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我迪迦在东北 > 40-50

40-50

作者:鸡毛换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地,给了他一脚。

男人的墨镜掉在地上,人群里吃瓜群众围了一圈又一圈,马上就有人把他的墨镜踩了个稀碎。

“你为什么想刻字?”

男子面红耳赤大声地喊:“不为什么!我又不是中国人,我有外交豁免权!”

“我有外交豁免权!我有外交豁免权!”

话音一落,现场警察有瞬间失去表情管理的,也有现场游客议论纷纷:

“还真是什么人都有哦?”

“刚刚我还看到这人往被封的西园里走,我寻思录跑男呢?我就没管。”

“不是中国人怎么讲中国话?精神病吗?”

“要不是旁边有人看着我我怎么会被抓?我看她也不是什么好人,在少帅府里溜达了好久了!”男人的眼神在人群中锁定了杨淞,“我是进了西院没错,这女人不进西院根本看不着我啊。”

“”

还学会声东击西了。

杨淞走到男人面前,歪着头疑惑地看了他一眼,眼里目出奇的冷静。

“这话你去和警察说好了?”

“我可是在西院门口一直看着你掏出钢笔的,我要是不进去,你那一笔可就刻上去了?”

一位警察走上前,摇了摇头道:“刚刚我们就确认过了,您说的这位是过几天进驻这儿对建筑群进行建模的工程师,你的性质就不用我说了,破坏文物一般是三年以下,特别严重的话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说完,男人左右两边四个警察提溜小鸡似的把男人带上了警车。

馆内工作人员宣布临时关闭疏散游客,又将西院和东院封锁,分了几组人马查看有没有痕迹,并把男人经过的区域全部封锁了起来。

馆内安保、宣教各个气得不行,边走回办公室边骂:“这人是真有病啊,今天也算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不用宣教了,得连夜整改应急预案汇报上级了。”

原定在下午进行的宣教,直接改为发学习材料自习,工程开工前进行小考。

等到同事们一个个怨气十足地回到休息室,尹维和副馆长也来了。

他远远地朝西院望了一眼,红砖雕花的门楼,朱漆大门上正上方悬挂着‘护国治家’的字样。

两人一番耳语,副馆长建议下属们还是把监控录像调出来仔细查一查,也防止有遗漏之处或意外情况。

几人在监控办公室里盯了许久,杨淞作为目击者也站在一旁,两人靠得很近。

画面里,那个一脸油腻的胡茬男鬼鬼祟祟地进了西院,又判断四下无人,掏出钢笔就准备下手。

被杨淞呵斥个正着。

一旁的馆长激动地看着监控又看看杨淞,“小杨啊,幸亏有你,你说没有你的话,恐怕这人已经一笔就划拉下去了!!”

“哪里的话”杨淞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尹维打断。

“是啊,幸亏有她。”语气里却没有任何的调笑意味。

“?”

这人怎么感觉在捧杀她?

不过尹维倒也没再说话,只是认真起来,漆黑如墨的眼眸看得人心里发怵。

一转头,保安室布控人员和副馆长都笑嘻嘻地看着他们,偌大的布控室一瞬间安静极了。

第45章 第 45 章 专门来整她的

“下午宣教取消了, 去休息室吧。”

杨淞直起身,和副馆长道了谢,又瞥了一眼尹维, 走出了布控室。

宣教虽然取消了,但却并不意味着真的可以休息。

原定宣教的展馆工作人员连轴准备应急预案汇报上级,这件事情说小了只是游客刻字,说大了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受破坏, 别说刻一个字了,就是贴个小广告也能判个几天拘留。

杨淞回到休息室的时候,正碰到王孟和李清鹏正坐在休息室里闲聊, 见她回来了, 便和她打个招呼。

“什么情况, 解决了吗?”王孟问。

“应该吧, ”杨淞说,“现在警察那边已经来人把他带走了,不过因为那个人,下午原定的宣教取消了。”

“那还不好?自己发材料自学一下得了, 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吧?”王孟答,“我看和我们专业内容也不太相关,只是建筑群的建模时候,要多加保护就是。谁会喜欢培训啊?和课后补习似的。”

谁会喜欢培训啊?

也是。

培训在经天纬地其实不怎么常见, 阮康正在公司创立之初的招人理念便是拿来就能用,需要培训的人, 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谁开公司不是为了赚钱,没心思假模假式地陪着员工成长。

“哦,也是, 那应该没什么难度吧。”

就这样想着,三个人休息一阵开始调试明天要用的设备,又处理了完达山基地附近的样片,杨淞甚至还走出门逗了逗府里的流浪猫,谁也没把群里发的学习资料和下午的小考当回事儿-

真到了下午,群里突然正式的通知培训地点和时间,喊人赶紧过去,杨淞还有点懵。

自习地点是入住酒店的报告厅。

她在去的路上简单地翻了翻宣教手册的pdf,内容严谨丰富,谈及的主要是少帅府的历史、文物修复及保护,还有就是此次采样前的注意事项。

她坐在报告厅里环顾四周,一个圆桌总共也就二十几个员工,每人面前的桌面上还放着一张A4纸。

有人交头接耳,有人拿出手机翻开资料,但没有人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

杨淞坐在座位上正发呆,就看见尹维从正门走了进来,后面跟着沈嘉敏,她手里还揣着什么东西,两人架势倒是有点像年级主任和教导主任。

等到沈嘉敏打开文件袋,撕开封签,一个个开始分发,杨淞才看清楚——

那是条形码考条。m.wannengwu.com!!!

沈嘉敏把考条一张张撕下来,然后贴在每一个同学,哦不,每一个同事的空白答卷上。

这么认真吗?

她朝王孟使了眼色,两人双双瞳孔地震,对方显然也一脸懵逼。

只有后排几个维世文旅的员工低着头端坐着,手里拿着手机翻着群里的那个pdf,还阵阵有词的背诵着什么。

杨淞:“”

这么卷的吗?

还是说尹维在这儿就要表现成这样?

杨淞又隔着大圆桌下意识瞄了一眼尹维,对方倒是没什么表情,眼神毫无波动,安安静静地看着厅里。

沈嘉敏张罗完考条,把演讲台上的垃圾收了收,拿着麦说了句:

“长话短说,大家先自习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后收手机开始考试哦。”沈嘉敏指了指面前的演讲台,“待会手机自觉交上来。”?

二十分钟过去,杨淞把宣教手册上的内容大致浏览了一遍,脑海中迅速画出了三大主体部分的思维导图,历史和注意事项总共花了五分钟,十五分钟的时间都用在了文物修复和保护的几段文字记忆上,这方面和她的专业完全无关,所以时间花的最久。

二十分钟过去。

感觉像在做梦,那种梦回高三,又坐在考场上月考的梦。

杨淞下意识地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发现挺疼,又看见尹维在不远处插着兜,薄唇上好像有一丝笑意。???

嗯。

确定了。

应该是专门来整她的。

短暂的备考时间到此结束。沈嘉敏开始分发试卷,哗啦啦的翻页声传遍了整个报告厅,杨淞坐在圆桌中间的位置,拿到卷子时,很多人都已经开始刷刷刷答题。

答题时间是四十分钟,题量不多,但四道都是文字大题。

正准备开写,王孟和李庆鹏双双递过来求救眼神。

杨淞:“”

还没发出信号,便看见尹维走过来,身子横在她和那两人中间。

他神色很淡,但是轻轻地桌面上用手指敲了敲,状似随意但意有所指。

杨淞:“”

算了,让他们难兄难弟自生自灭去吧。

题目倒是不难,只是做到最后一题时,杨淞发现其实只有三道题,最后一题标明为附加题,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题目居然是:如果你有计划在东北旅行,你心目中的完美路线是怎样的?

好像是个送分题。

杨淞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了写了半面A4纸,她写完时,发现很多同事都已经答完交卷了。她也起身交卷。

抬头看了一眼那两位可怜同事,绞尽脑汁地往上写字,颇有种读书时候写作文没话硬挤的味道,杨淞没什么事,起身准备走。

交卷时,正巧沈嘉敏上洗手间去了,尹维站在讲台上替她看一会儿。

“答完了?”

“嗯。”杨淞把声音压低,“挺简单。”

对方气压也很低,冷不丁来了一句:“简单你就去帮助别人?”

“谁啊?”杨淞拿了包,准备往外走。

恰巧这时沈嘉敏来了,尹维放开卷子,便跟了出来。

“你不是想帮他们?”

“哦,你说王孟他们啊。”

尹维错神须臾,眉目间愁云转淡,渐渐笑起来:“我要是刚刚不过去,你是不是准备给他们递纸条了?”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递纸条了?”杨淞说,“我全程安分守己地答完了认真答,写的不要太满好不好?”

尹维没说话,凝思几瞬。

杨淞还在自顾自说话,“不是我说,你们维世的员工培训怎么这么简单?一开始我以为要考试会很难,吓了一跳,搞那么大这阵仗我还以为有多难,没想到还有送分题!!对,就是高中老师所说的送分题,尹总,生怕员工小考过不去嘛?”

她看了一眼尹维,“幸亏我速记还不错,该得分的一定得分。”

尹维把车钥匙拿出来,同时问道:“附加题也做了?”

杨淞惊觉对方还知道有附加题,说道:“你还看过题目呢?”

谁知对方不以为意:“我当然看过,卷子是我早上去副馆长室拿的。”

“不是维世文旅组织的宣教吗?”

“当然不是,这是□□授权时要求的考试。”

“”

“这样啊”

杨淞突然有些尴尬——语气渐渐放缓。

她刚刚考试的时候竟然有一瞬间以为以为是尹维为了给她‘补课’专门组织的宣教活动。

没想到还是她自作多情。

杨淞扭过头‘切’了一声,旁边的尹维倒是没有再说话,两人各自走出了酒店门。

结束的时间很早,夜晚还长,有的是时间磨蹭。

“晚上吃点什么?”尹维问。

“”

杨淞瞥了一眼尹维,吐出三个字:“路边摊。”

众所周知,总裁是不会吃路边摊的,想出这个答案后,杨淞心里默默为自己鼓掌。

尹维正在手机上回复消息,倒也没拒绝,回复完消息,又看了一眼手表,脸上完全没有一丝愁容地点头,“行。”???

不行。

“我说路边摊,你是不是没听见?”

——“我知道啊。”

话是这么说,对方非但没有拒绝,反而接受度意外的高。

可是——

这还不到五点钟,路边摊都没出摊呢,她上哪儿去找路边摊??话说口,杨淞只得硬着头皮,“现在好像还没有路边摊,你要是忙的话可以先走。”

但尹维放下手机,道了声不忙。

两人只能一路走走,杨淞肚子又有点饿了,沿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外面的雪差不多停了,几乎没有风,天空放晴后,一抹橘色的晚霞拨开云层,而后紧接着是大片大片的橙色海洋。云层往下,夕阳余晖映在朱红与明黄相间的宫墙之间。

难怪网上说一路往北沿着北通天街走,只有十几分钟的路,就能瞥见了沈阳故宫的一角。

沈阳故宫虽不如北京故宫有名,却也是清朝初期的皇宫,在迁都北京之前,一共经历过

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个朝代,占地6万多平方米。

这么大的面积是少帅府的两倍多,集汉、蒙、满建筑为一体,理论上来说建模价值要比少帅府更高些。

杨淞忍不住问:“我有一个疑问。”

——“说吧。”

“为什么第三个景点不选沈阳故宫?”

尹维:“你觉得是我不想吗?”

杨淞:“,”

尹维的回答是另一种回答,有时候反问是一种回答,沉默也是一种答案。

宫规森严,作为中国关外唯一的皇家建筑群,有一些原始数据是不得由第三方采集的,更不可能随意建模。

走着走着,两人走到一条热闹的步行街,杨淞拿开手机看了看地图上的名字——中街。

豁,已经走到了沈阳最具盛名的网红街。

虽然这里没有路边摊,但吃的喝的却一样不少,杨淞在短视频里也刷到过挺多。

而尹维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不吃路边摊了?”

——“不吃了。有中街谁吃路边摊啊?”

“挺会走的。”

——“那是当然。”

其实杨淞早就想好要来了——自打她买了来沈阳的机票后,她的手机像自动知道了她的喜好似的,抖音和小红书上一刷一个沈阳中街美食,点了一个收藏又一个收藏,大数据抓取了她的喜好,又开始疯狂给她推送同类视频。

这几天她可没少看。

路过宝发园的时候,门口连队伍都没人排,这可是她在小红书上心心念念刷了好久的店,据说这家店创立于宣统元年,店里菜可是经过国家商务部和张学良少帅亲自认证的老字号。

杨淞坐下扫了码,立刻点了少帅钦点的四绝:熘肝尖、熘腰花、摊黄菜、熘丸子。又问了尹维需要点什么,得到的答复是不饿。

杨淞:“”

不饿你跟着我干嘛?

爱吃不吃,又不是她求着他来的。

期间‘四绝’被端上来,黏糊糊的酱汁勾芡着富含油脂的腰花和肝,入口即化。杨淞要了两个碗,又问尹维要不要添点饭。

尹维放下手机,看了一眼桌上的菜说了句:“我不吃内脏。”

“”

什么毛病?不吃内脏但能吃□□?

杨淞又想起自己刚出院时尹维带自己吃的那顿饭,这人怎么那么矫情哦?然后抄起筷子夹了一大把放在自己碗里。

不吃就不吃,反正她吃的挺开心。

杨淞一边吃一边刷手机,期间看了几眼尹维,对面的人倒是看手机之余,偶尔夹起筷子意思了一下,但最后直到结束都没动几口。

妈的,最烦吃饭矫情的人。

吃饭就吃饭,一边吃一边看手机,直到吃完,杨淞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嘴,问道:“这么忙还吃什么饭?”

“要吃,不然会有胃病的。”

“”

胃病不是你们总裁的专属吗?

杨松眨了眨眼睛,不理解眼前这个人既然要和自己一起吃,但是又闷声不响地挑三拣四是几个意思 。

“吃完了?”

——“嗯。”

“往这儿直走500米有个方城商业城,你可以待会逛逛从那儿公交回去。”

——“?”

——“那你呢?”

“我开车。”尹维扫码付了钱,把包从脚底收纳筐里拎出来递给杨淞,“走吧。”

杨淞:“”

这又是在整哪出??

第46章 第 46 章 可恶,要被人拿捏了。……

饭点到了, 宝发园的外边开始大排长龙,其中不乏很多背着包和推着行李箱的游客。马路对面,仿古老式的砖红色大门与现代车流形成鲜明对比, 夕阳慢慢渐隐下去,被侵染成深蓝。

杨淞就在宝发园的正门口与尹维道别。道别时尹维又接了个电话,冲她点了点头,打开车门就飞驰出去, 留下一嘴尾气。

杨淞:“”????????

这拿出的是追人的态度吗?

不知道的以为这是她热脸贴冷屁股的态度啊???

杨淞仔细回味尹维刚刚那副说辞。

什么叫‘往这儿直走有个商业城你可以在那儿坐公交’?

怎么说呢,总有种对方在跟自己说走好不送的微妙感?

跟谁俩呢?

倒也没有不开心,就是挺意外的。

杨淞又走在路上, 又仔细回想了一下今天自己的所作所为。

——上午抓破坏文物的精神病, 下午认认真真考试, 晚上正儿八经吃饭。

要说真有什么得罪到尹维的地方, 考试的时候给同事递了个眼色?还是吃饭的时候点了他不爱吃的内脏??

等一下。

关她什么事,他爱不爱吃跟她又有什么关系。

空调吹多了得病,闲事管多了要命。

感觉自己这些年就是太会反思复盘了,才会给人一种好欺负又好拿捏的职场印象。讨好型人格要不得, 得改。

思及此,杨淞又一路走到中街里面,一路灯火通明,烟火气很足。

虽然正月还没到, 但是街头红灯笼高挂,小雪中的街市流光溢彩, 人潮汹涌中有种别样的热闹。火红的灯笼往上看, 有三个巨大的黑体红字。

——“刘老根大舞台”。

但是,热闹是他们的,她什么也没有。一个人逛街终归还是有点无聊。

杨淞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虽然是南方人,但是小的时候过年她最爱看的就是赵本山的小品,五岁的时候守岁就会强忍着困意在电视机前等赵老师,那是她关于东北最早的记忆。

刚想发给亦小路,想起对方正在热恋中不便打扰,又缩回了手。

然后把照片发到了她和王孟三人的工作群里。

【斯密码喽】:中街的夜景。

【斯密码喽】:还不错。

但是平常热闹的群里这一次没有人立刻回复。

杨淞收了手机,发了一条朋友圈-

尹维没有回酒店,而是去了办公室。

期间沈嘉敏和张宏斌一直给他打电话,说是下午□□组织的考试通过率不达标,本来只是走个形式放放水也没什么,只是当天又出了游客拿钢笔破坏文物这种事件,当局一下子觉得暴露出诸多馆内管理弊端,思想教育水平也没到位。

但已批复的项目又不得不进行下去,因而最后决定是暂缓开工,开工条件则是组织参与员工集体学习,直到合格为止。

尹维看着那份不合格的名单叹了口气,他倒是也没想到,二十多个进驻项目的员工中,竟然只有堪堪半数通过了考试。

也怪他,事先没有强调这场考试的性质。

沈嘉敏给尹维倒了杯咖啡,一进门看见尹维阴沉的脸,知道工期又要往后顺延了,话到嘴边的‘怎么办’又给生生咽了下去。

“尹总,那明天怎么安排?”

刚刚尹维又让他加印了十来份学习资料,准备明天下发下去给没通过考试的员工,她捏在手里,踌躇着没有给他过目。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