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青竹 > 140-150

140-150

作者:寓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己想了一天,给二?十两?闯祸精想了个?拉风的新名字——

追风。

第149章 幼学童蒙

有了追风, 姜竹像是得到了称心?如意的?新玩具,每天都?要出去遛半天。

说好的?一起去登山呢, 结果每天早上沈青越画着画着姜竹就不见了。

从前走之前还跟他说一声或者?写张纸条,告诉他去哪儿了。

这?倒好。

遛骡子不算出门,一转眼?人和骡子全没影了。

沈青越走到牲口棚,看见孤零零在里面?被鸡吵的?酱酱,吐槽道:“你爸爸不爱你了。”

酱酱:“……”

沈青越:“你看看,有了新欢人都?不一样了。”

刚给?追风刷完毛, 准备回来换酱酱的?姜竹:“……”

沈青越:“哎哟,大忙人回来了?还记得你扔在棚里的?傻儿子么??”

姜竹:“……”

“追风,追风,天天就是追风, 是他要追风还是你要追风?”沈青越抬腿用膝盖撞了下姜竹屁股,“你听听, 追风和我?们酱酱是一个品种的?骡子吗?”

姜竹笑着回手拽住了沈青越的?腿, 往他身前拉了拉。

沈青越小跳了两下撞他身上, 被姜竹抱住。

姜竹:“那你再想个名字?”

沈青越:“不想, 想不出来, 要么?让酱酱叫闪电吧, 你不是出门不好意思叫他吗?”

“现在全村都?知道他叫酱酱。”姜竹摘了沈青越脸上的?口罩亲了两下, “去山上玩吗?”

“我?哪知道你和追风有没有空, 现在咱们家追风是老大, 你是老二?, 连那几只?鸡都?要排我?前面?。”

姜竹:“你是老大, 我?排第二?,他们不排,都?听你的?。”

他话锋一转, 幽幽道:“你老在画画,我?也不知道你有没有空。”

“哎哟?”沈青越捏捏姜竹的?脸,“恶人先告状啊,又跟谁学这?么?撒娇的??那我?不画了,捆你身上,让你一天十?二?个时辰走哪儿都?带着我?。”

姜竹笑:“还是画吧,眼?看就要画完了。”

那可是他们青竹书?院第一本书?呢,要把青竹书?院印上去的?!

沈青越:“呵。”

姜竹给?他捏捏手腕:“我?们是不是该盖书?院了?”

“嗯?”

“不是快要画好了吗?都?要印出来了,我?们书?院才?只?有一个牌子。”姜竹没受过什么?画饼诈骗,总觉得书?都?要印了,书?院还没有,像是诈骗。

前几天他还去看了,沈青越随手找块儿木板写的?“青竹书?院”过了一冬天一春天,都?有点儿掉色了。

沈青越故意道:“有牌子还不行?吗?”

姜竹:“……”

沈青越笑:“赵先生他们是不是想回山上上课了?”

姜竹:“嗯。”

在村里好是好,遮风避雨,冬天暖和,上下学近也方便,但是太随意了。

谁家有什么?事,就会跑到课堂喊人。

有时候是大人要下田,喊孩子中午早点儿回家做饭,不要乱跑。

有时候是要带着孩子去走亲戚,课上到一半,过来找人。

还有家里什么?东西?找不到了,不知道鸡喂没喂的?,弟弟妹妹要找哥哥姐姐的?……

总之,什么?都?能进门打断课堂。

偏偏村民们自己意识不到这?是有问题的?,小孩儿们也很爱看有人来,只?要来个人,就需要花一到两刻的?时间重新恢复秩序和气氛。

要是村里有人吵架、来了货郎,哪怕是谁家狗跑了,鸡跑了,那群还没什么?定性?的?小孩儿都?忍不住趴到窗边往外看。

尤其是下午上课年纪更小的?那一批,管都?管不住。

更绝的?是赵先生要是吹笛子教孩子们唱歌,窗外、院外,能凑一群大爷大娘来听。

搞得赵先生根本就吹不下去。

天暖和了,他就想领着孩子们回山上了。

“走,去看看。”

“嗯。”

沈青越戴好口罩,骑上酱酱,姜竹骑着追风,一起沿山道下来,再拐到竹屋那儿去看。

天一暖和,笋疯长,都?钻出来长挺高了,沈青越调侃:“赵先生他们回山上开学第一课,说不定就是挖竹笋。”

姜竹:“不会的?。”

其实村里的?大娘们从冬天到春天,没少来这?儿挖笋。

这?片儿他们清理过,没竹子只?有笋,比别处好挖。

等开课前到村里喊一声,他们提前把笋挖了就是了。

多挖两年,附近的?竹鞭挖尽了,也就好了。

竹屋怎么?都?好说,不过盖书?院就麻烦些了。

按照赵先生给?他的?参考,一间像样的书院需要的地方还挺大的?。

而且在山上盖房子和山下不一样,山上都?是石头,地基都?比山下难弄一些。

买了砖瓦也不好办,得靠人和牲口一点一点儿往上背。

不过好在有了竹帘作坊,他们不太发愁钱的问题了。

《长腿鸟》第二?册也已经开卖,池远舟、张叔阳先后也给?沈青越送了两回银票,足有五百多两,他们钱足足的?。

就是人手不太好找。

马上是夏收,这?阵子最紧要的?就是收麦子。

今年春天比较旱,又有一场倒春寒,收粮食肯定要比去年减产。

他大伯每次下地看麦子都?忧心?忡忡的?,生怕临到收割前再来场急雨,恨不得自己站地里替麦子长。

沈青越:“不着急,慢慢来嘛,咱们先规划好,而且花钱雇人盖书?院和积攒石头有空再修一下的?仓库又不一样,肯定会更快。”

仓库修了这?么?久了,才?修了两面?墙,但山下的?宅子一个多月就建成了。

集中人力财力做,和顺手有空再做,干活的?效率哪能一样。

“何况又不用一下子都?建好,刚开始有一两间能上课的?地方就够了,其他的?可以一点点修,等秋收完再修也来得及,天冷起来前肯定就修好了。”

在他看来,赵先生给?姜竹写的?什么?拜圣贤像的?这?个祠那个堂,都?可以往后挪一挪。

拜师和对应的?节日,把圣贤的?画像拿出来挂课堂,赵先生带着所有学生拜一拜不是一样吗?

干嘛非要先给?画像弄个屋子。

平时就把画轴卷起来放好,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还能防尘呢。

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圣贤们肯定是不会介意的?。

何况他们姜家村心?心?念念的?祠堂都?没个影呢,书?院一下子盖那么?豪华干什么??

礼圣殿会有的?。

先贤堂也会有的?。

藏书?馆、清风亭,还有学生住的?斋舍也会有的?。

将来上课的?讲堂也不会只?有一间,他们想修几个休息的?小亭台,挖个小池子,养点儿花都?没问题。

整个竹林都?可以给?他们霍霍,不够还能往后山扩,再不够以后把后面?那片荒山也买下来。

但饭要一口口吃,房子得一间间盖。

反正他们就这?么?些学生,先规划上,以后慢慢盖。

沈青越和姜竹去找赵先生商量规划和如何施工。

他们花了十?来天时间,在竹林里仔细规划了下书?院的?布局范围。

赵郁川也赞成看钱盖房子,慢慢来,先从讲堂修起,有多少钱就修几间屋子。

只?不过,“不知道老朽能不能活到书?院建成的?年纪。”

沈青越:“这?话我?不爱听啊,说得好像我?们书?院好多年也盖不完似的?,能不能对我?们的?书?有点儿信心??”

赵郁川哈哈笑。

他还是有信心?的?。

沈青越的?初稿马上就要画完了,还拿给?他看过。

有几页沈青越和姜竹都?决定不下选用那张图的?,等着他和江修文一起选。

另外,图沈青越都?画了,但要写字的?地方他都?空着呢。

按他的?话说,毕竟是蒙书?,不适合他那飞扬跋扈的?字体,得他们两人来写。

赵郁川也觉得他的?字体不大合适,对入门的?小朋友而言,看上去太难了。

池远舟倒是建议他们用活字。

整齐还便宜。

不过活字的?尺寸不能改,沈青越嫌弃影响排版。

每页他都?自己写了张效果图给?江修文当参考呢。

多大的?字,每一行?几个字,怎么?排版。

他专门用薄透的?纸写上,能叠到画上看效果。

只?要能搞定四海书?院,沈青越对他们蒙书?的?销量很有信心?,没必要为了省钱去用活字印。

何况池家书?坊的?活字主要是印话本子用的?,字体只?有一种,用久了有磨损,有些字不够清晰了,即使补上新的?,也稍微粗糙了一些,不符合他的?审美观。

第一本儿书?呢。

别处不知道,他们自己的?书?院肯定要用很多年。

只?要书?院还在,就能一直用,至少他和姜竹还活着的?时候,必须得用。

事关创建者?颜面?,这?种传家的?东西?,面?子里子都?得要,不能为了省钱影响质量和美观程度。

书?名是赵先生给?起的?,非常朴实无华又直扣主题——

《幼学童蒙》

沈青越很满意。

只?是这?本的?封面?设计起来比《长腿鸟》时候艰难多了。

内容太广,沈青越想了小半月都?没想好到底该用什么?内容来做封面?。

纠结之下,江修文连字都?填好了。

只?有一页他不小心?写坏了,需要沈青越重新誊画一遍。

沈青越挨个翻了翻,很佩服:“九十?多页,你就写坏了一张?”

江修文窘,解释道:“若是科考时,答卷是一个字都?不能错的?,也不能有任何污迹的?。”

沈青越轻啧一声。

不管哪个世界,考试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连带着读书?好像都?变苦了似的?。

不过沈青越倒是从他这?儿获得了灵感,推翻了之前设计的?所有关于读书?的?内容,新画了一幅拟人小动物们跳房子作为主画面?。

他们脚下踩的?跳房子方格上错落地写着“幼学童蒙”四个大字。

他希望传达读书?学习增长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

虽然将来免不了与考试相关,但满足求知欲、好奇心?,增长见闻与知识,也应当像玩游戏一样给?人乐趣。

被沈青越呼唤来看样书?的?张叔阳和池远舟都?惊呆了。

整个大虞,都?没有出现过这?样把书?名踩在脚下的?书?。

沈青越:“不好看吗?”

“嗯……”

好看是好看,但是吧……

张叔阳:“毕竟是蒙书?……”

沈青越:“也算不上多正经吧?”

张叔阳:“啊?”

沈青越:“这?又不在大虞官学规定范围内。”

他也是做了功课请教过人的?。

江修文还专门把他那堆官方经典拿来给?他看呢。

根本看不懂。

硬要说的?话,他们这?本算是有蒙学内容的?连环画,或者?画比较多的?话本子都?行?。

沈青越:“寓教于乐嘛,人生第一本儿书?,弄那么?严肃小孩看见就要厌学了。”

张叔阳:“……”

道理确实是那个道理,他也挺喜欢沈青越这?个“设计”的?,一看就有趣,摆在书?铺也吸睛,就是吧……

他拿这?个去四海书?院找先生给?写序跋,会不会被打出来呀?

沈青越:“我?们赵先生看了都?没说有辱斯文,人家也在大书?院教过书?呢,你去试试嘛,不行?再改。”

池远舟:“就是呀,不成再改,单独给?你们海康县印一版只?有字的?书?封也行?。”

反正刻字比刻画省钱多了。

沈青越失笑,池远舟这?是心?里还对张叔阳横插一杠不满意吧?

翻看了样书?后不满意又升了一级,这?会儿压都?压不住了。

看吧。沈青越默默腹诽,当初让他印蒙书?他还不是那么?乐意,要是池远舟当时就特别坚定,势在必行?,说不定他后来也不会去想让张叔阳帮忙找四海书?院写推荐,更没有一起合作印书?的?事了。

池远舟也在心?里后悔,又一次肠子都?要悔青了。

看到样书?前他始终对蒙书?没多少兴趣。

上半年忙着茶市,忙着长腿鸟,还有家中其他生意,明明他就在宝峰县,也来过山上两趟,但他催的?一直是下一本儿探案故事。

沈青越还给?他看过几页画稿呢,他也没想象出来整本做出来会是这?样的?效果。

他甚至忍不住开始想,是不是宝峰县太小了,他见识太少了,怎么?次次占尽先机的?是他,但是最后总让张叔阳后来居上呢?

张叔阳翻着书?,还是喜欢:“行?,我?去试试。”

沈青越:“哦对了,序跋字别太多啊,字少了能刻,字多了我?们就得活字印了,和整本书?风格不一致多别扭啊,主要就要四海书?院的?名头,尽量找有名气的?先生。”

张叔阳:“……”

第150章 施工(二更)

样书有了, 但刻印的版本沈青越还得再画两份儿。

他自己要留底。

一份儿要给张叔阳拿去要序跋。

另一份儿要给工匠刻印用。

万一刻印过程中?丢了哪页,弄坏弄脏了哪页, 还能按照底稿再画一份儿。

沈青越密集的工作从完成样稿后开?始,甚至因为池远舟催得急,比先前画的时候还更累一点儿。

从前他只上午画,下午带着石生画点儿轻松有趣的。

现在他从早到晚都得画,石生在他旁边练习时候,他都在画。

连给石生练线条临摹的样稿, 都是从他刚画完的稿子里抽两张让石生做参考。

要不?是看在石匠师傅们刻完了《长腿鸟》没新的活儿可接,时间久了收入会变少,他早就撂挑子了。

说好的骑着酱酱、追风登山呢,结果?夏收都快收完了他还没画完。

沈青越画啊画, 江修文也得写?啊写?。

沐休时候熬油点灯地写?。

江修文:“这本书今年能印出来吗?”

沈青越:“应该可以?吧……”

这本虽然页数多?,但刻起来难度比《长腿鸟》低多?了, 而且石匠师傅们也攒了一年的经验, 速度一定会比当初刻《长腿鸟》快。

江修文感叹道:“想一想年前就能看到我们的书印出来发给大?家, 还能摆进书铺给更多?人看, 就什么都值了。”

沈青越失笑:“……那倒也是。”

有个一起忙的伙伴儿, 工作起来确实也轻松些。

每次沈青越画到想发脾气, 只要一想他是在家画, 而江修文平时要上课, 要考试, 好不?容易放假了, 还不?能休息, 顿时就不?觉得自己有多?惨了。

至少他能天一黑就不?画了。

伤眼。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刨除锻炼和石生玩游戏的时间,他每天工作时长其实都不?到八小时。

相比之下, 村里夏收就辛苦多?了。

今年气候不?太好,抢收尤其紧张。

村里大?伙儿全都是天还没亮就要下地,天黑透才回家,没收完前,晚上每家还要有人在自家田里睡觉,粮食越是歉收就越要这样,生怕有人趁着天黑把自己家麦子给偷了。

好不?容易收完了,还得晾晒脱粒。

这时代又没有脱粒机,什么都是纯人工,他们村一百多?户牲口又没多?少,没牲口的怕天气不?好,也不?能干等着借别人的用,都得靠人力?。

晒谷场都是土,晒完了还得碾,碾完要扬麦子、簸麦子,弄干净才能装起来。

这时候全家老小齐上阵,粮食关乎性命,什么都得给收粮食让道。

他们作坊停工了。

书院也暂时停课了。

男女?老少全都跑去收麦子。

姜竹牵着酱酱和追风下山干活,连姜树都先把马送回来了。

姜大?山家有驴,姜四山家有马,姜竹去大?伯家帮忙,把两头骡子借给了他们的佃户。

忙完夏收,他们家也第一次收到了自己家田产的粮食。

一亩五斗,第一批四十多?亩,他们收了二百多?斗粮食,有差不?多?两千五百斤,装了三十袋,全是麦子,堆在仓库里,把沈青越都看呆了。

姜竹:“等秋天,还能收些稻米。”

去年租出去的田,因为季节几?乎都种了麦子,能赶上春耕的有十多?亩,种的都是稻子。

沈青越爱吃米,等到秋天,他们就能吃自家梯田长出来的大?米了。

这些粮食,够他们俩使劲儿吃,吃一整年也吃不?完。

本来是该用粮食抵工钱的,不?过沈青越刚收到《长腿鸟》的钱,夏收前他们把先前欠的开?荒工钱都给结清了。

今年开?荒速度比去年要慢一点儿,三天能开?两亩多?一点儿,刨除农忙和冬天,再扣掉山下盖房子、山上盖书院的时间,他们今年大?概能开?荒出一百多?亩,顶多?不?到一百五十亩,还是不?够大?家租。

姜竹还想留下距离大?伯家田比较近的那块儿梯田当成婚贺礼送给家俊,大?概有个十多?亩,扣完能租的就更少了。

到时候万一谁手气特别差,还是抽不?到地,一直欠着人家工钱就太可怜了。

他们干脆把工钱都给结了。

以?后也按全价给工钱。

因为赶在夏收前结了工钱,村里还有两家拿着工钱去买了驴和牛,正?好赶上夏收能用。

一下子收来这么多?粮食,姜竹却不?想卖。

头一次有自家的田,自己的粮,他还想多?新鲜新鲜。

反正?不?脱壳也不?容易放坏,都费劲弄上山了,难不?成再背下去吗?

慢慢吃吧。

今年都不用买粮食了。

沈青越忙着画画都没顾上去梯田看夏收,等姜竹也像山下别人一样磨了新麦子给他做面吃,他才想起来问问今年的收成如何。

姜竹:“还可以?,家俊说他家那亩收了有两石七八,今年普遍收成差些,如果?是丰年,说不定能收三石粮食。”

沈青越回想着关于田产的概念,“能收三石就算良田了吧?”

姜竹点头:“嗯。不?过咱们家田草太多?了,得经常除草才行。”

土层不?薄,地也肥,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