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季清月身上有很多他永远都不会拥有的品质。
“夫君的意思是,我只需要把我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她,但对王大虎这个人不做评价。”季清月说道。
袁铭点点头。
见季清月紧皱着眉头,袁铭伸手在上面按了按,轻声说道:“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我们都不知道的柳姑娘和王大虎成婚之后,他们各自会变成什么样。我不希望当他们的婚姻一地鸡毛的时候,怪罪在你的身上。”
季清月下意识反驳:“如言姐不是那样的人。”
袁铭抿了抿唇,正要再说什么,就被季清月扑了满怀。
“我知道夫君是为我好,我很开心你为我想这么多。”他把头埋在袁铭胸前,声音有些闷闷的。
“以前从来没有人教过我这些,所有人都说我任性妄为,但是其实根本就没人告诉我怎么做才是对的。”
听他这么说,袁铭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
他紧紧抱着季清月的脑袋,嘴唇轻吻他的发顶。
“以后有我在。”
“嗯。”季清月闭上了眼睛,把他抱的更紧。
回到十方镇的时候,季清月已经睡着了,看到他眼角的泪痕,袁铭的心抽痛。
他没有叫醒季清月,轻柔的抱着他回到了房间。
第二天袁铭又去了山上,带着他已经写到一半的书稿,交给庸王过目。
庸王看完之后,啧啧感叹道:“不愧是只用一本话本就火遍全国的金哥,仅仅是一份稿子,就让本王心里痒痒的,想一口气全部看完。”
袁铭说道:“王爷谬赞了。”
说着,他又从袖笼里拿出来另外一沓书页,呈到庸王面前。
“这是我要写在十日易读上面的版本。”
庸王对他投向了疑惑的目光,但还是接了过来。
这两版所写的故事内容大差不差,但是视角不同。前一份的视角是钦差,后一份的视角是危险守卫这本书的主角。
一个是身居高位者,一个是普通市井小民。
他们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件事,所思所想亦是截然相反。
庸王抬起头,神色复杂的看着他:“有时候本王真想敲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都装了什么。”
“王爷不要吓唬草民,草民胆子很小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的表情丝毫未变,叫人完全看不出来半点害怕。
庸王笑了笑,不欲与他计较,将两份书稿都还给了他:“就照你说的写,两版就两版。”
袁铭点点头。
将书页收好之后,他没急着走。
庸王收回看向远处的视线,好整以暇的看着他:“有什么事吗?”
“草民斗胆,想知道王爷和刘老爷谈判买地的过程。”袁铭说道:“要从钦差的视角写故事,必然少不了对他的心理描写,草民不敢枉自揣测王爷的心思。”
“大胆!”小武低喝道:“王爷想什么岂是让大家都能知道的。”
庸王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小武稍安勿躁。
“既然是本王叫袁铭来写这个简报,有些事情确实不该瞒着他。”
“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庸王道。
袁铭不卑不亢的拱手:“多谢王爷。”
一个多时辰后,庸王去后面的房间里休息了,袁铭依旧坐在凉亭里,整理零零散散的笔记。
看到纸叶上自己写上去的那些字,他的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刚才庸王说这些话时候的画面。
第054章 离开
庸王说, 一开始韩怀英选了刘家准备用作祖坟的地,他是极度反对的。
刘家的地也许是最优解,但并不是唯一解, 不到迫不得已之时,他不想让别人为此付出牺牲。
但是下石村的人比想象中更固执一些, 他们的村长显然不是个目光短浅之辈,为了荫及子孙后代, 他一步也不肯退让,在高额补偿金和肥沃土地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了后者。
于是,韩怀英不得不再次找上庸王,将他的为难诉之于口。
庸王依然不答应韩怀英的提议,并且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然而就在这时,京城传来了一个重大消息,说到这里的时候, 庸王顿住了。
他没告诉袁铭这个消息是什么,只是告诉他突发变故必须速战速决,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征用了刘家的地。
袁铭想到这里, 思绪偏得更远了一些。
在翰林院当官的几年中, 他看完了本朝全部的大事件史, 轩宏五年, 能称得上大事的事件,唯有一件。
他的眸光一厉, 嘴唇翕动,前朝余党卷土重来, 十二月西北打响了第一战,之后的数十年间,边境都不太平。
袁铭清楚的记得,本国国力强盛,边境兵强马壮,持续了多年的混战,前朝余党却没有讨到半点好处,甚至连西北之外的其他城市都没有受到影响。
庸王的产业遍布全国各地、富可敌国,又不问朝政,怎么看也不像是会为了打仗而忧心的人。
所以,庸王口中那个变故,和袁铭记忆中的前朝暴乱应该没有关系。
不过袁铭觉得,刘家虽然贡献了祖坟,这桩生意却明显是稳赚不赔的。
作为补偿,庸王不仅换了同等大小的一座山头给刘怀仁,而且亲自题字送了仁善之家的牌匾,这在整个文州府都是独一份,即使刘家子孙时代经商,入不了士,也能因为这块牌匾扬眉吐气,见官不跪。
庸王做得实在是太好了,不可挑剔。可是他到底为什么做这些?袁铭不知道,也没有兴趣探究,只是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就消失无踪了。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充实,大纲已经写好,袁铭无需每日上山,继续他的学堂生活,隔几日将写好的稿子交给庸王过目。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袁铭再上山的时候,已经快人认不出来了,山脚下设立了巨大的石碑。碑上刻着山名和由来。
居石山,庸王亲自起的名字,赋予下石村人极大地荣耀,袁铭有理由相信,只要这个国家还在,生活在这座山上的人就能安住无忧。
山路扩建了两倍不止,路面压实平整,可供一辆大型马车经过,路两旁的梯田一块块规划的整整齐齐。
到了居住的地方,才更让人大开眼界。
高大宏伟的庄园大门修建在半山腰上,数十级台阶之上,庄园里面庸王府已经快要完成,宫殿后面就是零零落落的庭院,到时候下石村的人就会住在这里。
袁铭早就知道庸王为了这里花了大价钱,但是真正看到成果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之惊叹。
站在王爷府的看台上,袁铭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好在他的话本里不需要写自己的感受,只要他知道钦差的感受、知道下石村人的感受就够了。
“袁铭。你觉得这里怎么样?”身后悄然出现了庸王的声音,袁铭却并未惊慌。
他回过头,对着庸王简单弯腰行礼,将怀中准备好的书稿全部拿了出来。
“很好,王爷为下石村的人所做的一切,他们肯定会铭记于心,世代不忘。”
庸王拿着书稿,转身坐到了后面的躺椅上,随口说道:“本王不需要他们记得,只可惜下石村的人记性都太好了,有些事情想让他们忘掉都忘不了。”
他这句话说的很轻,在他转身的时候就随着风飘走了,要不是袁铭耳朵尖而且离得近,恐怕根本就听不到。
然而等袁铭转头的时候,庸王已经低下头开始翻阅书稿。
袁铭只能将这句话记在心里。
庸王看完了书稿,说了句不错,直接收了起来。
然后他站起来,走到了袁铭身边,凭栏往下看,密密麻麻的工人穿梭在尚未完工的房舍之间,看起来十分壮观。
看了一会儿,他突然说道:“最多三日,本王就要离开了。”
袁铭点点头,庸王早就跟他说过,京城生了变故,不能在这里久留,半个月时间已经不短了。
“袁铭,这些日子本王一直在观察你,你是个可造之材,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在京城再次见面。”
袁铭不置可否。
顿了顿,他又道:“书稿我看了,你写得很好,交给十日易读的那一版会照常给你薪酬。给我的这版……给你钱似乎有点俗气了,你想要什么,本王可以实现你一个愿望。”
当朝庸王的一个承诺,说是价值千金也不为过,然而就在这个小小的十方镇,还没建好的庄园里,轻飘飘说了出来。
在袁铭思索的时间里,庸王玩笑道:“本王只是个闲散王爷,手里没有什么实权,如果你是想一步登天,本王怕是办不到了。”
“不会的。”袁铭道。
他很清楚,正是因为袁铭不会随意提出无理的要求,他才敢说这样的话。
“想好了吗?”庸王背过身去:“不过不着急,在本王离开十方镇之前,你都可以来镇衙找我。”
袁铭道:“我想好了。”
庸王不禁感到意外,转头看向袁铭,目光中带着询问。
“草民想让王爷帮忙找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季凌云。”袁铭说道。
庸王道:“姓季,是你夫君的亲人。”
袁铭点点头,将自己知道的为数不多的信息讲了出来。
“季凌云是清清的大哥,八年前应征入伍,之后彻底失去了消息。王爷应当知道我夫君家里的情况比较复杂,而且以岳父的能力根本查不到季大哥的下落,所以才想麻烦王爷。”
“一个儿子没了消息,八年间却无人问津,季大人当真是一位好父亲。”庸王阴阳怪气道。
袁铭没有接他这句话,继续说道:“季大哥当年加入的军队举着的是红色的旗,至于具体是哪个,我们都不知道。”
“东黄西红,红色的旗,应当是西部军的一支。”庸王对军队知之甚少,暂时只能说这么多,顿了顿,继续道:“放心吧,本王定会查清楚的。”
“多谢王爷。”
庸王定定的看着他,许久后啧了一声:“你知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你是真傻还是假傻?”
“也许是真的傻吧。”袁铭认真说道。
说完两人目光对上,都笑了出来。
庸王在袁铭肩上拍了拍:“好了,回去吧,好好准备科举,本王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
袁铭对他拱手,语气郑重:“多谢王爷,草民祝王爷一路顺风,所愿皆实现。”
庸王道:“下山吧。”
袁铭完成了庸王交给他的任务,彻底失去了联系,每天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课业上。
三天后,镇守将他们五个再次聚集了起来,这次不是在镇衙后院,而是聚贤茶楼。
他们算是学堂里最见过世面的,其中袁铭和赵玉成还和王爷同桌吃过饭,今天和镇守坐在一张桌子上,就不是特别的局促。
镇守和院长都在,点了一大桌的菜,还叫小儿上了酒。
“今天上午王爷已经走了,你们表现得都很好,王爷很满意,离开前特意跟本官说好好奖赏你们一番。”
大家纷纷面露喜色,连连感谢镇守给他们机会。
第055章 故事
庸王走后, 袁铭的生活彻底恢复平静,每天除了按部就班的上学念书,剩下的时间要么花在写新的话本上, 要么就和季清月腻歪在一处。www.anjingyd.me
进入十二月之后,天气骤然变冷, 随着第一场雪落下,纷纷扬扬的雪就没断过, 街道上几乎没什么人,偶然有一个也紧紧裹着棉袄,行色匆匆。
十二月十六日是普通的一天,也是特殊的一天。
对十方镇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天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而对下石村人却是全新的开始。
居石山上的庄园正式宣告修建完成,在镇守和韩怀英的主持下,下石村的村民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到了自己的院子的田地。
今天就是搬进去的日子。
空旷了许久的十方正大街上骤然涌现了许多的人,他们个个拖家带口, 背着厚重的行囊,艰难的在寒风中逆行,但奇怪的是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偶尔有人路过看到他们, 就会上前问一句他们是干什么的人。这时候是下石村的村民便会非常自豪的说自己来自下石村要搬到庸王的庄园去。
庸王的庄园建造的声势浩大, 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建成, 几乎动用了全镇的人力, 因此大部分人都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
听下石村的人这么说, 纷纷露出了艳羡的表情。
王大虎家的家当很少,而且只有他一个人, 推着板车一趟就搬完了。
不过他也没闲着,又开始帮村里其他人。
这次帮村长推着车, 听到旁边的村民跟行人的对话,忍不住傻乐起来。
“以前下石村就是贫穷的象征,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别人说羡慕下石村的人。”
村长也乐呵呵的:“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王大虎对此非常认同,拿到补偿金的第一时间,他就带着聘礼去了柳家,刘家父母对他还算满意,已经商议好了成婚的日子,就在明年三月。
想到自己能娶到柳姑娘回家,王大虎脸上的笑容不断扩大,身体里好像有源源不断的力气,推着车走的更快了,空着手的村长险些追不上。
前期设计庄园的时候,袁铭经常上山,别人不知道他是为了帮王爷撰写简报,这时候还以为他也参与了整个庄园的建造。
于是这天把他也带了上来。
这手去忙活落户和划田的事情了,原名就一个人在村子里转悠。
为了保持传统,下石村的村长在得到庸王的同意之后,保留了下石村的名字,就安在第一户人家旁边。
袁铭站在这里,看着龙飞凤舞的三个字,心里涌起了淡淡的疑惑。
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这三个字的写法有些与众不同。
本朝书法讲究横平竖直,写字要写的好就要坚定整齐,毫不拖泥带水,但是这三个字却不是这样的风格。
明明从未见过这样的字,却让袁铭有些熟悉,一时想不起来是在哪里看过,便愣愣的停了下来。
“袁公子!你也在这里!”惊喜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袁铭回过神,转头就看到了只穿着薄薄外衫的王大虎。
对方一身单衣,额头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浑身都散发着热气,好像一个刚出笼的包子。
袁铭默默离他远了一点,说道:“过来凑凑热闹,王兄弟还在搬家吗?需要我帮忙吗?”
王大虎摆摆手:“我早就已经搬完了,刚才帮村长走了一趟,现在正准备回去歇会,袁公子去我家里坐坐吧!”
袁铭推脱不过,答应了下来。
王大虎的运气很不错,抽到的是离王府最近的一套院子,村里每十户人家共用一口水井,正好就在他家院子门口。
“我家里人少,只能分到一个小院子,村长家可大了,光客房就有三间,不过我这里也挺好的,后面带了个小院子,我打算开垦出来种些菜,到时候家里添了人口再另起房子也有地方。”
王大虎对他的新院子看来是十分满意,一路上滔滔不绝,到家门口的时候,袁铭已经快背下来了。
推开红色的大门是一个不大的庭院,院子里放在板车、几个巨大的包袱,王大虎搬过来就堆在了这里还没来得及收拾。
最中间的堂屋门大开着,里面很空旷,只配了一套桌椅,袁铭很眼熟,挑选它们的时候他就参与在其中。
堂屋左右两边各有两间房,大小格局几乎一模一样,当卧室还是厨房都合适,全凭屋主喜好。
袁铭四处参观的时候,王大虎走进了最右边的一间屋子,不多时,他端了两碗水出来,放在堂屋的桌上。
“今天家里有茶叶,袁公子算是这房子的第一个客人。”
袁铭从善如流的坐下,端起碗喝了一口,茶叶是最普通的山茶,胜在新鲜,味道很是清爽。
“很不错。”
王大虎仰头喝了一大口,闻言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坐在堂屋里,仰头就能看到外面高大宏伟的王府,王大虎真诚地说道:“能遇到王爷,真是下石村天大的造化,要不是他,我还不知道要在破茅草屋里住多少年,更别说娶柳姑娘了。”
袁铭道:“王爷是个好人。”
“是啊,听村长说,下石村一直都很幸运,百年间遇到的都是贵人。”
袁铭心里一动,追问道:“百年间下石村还遇到过其他贵人?”
王大虎摸摸头,毫不设防的说道:“我只是听村里的老人提起过,那都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了,不知道真假。”
“不知道王兄弟是否愿意给我分享分享,我就喜欢听上了年代的故事。”袁铭道。
王大虎点点头:“这有什么不行的。”
他去厨房将茶壶提了过来,坐在袁铭身边,将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本朝建国已有五十年多年,下石村的故事则发生在六十年前,也就是前朝。
那时候前朝已经濒临油尽灯枯,上下离心,皇权旁落,沉重的赋税徭役压得百姓喘不过气,全国各地爆发起义。
先皇就是起义军中最勇猛的一支。
彼时全国都陷入混乱,唯有一小块地方属于世外桃源,就是当朝皇帝亲哥哥南瀛王的封地。
南瀛王自己就有军队,而且爱民如子,在战乱年代,竭尽所能护佑一方安宁,一度成为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但是凡人终究是有软肋的,南瀛王的软肋就是他的家人,他自己可以为了百姓付出一切,但是没办法眼睁睁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死无全尸。
最后他只能大开城门,迎接起义军入城。
“起义军也并非是大奸大恶之人,他们兵力不足,千方百计的想要吸收更多的人壮大队伍,所以王城里的人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伤害。”
袁铭皱起眉,起义军会善待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但绝对不可能放过皇室成员。
“那南瀛王和他的家人?”
王大虎叹了口气:“自那之后他们就消失了,有人说是逃回了京城,有人说死了,还有人说归隐山林再不问世事,但真相如何没有人知道。”
“下石村就是曾经南瀛王的封地?”
“南瀛王的封地很大,只是大多数人随着起义军开疆拓土,就把曾经的王抛到了脑后,下石村是后来组建起来的,老一辈基本都是不愿意忘记南瀛王忠诚信徒。”
王大虎微微一顿:“不过到了我这一代,基本上没人记得南瀛王了,村长他们只希望后代平静的生活,所以很少提起以前的事。”
袁铭点点头,身在本朝想着的却是前朝的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第056章 第 56 章
回去的路上, 袁铭一直在想王大虎说的那些话,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南瀛王,也不知道他做过什么, 但是偏偏对此很是在意。
庸王对下石村的村民格外宽厚,不肯动用半点武力, 不惜动用私库将其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
很巧的是,前朝的军队也在这个时候席卷而来, 袁铭不知道领头的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打的是谁的旗号,但从来不问政事的庸王偏偏在这个时候赶回了京城。
袁铭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