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 第108章 非洲新光(10.6k)

第108章 非洲新光(10.6k)

作者:幸福砸开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一些表现突出的员工,被选拔为班组长,负责协调生产任务。

殷俊飞在颁发晋升证书时说道:“星联的成长依赖团队,而团队的核心,是每一个愿意努力的你们。”

为缓解团队初期的紧张氛围,星联工厂组织了一场“文化交流日”:

中方团队,展示东大书法和茶艺,引发了本地员工的浓厚兴趣。

南非员工,带来了传统舞蹈和美食,展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殷俊飞在活动中说道:“文化差异不是问题,它是我们团队多样性的体现。只要彼此尊重,我们就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团队。”

而一位南非工人在活动后表示:“我一直觉得东大企业很遥远,但现在,我觉得它是我的家人。”

随着活动的进行,团队之间的信任逐步建立,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一位中方技术员笑着说道:“现在大家开工前,都会先聊两句,我居然开始喜欢这种轻松的氛围了。”

团队磨合完成后,南非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光伏组件的次品率下降了30%,订单交付速度提高了25%。

豪登省政府代表,在参观工厂时高度评价:“星联不仅带来了技术,还带来了机会。这种企业精神是我们需要的。”

社区居民对工厂的积极评价,也逐步传开,更多本地人希望加入星联的团队。

殷俊飞在工厂内部团队当中总结道:“南非工厂的团队建设经验,将成为我们星联未来在非洲其他国家推广的模板。我们不仅在建工厂,更在培养星联文化的‘非洲代言人’。”

与此同时,李凡提出,在未来三年内,星联将投入更多资源,在南非开展本地化人才培养计划:

技术人才:通过与南非高校合作,建立新能源技术培训课程。

管理人才:逐步将优秀的本地员工,培养成工厂管理层的中坚力量。

夜晚,南非工厂灯火通明,团队成员的欢笑声回荡在生产车间。

殷俊飞站在一旁,望着这个由不同文化汇聚而成的团队,心中感慨万千。

窗外的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为这支跨文化团队的未来指引方向。

......

在深市,一次内部会议上,有高管提到:“我们的团队确实融合得不错,但国际竞争者可能会挖走我们的人才。”

李凡笑着回应:“那就说明我们的培养模式够好,但我相信,星联的文化,足以留住真正优秀的人。”

“团队的力量,就是星联的未来。”

-----------------

南非工厂建设完成后,整个星联团队,进入了新一阶段的忙碌状态——试运行。

殷俊飞站在全新的生产线旁,看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光伏组件设备,手中捧着一杯咖啡,神情满是期待。

“各位,这不只是一场生产测试,更是一场信心考试。”

殷俊飞环视着团队,笑着说道:“今天要让这条生产线动起来,也要让星联在非洲跑起来。”

工厂的核心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智工3.0技术的智能化生产线,被首次部署到非洲地区。

包括自动化焊接、智能装配和实时监控系统。

技术员测试每台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所有机器都能达到标准。

一位南非技术员,好奇地问中方工程师:“这些机器真的能自己学习吗?”

工程师笑着回答:“不仅能学习,还能提醒我们它们要‘生病’了。”

为了让新员工更快适应,培训部门组织了一场模拟生产演练:南非的工人们,在中方技术团队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操作设备、处理突发情况。

一位本地员工激动地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智能生产线的一部分。”

工厂还部署了一套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系统,确保试运行时的物流高效。

也就是原材料从仓库被精准送达生产线,而成品,会直接被传输到检测区域。

在殷俊飞的指挥下,生产线缓缓启动:一台台自动焊接臂,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完成了光伏组件的第一阶段组装。

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显示生产线的运行数据,供技术团队分析调整。

当第一块光伏组件顺利下线时,整个团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试运行的第二阶段,设备调试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某台焊接设备,因为传感器故障导致工作延误。

技术团队迅速调取“数字孪生系统”的故障记录,定位问题,调整参数后迅速恢复正常。

殷俊飞幽默地说:“这次故障是提醒我们,机器是好帮手,但人永远是核心。”

在连续24小时的试运行后,首批100块光伏组件成功下线。

而且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南非市场的需求,成本低、耐用性强,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

殷俊飞站在一旁拍了拍组件,笑着对团队说:“这不是普通的产品,这是我们迈向非洲市场的第一块基石。”

南非的几家商业客户,受邀参观工厂,并对首批产品进行了试用:

一位客户在试用后表示:“星联的设备价格,比市场低20%,而质量却高出一截。这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好选择。”

另一位客户称:“我以前只知道星联是东大的品牌,现在我觉得它就是我们的伙伴。”

工厂试运行成功后,迅速引起了南非媒体的广泛关注:一家主流媒体以《来自东大的新能源方案》为题,报道了星联工厂的技术实力和社会责任感。

报道中提到:“这不仅是一个生产基地,更是一座连接东大与非洲新能源未来的桥梁。”

豪登省政府,对工厂试运行的效率和成果,表示高度评价,并计划推动更多企业,学习星联的运营模式。

政府代表在采访中说道:“星联工厂的建设,为本地带来了就业机会,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发展的希望。”

中方技术团队和本地员工,通过试运行建立了更深的信任:中方团队负责技术核心,本地员工迅速适应,并在设备操作中,展现出很高的效率。

一位中方工程师感慨:“我原本以为文化差异会是障碍,但实际发现,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人惊叹。”

试运行结束后,工厂举办了一场庆祝晚会:南非员工展示了传统舞蹈,中方团队则表演了东大歌曲。

并且,星联的南非工厂团队,还合唱了星联集团司歌《星联之歌》(第76章)。

殷俊飞在晚会上说道:“我们不是两支团队,而是一个团队。星联的成功,属于每一个人。”

晚会后,殷俊飞在团队内部总结会议中,也是再次强调:“试运行是个好的开始,但我们要根据客户反馈改进产品,确保它更贴合非洲市场的需求。”

并且,殷俊飞还决定扩大生产线的规模,并探索生产更多种类的新能源设备,如小型储能系统和便携式光伏设备。

当然,他的这个决定,在之前是已经经过李凡及相关高管团队许可的。

并且李凡还给殷俊飞强调:“南非工厂是我们的起点,未来我们要用这里的经验,复制到非洲其他国家。”

“现在这些,都还只是开始。”

“非洲的新能源未来,刚刚翻开第一页。”

“另外,也不需要担心其他的国际竞争者,哪怕他们会在非洲加大投入。”

“只要我们的产品够好、服务够到位,竞争者就只能追着我们跑。”

夜晚,南非工厂的灯光点亮了周围的黑暗,生产线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殷俊飞站在车间外,望着一辆辆装载着光伏组件的卡车驶向远方,心中满是自豪。

-----------------

南非工厂试运行的成功,让星联集团总部的会议室内,充满了欣喜的氛围。

李凡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手中的激光笔,指向非洲的中部和东部区域。

“各位,”他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

“南非的工厂是第一步,但它不是我们的终点。非洲是一片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市场,我们要在这里留下星联的足迹,从一个国家,扩展到整个大陆。”

苏雅馨忍不住问:“李总,非洲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者也可能随时跟进,我们能领先多久?”

李凡微微一笑:“领先多久不是重点,重点是当我们扎根时,别人只能跟在我们身后跑。”

李凡为非洲市场设定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第一,巩固南非市场。

将南非工厂,发展为星联在非洲的技术与物流中心。

第二,拓展东非市场。

以肯尼亚为中心,建设小型制造基地和售后服务网点。

第三,覆盖全非洲。

在西非和北非寻找合作伙伴,逐步推广星联的全线产品。

星联不仅计划继续生产光伏组件和储能设备,还将开发适合非洲不同地区需求的产品:

1、东非高原:适合偏远地区的小型家庭光伏系统。

2、撒哈拉沙漠周边:耐高温的光伏电站设备。

3、热带雨林地带:便携式储能装置,满足灵活用电需求。

在东非和西非设立区域服务中心:

东非服务中心:重点覆盖肯尼亚、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提供设备维修、技术支持和客户培训。

西非服务中心:覆盖尼日利亚、加纳和科特迪瓦,为这些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提供服务。

李凡总结道:“每个地区的需求都不一样,星联的产品也要因地制宜,真正做到‘非洲智造’。”

“而服务,是市场扩展的关键。非洲客户不只是买设备,更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

-----------------

星联决定通过与本地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第一,选择有渠道资源的分销商,和有基础设施能力的合作伙伴。

第二,联合推出定制化新能源解决方案,提高市场占有率。

李凡:“合作不是妥协,而是双赢。非洲的未来,需要本地企业和星联一起推动。”

-----------------

星联在非洲市场的发展,不仅着眼于商业成功,还将承担社会责任:

1、能源普及计划:为偏远地区的学校、医院提供免费的小型光伏系统。

2、技能提升计划:在当地设立新能源技术培训学院,帮助本地青年获得职业技能。

3、环保承诺:所有生产活动都严格遵守环保标准,并支持当地的生态保护项目。

-----------------

星联计划在非洲进行品牌宣传,打造“非洲人的新能源伙伴”形象:

1、通过当地媒体,以及星联自身的媒体平台,展示成功案例和企业故事。

2、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教育性内容,提高客户对新能源的认知。

李凡打趣道:“未来非洲的孩子,可能会把星联的光伏设备,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东大人对手机的依赖。”

-----------------

针对国际新能源企业,可能会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投入,试图与星联抢占市场份额的问题。

李凡的应对策略就是两个方面:

1、技术领先:继续推进“智工3.0”技术的升级,让星联的产品,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2、价格灵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价格,以性价比取胜。

-----------------

非洲地区的政治环境复杂,文化的差异,有很大可能导致市场推进的节奏放缓。

所以星联为此,专门设立专门的“非洲事务部”,负责分析政治风险,并协调文化冲突。

目前,非洲事务部主要是由南非工厂负责人殷俊飞兼任,后续江子胜会安排他的学生、李凡的学弟齐秀辰负责这块的工作。

李凡在内部会议上强调:“了解非洲的政治和文化,是成功的基础。”

-----------------

星联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南非工厂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地区。

所以要求殷俊飞,继续优先招聘南非本地员工,并且做好人才和工人的储备。

同时,也为南非的本地团队,设立绩效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在市场拓展中,继续发挥更多主观能动性。

另外针对跨国团队的协作问题,李凡要求殷俊飞,继续多多加强中方团队与非洲本地团队的协作。

比如可以通过跨国交流项目,让双方团队互相学习。

而在星联深市总部,李凡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非洲市场支持小组”,主要由喻云涛进行负责,为前线团队提供资源和决策支持。

而在后续的项目总结大会当中,李凡更是提出:“在未来五年,星联要让非洲每一个主要国家,都能看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星联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承诺。”

“当星联在非洲的每一片阳光下,都能留下影子时,我们的全球化战略才能真正完成。”

“非洲,是一片充满可能性的土地。”

“而星联,将成为点亮它的那束光。”

“我们要将非洲市场,打造成星联集团全球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建立稳定的生产、物流和服务网络。在非洲形成独立的新能源产业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夜晚,远在南非工厂的殷俊飞,坐在工厂的观景台上,遥望着非洲广袤的夜空。

他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李凡和他说的话,以及星联的未来,更是这片大陆因新能源而发生的改变。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