势,利用年龄小来激起贾诩的爱护之心,巨大的身份差距下这种情感也会更加牢固。
而且等他壮年之时,贾诩已然衰老,届时放手到贾诩手里的权力也能全部收回。
“今天给父皇的奏疏也得写了,为我准备笔墨。”刘辩换了一个姿势,坐直了身体,对着贾诩说道。
每天一份奏疏不能停,这是打消刘宏疑虑的最好办法。
贾诩随即叫人送笔墨过来,亲自给刘辩磨墨,贾诩没有去看刘辩的奏疏内容,虽说是奏疏,但是这也是家书。
刘辩将今天除了他跟贾诩商议的内容全部写好,签上名字盖上印,随后就让贾诩封装送出去。
如果让刘宏知道这件事是养寇自重,他不太确定刘宏会怎么处理,但刘宏无疑会很愤怒,这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这些事情就交给他这个好大儿来处理吧,等到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他再跟刘宏汇报这件事。
时时刻刻为父皇着想,他可真是一个大孝子!
太子卫队的人每天都会将奏疏送回洛阳,往返不停,浪费点人力物力不算什么,他得让刘宏对他保持信任。提前一天将羌乱平定,省出来的钱粮就足够支持这些送信之人跑上十几年。
“我先去睡一会儿,要是有什么文书贾卿你先帮我处理一下,实在紧急的话就叫醒我。”刘辩将印玺收好,对着贾诩说道。
他还处在发育期,这个时候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与营养,不然未来想要弥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至于印玺,还不能给贾诩,他很信任贾诩,但是关乎名、器之事,还是他亲自操办吧,不然这会害了他和贾诩的感情。
“殿下先去休息吧,这里有臣看着。”贾诩回道。
刘辩起身前往后堂,将此地留给了贾诩。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