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重回九五之小富即安 > 60-70

60-70

作者:酥肉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就把准备好的衣架子忘了。

开局就不顺,简锋搓了一把脸:“直接铺地上!”

准备好的废旧床单铺开,王梦梅盯着摊,简锋几个从车上往下扔。

很快,床单上就堆起小山包一样的衣服堆。

王梦梅把丢下来的衣服扔到对应的堆堆里,大人的一堆,小孩的一堆,还有瑕疵品也一堆。

旁边卖炒面的摊贩也刚支起摊子,凑到王梦梅旁边来搭话。

“妹子,你们这衣服咋卖啊?”

王梦梅做惯了生意,听见问话就带上笑脸回人家:“一件也就是四五十,姐你看看不?”

开门生意,王梦梅谨慎的很,随手扯过一件大红色的棉衣,俗气到不行的红色,上面的贴布绣花更是快变成两张皮了,领子是翻领,用王梦梅自己的眼光看,这衣服土气的都穿不上身。

款式实在没办法吹,王梦梅就主打的吹质量。

“姐,你摸摸看,我们这都是棉纺厂出来的大货,你瞅瞅这料子,灯芯绒的,添的也是好棉花。这在市场上卖,没个大几十你可买不着……”

炒面摊老板娘眼睛一亮,王梦梅嫌弃的俗气红,她却喜欢的不得了。

再掂在手上一试,嚯,厚实的很呢,心里当即就满意三分。

王梦梅瞅准时机:“姐,开门生意,我也不说多,这一件,五十五,你要了就拿走。”

炒面摊老板娘心里一算,五十五确实不贵,可还是习惯性的找毛病砍价。

“太贵了妹子,你看这上头的绣花,我都怕洗掉色。再说了,我瞅着这件咋有点小呢?”

王梦梅抖擞开:“姐你试试不就行了?我们这批货是均码的,谁穿都合适。”

炒面摊老板娘伸开双臂穿上,这一穿,心里就更满意了。

“再少点吧妹子,你看我这也刚支上摊,还没挣一毛呢。”

王梦梅:“姐,我们真不咋挣钱。这都是厂里的货,棉纺厂你知道吧?这都是厂里给的价,我也不瞒你,这东西进货我都拿四十多一件呢。要五十五也就是刚够我们几个的辛苦钱和油费……”

炒面摊老板娘作势要脱下来:“我们村里自己买料子自己絮棉花,才花几个钱?你要算四十我就要。”

王梦梅跺脚:“姐,真不行,五十二吧,五十二你拿走!”

“四十五!”

“五十一!五十一总行了?”

“四十六块。”

王梦梅:“我要赔钱的呀姐,这样成不成?四十八!这件算我不挣钱,你拿了别给别人说。”

老板娘心花怒放:“四十八就四十八!”

王梦梅收了四十八,顺带跟人混熟了,打听了一番有关于庙会外头有没有人来收费的问题。

老板娘手里拿着新棉衣,乐呵呵的说道:“有的庙会是收的,有的不收。今天这个收,这不是初一么,下午吃过中午饭就有人来收,一个摊位收十块钱的卫生费。”

老板娘热情问道:“大妹子,你们是不是明个还摆啊?”

王梦梅点点头:“厂里的任务么,咱们这个会是三天不?”

“是三天,但明个下午就没啥人了,今天就是正日子。”

王梦梅心里庆幸,还好还好,明个还能卖一天。

老板娘听到她说是棉纺厂的,心念一动:“妹子,你有没有长袖啊,就贴身穿的那种。”

王梦梅:“有啊。”

棉纺厂这些年也不是一味的等死,也做了很多尝试,春夏秋冬四季衣衫,厂里都有一大批的存货。

老板娘来了劲:“那你明个给我带两件吧?我给我家孩子买个,还有我男人。”

炒面摊老板在里头听到这话,大嗓门传出来:“我不要!我有穿的!”

老板娘也不惯着,叉着腰就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想要我还不给你买呢!”

炒面摊老板不说话了,老板娘回过头:“给我带……三件吧。”

棉衣质量好,她想到自己娘家妈,准备给老人也买一件。

王梦梅:“成。”

老板娘很会来事:“那说好了妹子,明个我来的早给你占个好位置!”

成功做成了第一笔生意,紧跟着王梦梅就顾不上跟炒面摊老板娘说话了,因为周边的摊主们先凑了过来,成了她的第一批顾客。

简锋几个男人里,就小石嘴皮子利索点,还能招呼点人,简锋话少,但他长得人高马大,脸皮也好看,站在那儿倒是也有妇女凑过去问他价钱。

唯一的异类就是小孟了,小孟秉持着有话实说的风格,一是一,二是二。

王梦梅急的满头冒汗,给小孟拉到摊位后面,给他个小板凳。

“你站上头,看着别叫人偷货就行了。”

王梦梅管着收钱,简锋和小石帮着卖货,小孟盯着人。

人气越聚越旺,王梦梅被问的多了,就后悔自己没弄个大纸板把价格直接写出来。

昨晚上简梨就是这么建议她的,可是她老想着人得讨价还价,写了没用。

现在想,还是写价格最好,写了之后省了嘴上功夫了。

原本以为会一潭死水的生意,从把东西摆出来开始,就没断过人。

王梦梅扯着嗓子喊:“都别挤啊,一个一个来——”

第69章

大年初一, 简梨和王云云睡到了自然醒,昨晚上她俩也跟着帮忙,简锋和王梦梅是在车里分的货, 她俩就一个人举一盏灯照亮,等到货分完, 她俩也给累够呛。

王梦梅昨天晚上做了一桌子菜, 还在冰箱里留好了包好的饺子。

简梨起床随便下了十来个, 趁着煮饺子的功夫,拎着半截鞭炮下去放。

今年的家属院风声鹤唳,连鞭炮都放的少了。

简梨抄着手睡眼惺忪, 直到热乎乎的饺子落进肚子里, 她才脑子清醒了。

简锋走之前叮嘱她今天没什么事就不用出去, 反正这么多年来,大院里的邻居都知道他们过年会去葛家过,所以也不会有人问起他们一家的行踪。

简梨和王云云一人吃掉一碗饺子,这才打开电视看春晚的重播。

看着看着,王云云:“也不知道小姨和小姨夫怎么样。”

她俩都争取过要跟着去,但是简锋还是执意把人留了下来。

王云云都呆住了,她万万想不到, 昨天一天能发生那么多的事。

先是小姨的店被人偷, 接着就是小姨夫突然提出要去赶庙会,然后就是一家人忙活了大半夜整理货品, 天还没亮呢, 小姨和小姨夫就已经出发了。

王云云只觉得脑袋都要转不过来, 这一切都发展的太快了。

其实不只是她这样觉得,简梨在听到简锋这样说的时候,也吃了一惊。

然后……

对她爸妈刮目相看。

能看清发财的路子在哪儿是一方面, 极致的行动力更是关键。

父母显然已经不需要她的帮助,因为这个时代,是真的可以勤劳致富。

“肯定没问题的。”

简梨对爸妈很有信心。

另一边,简梨夫妻也无愧于女儿的期待,原本忘记拿衣架的失误,竟然歪打正着。

庙会上很多人一看堆起来的衣服,直觉就是有便宜可占。

再来一问,果然价格比在店里买便宜。

王梦梅还扯着水洗标给大家看,力证这是棉纺厂出来的货。

这就很动人心了,桃城的棉纺厂出好货,这是很多人的固有想法。这么好的货,卖一个比市场价稍微低一点的价格,就显得这便宜格外耀眼。

“给我拿个小孩的!”

“这个肩膀太宽了,有没有更小号的?”

“这地方破了个口子啊!”

王梦梅:“这一堆是残次品啊,大的一件三十五,小的一件二十五。”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女人立刻不说话了,反而凶狠的把这件残次品往怀里揣。

“这个我要了!”

只不过就是衣兜里破了个口,拿回家稍微缝一下,外面压根看不出来。

三十五,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

出乎王梦梅意料的是,这些残次品都格外好卖。

有些住的近的人家,自己买了不算,还急忙跑回去跟认识的人说,立刻就来了一群妇女老太太,围着摊子点名要残次品。

王梦梅一件一件给人指哪儿有问题。

有的是袖子不一样长,有的是领子没缝上。还有些是存放不当,衣摆上有了些霉点。

结果这些她看起来很致命的缺点,放在这些人那里,都不叫个事!

妇女们在身上比比划划,一个个都满意的不得了。

“不就是霉点吗,洗洗就行了。再不行就拆开上点火碱,总能洗掉。”

“袖子拿回去改改,切一块的事。”

“花纹错了?哪儿错了?没事,你不说我都没看见。”

……

不到中午,几十件瑕疵品先卖空了。

王梦梅瞅着摊子上没剩多少,赶紧喊简锋再卸货。

这下原本因为款式不多要走的人立刻驻足,等着再挑挑。

四个人忙的中午都没吃上饭,到了下午三点,实在扛不住了,王梦梅看人渐渐少了一些,就让小石和简锋先去休息。

“你得开车呢,睡不好容易出事。”

简锋也没矫情着推,他是把着方向盘的那个,担着一车人的风险,要是逞强,晚上还不知道要怎么熬。

“好,我先去睡两个钟头,你等会儿叫我。”

王梦梅脆生生应了,然后喊隔壁的老板娘做两盘子炒面,又要了两瓶汽水。

她跟小孟两人忙里偷闲扒拉了几口,中间还要时不时站起来给人拿货。

小孟咕咚咕咚灌了一瓶汽水,整个人都冒着白烟。

“嫂子,这东西咋会这么好卖啊。”

明明都是些厂里卖不出的存货,可放在这里,居然引得这些人趋之若鹜。

小孟想不通:“既然能卖,为啥厂子还要倒闭?”

在棉纺厂的仓库里,这样的存货还有至少几十万件。

小孟稍微一算,一件就算是挣十块,这些货卖出去,也有百万。

为什么现在厂子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王梦梅也没有答案。

其实这段时间工人们闹也好,心如死灰也好,大家都是在纠结这件事。

明明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什么就因为一批货丢了,就到了要让大家都下岗的境地?

这个问题注定没有答案。

小孟也没有一定要一个答案,他只是刨完了饭,又站在板凳上,伸长着脖子给王梦梅盯摊位。

一直到傍晚六点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王梦梅才疲惫万分的叫醒简锋。

“收摊吧。”

带来的衣服基本全部卖光,王梦梅装钱的包都换了两个。

两大包碎票,王梦梅脸上是如释重负的疲惫。

“你开车,叫小石坐副驾给你看路。我在后面睡一会儿。”

几个人收拾了东西,趁着天还没黑透往厂里赶。

今年是大年初一,领导已经不在办公室,但还是给简锋们留了一个人,等着结账算钱。

简锋等着王梦梅醒过来,两包钱算清楚,大票小票用皮筋扎好。

王梦梅:“这一沓子是两万二,你带去吧。”

另一沓子少了一半,看上去大概有大几千。王梦梅也没避着人,直接给小石和小孟算钱。

车和货都是简锋压的,算钱是小石和小孟一人占一成。

王梦梅抽出两千四,一人发了一千二。

这一次净赚了一万一千多,王梦梅直接凑了整,给小石和小孟算完钱,剩下的钱里还要刨去油费,大概是八千多。

王梦梅还好,她是见过这么多的钱的。

但是小石和小孟却傻了眼,只不过是一天,他们就挣下了半年的工资?

简锋让王梦梅回家去休息:“看看小梨和云云。”

今年过年这几天是顾不上两个孩子了,好在明天就是初二,简锋和王梦梅打算让两个孩子回王家庄去。

简锋叮嘱媳妇:“别再操心给她俩准备明天要带的东西了,让简梨准备。”

女儿大了,尤其是最近给他的惊喜太多,简锋觉得不能再像看一个孩子一样看她,而是应该给她一些自主的空间。

王梦梅:“好。”

她太累了,确实需要休息。

不过临走之前王梦梅还是叮嘱简锋挑货品时候注意的事。

“多拿一点秋衣秋裤,床单枕巾也多拿点,瑕疵不瑕疵的无所谓,帽子和围巾也要点。”

昨天已经卖了一天的衣服,最后那几十件,王梦梅纯粹是为了清货只要了个成本价。

可想而知明天怕是卖不动。

还是枕巾帽子围巾这种好一点,单价低,卖起来肯定更容易。

简锋应了一声之后,心里想的是还要再找个人。

四个人还是不够。

这样想着,他转身去找了倪浩。

倪浩家昨晚上气氛并不好,一听说他要带女朋友回来,他嫂子就拉了脸,话里话外,意思是家里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倪浩不想着为家里人撑起来,倒是想着结婚。

现在结婚,钱从哪儿来?

结了婚,是不是倪浩还要出去住?

他倒是潇洒了,这一大家没工作的怎么办?

那个意思,就差说倪浩是个冷心冷肺的白眼狼了。

倪浩愁苦的厉害,他父母也觉得他嫂子说话难听,可又不敢说什么。

厂子里最近离婚的都多了好些,家里男人或者女人丢了工作,另一半就有了不一样的心思,这再正常不过了。

倪浩在家里躺着,心烦意乱。

他的女朋友是在菜市场认识的,对方是一个菜摊老板的女儿,家境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对方的腼腆害羞还是让倪浩深深陷入其中。

两人就这么谈了一年多,避着双方的父母,感情日渐浓烈,可现在却因为厂子的倒闭充满了变数……

倪浩把头埋进枕头里,烦心的不想说话。

直到简锋在他楼下喊名字,倪浩才赶紧穿上衣服冲下楼。

“锋哥,啥事啊?”

店里被偷的事他也知道了,为他本就不好的境遇雪上加霜,倪浩就怕简锋是来说店黄了,年后不叫他去上班了。

简锋却拍拍他:“走啊,有个挣钱的活,你来不来?”

倪浩两眼登时亮了:“来来来!”

第70章

简梨把方便面和八宝粥用绳子绑起来, 背上的书包里是王梦梅提前给赵春兰买的衣服,手上拎着一袋子菊花晶。

王跃东接到人就皱着眉:“带这么多的东西回来干啥?”

昨天他接到二姐的电话就吊着心,屋漏偏逢连夜雨, 前脚厂子没了,后脚店里就被偷, 王跃东光是想想就替二姐家焦灼。

他接过简梨手上的东西, 问俩人早上怎么吃的饭。

王云云:“吃的烩菜和饺子。”

王梦梅提前准备好的年货足够, 冰箱里满满当当,连简梨这种做饭一般的,也会从冰箱里拿出各种炸货和蔬菜, 烩上一锅菜, 香喷喷的也很好吃。

昨晚上简锋忙完了回家吃了一大碗, 简梨今天早上走的时候又煮了一锅,她俩吃的饱饱的才出门。

王跃东笑道:“那就行。”

大人被金钱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最怕就是看到孩子也苦哈哈的。好在简梨是个开朗的孩子,叫王跃东为二姐松了一口气。

车子带着两人回了家,简梨进门就看见她姥姥赵春兰正笑的一朵花一样。

王梦兰给赵春兰剪指甲,赵春兰侧着头跟大女婿说话。

“我就说苹苹好,你可跟她说, 上大学也要好好学习, 咱们这种家庭能出去一个孩子不容易。我要是当年也有机会,说不准我现在也是大学生……”

钱金来笑的眼皮都皱起来, 这半年多, 他走哪儿都觉得腰背直直的, 现在到了老婆娘家,更是收起了原来那股子傲气,手上扒着蒜跟丈母娘逗趣。

“那肯定的, 咱苹苹就是基因好,脑子就是随了她妈,根子还在您这儿。”

一句话说的赵春兰眉开眼笑,只不过这点笑在看到简梨的时候收敛了起来。

不咸不淡的一句“小梨回来了。”

只不过一年时间,大女儿家不争气的外孙女考上了大学,二女儿家又下了岗。赵春兰的好脸色又换了人给。

简梨悄悄问王云云:“嘿,你看我姥这样,像不像是个变色龙?”

王云云又想笑又忍住:“叫小姨听见要打你。”

简梨两手一摊:“事实嘛。”

王帅从里屋跑出来,脸上高兴的不得了:“姐,你们回来了!来来来,我来拿东西。姐,你们中午想吃啥?妈做了条鱼,我还弄了点蜂蜜……”

简梨摸摸弟弟的狗头,十分满意:“都行。”

王帅眨巴眨巴眼,蹭到王云云身边,软软的说道:“姐,你给我布置的作业我都写完了。”

王云云:“……好。”

王帅一个上午都黏着两个姐姐,走哪儿跟哪儿,像个追脚步的小狗。

赵春兰没好气的说道:“也不知道是冲了啥,他姐天天打他,他还不往心里去。”

姐弟两个以前三天两头闹别扭,现在打了一年多,反倒关系好起来。

赵春兰心里不得劲,以前王帅总是黏着她,现在却一口一个“我姐说”。

真不知道那打他的扫帚上用了什么药,给好好一个孩子打的只听他姐话了。

王云云嫌弃王帅烦:“我们俩去镇上。”

钱苹今年寒假也开了培训班,规模小了一点,二三十个初三高三学生,忙的顾不上回王家庄走亲戚,只交待王梦兰说让云云和简梨回来后到她那儿。

两个妹妹都初三了,钱苹干脆把人都抓过来补补课。

一说这个,王帅就蔫吧了,想跟上去,却又怕被抓去学习。不跟吧……

王帅不好意思承认,他还真挺想他姐的。

“……那我不去了,你们早点回来。”

简梨到了镇上,先去二舅家送了一箱子牛奶,就算是代替她妈走过亲戚了。

王跃西一家倒是齐齐整整都在家,李霞没有娘家妈,所以初二不走亲,以前都是初二跟着王跃西到王家庄去的,但是今年她不想去。去了干啥?叫王梦兰看笑话吗?

简梨放下牛奶,王跃西随便问了几句,连饭也没留。

简梨也不在意,出门就去找了钱苹。

钱苹见到妹妹先关心了几句王梦梅夫妻,然后就拿出卷子要给简梨王云云做摸底。

简梨:……行吧。

好在简梨的水平不错,钱苹很满意。

王云云的弱项全在理科,钱苹交待让她俩明天开始上午来两个小时补课。

“现在趁着机会赶紧补补,开学之后时间就很紧张了。”

钱苹自己是深刻体会到了镇上教学和市里教学的水平差别,所以她想让两个妹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