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 第329章 请罚

第329章 请罚

作者:白色之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我说,圣上明断。可算把定远王升调到北军了。”

“你是说,南军的军功都是混出来?”

“不是么?当初在辽东,飞熊军不过百人,定远王就能生擒金王了。

除了飞熊军,去了海东的南军,有多少出...

贾环将岛津忠政一行人安顿在旗舰的一间舱室中,随后召集板儿与贾兰商议后续事宜。

“王爷,岛津所言,是否可信?”板儿低声问道,眉宇间满是疑虑。

贾环沉吟片刻,缓缓道:“他若想骗我,不会主动求见,更不会提出合作。他们既然带着如此多的物资与书籍,说明并非仓促逃亡,而是早有准备。”

贾兰点头附和:“不错。而且,他们所言关于德川的转变,也与我们此前掌握的情报相符。德川如今在倭国大肆清洗异己,连曾经的盟友也不放过,这并非空穴来风。”

板儿仍有些迟疑:“可我们若接纳他们,岂不是与德川彻底决裂?”

贾环目光深沉:“我们与德川之间,早已没有调和的余地。他若真有野心,迟早会对我们动手。与其被动应对,不如先发制人。”

贾兰沉思道:“王爷的意思是……借岛津之力,分化德川内部?”

“正是。”贾环缓缓道,“德川虽强,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岛津忠政所代表的,是一股被压制的势力。若能将这股力量重新点燃,或许能动摇德川的根基。”

板儿听得眼中一亮:“若真能如此,那我们这一战,便不只是收编了一支船队,而是撬动了整个倭国的格局。”

贾环点头:“不错。但眼下,我们还需谨慎行事。德川不会坐视我们与岛津合作,他一定会有所动作。”

贾兰道:“王爷所言极是。不过,我们是否该先将此事通报朝廷?毕竟,这已非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牵涉到倭国政局的变动。”

贾环微微一笑:“此事,我自有安排。”

说罢,他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密信,递给板儿:“你即刻返航,将此信送往京城,务必亲手交到太子手中。”

板儿接过密信,郑重点头:“是!”

贾兰却有些担忧:“王爷,您一人留下,是否太过冒险?”

贾环目光坚定:“无妨。德川虽强,但此刻他正南下,意图与我军决战。他不会想到,我会在此时与岛津联手。而且,有岛津在手,他若轻举妄动,只会自乱阵脚。”

贾兰沉吟片刻,终是点头:“王爷所言有理。那我便随板儿一同返航,协助太子处理此事。”

贾环微微一笑:“好。”

当夜,板儿与贾兰各自率领一支舰队,悄然返航,而贾环则带着岛津忠政一行人,继续向东航行,寻找更隐蔽的据点,以作后续部署。

三日后,他们抵达一处更为隐秘的岛屿,四周皆是暗礁,仅有一条狭窄的航道可供通行。贾环亲自勘察地形后,决定在此建立临时据点。

“此地易守难攻,适合长期驻扎。”贾环对岛津忠政道,“你的人可在此休整,同时整理所携书籍与情报,尽快交予我军。”

岛津忠政拱手应命:“是,王爷。”

数日后,岛津忠政果然送来一份详尽的情报,包括德川的兵力部署、内部派系、以及倭国各地的势力分布图。

贾环细细翻阅,越看越觉心惊。

“德川果然野心勃勃。”他低声自语,“他在倭国已整合了七成以上的兵力,且在暗中联络海外势力,意图借助外力巩固统治。”

贾兰闻言,脸色一沉:“如此说来,他不仅想掌控倭国,还想染指我乾朝?”

“极有可能。”贾环道,“他若真能联合海外势力,再以倭国为跳板,对我乾朝发动突袭,那我朝将陷入两面受敌之境。”

板儿皱眉道:“王爷,我们该如何应对?”

贾环沉吟片刻,缓缓道:“首先,我们要加快与岛津的合作,尽快掌握德川的弱点。其次,必须尽快将此情报传回京城,让朝廷早做准备。”

贾兰点头:“我这就动身返回京城,将此情报呈交太子。”

“去吧。”贾环道,“我留在这里,继续与岛津合作,同时观察德川的动向。”

贾兰领命,连夜乘快船返航。

与此同时,德川的南下大军也已逼近乾朝水师的防线。

乾朝水师在贾环离开后,由副将赵敬统领,虽兵力不弱,但面对德川的精锐,仍显吃力。

赵敬在接到贾兰带回的情报后,立刻召开军议。

“王爷果然料事如神。”赵敬看完情报,脸色凝重,“德川果然有联合外敌之意,若不早做应对,恐怕会有大患。”

副将王冲道:“将军,我们是否该立刻撤兵,回防京城?”

赵敬摇头:“不可。若我们此时撤兵,德川必然乘势而入,届时不仅倭国局势难控,我朝海防也将面临巨大压力。”

王冲皱眉:“那该如何是好?”

赵敬沉吟片刻,忽然道:“传令各营,准备迎战。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岛津据点,请求贾环王爷尽快回援。”

王冲一惊:“将军,王爷现在远在东岛,若要回援,恐怕来不及。”

赵敬目光坚定:“王爷临行前曾说过,德川若真有异动,必会亲自应对。我相信,他已有准备。”

果然,数日后,贾环收到赵敬的急报,立即召集岛津忠政。

“德川已开始行动,我必须立刻回援。”贾环道,“你的人可在此继续驻守,同时密切关注倭国动向。”

岛津忠政拱手道:“王爷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贾环点头:“好。”

当夜,他便率领舰队,星夜兼程,返回前线。

数日后,他终于抵达乾朝水师主战区,与赵敬会合。

“王爷终于回来了!”赵敬激动地迎上前来。

贾环微微一笑:“辛苦你了。德川现在何处?”

赵敬立刻拿出地图,指着一处海域:“他已逼近此处,意图突破我军防线,直取京城。”

贾环沉思片刻,缓缓道:“他这是想逼我军决战。”

赵敬点头:“正是。但若贸然出战,恐难取胜。”

贾环微微一笑:“无妨。我们不与他硬拼,而是诱敌深入。”

赵敬一愣:“王爷的意思是……”

贾环目光深邃:“我们放出假情报,让他以为我军主力已撤往京城,实则埋伏于海峡之中。待其深入,一举围歼。”

赵敬眼中一亮:“妙计!”

贾环点头:“事不宜迟,立刻行动。”

一场新的战役,在贾环的精心布局下悄然展开。

而他,也在这场风暴之中,步步为营,走向更高的舞台。

他不知道,未来的路有多远,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这一战,不仅关乎乾朝的存亡,更关乎整个东海的格局。

而他,将成为那个改变历史的人。

风起云涌,波涛翻滚。

贾环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面,心中一片清明。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贾环回到前线后,立刻召集赵敬、王冲等将领,商议如何应对德川的南下大军。

“王爷,敌军已逼近此处。”赵敬指着地图上的一处海域,“若不及时阻截,恐怕他们将直扑京城。”

贾环点头,目光在地图上游移,片刻后缓缓道:“德川此举,意在逼我军决战。他若真有联合外敌之意,那便不会轻易退兵。”

王冲皱眉:“可我军兵力有限,若与德川正面交战,恐怕难以取胜。”

贾环微微一笑:“我们不与他硬拼,而是诱敌深入。”

赵敬一愣:“王爷的意思是……”

贾环缓缓道:“我们放出假情报,让德川以为我军主力已撤往京城,实则我军主力埋伏于海峡之中。待其深入,一举围歼。”

王冲眼中一亮:“妙计!可如何才能让德川相信我军已撤?”

贾环沉吟片刻,道:“派出几艘快船,伪装成溃逃的斥候,故意让德川的斥候俘获。他们身上带着的假情报,必须足够真实。”

赵敬点头:“我立刻安排。”

贾环又道:“同时,我军主力需在三日内完成撤退,实则绕道至海峡北侧埋伏。德川若真中计,必定全力追击,届时我们便可将其引入伏击圈。”

赵敬与王冲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震撼。

“王爷妙算,果然非我等可及。”赵敬拱手道。

贾环摆手:“此战关键,在于时机。若时机把握得当,我们便可一举击溃德川的南下大军,断其根基。”

赵敬立刻下令:“传令各营,准备撤退。”

王冲却有些担忧:“王爷,若德川识破此计,恐有反噬之险。”

贾环淡淡一笑:“他若识破,那便说明他比我想的更聪明。但若他真那么聪明,就不会贸然南下了。”

王冲闻言,顿时释然。

三日后,乾朝水师主力悄然撤退,留下几艘空船与几名“逃兵”在原地,故意让德川的斥候俘获。

不出所料,德川果然中计。

当他得知乾朝水师主力已撤往京城的消息后,立刻下令全军南下,意图趁虚而入。

“贾环果然不过如此。”德川冷笑,“他若真有本事,怎会轻易放弃前线?”

他的副将松本忠雄却有些迟疑:“主公,此事是否太过顺利?贾环向来谨慎,怎会轻易撤军?”

德川摆手:“他不过是想保全京城,才不得不撤。我军若能趁势攻入京城,便可逼迫乾朝朝廷议和。”

松本忠雄仍有些不安,但见德川心意已决,也只得点头应命。

当夜,德川率领主力舰队,浩浩荡荡南下,直扑京城方向。

而此时,贾环早已率军埋伏于海峡北侧,静待敌军入网。

“王爷,德川果然来了。”赵敬低声禀报。

贾环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远处缓缓驶来的敌军舰队,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传令各舰,准备迎战。”他沉声道。

乾朝水师悄然调整阵型,火炮已装填完毕,箭矢已备齐,士兵们屏息凝神,等待着那决定胜负的一刻。

次日清晨,德川的舰队终于驶入伏击圈。

“就是现在!”贾环一声令下。

乾朝水师的火炮轰然开火,炮弹如流星般砸向敌军舰队。

“轰!轰!轰!”

几艘敌舰瞬间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海面上火光冲天。

德川脸色大变:“贾环果然设伏!”

他立刻下令:“全军撤退!”

但为时已晚。

乾朝水师早已封锁退路,敌军舰队被团团围住,进退两难。

“放箭!”贾环再次下令。

乾朝士兵万箭齐发,箭雨如蝗,敌军阵型大乱。

“杀!”赵敬亲自率军冲锋,乾朝水师如猛虎下山,直扑敌军。

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最终,德川的南下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仅余几艘小船狼狈逃窜。

贾环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满目疮痍的海面,心中却没有一丝轻松。

他知道,这一战虽胜,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王爷,德川逃了。”赵敬走过来,低声说道。

贾环点头:“让他去吧,迟早还会再见。”

“那接下来呢?”王冲问。

“继续巩固防线。”贾环道,“德川虽败,但他仍掌握着倭国的大部分兵力。他若卷土重来,我们还需做好准备。”

赵敬拱手:“是!”

贾环望向远方的海面,心中思绪万千。

这场战争,已不再只是乾朝与倭国的较量,而是整个东海格局的重塑。

而他,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必须走得更远,看得更清。

因为,这是他的命。

也是他的路。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