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青竹 > 100-110

100-110

作者:寓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小姜师傅也不至于?这么?犯愁。

之后,姜竹又?专门抽了一天来算账。

银票、银子和铜钱,摆了一桌子。

自?从上次去山里赶集后,真有人?从山里找到他们?村来卖药材了。

总算没白辛苦,姜竹干脆把马五给的那五十两银子和江宏明分?成一人?一半,省得万一要用钱,江宏明手头紧张。

这二十五两他不能?动,要专门留着收药材。

他们?倒卖山货、皮子,还有卖药材赚的钱,加上姜竹自?家山上的山货,江修文帮他联系人?卖了一些木头和竹子,附近村有人?修房子,大伯也帮姜竹卖了几根儿存在他家的木材,林林总总,到姜竹算账的时候,他手里一共有一百四十两出?头,包括卖鹿分?给他的四十八两。

而他们?欠的工费,则有将将不到二百两。

这还是刨出?了秋收前支付过一部分?工钱后该给的。

且他们?是按一天三十文来算,没按五十文。

里正统计人?数时候,精确到了半天,只是来割草的、收拾杂物的老弱妇孺都没算。甚至没加入刨树、挖石头,没费太多体力的,全都没算。

就这样,除了最?农忙的时候,平均每天也有七八十人?来开荒,多的时候,能?上百人?。

忙活了两个多月,他们?一共才开出?来五十多亩,平均每天不到一亩。并且这还是在比较好开荒的缓坡,不是处处都需要挖石头。

沈青越不得不感慨没有机械时代?的生产力,他们?开荒,真就是一镐头一镐头地凿,一铁锹一铁锹地挖。

遇到实在太大的石头,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绕行。

按现?在的市价,一亩良田值十五两,山里的地还要便宜点儿。

如果按一天五十文的工钱来算,姜竹光工钱就花了差不多四百两。

短期内不卖地,很难能?将成本收回来。

不过长期来看,土地远比钱更保值,他们?不急着花钱,这样反而比攒银子更加合算。

当?然能?这样做的前提是姜竹能?付得起工钱。

也多亏马五给姜竹弄了个收药材的生意,再加上换卖山货、皮毛和打猎,韶家、池家又?愿意优先买他们?的东西,刘三也能?给他们?的皮子兜底,且愿意收大半的山货,姜竹才能?除去日常花销还攒下这么?多钱。

虽然付完工钱他又?要赤贫了,还得赊欠一些。

但好在他们?家赚钱的人?不止一个。

他们俩的钱从一开始就没分开算过。

沈青越不拎着钱袋子逛街时候,家里钱都是给姜竹管。

他们?平时的花销,吃喝日用,买衣服做被褥,包括他的药钱,也都是姜竹在掏钱。

细算起来,沈青越卖扇子赚的,兴许就只够他的药钱。

和出?版《长腿鸟》相比,那些都是小钱。

平价版的《长腿鸟》利润只有一成多一点儿,精品版的利润有两成半,只凭这些收入,沈青越就要入账二百六十多两。

这还是第一笔。

不意外?,精品版本暂时可能?还不用加印,但平价版本池远舟已经在安排工匠印第二版了。

第二版他要印三千册。

先前他算了算,忙活这么?久他才赚三十多两银子,差点儿没气吐血,一万个后悔为什么?答应了张叔阳他只印平价版。

等张叔阳都开始找他预订两千册平价版时,他才恍然发觉,他得走量啊!

且为了宣传,他已经让印刷工匠先帮他弄出?几十本样书,去附近各县的书铺搞推销了。

当?然张叔阳的门路也不能?落下,还有他相熟的一些茶商。

要不然等到过年,家里亲戚一聚会,听说他动静搞那么?大,结果只赚了一斤茶钱,不得笑话?死他。

而且从第二版开始,雕版的成本就能?去掉,他的利润还能?再高一些呢。

他用的可是石板,以后顶多修一修,只要不刻意破坏,他的石板能?用好多回。

这些都不用沈青越操心。

他只管收好该给他的银票。

这还没算他给张叔阳设计收藏版收的设计费。

尽管只做五十份,沈青越就要了二百两的设计费。

每一份儿的封面他也要钱,画一张,一两。

五十份儿五十两,沈青越都没介意这封面他一共赚二百五十两数字不好听。

他也没打听张叔阳弄这些收藏款打不打算卖,要卖多少钱。

他猜八成是不会卖的,不卖的东西才能?显得更值钱。

沈青越折腾了大半年,入冬前赚了五百多两银子,一对比他从前卖扇子赚的全是零花的小钱。

沈青越只过了把赚钱的手瘾,前脚收了银票,都没细看银票上到底写是什么?,后脚就给姜竹了。

“拿去,省得我乱放哪天就当?废纸扔了。”

论藏钱,十个他也顶不过一个姜竹。

他们?小姜师傅藏宝是大师级的,至今他都只听过没见过姜竹爹留给他娶媳妇用的那二十多两压箱底钱到底在哪儿呢。

姜竹要告诉他,他都拒绝听,就等着哪天无意间发现?,收获寻宝的惊喜感。

唯一的问题就是银票藏久了可能?会发霉,但他有装药用的密封袋,把银票塞进去,还能?防潮。

有这些,姜竹都不用愁还在辛苦开荒的村民们?年前的工钱了。

他不用拖欠,能?给每家算钱。

沈青越挺喜欢姜竹这点的。

“你想哪天付钱?”

“就这两天吧。”早点儿把钱付了,谁家想趁着落雪钱买点儿什么?也好赶紧买。

姜竹是个行动派,算好了就喊上家俊去县里钱庄兑银子了。

主要兑的是碎银和铜钱,这样回来好发也好算。

运回来,他们?找了里正通知大伙上他家领钱。

里正当?着大伙儿的面挨个对天数,全都核对完了,没人?有异议了,再开始分?钱。

他念一个名字,报一个天数,现?场按一天三十文算钱,算好了姜竹直接给钱。

能?凑整的先给银子,零散的再给铜钱。

将近三个月,持续坚持来的几人?每人?领了二两多银子。

大多人?则是一两多到二两间。

家里劳力充足,有两三个人?没事儿就来的人?家,能?凑五六两银子,而少的,也有好几百文。

这钱赚得辛苦也有希望。

虽然没在码头干活儿赚得更多,但开荒到底不一样,这相当?于?是在给他们?自?己干活儿。

尤其是已经抓阄租到地的人?家,他们?已经开始种上冬小麦了。

这地他们?自?己挖的自?己知道,虽然草多,但土层不薄,常年枯枝烂叶落在地上,地力也肥。

山上不怎么?缺水,明年只要别?闹灾,勤快点儿除草,准能?收获不错。

领了钱,家里经济紧张的人?家也狠狠松了口气。

总算没白忙活。

从最?热的时候赶到现?在,天天都是体力活,也是没少受罪,可算见到收获了。

“竹子,田以后也是能?租十年吧?”

“嗯。”

尽管才开始开荒的时候姜竹就说了,但是他们?还不踏实,虽然可能?性很小,他们?还是怕姜竹等他们?把地养好了,突然要收回去不租了。

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

他们?镇上就有几个大户这么?干过,其他镇这样的也不少呢。

有人?专门买荒地租给佃户,人?家辛辛苦苦施肥养着,等把地养成良田了,突然就不给租了。

十年是他们?一起商量出?来觉得最?合适的时间,贫地养好,少说得三年,哪怕要五年,租十年,还能?有五年是种良田。

姜竹倒是说二十年也行,他们?觉得二十年有点儿久了,好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二十年呢,到时候起了纠纷怎么?算?

还是十年听起来合适些。

发钱发了将近一天,把钱都发完,姜竹彻底轻松了。

只等下个月看看情况,如果没下雪,就再去山里赶集一次。

要是下雪,就等来年春天。

这是提前和山里几个村子商量好的,山里下雪早,也比外?面雪更大,万一进了山遇到大雪,路不好走不说,走到陌生的地方容易有危险,而且被困住了,一晚上说不定就能?冻死人?,不值当?的,下雪他们?就不进山了。

姜竹回家把家里的仓库都清点了一遍。

米、面粮食足足的,以防猫冬突然想吃什么?,他还准备了些红豆、绿豆,要是想蒸豆包,做绿豆糕,马上就能?做来吃。

蔬菜、果子也足足的。

春天、夏天储存的菜干很多,他们?晾晒得好,夏天也拿出?来翻晒过,没有受潮,这会儿都是好的,没腐没坏,泡过就能?做菜。

除了干菜,还有腌的菜和按照沈青越指挥做的果酱,都好好的没坏,足够他们?俩吃很久。

新鲜的菜和果子也有。

菜园里还有白菜、萝卜,仓库里还有两筐梨,等入冬了,还能?挖冬笋吃。

肉也储备了。

四伯母给做的肉干、他们?晒的鱼干,再晚一点儿就该做腊肉腊肠了。

趁着有时间,他还能?再做点儿熏肉。

等落雪后,开始结冰上冻,到时候就能?多储备些鲜肉了。

衣服被褥也够,姜竹又?把两个柜子的东西都翻出?来收拾,趁着太阳好,可以再晒晒,先前漏掉没洗的也都能?再洗洗。

房顶要再检查一遍,门窗也要看看有没有要修的。

沈青越还欠着好多画没画完,张叔阳提前把钱都给了,他也不好意思拖着。

还有孙毅成也在三天两头地催。

他得赶紧画,趁着中午暖和画,否则等晚上要开着灯不说,还容易手冷。

他在窗边画画,一抬头就能?看见姜竹绕着房子忙忙碌碌。

今天姜竹在菜地忙。

他们?菜地里的菜都收了,只剩下这一点儿白菜。

萝卜前些天已经都刨了,姜竹直接在菜地里挖个坑把萝卜埋进去,他说这样能?存鲜萝卜。

以防不够吃,他们?还从江顺子家买了些晒干的萝卜条和萝卜丝。

姜竹大伯、四伯家都腌了不少萝卜,也给他们?俩分?了不少。

白菜就简单了,姜竹都没挖地窖,掰下来晒一晒,然后直接一个一个整齐地往当?仓库用的屋子里码。

石头屋子保温,下雪也冻不坏,顶多开春时候容易长芯变苦。

但姜竹很有信心可以吃完。

尽管在沈青越看来那就是座白菜山。

除了白菜山,姜竹还要垒木柴山。

开荒存下来那些木柴他都没要,谁干活儿谁捡走,有多的就给他大伯家了,落雪前他得自?己储备过冬的木柴。

干这个他很熟练。

扛着柴刀、斧子和锯子往林子里走,先把穿林子那条主道上的树都修剪一遍,等修剪个差不多了,再把地上枝枝杈杈的树枝砍一砍,粗的用斧子劈,直顺的用锯子锯成好烧的段儿,然后用绳子捆好了扔在路边就行。

反正就他自?己在这么?高的位置砍柴,等都收拾好,再拿扁担挑回家就行了。

收拾完柴,还能?扛扫帚过来把树叶扫一扫,聚到一堆,干透了弄回家当?引火。

常走的林道修剪完,就可以往林子深处走一走了。

地上有倒了的枯树就直接收拾回家,没有就捡着长得密的地方砍几棵树。

不用砍太粗的,把长得不太好的随便砍一砍就够他过冬了。

今年得多准备一点儿。

两个人?了。

而且沈青越怕冷,洗脸洗手都得用热水呢。

姜竹开始天天没事就往家挑柴。

离家近那片林子都快被他打扫干净了。

他们?后院的柴垛快速高起来。

摆放时候他还要分?类。

离厨房近的地方放细柴,远的地方放大柴,一层一层,从细到粗,一点儿一点儿码,一直垒到接近院墙那么?高才停下来。

沈青越每次去上厕所都要围观一下,小姜师傅手很稳,收拾出?来的柴那叫一个整齐,长短都差不了三厘米,垛完后,活像垒了道木头墙。

从前他都不知道原来过冬需要准备这么?多东西。

真麻烦啊……

偏偏姜竹还有精力趁着砍柴间歇和江宏明他们?去打猎。

不过猎到了什么?沈青越也不知道。

不是卖了,就是放在山下了,等他四伯母给处理完了再弄上来。

沈青越猜,姜竹的收获应该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他每次打猎回来拎的都是四伯母给的饭菜。

每天忙忙碌碌的,贴秋膘的季节姜竹身上也没多长几斤肉,肌肉倒是更紧实了些。

不过做这些姜竹总是轻松愉悦的,有种认真生活的积极感,好像他们?日子特别?踏实,特别?有奔头。

每天精神饱满出?去,累一天,物理上的灰头土脸回来,泡个澡,换身衣服,吃饱饭,又?精力充沛了,晚上还有力气和他腻歪,运动完饱饱睡一觉,第二天他又?满血复活了。

这精力旺盛的沈青越都佩服。

只能?解释为天冷了白天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姜竹比夏天睡得足。

而他不一样,他的十七八岁睡觉远没醒着多,经常黑眼圈,还要忙高考、忙报志愿、忙闹自?杀……

回头想想,他那时候也挺有精力的。

就是和姜竹方向?不大一样。

他的精力比较空虚颓废。

涂完药沈青越半边身体压在姜竹身上酝酿睡意,忍不住摸了摸姜竹的腰。

胸肌轮廓线手感真美好。

好久没画素描了,他都想给姜竹画个裸的,不画头也可以,就只画身上的肌肉。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做一天题,吃饭都不想嚼。”

“为什么??”

“因为要做吐了,脑子都榨干了,累的。”

姜竹摸了摸他后背,以示安抚。

沈青越笑,把他手拽过来,一根手指一根手指捏捏。

不错,戴着手套干活儿,忙了这么?多天手没受伤,茧也没变多。

他的手套没白磨薄。

他抓着姜竹的手亲了亲他手指,“是不是快下雪了?”

早上起来他觉得空气里冷意比从前明显了,山上还起了风。

“嗯。”

“那就不要进山了。”

“嗯,明天把窗户封上。”

他已经准备好皮子了,是和村里其他猎人?换的,已经处理好的大块皮子,他涂油脂润过,用来从里面再封一层窗户。

这样风吹不透,卧室能?更暖和点儿。

姜竹问:“后天草市,你想去吗?”

《长腿鸟》结尾后,沈青越就不是每次草市都去了,不过姜竹还是次次去,没扇子也能?卖卖山货。

稍次一点儿的山货主要是草市和赶集卖,他们?卖得便宜,想要过冬自?己吃的人?家也不嫌弃个头小,实惠就行了。

每次去他还是带着那些扇子。

最?初的灯笼都已经有些旧了,不用带了,现?在他主要带后面几回的内容,扇子用细绳缝在帘子上,一打开挂上就能?看,已经画完结局了,还是有小孩儿跑来看。

很多明显就是常来的,看过好多回,还想看。

沈青越想了想,“去吧,不下雪就去。”

第108章 赶集(二更)

池远舟一共送了沈青越十?五本样书。

张叔阳送了五本, 沈青越还?向他要?了几张硬壳纸和书套,回头打算自己把先前留的画装订进去。

这些书, 他送了小徒弟石生?一本,石生?没要?精装的,嫌贵,怕弄坏了,只要?了本平装的看,每天画完沈青越给她布置的作业, 就临摹书上的画。

张叔阳送来的颜料根本用不完,他们家又有各种样纸,沈青越挑了些让石生?试试画彩色。

对小朋友来说,彩色可比黑白?有意思多了。

石生?也很喜欢长腿鸟, 他鼓励石生?自己画二?创,小故事也行, 画同人画也行, 反正都是小鸟小东西, 她可以给长腿鸟画朋友, 也可以给它画旅行经过的地方, 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不过控笔是基础, 笔不能由心, 不能变成手的一部分, 只懂技巧都是白?费, 每天的控笔练习不能少, 然后他再教她些技巧性的东西, 每天教一点儿,等石生?学会了一样,再继续教。

另外他让石生?学学书法, 书画不分家,写多了也有帮助。

正好赵先生?也在教赵舒云和卫元练字,他们俩临完的帖子,可以借给石生?用。

不过沈青越没要?求石生?天天去赵先生?那上课,赵先生?上课比较严肃,习惯性教的是正经蒙学,有用是有用,还?讲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但多少枯燥了点儿。

而且提问的时候,石生?会也答不出来,肯定没什?么参与感。万一不会,按照小姑娘这实在的脾气,赵先生?骂别?人,她不会因为没抽查她庆幸,还?可能会因为自己不会也跟着哭。

从前沈青越教东西简单,石生?是可以跟上的。

但赵先生?教的东西她有时候确实是听不明白?,别?人听不明白?能问,她听不明白?问都问不出来。

有一次沈青越瞧见她好像哭过,问家业才知道是赵先生?上课时候骂别?人了,石生?听着听着,把自己听哭了。

同理心太强,不适合太严厉的教学。

赵先生?也是鼓励小朋友的,而且经常会夸,但问题是,得回答对了他才能有机会夸啊。

石生?不会说话,赵先生?也不会提问她,结果就导致小姑娘会的,得不到鼓励,不会的,自我?带入哭唧唧。

将心比心,沈青越觉得换成是他,早晚得厌学。

他和石生?谈了一下,鼓励她该逃学就逃学,山下没意思,就来山上找他玩,无非是常用字嘛,他们师徒俩可以对着话本学。

石生?听傻了,跟他比划先生?和她爹娘都不让逃学。

沈青越:“他们能和你比吗?你有师父!”

石生?呆了。

沈青越:“是不是?他们一群人分享一个师父,为师只有你一个宝贝徒弟,对不对?”

石生?点头。

沈青越:“所以,他们想学什?么得看师父心情,你想学什?么,师父可以看你心情,你每天睡醒吃完早饭后想一想今天是想跟赵先生?学呢,还?是想跟我?学,然后随心选择就行。”

石生?开心了。

虽然大多时间还?是先跟着哥哥去赵先生?那学,不过偶尔也会一大早逃学来山上。

尤其是画了什?么她喜欢的东西时候,就迫不及待想上山给师父看看。

剩下的《长腿鸟》,沈青越送了家业、姜松他们六个一人一本,也送了家蕙一本。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