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问鼎7:山外青山 > 11 欲擒故纵之计

11 欲擒故纵之计

作者:何常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谢过梅晓琳,挂断电话,夏想感觉到一股淡淡的失落,总觉得梅晓琳有了什么变化,但具体是什么,又说不上来。www.caomang.me他想了一想,不得要领,只好不再去想,事情也多,顾不过来去琢磨梅晓琳的心思。

铺路

夏想知道眼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既然叶石生不耻下问,和他探讨下一轮的试点城市,他必须将心中的设想和盘托出,否则以后说不定就没有这样一个可以打动叶石生的好机会。

想要走好下一步,就要自己为自己铺路。于是,夏想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燕省的经济产值在全国排名中等,但燕市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排名很低,仅比西北几个贫困省强一些。但西北的几个落后省份,经济规模和燕省相比差了很多。因此类比之下,燕市作为省会城市在国内的影响,和燕省在国内的排名不符。省会城市作为一个省的脸面,燕市的落后,直接影响燕省的形象。这是其一。燕市是省会,虽然成败干系重大,但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获得初步成功,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任何新兴事物,都是先到者先得。如果将燕市排斥在第二批试点城市之外,等到第三批或是全面推广时,燕市上的就是末班车。到时产业结构调整的热潮已过,资金热潮也都有了归属,最后剩下的资金可能就寥寥无几了,燕市也就无利可图,只能是一个形象工程罢了。这是其二。叶书记是燕省近十几年来不多见的有魄力有开创精神的省委书记,燕省一向保守有余,进取不足。但在叶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叶书记大刀阔斧地推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之下,燕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也获得了京城密切的关注。作为京城最关注的省会,如果在叶书记任期之内能够改制成功,不但可以让燕市一跃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也可以为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夏想说完,一脸谦逊地微笑,期待地看着叶石生。

叶石生被夏想一番话说得心潮澎湃。

哪一个省委书记不想有所作为,不想在一省的历史发展中,留下浓重的一笔?夏想说得太对了,燕市是国内非常落后的一个省会,不但经济不发达,面积小,人口也少,现在市区人口才一百五十多万人。近年来更是进展缓慢,城市化率不高,市区人口增长缓慢,引进外资少,等等。

叶石生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作为省委书记,虽然是要对全省负责,要面向全省,但毕竟他在燕市办公和生活,对燕市的感情更深一些,也希望等他离开燕省时,能让燕市人民都记住他,称颂他的政绩!叶石生怦然心动。

他微一思忖,忽然想起上一次在森林居和夏想吃饭时,夏想所提的环城水系和增设新区的设想,现在再一想起,不由大为心动。还有什么比环城水系更能显示政绩,更能改善燕市的居住环境,更能卓有成效的工程?还有什么比增设新区更能推动燕市的市区扩大和带动人口增长,以及增进就业、促进经济等立竿见影的思路?

夏想还真是一个让人不能小瞧的年轻人,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目光却看得十分长远,而他还不到三十岁。

二十七岁的年轻人,有这个眼光,有这份胸怀,只要给他机遇,不愁他干不出一番大事。叶石生想到两年后他年龄就到了,不是上就是退,不管如何,也应该在燕省留下一些人脉,也好以后再回到燕省,有人记得他的好。

是时候该适当地扶植一下夏想了,夏想为产业结构调整出力不少,也对他表示了靠拢,工作也汇报得勤,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为人处世,都让他比较满意。从长远看,夏想也深得范睿恒的信任,不出意外的话,范睿恒会接任书记,到时夏想只要还在燕省,就依然有深厚的人脉。

想想就让人佩服,夏想不但有能力有眼光,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有长远的布局,真是一个让人高看三分的年轻人。

叶石生第一次对一个处级干部心生敬佩之意,不错,是敬佩。因为夏想虽然有人脉也有关系,但从来都是不骄不躁,依然诚恳地办事,还有他收礼之后捐赠给慈善机构的做法,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而且,他时刻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确实是个可堪造就的大才。

叶石生看向夏想的目光中,就多了一份喜爱,一份长辈对晚辈的亲切。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等第二波改制成功之后,等第二批试点城市提上日程之时,如果燕市提出申请,我可以酌情考虑一下。”叶石生不像往常一样以不表态来显示***的权威,而是直接对夏想说出了看法,“燕市毕竟是省会,首先要燕市向省委上报才行,然后省委再研究决定,估计省委里面也会有阻力……”

夏想知道叶石生担心保守派会强烈反对,他就给了叶石生一颗定心丸:“我相信范省长也是支持的态度。”

叶石生果然放心了,微一点头说道:“到时候少不了要和燕市市委具体接触一下,燕市内部恐怕也会有反对的声音。”

燕市是副省级城市,省里对燕市也要让三分,不能事事都直接命令,而多用协商的口气。

夏想明白叶石生意思,就说:“陈书记的看法比较保守一些,胡市长倒是态度积极。不过我有信心说服陈书记,和陈书记认识多年,我对他的脾气还多少了解一些。”

陈风和夏想之间的关系,人人皆知。夏想在叶石生面前没有躲躲藏藏,而是直接说出要说服陈风,也是借此显示他和陈风之间可以随意谈话的深交。

叶石生心中大慰,夏想不摆困难,不提条件,反而处处要克难困难,制造有利条件,等于是拱手送一份礼物给他,他怎能不欣慰不高兴?叶石生笑着说道:“希望在我离开燕省之前,能够看到下马河波光粼粼的胜景,能够看到在燕市和常山县之间,有一座新区拔地而起,能够看到燕市腾飞的翅膀……”

说话间,叶石生目光之中充满向往,看向了窗外。

夏想见叶石生陷入了深思,不敢打扰他,就静静地等待。忽然听到门一响,麻秋慌张地推门进来,失声说道:“叶书记,出事了……”

叶石生被打断思路,微有不快:“什么事?”

“刚刚接到邢书记电话,朱纪元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因为紧张还有兴奋,麻秋说话的声音有点失真。他自然清楚朱纪元是谁的人,也清楚这个消息对叶石生的重要性,“人没什么事,就是车子撞得有点厉害,在警察检查现场时发现,朱纪元车子的后备厢中有五百万元的现金。”

“什么?”叶石生大吃一惊,“五百万现金?”

麻秋连忙点头:“没错,面对警察的疑问,朱纪元不能说明巨款的来源,现在事情已经上报给省纪委。因为朱纪元的身份特殊,涉案金额又巨大,邢书记向您请示如何处理?”

叶石生惊讶过后,一脸狐疑地看了夏想一眼,见夏想也是一脸的惊讶和难以置信,就不再怀疑是夏想的手笔。也是,夏想哪里能神通广大到制造车祸让朱纪元暴露?他又怎么可能知道朱纪元运送巨款的时间和地点?念头一闪而过,叶石生大喜,原以来还要费一番周折才能拿下朱纪元,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好,我知道了。”叶石生冲麻秋一点头,麻秋也不多说,关门出去。关门之前,他也意味深长地看了夏想一眼。

夏想正襟危坐,一脸坦然,看不出来他对朱纪元的车祸事件有什么想法。

叶石生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邢端台。

听邢端台简短地汇报了情况之后,叶石生做出了三点指示。第一,立刻将朱纪元控制起来,深入挖掘朱纪元的问题。第二,纪委内部对此事要暂时保密,不要惊动无关人等。第三,由邢端台亲自负责朱纪元案件,一有情况就随时向省委汇报。必要时,要和检察机关成立联合办案组。

朱纪元是厅级干部,要动他,即使纪委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也要提交到常委会讨论。不过只要证据确凿,就没人敢再替一个贪污受贿高达五百万元以上的人说话。叶石生是老官场,深知在办案初期说情走关系的人最多,一旦定了罪,就没有人开口了。

夏想离开叶石生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突然发现桌子上放了一杯热茶,香气扑鼻。他不由端起喝了一口,赞道:“大红袍……谁知道我爱喝大红袍?”

“除了我细心周全,还有谁?”古玉笑意盈盈地推门进来,然后又蹑手蹑脚地关上门,小声说道,“朱纪元出事了,听说了没有?”

看她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夏想不由觉得好笑,说道:“不要幸灾乐祸,要替朱纪元同志感到惋惜才好,多好的一个贫苦人家的好孩子,本来努力向上,当兵提干,从处长慢慢升到厅长,还有大好前途,可惜了。以后还是有必要加强思想道德观的教育,加强党员的道德建设,努力培养……”

“行了,行了。”古玉伸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打断了夏想的话,“你现在说话的腔调,越来越官僚了,我很不喜欢,比书记还书记。说说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是火上浇油,还是添油加醋?”

夏想才发现古玉也有发坏的一面,挺喜欢落井下石,就说:“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产业结构调整,朱纪元同志的问题如何处理,如何取证,是纪委的事情,你就不用乱操心了。我想问你,你在央视有没有熟人?”

齐亚南问了央视的广告价格,公开报价自然非常高,想谈价也不认识人,就又求助于夏想。

“我不认识,不过我认识的一个人认识,你也认识她。”古玉也有意思,很快不再去想朱纪元的事情,而是被夏想引到了央视的事情上面,“干什么?你想在央视露面,想当名人?”

夏想摇头一笑,说出了将台酒厂想打广告的事情。

“找梅晓琳就对了,她的一个同学就是央视广告部的主任,只要她发了话,基本上可以做到对外报价的三折。”古玉对这些门道倒是清楚,她的玉器生意也没少打广告。

自从梅晓琳调回京城之后,一直没有和夏想通过电话,夏想总觉得和她之间有了一层隔阂,也没好意思主动联系她,省得被她说成是别有用心。但广告一事事关重大,看来,又不得不打电话给梅晓琳了。

夏想给古玉安排的工作是让她负责和严小时密切接触,就单城市的捆绑宣传一事,和省里的相关媒体接触,从中牵线搭桥。古玉倒是比较喜欢严小时的性格,就高兴地安排去了。

夏想稳定了一下心神,拿起电话打给了梅晓琳。

梅晓琳的声音听起来懒懒的,有点无精打采的味道:“喂,哪一位?”

“是听不出我的声音,还是没有记下我的电话?”夏想笑了,看了看时间是下午三点,难道她刚刚午睡醒来?就说,“没有打扰你休息吧?”

“没有……原来是你,有事?”她的声音淡淡的,不远不近,不冷不热。

“别说,还确实有事请你帮忙。”夏想不管梅晓琳的态度是故意疏远,还是无意之举,反正他心中没有什么芥蒂,就直接说道,“听说你认识央视广告部主任?我的一个朋友想在央视打广告,听说找对人就可以拿到公开报价的三折价格,就问你一问……”

梅晓琳的声音没有什么起伏,但她对夏想的事情还是比较上心,轻笑一声说道:“你说汤馨敏呀?我当然认识了,她和我是同学——幼儿园同班同学,呵呵。三折的价格别人拿不到,不过如果我出面的话,问题不大。但你得告诉我,你要出面帮助的这个人,值不值得我出手帮他。”

夏想微一沉思,笑道:“你不认识他,但既然我打电话给你,就证明我觉得他值得帮。你是不是出面,只看我的面子就可以了。”

梅晓琳沉默半晌,才无奈地说道:“你以后能不能再找一个别的理由让我帮你?别让我们之间简单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这话说得就有点莫名其妙了,夏想无辜地说道:“我就不明白了,我们之间本来是简单关系,是你想得复杂了。现在我们之间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牵连,只有一份纯真的友情,大家出手帮忙,也是常事,你怎么说话有点古怪?”

“你不明白……”梅晓琳想说什么,又及时收了回去,心中突然一阵激荡,差点失守,忙强忍着恢复平静,说道,“既然你开了口,我肯定会帮忙,你将广告方案传真给我,我晚上约汤馨敏吃饭,和她面谈。”

谢过梅晓琳,挂断电话,夏想感觉到一股淡淡的失落,总觉得梅晓琳有了什么变化,但具体是什么,又说不上来。他想了一想,不得要领,只好不再去想,事情也多,顾不过来去琢磨梅晓琳的心思。

毕竟梅晓琳不算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女人。

第三天,省纪委成立了以邢端台为组长,以黄林和刘旭为组员的朱纪元专案组,同时省高级人民检察院也抽调精干力量,加入到了专案组中。有省高检的介入,就意味着朱纪元的问题已经过了调查取证的阶段,进入了司法阶段!

燕省第一贪官

同时,省纪委外松内紧,因为朱纪元事件牵涉到古人杰,纪委内部人人自危。虽然还没有公开宣布对古人杰采取措施,但明眼人已经看出,古人杰的行踪都在掌握之中,就是为了防止他突然逃走。

九月初,燕省召开省委常委会,听取省纪委书记邢端台对朱纪元案件的情况汇报。

常委会会议室内,人人一脸严肃,崔向手中拿着邢端台分发的材料,低头不语,内心却一片恐慌……

几天前,在听到朱纪元出事的那一刻,崔向正在办公室喝茶,心惊之下,当场失手打碎了他心爱的茶杯。不过他却一点也不感到心疼,连滚烫的茶水烫伤了脚面也没有察觉,只是感觉浑身冰凉,站立原地半天动弹不了一分!

好一起影响深远的车祸,好一出精心策划的车祸,好一场引人注目的车祸!

夏想,好手段,好本事,好精妙的反击!

一瞬间,崔向心灰意冷,甚至动了要调离燕省的想法,因为他知道,夏想做事情是不死不休的性格。曾经夏想一怒,弄得丰利跑路,难道现在又轮到他了?夏想如果穷追不舍,非要挑他的过错,他为官多年,肯定有一些不太干净的地方,万一被发现,闹大了,难道他最后也要晚节不保?

好在震惊过后,崔向又慢慢冷静下来。朱纪元暴露,显然是保不了了,不提他还有没有别的大事,光是车上的五百万巨款,就足以定了他的罪。朱纪元被抓,必然会供出古人杰。古人杰是聪明人,知道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该闭嘴,不会供出内幕,最后也不会牵涉到自己身上!

但一场车祸折损两个厅级干部,着实让崔向心疼不已,何况都是他的得力干将。朱纪元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古人杰,他身为省纪委第一副书记,位置关键,有他在纪委,可以掌握许多一手线索。古人杰如果被拿下,等于自己在纪委之中没有了耳目。

崔向痛心疾首,看到脚下的一地碎片,才意识到他最心爱的茶杯被摔坏了,更是火大。他回头看到和茶杯配套的茶壶,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邪火,抓起茶壶摔在地上,恶狠狠地骂道:“夏想,走着瞧,我与你势不两立!”

失手摔了茶杯,又故意摔了茶壶,崔向颓然坐回椅子上,拿起电话打给了马霄。商议一番之后,二人一致决定,一旦古人杰的事情提交到常委会讨论,他们必须保持一致。

随后,崔向又给付先锋打了电话。

付先锋倒是出奇地冷静,告诉崔向不必惊慌,火还烧不到他们身上,顶多到古人杰为止。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安慰古人杰,让他保持镇静,并且给他承诺,即使他被抓,也会保他家人平安,保他一条活路。前提是,古人杰将一切问题都扛下来。

崔向对付先锋的冷静和缜密大为佩服,心想果然是大家族出身的人,遇事不慌,有大将之风。放下电话,他用私密手机联系到古人杰,经过一番交代,他终于完全放了心。

古人杰早有心理准备,说是他没有什么重要把柄在朱纪元手中,就算邢端台想借此事大做文章整治他,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同时古人杰也表了态,说如果查到他身上,他会一个人扛下所有事情,不会再牵连任何一个人。

古人杰并没有收朱纪元多少钱,对朱纪元到底犯了多大事,也不太清楚,还以为就是一千来万的事情,最后如果影响到他,顶多内部给一个处分了事。

崔向对于朱纪元到底贪污了多少钱,心里也没底。如果只有五百万,朱纪元再认罪态度良好的话,估计就是判一个缓刑。

只是当崔向坐在常委会上,拿起省纪委整理的朱纪元贪污犯罪的调查结果时,他的脑子“轰”的一声,只觉得双眼飞花,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然后他又用力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上面的数字,不错,白纸黑字明确无误地注明朱纪元的贪污金额是五千多万人民币!

五千万,不是五百万,天,相当于燕省一个中等县一年的财政收入!

至于后面列举的具体受贿日期以及经办人,崔向没有心思再看下去。他知道朱纪元完了,彻底完了,别说缓刑了,绝对是连命也会丢掉。

崔向清楚得很,朱纪元贪污受贿五千万人民币,成为了燕省名副其实的第一巨贪!

不只崔向无比震惊,在座的众人在看到朱纪元贪污受贿的金额之后,都不约而同发出惊叹的声音。

邢端台语气沉重地说道:“同志们没有看错,确确实实是五千多万的巨款,确切地讲,是五千一百三十五万!在朱纪元担任省机电办主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日均受贿八万元。根据我们目前的掌握的数据显示,朱纪元是目前国内被查处的受贿金额最多的第一贪官!”

叶石生已经无法形容他的心情了,燕省才刚刚平稳不久,刚刚走出了高成松的阴影。而在前不久,武沛勇才被执行了死刑,成为燕省建省以来被执行死刑的少数厅级官员之一。没想到,又出来一个第一贪官朱纪元。

真让人不知是庆幸朱纪元案发,借以高调宣扬燕省的反腐力度,还是该为燕省再一次引起全国的注目而感到不幸?

邢端台说完话之后,常委会上是难得的一片安静,半晌都没有一人发言。

在座的人都是一样的心思,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该如何表态。是义愤填膺还是痛心疾首,似乎都没有必要。燕省出了一个全国第一贪官,是在座每一个常委的失职,可以说,所有人都面上无光。

邢端台也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身为纪委书记,我没能及时发现朱纪元同志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深感痛心,在此接受省委的批评……”

大家一愣,邢端台什么时候开始高风亮节,主动承担责任了?如果抓获一个贪官,纪委都有失职的过错,纪委还是都回家休息好了。正当众人不解之时,只听邢端台又说:“有我个人失察的原因,也有纪委监管不利的原因,更有纪委内部个别同志纵容的原因……”邢端台有意无意地看了崔向一眼,随后语气十分严厉地说道,“正是因为古人杰同志私自扣压了大量举报朱纪元的信件,才导致纪委没有早一步察觉朱纪元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才让朱纪元为所欲为,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额越来越多,最终成为国内第一贪官。同志们,教训深刻呀……”

邢端台的话如一枚重磅炸弹,顿时引起一片议论之声。

所有人都在想,古人杰算是倒霉透顶了,私自扣压举报信的事情可大可小,偏偏他扣压的是关于朱纪元的举报信,偏偏朱纪元的贪污数目还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因此古人杰的举动就显得特别突出,特别耐人寻味,也特别容易让人联想。

古人杰是不是早就知道朱纪元贪污受贿的事实?他是不是朱纪元的同伙?是不是收受了朱纪元的贿赂?邢端台尽管没有针对古人杰的举动作出任何结论,但在场的常委不得不多想,古人杰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才扣压了这些举报信?

可以说,古人杰扣压举报信的原因,是决定古人杰命运的关键。如果仅仅出于私交替朱纪元扣压了信件,并不知道朱纪元贪污受贿的事实,古人杰触犯的只是纪律。如果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