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重回九五之小富即安 > 130-140

130-140

作者:酥肉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张大嘴巴。

这……意思是她往后就是她爸的房东了?

第133章

虽然不缺钱, 但是简梨还是很高兴。

她兴致勃勃挤在父母中间叽叽喳喳说话,到最后被王梦梅赶走。

“你明天不上学了?赶紧回去休息!”

简梨的新班主任她也见过,那位严肃的老师见面第一次就反映, 说简梨别的都好,就一样, 压点进学校, 问家长是不是光顾着做生意, 所以对孩子的关心不够。

王梦梅气的要死,简锋不在家的这段时间,简梨每天早上都按时起床去运动。王梦梅每天早上早早把饭做好, 但这丫头, 每次都要磨叽到最后一秒才出门。

仿佛进学校早几分钟, 学校有什么怪物要吃了她。

把简梨赶走,两口子才有时间躺在床上聊聊天。www.huanye.me

“这丫头,又不是没地方住,怎么就那么喜欢房子?”

光是说把房子落在她名下,就给她高兴成这样。

简锋翻了个身:“谁知道,我看小梨也不像别的孩子,这么大了, 心眼全长在别的地方了。”

不讲究吃, 不讲究穿。

高中本是攀比的重灾区,尤其是省实验这样的学校。简锋有时候接送女儿, 在学校门口都能看到那些家长们的车子。

贵的车子, 孩子坐上去都是挺胸抬头的。

但是简梨就是很不在意, 坐自行车她开心,坐摩托也开心,简锋现在开面包车去接, 她也开心。

王梦梅在学校周围开店,简梨还总是带同学回来吃。她从不逞强说要请谁,都是掏钱,每次顶多送个饮料,就是她对同学的优待了。

王梦梅忍不住吐槽:“这丫头,说是长大了,但是又感觉脑子缺点什么。”

有些事上她做的跟个大人一样,有些时候又傻傻的。看漫画看到半夜,被王梦梅发现就赶紧把书藏床底下。有时候追着王梦梅说话,给王梦梅的鞋都踩掉。还有时候跟狗打架,打完了进来假哭。

王梦梅每次看见她在自己身上拧成一个麻花,什么也不说,就一个劲的“妈妈妈妈妈妈”就头疼。

该不会这丫头到三四十还要这样喊妈吧?

简锋不说话了。

王梦梅等了一会儿,想着他是睡着了,可转过脸,却看见简锋眼睛瞪的大大的,哪有睡意。

“……你想啥呢!”

吓了她一跳。

简锋:“我就是觉得,咱要给小梨多准备点东西。房子还要多几套,车子也要买。”

他闺女太好了。

没人配得上他闺女。

他最怕的就是女儿被人骗走。

王梦梅:“……你纯多余。”

就简锋这个惯孩子的样子,简梨她眼瞎了也看不上那些毛头小子好不好?

王梦梅更担心的是简梨拿简锋的标准去找对象。

简锋:“你说的就不对,按照我这样子找也只能是基础,肯定要比我还好才行。”

王梦梅懒怠跟他吵,被子一盖:“睡觉!”

这哪儿来的蠢爹,没一撇的事净在这儿瞎想。这都不是第一次了。

王梦梅眯着眼睛酝酿睡意,还没酝酿完,简锋在她背后拍她。

“干嘛?”

简锋顿了一下:“我这次去新疆,见到了一个人……”

“是孙艳。”

时间太久,王梦梅甚至在脑海里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孙艳是谁。

等到意识到问题,她顾不得刚暖和起来的被窝,翻身就坐了起来。

“是她?!”

“她怎么跑那边去了?”

简锋揽着媳妇的肩膀,把人塞回被窝里。

“你看你,又急,我这不是慢慢跟你说么。”

王梦梅按捺不住心里的火,又怕吵醒了闺女,只能压着声音:“她在那边干嘛?”

孙艳自从丢下许亚男走了之后,再也没有音讯,虽然有人说在南方见过她,但到底没有实证。从许建国死了之后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

许建国的大哥再也没去看过许亚男,倒是大院的人有几个老街坊,还陆续去给许亚男送东西。

简锋人没去,他还记着女儿说过的,说许亚男自尊心强。简锋只在去年过年前,托人给许亚男送了些王梦梅做的酱,在盒子里头藏了几百块钱。

王梦梅也从哪些老街坊那儿打听过,知道许亚男在卫校过的挺好,她本来就成绩不错,去了卫校更是鹤立鸡群。学校也知道她的情况,平时老师们也都很照顾她。

许亚男现在已经不收废品了,而是平时在学校的食堂里给人打饭,这样就能省下来吃饭的钱,学校每年奖励第一名的东西,也从一些不实用的茶杯换成了被褥靴子。

就为了照顾许亚男。

许亚男当然也不负众望,在学习之余,还会去别的专业旁听。到了期末,在一众普通的成绩里,许亚男能次次拿满分。

许亚男争气,知道内情的人就更讨厌孙艳。

王梦梅追着简锋问孙艳在那边如何,简锋:“就那样。”

不好也不坏。

棉纺厂倒了之后,厂里有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去了新疆。那边空地多,包地或者给别人打散工都容易。渐渐的,去那边的人就都凑在了一起,一群人在异乡,彼此也能照应。

简锋去了那边,当然也跟几个相熟的在一起吃过饭。

孙艳的消息就是这么递到眼前的。

老乡把简锋带去那边的镇上,就正好看见孙艳在那儿盘了个档口卖菜。

没了许建国,孙艳的日子过的反而好了一些。

兴许是不再指望着男人,孙艳干起活来也麻利,生意不好不坏,但顾着自己的花销绝对没问题。

老乡拉着简锋在背地里看了几眼,叹着气说道:“其实早半年她就来了,咱们来这里的人里头,有人认出来她,她还问许亚男现在咋样了来着。”

简锋警惕起来:“她准备干嘛?”

那孩子好不容易过上点安心日子,这当妈的前脚丢后脚捡的,叫孩子怎么过?

老乡:“谁说不是呢?她问,我们都不敢说。倒是孙艳她自己也知道干的事不对,赌咒发誓的,说自己这辈子就不指望许亚男,反正她给人丢了,这辈子就是死了没地方埋,也绝对不会回去找女儿。是死是活,都不跟许亚男相干。”

她当初丢下许亚男这件事本身就不地道,更别提她走时候还卖了房子,一分没给许亚男留。就算是生恩养恩,把孩子单独一个丢下,跟让孩子过不下去有什么区别?

孙艳都说到这种程度了,后来自然也有人跟她说了许亚男的境况。

孙艳听完,喃喃了几句:“那就好。”

然后就抱着孩子扭头走了。

“后来,她就在这儿盘了个摊位。”

简锋远远看着给人称重算钱的孙艳,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乡劝着他:“现在这样也行,孙艳日子能过,也不去打搅孩子。你就算是给她逮回去,她有没有钱另说,主要是折腾孩子啊。”

孙艳当然是犯了遗弃罪,可真把她押回去,她又会怎么对许亚男呢?

简锋把目光落在孙艳的孩子身上。

这个小男孩,即便是跟着母亲颠沛流离,身上的衣服也干干净净的,孙艳把他养的白白胖胖,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原本还小的孩子,现在已经有五岁了,在市场上跟着别的小伙伴一起,到处疯跑,孙艳看到他,脸上就漾起笑容。

老乡也很无奈:“之前觉得这女人真不是东西啊,给亲闺女丢了不要。现在再一看,她养小的这个倒是精心。”

之前大家还以为她会把小的这个也丢了呢,毕竟单身女人带着个孩子,日子着实不好过。

就哪怕现在,孙艳带着孩子,也不过是将将过日子罢了。

孙艳对儿子的母爱,更衬得她对许亚男是多么凉薄。

简锋默默无言,直到离开,也没去跟孙艳说一句话。

王梦梅听完这些,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总归是母女缘分不够。”简锋这么说了一句。

既然这样,就盼着孙艳她说到做到,往后别再来找女儿!

*****

孙艳的插曲过去,简锋的生意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开业这天,不少人都来送花篮,林慧看着花篮感慨万分。

孔国荣现在的生意越来越差,因为两人之前的婚姻关系,人际交往上免不了重叠。那些在孔国荣那儿的客户老婆,有些就是林慧美容院的顾客。

于是孔国荣的一些情况,不可避免的就往林慧的耳朵里钻。

什么孔国荣那个女人的亲戚在店里干的不好,孔国荣只能亲自去处理。后来为了开掉对方,更是折腾了好久。那个叫吴玉霞的女人,寻死觅活要打胎,后来孔国荣真烦了,她又委委屈屈的不敢说了。最近几个月,孔国荣找不到合适的人,最终还是让家里的几个侄子来了……

林慧摇摇头,就孔国荣那几个侄子,要是真争气,不用孔国荣说,她早就把人提来了。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那几个小子提不起来。

孔国荣现在是病急乱投医了,也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跟去年一样,风风光光的回村过年。

林慧心想,管他要不要风风光光的回村去,反正今年,她林慧是要风风光光的回村去过年的。

才十二月份,林慧没事就喊王梦梅一块去逛街买衣服。

谁说只准男人衣锦还乡?

她林慧,这次回老家,也要端起女老板的架势!

林慧给简锋刚开业的公司随了一千块。

这个礼很重了,而且林慧还在简锋开业就送给他一个单子。

“我打算给美容店的客户们送一些过年的礼品,价格好说。”

孔国荣已经是昨日黄花,简锋的新公司,倒是有了点蒸蒸日上的意头。

林慧再看简锋夫妻,不再单纯的是朋友或者下属,而是正正经经的合作伙伴。

“预算在百元以内,礼盒做的好看一点。”

第134章

林慧要的礼盒, 就是简锋现在的主打产品。

简锋把从新疆带回来的干果果干弄了个新春礼盒,里面是一盒葡萄干,一盒杏干, 还有核桃,他还另找货源, 进了一批桃胶。

礼盒做的小巧, 东西也不多, 但是拎在手里,没有一处不精致。

简梨使劲举手,要求简锋把设计包装的任务交给她。

简锋劝了又劝, 最后只允许简梨设计几个包装。

简梨气呼呼的不愿意。

简锋:“你还要上学啊。”

他这边对着客户, 说要就得要的, 哪儿能让上学的女儿全干了?

就算是现在,盒子和包装也都是找人做,简梨做的就是画几张画,到时候印在几个主打送孩子的礼盒上。

简梨一边画一边嘀咕:“大画家给你设计,你还不愿意。”

知道她现在一幅画多少钱吗?说出来吓死人!

毫不夸张的说,她只梨现在往外放话说接商稿,随随便便一幅画就得好多钱。

简锋安抚道:“好好好, 大画家……这个图不要太个性了!”

简梨擦掉一个扭曲小人:“知道啦!”

简锋这次针对过年准备的货, 只分了几个档次。一种是贵价的木质礼盒,整体没别的, 就突出一个贵。

海参, 干贝, 鲍鱼,鱼胶,各自放进透明的盒子里, 这是黑色的海盒。

野生木耳,鹿茸菇,黑枸杞,红参,这是红色的山盒。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替换其中的东西,像是茶叶,羊肚菌,西洋参,老陈皮……

反正高端礼盒,除了价格不美丽,其他的品质之类的,都很美丽。

这样的礼盒,用来过年送礼再好不过了。

简锋做了七八个样盒,放在办公室外面的展台,就是为了方便让人参考。

接下来的就是一些中端礼盒,用来过年走亲戚。

一套盒子里一样贵价的产品,再搭一些比较常见的果干干果,盒子用暗红色的,看上去也是古朴大气。

这种盒子,简锋正在跟几个超市谈供货,如果谈下来,第一年,就是以薄利多销的渠道散在超市里先试试看。

其他之外也会接一些团体订单,但是……

简锋收起记东西的本子。

目前比较稳定的顾客,只有林慧了。

这种单子,说句难听的,没点关系,根本拿不下。

简锋可以说是赤手空拳的进了这个行业,要想拿到单子,还有很远的路走。

所以他现在也照旧做一些粮油批发的活,库房里也进了一些米面粮油,让小孟管着这部分的业务。

简梨倒是提过一种,就是拼盒,一个大盒子里装各种散零食,可以送小孩。

但是想法很美好,实施起来基本没可能。

简锋接触的那些超市,人家难道不会自己做?

总体来说,简锋的店面顺利,却也没那么顺利。

倒是一楼开的小超市,在元旦后,立刻扭转了局势。

因为——

医院开业了。

跟简锋开业前后脚,这座众人期盼的三甲医院,终于完成了合并,搬了进来。

首先收益的就是长青街上的商户。

王梦梅不得不招了几个长期工,因为现在她不到饭点也会忙!

新医院的食堂不够大,医院却承载了太多的病人,每天只要开门,就有人来光顾。

甚至于长青街上已经有商户在考虑全天营业。这么大的医院,工作人员也一大堆。晚上有人下了班也要吃饭吧?

王梦梅倒是没有那么干,不过她让倪浩也找找人。

“咱们店现在全靠我跟你,还是要找几个学徒和切配来。”

不然他们两个都有事,店里就要放空炮。

倪浩果真介绍了两个人来,都是他嫂子的娘家人。

倪浩的嫂子为此还特地来给王梦梅送了两件大衣,说是从港岛来的。

“这是我俩侄子,你就当是自家的孩子,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倪浩的嫂子细心,两件衣服都是可着王梦梅和简梨的身形买的。

一件是白色的,比王梦梅自己的那套白色大衣摸起来更柔软,版型也更好。

另一件是粉色的,简梨穿上之后,连王梦梅都移不开眼。

简梨的个子终于不再猛长,看似已经停留在了一米七三的水平上。

本身就个子高,穿上粉色的大衣,整个人都像是个大人了。

粉色衬得她有一种年轻人独有的好气色,走在人堆里,隔着几十米都能一眼看到她。

王梦梅催着简梨脱下来,简梨还没美够呢,哼唧着不愿意。

王梦梅:“过年穿!”

这个时候穿,这衣服又不耐脏,要不了三天就给弄脏了!

简梨只好依依不舍的脱下。

王梦梅收起大衣,还生怕弄皱了,细心的放好。

倪浩家的生意越做越顺,原来倪浩妈还催着倪浩找对象,后来也不催了。

倪浩的父母和哥嫂现在挣钱,家里已经买了一处门面,倪浩的父母都不跑南方了,而是在家里守着生意。

换了倪浩的哥嫂去跑。

倪浩爸妈退居二线之前,给倪浩准备了一套宽敞的三室一厅。至此,老两口算是心安。

倪浩的哥嫂也没计较这些,生意和平交接到了他们两人手里,老人做主把家给分了。

倪浩的工资足够养家,哥嫂自然也不会觉得父母偏心。

归根到底,是日子好过了。

好过之后,倪浩妈对于儿子找对象的事也看开了。

“前几年还是穷啊。”

穷闹的,所以对着一个受家庭拖累的女孩,忍不住就发脾气。

现在虽然也照样觉得对方跟倪浩没成是件好事,但是倪浩妈想,要是再来一次,她也不至于那么生气了。

倪浩现在的条件找对象并不难,只要人家没那么过分,就随着孩子去折腾吧。

倪浩也经过那件事,成长了许多,这不,这次有点好事,他就先想着哥嫂。

倪浩的嫂子迫不及待把侄子塞过来,心里也对倪浩多了一层改观。

老两口可着紧张的钱给老二买房子,她到底心里没那么舒服。

家里的生意总是缺钱,正是扩张的时候,挣来的钱都投生意上也没什么。但老两口愣是非要给倪浩买房子。

他连对象都没有呢。

倪浩嫂子知道,这是老两口怕过几年她改主意,到时候不好说。

可到底心里不舒服。

现在倪浩赶紧送来个好处,倪浩嫂子就看开了。

随便吧,人的心脏也不长在正中央。

父母为孩子算计,也是正常。

反正家也分了,往后就没有这些事了。

倪浩嫂子的两个侄子也被亲姑姑提着耳朵教育,来了之后也很勤快。王梦梅很满意,让倪浩带着他们先干切配。

切配打荷先干一年,再说学手艺的事。

倪浩从徒弟晋升为“师兄”,心情别提有多好。

薛玲悄咪咪的跟王梦梅说倪浩现在好凶。

“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他还有点欺生呢!”

王梦梅笑了:“什么欺生,他教人跟人教他,当然不一样。”

自己学的时候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教别人看的真真的。

倪浩现在带两个学徒,那是看哪儿哪儿不顺。

王梦梅都劝他:“总有个过程。”

刚开始,谁不是一知半解?

多了两个学徒,又加了几个长期工,王梦梅的工作量反而降下来了。

她只用把控好麻辣烫和一些快餐的底料味道,中午基本就不再下厨,而是把后厨交给倪浩去干。

她只有晚上才去颠勺。

医院一开,要不了一个月,就有经常来光顾的工作人员察觉到了不同。

中午的小炒,总是比晚上的小炒差一些。

倪浩被客人问到脸上,忍不住垂头丧气。

王梦梅说他学到了六分,也就是应付应付第一次来的客人,一些老客,一尝就知道不对。

现在医院的医生也知道了……

往后怕不是要经常被点名要师父来炒。

王梦梅乐呵呵的跟人搭话,在医院门口就是这点好,王梦梅很快就能辨认出里面谁是医生。

但凡那种累的一句话都不想说的,坐下先点好几样的,多半就是刚做几台手术的医生。

这些人偶尔出来吃,一看就是受不了食堂的饭菜,出来找点有味道的东西吃。

王梦梅就会特别问一句,要不要加辣。

只有冒火的辣椒,这时节吃一碗下肚才痛快。

渐渐地,有些时候会有人打店里的电话让送进去。

这种就多半是一群小护士了。

王梦梅让来兼职的大学生每天管着送餐,天气一冷,要求外送的就多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