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 第275章 提出新社会契约理论

第275章 提出新社会契约理论

作者:幸福砸开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星联总部的大会议室里,灯光柔和,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滚动着各种数据和图表,几乎占满了整个墙壁。www.wenxinyd.com

李凡站在屏幕前,双手插在口袋里,眼神沉静却透着锋芒。

他扫视了一圈会议桌前的高管,目光所及,每个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

“各位,今天讨论的主题,不是技术,而是它的后果。”李凡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瞬间将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拉紧。

方东河打破沉默,轻轻咳了一声,调侃道:“李总,这开场白听着有点吓人,难道量子计算又惹出什么幺蛾子了?”

李凡微微一笑,抬手在屏幕上点了点,瞬间,一组全球失业率的动态数据,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不是幺蛾子,这是现实。”他转身看向众人。

“过去一二十年,随着AI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全球传统就业岗位减少了近30%。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那些收入中低层的工人阶级。”

周汉祥翻阅了一下手中的资料,眉头紧皱:“这组数据确实吓人,但科技发展的副作用一直都存在,这不是新问题吧?”

“问题是,科技发展的速度正在加速,而社会的应对速度,完全跟不上。”李凡目光深邃,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力量。

“这是指数级增长和线性反应之间的鸿沟,继续下去,只会让社会结构越来越失衡。”

他一边说着,一边手指在屏幕上划动,接着是一组对比图表:左边是全球各大科技企业利润的增长曲线,右边是全球收入分配中位数的下滑趋势。

“看这张图。”李凡指了指屏幕,“科技企业赚得越来越多,但财富流向却越来越集中。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曲云山放下咖啡杯,语气中带着些许戏谑:“意味着资本家在偷笑?”

“更意味着社会的不满在积累。”李凡语气平静,却如同一记重锤,“这种趋势,不需要等到二十年,可能五年后,就会成为一场危机。”

会议室里沉默了几秒钟,只有屏幕上的数据图表,还在缓缓变化。

方东河推了推眼镜,试图缓和气氛:“李总,这话说得有点严重了吧。

虽然自动化确实在替代一些传统工作,但技术本来就是为了提高效率的。总不能因为失业问题,就放慢技术的发展吧?”

“当然不是放慢。”李凡看了他一眼,嘴角扬起一抹淡笑。

“但我们必须解决那些,因为技术导致的社会不平等。

如果我们只是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却不顾它留下的后果,那结果一定是技术成为反噬的武器。”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稍微缓和:“举个例子。量子计算的推广,让金融机构在几秒钟内,完成了以往需要几天的分析。

这是效率的提升,但也让传统中小企业的融资变得更难,因为他们无法与这种速度竞争。”

李凡一挥手,屏幕上出现了一则真实案例:某国传统制造业,因自动化技术快速普及而崩溃,引发数万人失业,以及相关的大规模抗议。

“这是一个缩影。”他的声音低沉。

“失业、资源分配不公、社会福利跟不上科技进步,这些问题正在逐步酝酿。如果不提前应对,科技革命的下一个受害者,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www.chengxinwx.me”

这番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越发凝重。

曲云山沉思片刻,开口道:“李总,你说的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但坦白说,星联是一家企业,我们能做的有限。

社会资源分配这种事,应该是政府头疼的问题吧?”

“如果只是被动等待政府解决,那可能永远不会被解决。”李凡转过身,语气坚定。

“星联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技术推动者。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他走到桌边,双手撑在会议桌上,目光扫过每一个高管:“我们不能只想着赚更多的钱,还要想清楚,这些钱背后,是不是在让社会变得更好。

否则,当科技成为众矢之的时,我们会第一个被推上风口浪尖。”

周汉祥忍不住问:“你是打算做什么?补贴那些失业的人?还是成立基金会分配收入?”

“都不是。”李凡直起身,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炯炯。

“我要提出一套新的社会理论,重新定义资源分配和福利结构。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新的社会契约,让技术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新社会契约?”方东河皱了皱眉,“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

李凡笑了笑,目光中多了一分笃定:“是天方夜谭,也是现实的需求。如果我们不做,就会有人逼我们做。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

会议结束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李凡独自站在窗前,俯瞰着整座灯火辉煌的城市。

他的脑海中,闪过的是那些数据背后的故事:一个因失业而陷入绝望的工人,一家因技术竞争力不足而倒闭的公司,一群因资源匮乏而失去教育机会的孩子。

“科技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人类怎么使用它。”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抹坚定。

“这一次,星联要做的不仅是技术的领跑者,更要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窗外的灯光像星辰般闪烁,而李凡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几天后,国际峰会会场内座无虚席,来自全球各地的政府官员、科技巨头、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人济济一堂。

巨大的全息屏悬浮在舞台上方,展示着科技发展对社会各领域的深远影响。

李凡站在舞台中央,身后的“星联”标志熠熠生辉。

他环视会场,目光沉稳而有力。

“各位,”李凡开口,声音低沉却穿透全场,“今天,我想谈一个问题——科技发展的速度,是否真的在为人类服务,还是在加剧社会的分化?”

他一挥手,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据:全球科技行业利润增长曲线直冲云霄,而另一侧的收入分配曲线却缓缓下滑。

紧接着,是一张世界地图,标注了不同国家,因技术失业导致的社会抗议点。

“这不是未来,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李凡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沉重,“科技的红利,正在被极少数人掌控,而绝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机会参与。”

台下低声议论渐起。www.gangjian.me有人点头表示认同,也有人皱眉,显然对李凡的开场有所保留。

“当然,”李凡语气一转,露出一抹淡笑。

“我并不是在批评技术发展。相反,我为它感到骄傲。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一员,我比谁都清楚,它改变了世界。

但问题是——改变的方向对吗?”

他一挥手,屏幕切换到一张未来场景模拟图:自动化工厂完全取代人工操作,无数人站在失业线外;高科技教育资源被少数人垄断,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们可以继续沉默,让这个方向继续下去。”李凡的声音压低,带着几分冷意。

“但代价是,社会撕裂,信任瓦解,技术变成引发冲突的导火索。”

他顿了顿,目光从台下每一个代表脸上扫过。

“而另一条路,就是重新定义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想提出一个新理论——新社会契约理论。”

这一提法,瞬间点燃了会场。

“新社会契约?”一位欧洲经济学家低声重复,脸上写满了疑惑和警惕。

另一位北美科技巨头的代表,直接坐直了身子,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李凡仿佛没有注意到这些反应,他继续说道:“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而社会资源分配的模式,却还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框架里。

这种不匹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他指着屏幕,语气坚定:“我的新社会契约理论,有三个核心主张——技术红利再分配、全民基础保障,以及科技推动教育变革。”

“首先,技术红利再分配。”屏幕上切换到一个模拟场景:量子计算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大幅降低了研发和诊疗成本。

结果显示,更多人能以低成本享受高端医疗服务。

“科技的本质是提升效率,而效率提升的红利,不能只流向企业和资本。”李凡看向台下。

“我们需要建立机制,让这些红利,转化为普惠的基础服务,比如医疗、交通、公共资源的免费或低成本化。”

台下有人点头,但也有人显得不以为然。

“听起来很理想化。”一位北美代表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不屑,“但企业怎么生存?这会直接打击市场经济的根基。”

“您说得对,企业需要生存。”李凡笑了笑。

“但如果市场经济,让99%的人对未来失去希望,那它的根基同样不稳。技术红利再分配,不是削弱市场,而是让它运行得更健康。”

“第二,全民基础保障。”李凡一挥手,屏幕切换到另一组数据图: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曲线,与AI替代工作的增长曲线形成鲜明对比。

“科技正在替代人类的劳动,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他直视全场,语气变得更为有力。

“但被替代的人,不应该被抛弃。每个人都有权利,分享到科技带来的财富。这就是基本保障金的意义。”

“所以,你想让所有人靠发钱过日子?”另一位北美代表冷笑着质问。

“当然不是‘发钱’。”李凡的语气中多了一丝锋利。

“这是保障,而不是施舍。科技提升效率,我们拿出一部分效率收益,为因技术变革受到冲击的人提供安全网。

这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稳定社会的前提。”

“第三,科技推动教育变革。”屏幕再次变化,这次是一组教育资源分布图:先进国家的教育资源高度集中,而发展中国家则严重匮乏。

“教育,是最有效的社会公平工具。”李凡说道。

“我们要通过科技,让教育资源实现全球共享,比如通过AI辅助教学、虚拟课堂,让任何一个孩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

他看向台下,语气温和却有力:“如果科技不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它存在的意义何在?”

李凡的发言,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这套理论听起来不错,但谁来为这些保障买单?”一位欧洲代表提出质疑,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压力。

“企业、政府、技术提供者,甚至每一个获益者。”李凡不慌不忙,“这是一场全社会的共建,而不是某一方的负担。”

“但你知道,这会动摇现有经济体系的根基。”另一位代表冷冷说道,“你这是在挑战广大既得利益集团的底线。”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行动。”李凡的目光像刀一般锐利,“没有一个社会能在无止境的分裂中存活。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想不想做,而是必须做。”

这一场争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当会议接近尾声时,一些代表开始松口,表示对新社会契约理论的兴趣,但也有不少人依然保持怀疑,甚至隐隐透出敌意。

会议结束后,李凡独自站在窗边,俯瞰着繁华的城市夜景。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理论的提出远远不够,接下来的博弈,将更加艰难。

“规则,总是要由最强者来定。”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抹锋芒,“而我们,必须成为那个最强者。”

会议结束时,已经是深夜。

代表们陆续离开,有些步履匆匆,似乎迫不及待地与各自的团队商议下一步行动;也有人神色复杂,显然对会议上的内容,还抱有疑虑和警惕。

全息屏上的“新社会契约”蓝图渐渐消散,唯有会议室内,仍回荡着刚才的激烈争论。

李凡坐在椅子上,单手支着下巴,另一只手轻轻敲击桌面,眼神微微眯起,仿佛在梳理这场博弈中的得与失。

几位代表留下了。

一个非洲小国的经济顾问,主动走到李凡身边,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和迫切:“李总,您的提议让我感到振奋。

我们的国家一直因为技术落后,而被全球市场边缘化,如果这套理论能落地,我们希望能成为第一个试点。”

“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李凡站起身,伸出手与对方握了握,笑容温和但语气却透着一种笃定。

“星联会全力支持像您这样的伙伴。试点项目的具体细节,我会安排团队尽快与您沟通。”

另一位来自东南亚的部长,显然没有这么乐观。

他站在一旁,手里握着文件,眉头紧锁:“李总,我不得不承认,您的理论很吸引人,但我仍然怀疑,像‘全民基础保障’这样的计划,真的能和市场经济兼容吗?”

李凡转过身,语气坦然:“部长先生,我能理解您的担忧。新社会契约不是要取代市场经济,而是为它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市场需要竞争,但它同样需要秩序。而基础保障,就是确保社会不崩塌的最后一道防线。”

对方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显然李凡的话,并没有完全打消他的疑虑,却至少让他愿意继续观望。

夜晚的星联总部,依旧灯火通明。

在另一间内部会议室,星联的核心高管们,正在就刚刚的国际峰会进行总结。

方东河揉着额头,率先开口:“李总,你这‘新社会契约理论’讲得是够大气,可咱们真的准备好了吗?特别是‘全民基础保障’,这东西听着就费钱啊。”

“不是费钱,而是投资。”李凡语气冷静,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社会稳定是最大的红利。科技发展得再快,如果社会跟不上,最终也只会崩盘。”

周汉祥翻阅着手里的文件,忍不住插话:“目前已经有几个国家表示愿意试点,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态度很积极。

问题是,我们怎么确保这些试点项目的成功?如果试点失败,这套理论可能就直接胎死腹中了。”

李凡站起身,走到全息屏幕前,调出了一份试点规划草案:“试点项目的核心是‘可持续性’。

星联不会直接向这些国家提供现金支持,而是通过科技手段,帮助他们提升效率。比如,用量子计算优化农业分配,用AI技术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最终的目标,是让他们自己看到这套系统的价值。”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曲云山端起咖啡,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然后开口打破僵局:“李总,你说得有道理。但你知道,真想推动这件事,不止是技术问题。

那些大的经济体,不会轻易让你成功,尤其是当他们觉得,这套理论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时。”

“所以我们不能等他们接受,而是让他们无法拒绝。”李凡转过身,眼神锋利。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进来,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时,那些巨头要么被迫跟进,要么被排除在外。”

“嗯,这倒符合你的风格。”曲云山耸了耸肩,语气里多了一丝赞同。

会议接近尾声,李凡总结道:“科技变革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能开发多少先进的技术,而在于这些技术,能让多少人真正受益。

新社会契约理论不仅是社会革新,更是我们未来全球布局的一部分。

记住,星联不是单纯的技术公司,我们要成为这个时代的规则制定者。”

所有人点了点头,目光中多了几分深思和凝重。

会议结束后,李凡独自走出会议室,来到星联大厦的观景台。

夜风拂面,他俯瞰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城市,脑海中闪过的,是今天峰会上的每一场争论、每一个支持或反对的声音。

“新社会契约。”他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技术是改变的开始,而规则,才是决定未来的力量。”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清晰与笃定。

这场社会变革的征程刚刚开始,而星联,注定是推动这一切的引擎。

远处的城市灯光如星河般璀璨,而李凡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