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去吧,先去藏书阁寻书,若是有不懂的,可以问一问你同屋的两位大人。”
杜故勤人虽不爱笑,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
黎荞也出身农家,而且早早就在圣上跟前挂了号,若无意外,黎荞入内阁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翰林院只是他的跳板。
黎荞将来八成是自己上峰,所以杜故勤待他挺客气。
杜故勤客气,黎荞自然也恭敬,他道了谢,然后回自己的办公室。
回去时,同屋的两位大人已经到了,一个姓李,一个姓段,李大人是上次殿试的状元,段大人是从编修升上来的,不过在科举时也是探花。
黎荞:“……”
失敬失敬啊。
小小屋子,人才济济。
上辈子没能进入的top2,他这辈子算是混进来了。
李大人和段大人虽然也是状元和探花,但他们两人的名声远不如黎荞大,两人待黎荞也挺客气。
黎荞应该不会跟他们一般在翰林院待好几年还是小小修撰,他们的想法与杜故勤差不多。
上峰、同僚待自己都和气,于是黎荞挺自在。
先是看了一上午的书,中午时,差役拎着餐车过来发放午饭。
在衙门上班,午饭由朝廷提供。
黎荞品级不高,他的伙食标准是两菜一汤,而且味道也一般。
但他对吃的一向不挑,正大口大口吃着,辛知来了。
辛知与谷梁涵都是翰林院编修,干的也是修书的活儿,不过两人主要是负责校对。
辛知不需要回乡,他早早就来翰林院上班了。
他是来约黎荞下班后去喝酒的。
“早就想与你喝一杯了,你可不能拒绝。”辛知坐在黎荞的桌子旁,一脸严肃的盯着他。
“……我和我夫郎约好了,等散值之后他来接我。要不咱们改日再约?”
黎荞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先说好,我不太会喝酒,到时候可能要扫你的兴。”
这话一出,换辛知无语了:“你又不是小孩子,怎么还得你夫郎亲自来接。”
“感情好呗。”黎荞笑眯眯的答。
“……”
辛知望着他,忍不住抬手搓了搓手臂,他和黎荞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每次都会被黎荞秀到!
“行,你有夫郎你甜蜜,你了不起,那咱们改日再约,你不想喝酒就不喝酒,让我想想不喝酒的话咱们应该去干什么。嗯……”看黎荞要开口,他立马道:“放心,一定会让你带上你夫郎!”
这下子黎荞笑了:“好,那你安排。”
辛知盯着他的笑脸,忍不住又搓了搓手臂,在没认识黎荞之前,他真没想到黎荞竟是这样的人。
而且,黎荞这甜蜜劲儿也根本不像是演的,这总是笑得甜蜜的跟灌了十斤蜂蜜的模样,怎么可能演得出来!
辛知很快走了,黎荞吃了饭就继续看书。
下午四点,下班。
走出内城,再往前走了几百米,他看到了陶竹。
他立马加快了脚步。
早上不到五点就进了内城,一直到现在,足足十一个小时,他想陶竹了。
而且在大盛当官儿不容易啊,虽然不费脑子,但是耗时!
上了回家的牛车,陶竹不等他坐稳便问:“今天怎么样?有没有大官儿欺负你?”
坐在车辕上的黎大山也很关心此事:“是啊,小叔,顺利么?”
黎荞被这话搞乐了:“放心,吃了你们准备的早饭,今天可顺利了,所有同僚都和和气气的。”
“那就好。”陶竹拍了拍心口,然后拉住了他的手。
“你是不是担心了一日?”黎荞问他。
“是啊。”陶竹点头:“你官儿小嘛,还年轻,话本里写的官场可黑暗了,还有很多坏的大官儿。”
自打识字,他也看了些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里的坏官儿可太多了,今日黎荞去翰林院,他这一日都心神不宁,担心黎荞会被刁难,会被暗算,会被穿小鞋。
“放心放心。”黎荞握紧了他的手,心里暖呼呼的:“翰林院里面没大官儿,我遇见的上峰和同僚都很好。”
翰林院虽然是朝廷官员的储备库,但是,里面本身没有大官儿,凡是升了官的,就不再担任翰林院里的职位。
他现在虽然称不上是盛鸿跟前的红人,但翰林院里面最大的才是五品官,所以,就今日而言,迎接他的都是善意。
“那挺好。”陶竹放了心,说起了他今日的行程。
目送黎荞进了内城后,他和郑浅浅黎大山去了菜市场买菜,买完就回家了。
中午时沈画来了,他们和沈画一起吃的饭。
吃完午饭,他和郑浅浅一起帮沈画想衣服的新颖款式,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他就和黎大山过来了。
“很好。”
黎荞也放了心。
当官第一日,的确顺顺利利。
接下来几日,如同第一日那般,每天早上陶竹与黎大山送黎荞去上班,下午时再来接他下班。
黎荞每日的工作就是看书。
他得先熟悉一下前朝二百多年的史实,熟悉完了才能上手编纂。
中间经历了一次大朝会,他身为六品官,也要上朝。
但是,京官儿太多,而太极殿太小,从一品大员往后排,到他这个六品官时,他的位置只能在太极殿外的广场上。
在广场上站着,哪怕他耳朵好,也听不清殿内的话语。
于是他站了三个时辰,腿都站疼了。
他忍不住再次感叹,在大盛当官不容易啊。
不过,除了这一点儿,其他时刻他都是轻松的,每日虽然起的早,但不需要动脑子,到了翰林院就是看书,看到下班时间就回家。
同僚也和气,不仅同屋的李大人和段大人和气,其他包括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这些比他大一二级的官员也和气。
所以,他小日子挺舒坦。
舒坦之下,他便又开始悄悄的见缝插针的修炼异能了。
虽然现在当了官,但异能才是他能踏实睡觉的根本。
七日很快过去,他可以休一日了。
休沐这日是八月十四,距离中秋节只差一日。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虽然远离故乡,但身边的亲朋也不少,中午,沈画徐瑛,庄家,孟家一帮人聚在黎荞家,热热闹闹的涮火锅,吃烧烤。
因为人太多,所以分了好几桌。
黎荞与庄文、徐瑛、孟月一桌,自打上次分别,他们四个还没好好聚过呢。
陶竹原本想和黎荞坐一起的,但沈画闻不得羊肉味,他便和沈画坐在一起,单独摆上铁板和锅子。
孟月面前摆着一盘子涮羊肉片,他一边拿着勺子往上面加芝麻酱一边道:“香死了,这个味儿只能在黎兄这里吃到,太想念了。”
黎荞闻言不由笑:“明天散了值,咱们还这样吃。”
“不不不,这样吃太奢侈了,我勒紧裤腰带还债呢。”
孟月摇头。
几家聚餐时,他都会带上些肉食蔬菜,这些肉食蔬菜不多,但对他而言也是一份支出。
“不是说了不急,你慢慢还。”徐瑛立马道。
“那还得买房子娶亲呢。”孟月哈哈笑:“我都老大不小了,我大哥大嫂催的厉害。”
他只比黎荞小几个月,妥妥的大龄青年。
“要不你看看一些富商人家?”黎荞道。
虽然说大盛官员的俸禄高,但孟月官职低,此时孟月的俸禄只能让他衣食无忧日日吃得起肉。
还债和买房,只靠着他的俸禄,真负担不起。
所以黎荞忍不住给他建议,想要还债,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娶富商人家的女儿或者是小哥儿。
“哪能让人家养着呢,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吃软饭。”孟月一边摇头一边看向徐瑛,补充道:“徐兄这种不算。”
徐瑛:“……”
他啧了一声:“反正画哥儿的软饭挺好吃的。要不你也找个能和你浓情蜜意的?这样就不算吃软饭了。”
“再看看吧,其实我也不是很急。”
孟月说着开始大口的吃盘子里的羊肉,羊肉鲜嫩,裹上芝麻酱之后滋味十足,他朝着黎荞竖起了大拇指:“好吃。”
黎荞笑了下,问他:“刑部怎么样?”
“还成。”孟月头也不抬的道。
他对身上这个职位挺满意的,不仅管一帮狱卒,还要管牢里的囚犯,一下子要管这么多人,对他这个农家子而言那是妥妥的飞升。
他长的人高马大,孔武有力,虽然年轻,但只要脸一板,瞅着还挺吓人。
因此,不管是囚犯,还是老油条的狱卒,在他跟前都还算听话。
他上峰待他一般般,但也没刁难,就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
不过,最近有些奇怪,他上峰突然对他热络起来了,半个月之内,已经拉着他喝了三次酒。
他这个人性子直,圆滑不来,下值后还得应付上峰,太心累了。
不过这点儿心累不值得搬出来说道,上峰喊他一起喝酒,总比刁难他强。
黎荞看孟月专心对付羊肉,便问起了庄文:“文哥,你呢?”
“我都好,最近在忙着做便携家具。”
庄文在吃烤串,一边吃一边道。
他这个活儿轻松,就是把庄武做的那些家具在京城也做出来,虽然圣上没有跟牛乳点心、衣服那般给这些便携家具开铺子,但他很认真。
况且,他也不需要上手,他只需要画图和指点就成,具体的操作有专门的工匠负责。
而且,不管是同僚还是上级对他都挺和气。
徐瑛见此,主动道:“我也挺好,每日活儿虽然多,但不复杂。”
他这个职位不重要,所以整个饭银处人不多,才七个人,在户部也不受重视,他之前在饭银处待了四个月,除了饭银处的几个同僚,并没有认识多少人。
但最近去饭银处找他,与他交际的人多了起来。
不用想,这肯定是黎荞的功劳。
但今日大家都很开心,他还是再观察观察吧。
黎荞不知道徐瑛的想法,听了徐瑛此话,他忍不住感叹:“看来咱们的当官之旅都很顺利。”
再次给大盛这个世外桃源点赞,这叫他怎么不爱。
第114章 发俸禄了 大盛的奇葩俸禄
中秋节后, 皇家点心铺的贾掌柜将黎荞和陶竹前面四个月的分成送了过来。
黎荞陶竹回乡前,两人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分成,只有一千三百两银子, 不算多。
如今四个月过去,皇家点心铺的生意越来越好,两个人所拿到的分成是递增的:一千七百两,二千三百两,三千两, 三千六百两。
四个月加一起,共一万零六百两。
真的不算多。
不过, 他们两人拿的只是半成的分成, 也就是百分之五,因此,在贾掌柜走了之后, 黎荞和陶竹便进了书房, 开始算皇家点心铺这几个月的收入。
从他们所得的银子可知道皇家点心铺这四个月的纯利润分别是三万四千两、四万六千两、六万两、七万二千两。
一个点心铺子一个月能有七万两银子的纯利润,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在黎荞看来,这铺子挺棒。
而且,盛鸿一直在想办法扩大生产, 牛羊司的牛乳太少, 供不上需求, 他就向全盛京收购牛乳,还计划在盛京外圈出一块地, 专门用来养牛。
此时没有奶牛, 只靠着黄牛供应牛乳, 明显满足不了整个盛京的需求。
不过, 做老式鸡蛋糕不需要用牛乳,而且老式鸡蛋糕是三种面包中卖的最好的,因此,牛乳方面的压力其实不是很大。
但市场不是无限大的,因为盛京的总人口只有三百多万,这些人大多数还是普通小百姓,有钱人属于少数。
而且,做老式鸡蛋糕需要打发鸡蛋,此时没有电动打蛋器,只靠着人力打发,每日做的老式鸡蛋糕是有限的。
因此,种种原因加起来,虽然皇家点心铺的生意火爆,但销量也是有限的。
按照黎荞的估计,皇家点心铺的盈利,一个月最高应该在十万两左右。
一个月是十万两,那么一年是一百二十万两。
抛去分给他的半成分成,那么进入国库的只有一百一十多万两。
这个数字,其实也不算少。
因为根据黎荞最近得到的信息,大盛一年的财政税收,不算粮食,只算银子,最后能进入盛京国库的,也才二千多万两白银。
因为每次收税之后,地方政府都要留取一些,用于日常开支。
再加上大盛自建立之后,走的便是低赋税的路子,一开始是三十税一,还时不时的减免赋税,后来人口增多了之后,赋税上涨了一些,但总体是低赋税的。
因此最近几年的赋税收入,最后流入盛京国库的,每年不到三千万白银。
如今一个点心铺子便能占国库收入的二十分之一,这真的很棒了。
再者,这只是盛京的总店。
盛鸿肯定会在其他府开设分店。
分店那边没有牛乳也不要紧,因为老式鸡蛋糕不需要用到牛乳,只需要鸡蛋、面粉、糖、油,所以,这分店在偏远地区的府也能开得起来。
大盛三百多个府,这三百多个府的收入加一起,肯定要超过盛京总店的,因为光是江南富庶地区就能和盛京差不多了。
所以,这点心铺子好好发展的话,一年的收入妥妥能占据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
这……
这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哇!
黎荞当初往试卷上写这个法子时,想的是如果由朝廷出面搞垄断开蛋糕店,那真的要爽死,利润绝对比粉条大。
可实际上,蛋糕店因为种种限制,利润不如粉条大——去年粉条半成的分成是二十万两出头,也就是说,只靠着河西府五县和通吏县,粉条一年的纯利润就有四百多万两银子。www.shicisj.com
但爽死是真的,只靠着这一项就能挣来国库十分之一的收入,比他想象的还要爽。
陶竹一条胳膊放在书桌上支着脸,他瞧着纸张上的数字,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靠着小小吃食,竟有这么大的魔力?
但这的确是事实。
他坐直了身子,看向黎荞,真心实意的叹道:“黎荞,你好厉害呀。”
黎荞这会儿也满心不可思议呢,听到此话,他扭头看向陶竹。
将陶竹脸上毫无掩饰的崇拜、佩服、迷恋、爱慕等神色收入眸中,他顿时有些心虚。
咳,这些点心的做法可不是他想出来的。
但在此时空,他既然做出来了,那就只能是他发明的。
他笑着道:“我只是在点心这块有些天赋罢了,而且,我也只是有想法,真正动手的是你,你也很厉害。”
“我哪里比得上你。”陶竹摇了摇头,他盯着黎荞,越看越喜欢,便忍不住伸出手捧住黎荞的脸颊,在他唇上狠狠亲了一下。
他原本只想亲一下的,但亲完退开不足一尺,瞧见黎荞笑得眸子弯弯,他忍不住又亲了一下。
这一次,他舌尖在黎荞的唇瓣上轻轻舔了一下。
这一舔就舔出事了。
黎荞反客为主,等这一个吻结束,他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大半,只能坐在黎荞腿上,无力的趴在黎荞怀里。
黎荞的背比他宽,刚好能圈住他,书房的椅子是宽敞的太师椅,黎荞身子靠着椅背,一手圈着他的腰,一手在他背上轻轻摩挲着,他舒服的眯起了眸子,脸颊忍不住在黎荞颈窝里蹭了蹭。
他真的好喜欢黎荞啊。
而且,让他忍不住偷乐的是,黎荞也好喜欢他!
“竹哥儿,辛公子询问咱们的点心铺子何时开张?我同屋的两位大人今日也问我了。”
黎荞轻轻捏了捏陶竹的耳垂,开口道。
大盛的中秋节不是法定节日,不放假,那日他去翰林院上班时陶竹给他准备了一食盒的月饼,让他留着中午吃。
考虑到同屋的李大人和段大人,所以陶竹往食盒里装了二十多块月饼。
结果中午时辛知又去找他,于是他便把月饼分享给辛知。
辛知对点心不是很喜欢,但陶竹这月饼实在是美味,他一口气吃了三块,还带回家了两块。
他家里一堆女眷,两块月饼肯定不够分,于是中秋节次日上班,不等中午就跑去问他黎家点心铺何时开张。
当时李大人和段大人都在,听了辛知的话,便也跟着辛知问他点心铺何时开张。
“嗯……不知道。”陶竹想了一下,如实回答。
这几日他和郑浅浅除了做饭、做家务,照顾黎小睿,便是和沈画一起与那五十套衣服做斗争。
他还没想过点心铺子的事儿。
“咱们不急,若你不想做的话,这铺子不开也成。”黎荞说着又捏了捏他的耳垂。
虽然同僚爱吃,但他的竹哥儿想干嘛干嘛,陶竹开心最重要。
“我这几日出去瞧瞧,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画哥儿的衣服只剩下了四五套就完工了。”
陶竹想了想,又道。
“那明日我散值之后咱们去找韩宁。”黎荞道。
“好!”陶竹应下。
这点心铺子就算要开张,那也是开在城北这个区域,韩宁身为这个区域的土著,有事找他最合适。
现在又到了收红薯做粉条的季节,也到了秋梨快成熟的季节,不过,因为秋梨膏不一定非得用秋梨制作,所以韩宁今年没去平城,一直留在京城。
次日,黎荞和陶竹登门,听他们夫夫说明来意之后,韩宁立马拍了拍心口,表示没问题,一切交给他,他对城北这块地儿可熟悉了。
不过,他惦记的不只是有点心,还有鸭货。
“大人,这鸭货作坊什么时候开张?”黎荞当了官儿,他对黎荞的称呼改了,不过,随意、放松、自然的态度没改。
“再等等,先把点心铺子做起来。”
还没有买下人,只靠着陶竹黎大山几个,肯定顾不了两个铺子。
“那什么时候找人牙子买下人?”韩宁又问。
黎荞闻言笑了:“这个不急,看心情。”
现在他和陶竹不缺银子,最近陶竹有不少事可做,那自然不急着开铺子。
况且,他和陶竹已经习惯了现在的日子,若是买了陌生的下人回来,家里住进了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那他和陶竹包括黎大山几个人肯定都不习惯。
所以,买下人这事在回乡前就列在计划表上了,可这都半年过去了,也没付诸行动。
“唉,大人,您夫夫的小日子美呐。”韩宁忍不住感叹。
“可不是。”黎荞大大方方的点头。
有夫郎有银子有官儿当,谁看了都要说一声美。
第二次休沐的时候,黎荞和陶竹去看了韩宁寻的几个铺子,看了一整天,两个人最终挑了个距离韩家烩菜馆不足百米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