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 第278章 新理论主张示范效果

第278章 新理论主张示范效果

作者:幸福砸开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清晨,阳光洒在南方某小城的一条街道上,一辆自动驾驶货运车缓缓停在街边。www.huaxiangguji.me

车厢打开,一台机械手臂精准地将一箱箱货物卸下,放到附近的小型配送站。

站长刘大明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眼睛却始终盯着那台忙碌的机械手臂。

“老刘,这玩意还真管用啊!”隔壁超市的老板王叔笑着凑过来,“上次你跟我吹说这能省钱,我还不信。现在倒好,配送费还真降了。”

刘大明咧嘴一笑,指了指屏幕:“你看,星联的智能物流系统算得真准,车子只跑了一趟,就把全城的货全带到了。

每公里成本不到过去的一半,咱能不省钱吗?”

这套智能物流系统是“技术普惠计划”的一部分,由星联和当地政府合作开发。

依靠量子计算和AI技术,系统能根据实时数据优化运输路线、预测货物需求,大幅减少空车运行和配送时间。

刘大明所在的小城,成为了这项技术的首批试点之一。

刘大明点开平板上的数据,指着其中一行说:“你看,这批货到店的时间,比原计划还提前了十分钟。

早上刚送过来的那些生活用品,批发价降了8%,因为物流成本低了。”

王叔一听,顿时乐了:“我这店里卖的面粉、油要是再降点,回头街坊邻居都跑我这买。”

然而,画面一转,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场会议正在展开。

星联总部的会议室中,李凡坐在主位,身后的全息屏幕显示着各地技术普惠计划的运行数据。

他目光平静,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

“物流降本增效,大家看到了效果,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他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

“我们用技术优化了运输,可最终商品价格能不能降下来,全看流通环节的那些人愿不愿意配合。”

曲云山放下手中的咖啡,皱着眉头问:“你是说,有人想吃差价?”

李凡点了点头,指向屏幕上的一段数据:“这是西北一个试点城市的报告。物流成本降了30%,但当地商超的零售价只降了不到5%。

剩下的钱,都进了中间商的口袋。”

会议室内一片低声讨论。

“这事必须管。”苏雅馨语气有些急切。

“如果最后消费者感受不到变化,这种‘技术红利再分配’的意义就会被打折扣,甚至会让人质疑我们的计划。”

李凡目光一沉,扫视着在座的团队成员:“没错。我们不能让这些技术红利,最后被利益链卡死在流通环节。”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更加坚定:“马上联系当地政府部门,我们星联可以配合建立一个实时监控系统,追踪物流成本与零售价格的匹配情况。

如果发现恶意囤货或差价过大的行为,该公开的公开,该查处的查处。www.wxbaoku.com”

与此同时,小城的夜晚,刘大明的家中。

他的妻子李芳正坐在沙发上,对着一张账单发呆。

她是家里的“财政大臣”,平时精打细算惯了。这段时间,她发现家里的开销真的少了不少。

“老刘,”她抬起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咱家这个月买菜、日用品,比上个月少花了差不多三百块。这就是你天天说的那个‘技术普惠’的功劳?”

“那还能假?”刘大明得意地说,“你以为星联那帮高科技人才是吃干饭的?现在送货效率高了,商家成本低了,咱老百姓就跟着沾光呗。”

李芳放下账单,忍不住感慨:“要是这种好事能再多点,咱家每个月还能攒下点钱,明年就可以换个新冰箱了。”

第二天一早,刘大明再次打开配送站的系统。

然后看到了星联最新推送的公告:未来物流系统将与更多商超合作,进一步降低配送成本,同时为小商户推出专项补贴计划。

“越来越实在了。”刘大明笑着对自己嘀咕了一句,“这技术,是真惠民啊。”

另一边,李凡站在星联总部的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夜景。

他手里拿着一份报告,数据清晰地标明了“技术普惠计划”在全国各地的进展:

物流成本下降、生活必需品价格降低、电力分配优化,甚至连偏远地区的供水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技术的红利,必须让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他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不可动摇的决心,“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技术的意义又是什么?”

窗外的灯火辉煌,而李凡的目光,却已然望向了更远的未来。

北方某个城市,清晨的工业园区,机器轰鸣声,不再像往日那般此起彼伏,反而显得零零散散。

李建军站在厂房外,点燃了一支烟,目光复杂地望着已经空荡大半的生产车间。

三个月前,他还在这里忙得脚不沾地,给一家电子厂做流水线操作工。

但厂子最近更换了全自动生产设备,像他这样的普通工人,一夜之间成了“多余的人”。

这三个月来,他跑过好几个地方找工作,却发现到处都在谈“效率升级”,要的都是能操控设备或懂技术的人。

“我这大半辈子干的都是体力活,现在倒好,连干活的资格都没了。”李建军苦笑,手中的烟灰掉在地上,他却没注意。

家里的气氛,也因此沉重了许多。

他的妻子乐欢梅为了维持生计,重新找了份超市兼职,孩子上高中的学费,则靠他们积攒的微薄存款支撑。

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压力,乐欢梅时常忍不住抱怨。

“建军,你就不能学点新技术?隔壁老刘都去学开叉车了,人家现在一天挣两百呢。”

“你以为我不想?”李建军烦躁地回了一句,语气里带着无奈,“可上那种培训班要钱啊!咱现在连学费都掏不起,拿啥学?”

就在这种焦虑中,一封意外的信件改变了一切。www.chaoyangds.me

信件是本地政府发来的通知,里面写着他符合“全民基础保障计划”的条件,可以申请一笔基础保障金。

这笔钱不仅能补贴家庭日常开销,还能用于参加技能培训。

最重要的是,基础保障金与星联合作开发的在线教育平台绑定,可以免费学习多个实用技能课程。

李建军一开始并不相信,他觉得这可能是某种营销骗局。

但在乐欢梅的催促下,他还是去了镇上的政务服务中心核实。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一步步帮他完成了申请流程。

当银行卡上第一笔保障金到账的那一刻,李建军站在窗口前,拿着手机愣了半天。他几乎不敢相信,失业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与此同时,星联总部的会议室里,李凡正在与政府和内部团队,讨论基础保障计划的推进情况。

全息屏幕上,显示着试点区域的数据:保障金覆盖了5000多个家庭,参与线上培训的人数达到近80%。

“这些数字看上去不错。”一位政府官员点头,但随即语气转为严肃。

“不过,也有人开始质疑,这笔钱会不会助长懒惰?毕竟,有了保障金,有些人可能就不愿意再去工作了。”

这番话让会议室的气氛微微一滞。

李凡沉思片刻,平静地开口:“这种质疑,早在计划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过。保障金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渡过科技变革的阵痛期,而不是让他们一辈子依赖。”

他用手指敲了敲屏幕,切换到另一组数据:“比如这个试点区域,保障金的领取条件之一,是必须参加培训或通过公益劳动来回馈社区。

从数据上看,超过90%的领取者,都选择了技能培训。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重新找到工作,而不是依赖这笔钱。”

会议室里传来低声议论,官员们显然对这个数据有些意外。

“但是,资金来源呢?”另一位经济学家忍不住发问,“基础保障计划覆盖的人越多,花费也会越大。您如何确保这不是一个不可持续的负担?”

李凡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基础保障金的资金来源,是技术红利的再分配。

比如,星联在能源、物流、AI服务等领域通过技术优化降低了成本,这些成本节省出来的部分,完全可以反哺社会。”

他语气一顿,继续补充:“此外,这笔保障金的本质是投资,而不是纯粹的支出。

它让更多的人,具备适应新经济的能力,未来的生产力提升、社会稳定度提高,都会转化为更大的回报。”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钟,随后有几人点了点头。

同一时间,李建军正在家里,用平板电脑学习叉车操作。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动,跟着视频里的讲解员,一步步熟悉机器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课程最后还有一段模拟练习,通过后可以直接领取操作证书。

乐欢梅端着一碗热汤走进来,看到丈夫专注的样子,忍不住感慨:“早知道这基础保障还有培训功能,我真该早点催你去申请。”

李建军抬起头,笑了笑:“这不晚。等我学会了,找份好工作,咱家日子还能过得更踏实。”

几个月后,李建军通过培训顺利找到了新工作。他站在工厂的操作台前,熟练地操控着一台自动化机械。

他的工资翻了一倍,家里的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

某一天,他和同事聊天时说道:“其实一开始我也不信什么‘基础保障’,但现在才明白,它不是施舍,而是让人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星联总部的会议室内,李凡关掉了全息屏幕上的数据图表,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

“基础保障计划的意义,不在于养活那些被科技替代的人。”他低声说道,“而是给他们找到新方向的时间和机会。只有这样,社会的根基才能稳固。”

窗外的灯火辉煌,而李凡的决心,如同这座城市的灯光般坚不可摧。

在西南某山区,清晨的阳光,洒在一座大山深处的小学校园里,教学楼的外墙依旧斑驳,但教室里却充满了与周围环境不符的现代感。

每间教室的正中央,都安装了一块星联提供的全息投影屏幕,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正在授课的虚拟教师。

“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一道题。这是一道数学竞赛的真题,想一想该怎么解?”全息屏幕上的AI助教,用温和的声音说道。

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孩林悦抬起头,抓紧了手中的铅笔。

她脸上的神情充满了专注,时不时低声自语推算着答案。

身旁的同学们也都一片安静,完全沉浸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课堂中。

林悦今年12岁,是这个山村里最出色的学生。

她从小喜欢学习,却因为资源匮乏,总觉得自己离外面的世界很远。

直到两年前,学校接入了星联的“智慧教育共享平台”,这一切开始发生了改变。

课后,林悦的班主任走进教室,对她笑着说道:“林悦,AI助教刚刚告诉我,你解题的思路完全正确,进步很大。”

林悦害羞地低下头,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谢谢老师,是平台上那个竞赛班的视频课帮了我。我还想再多刷几套题,争取这次竞赛能拿个好成绩。”

老师点点头,语气里带着鼓励:“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但你要相信,你能行。”

与此同时,星联总部的“教育共享平台”监控室里,数据流如瀑布般涌动。

屏幕上显示着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数据:每日使用人次突破五百万,偏远地区的注册用户增长率高达200%。

李凡站在屏幕前,身旁是负责教育项目的副总裁顾晓芙。

“这些数据说明了一切。”顾晓芙微微一笑,“偏远地区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升,很多地方的升学率,都超过了以往的水平。”

李凡点点头,目光依旧专注在屏幕上。

“数据好看是好事,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平台的作用,不是为了简单提高分数,而是要真正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画面切回林悦的家中。

她的父母,正在院子里忙着事情。

林悦端着一本笔记本走到父亲面前,小心翼翼地问:“爸,我能参加省里的数学竞赛吗?学校说如果能进前三名,还有机会去帝都比赛。”

父亲抬起头,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忍不住皱眉:“去帝都?那得花多少钱啊?”

林悦低下头,攥紧了笔记本的封皮,没有说话。

母亲连忙走过来打圆场:“去吧。反正有学校补贴,咱家再省省,也够了。女儿这么争气,咱不能耽误了。”

听到母亲的话,林悦的眼睛亮了起来,重重点了点头。

一个月后,林悦站在了省级数学竞赛的决赛舞台上。

对手全是来自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每个人看上去都自信满满,而她却是唯一一个来自农村学校的孩子。

比赛开始后,林悦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快速回忆起“智慧教育共享平台”上学到的解题技巧。

每道题,她都沉稳冷静地解答。最后一题尤为困难,但却正是她在AI助教训练中练习过的题型。

时间到,林悦放下笔,发现自己是全场第一个交卷的。

当天晚上,成绩揭晓,林悦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全国竞赛的名单。

这个消息传回她的学校时,所有老师和同学都为她欢呼。

校长更是激动地拿出电话,第一时间联系了教育局。

林悦则躲在一旁,抱着奖状给父母打电话。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咱家就你有出息,争气啊!等你回家,妈给你煮一大锅鸡汤!”

星联总部会议室里,李凡正在听团队汇报林悦的故事。

“她的表现不仅让人感动,更是智慧教育平台成功的缩影。”顾晓芙说道。

“这样的孩子,还有成千上万。他们原本被地域和资源限制,但通过平台,我们让他们有了追逐梦想的机会。”

李凡点了点头,目光深远。

“教育从来不是短期投资。我们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在为未来铺路。”

李凡站在会议室的窗边,脑海中浮现出那些,通过平台改变命运的孩子们的身影。

“新社会契约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资源分配,而是通过科技让更多人创造出新的可能性。”

他低声说道,语气坚定:“教育是起点,但它将改变整个时代。”

窗外夜色深沉,而李凡的信念却如黎明前的光,照亮了星联未来的道路。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