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独宠夫郎 > 70-80

70-80

作者:不曾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有小半个时辰。

陶竹看了眼高大的城墙,一张脸还是绷着,昨天庄文特意让人捎回来了话,因为庄文也听到流言了。

王掌柜也听到流言了,特意让小五告诉给他和黎荞。

这么多人都听到流言了,不知道今日的结果如何……

入了城,他们夫夫径直往考棚而去。

放榜的具体地点是在考棚外。

他们夫夫俩到时,考棚门口已经围聚了不少人。

县城里的人基本上都不认识黎荞,但此时围聚在考棚门口的是此次参加县试的考生和他们的家人。

这些考生自然是认识黎荞的。

此时看到黎荞来了,顿时,所有视线都汇聚到他身上,短暂的寂静之后,便是指指点点了。

黎荞虽然得了圣上嘉奖,但目前还是布衣一个,再加上控制不住心里的妒忌,于是,他们也顾不上会不会得罪黎荞,直接和身边的人议论开了。

“唉,得了圣上嘉奖就是好,等于是保送啊。”

“谁说不是呢,只要黎荞参加童生试,那不仅三试全过,还都能拿到案首,连中三元,这不得爽死。”

“啧,这小三元有什么爽的,还有□□等着黎荞呢,到时候直接拿下状元!”

……

黎荞耳朵好,对这些议论听的清清楚楚,他神色未变,所谓文人相轻,再加上这些人还妒忌他得了圣上嘉奖,所以这会儿完全压抑不住丑恶的嘴脸。

他没生气,坐在牛车上和陶竹说话。

这么多人瞧着,若陶竹生气,那才是如了这些人的意。

陶竹明白这个理儿,因此他顺着黎荞的话说起家里二百亩田地春耕的事儿。

这田地买的晚,种不了冬小麦,但能种春小麦。

二百亩地,能收获一个麦山。

夫夫俩说着说着,陶竹心情平复了很多,不一会儿,徐瑛、沈画和庄文夫妇同时到了。

紧接着孟月也来了,这些人都知晓流言,纷纷出言安慰黎荞。

孟月徐瑛都和黎荞探讨过学问,黎荞除了诗词弱些,余下的项目都强的飞起,若黎荞真拿了案首,他们心服口服。

正说着话,有几位衙役过来了。

一个衙役手里敲着铜锣,一个衙役放着鞭炮,还有两个衙役手里端着托盘,托盘上放着此次的县试结果。

现场顿时寂静了,所有人都看向了几位衙役。

敲铜锣,放鞭炮,好不热闹。

等鞭炮声结束,一个衙役先是在考棚北门的墙壁上刷了一层浆糊,然后便将此次的县试结果贴了上去。

写有结果的纸张一白一黄,共有两张,白榜是没过,先贴的便是白榜。

虽然榜上的名字已经尽量往大了写,但因为人多,离远了看不清,所以黎荞下了马车,和孟月徐瑛往人群中挤去。

孟月身子壮,一手扯着黎荞,一手扯着徐瑛,几下就挤到了最前面。

被挤的人一看是黎荞,对黎荞的不满又加重了几分。

“挤什么挤?不早就内定案首了嘛。”

“做出急慌慌的不确定模样,是故意给大家伙儿看吧?”

……

黎荞权当是没听到这些阴阳怪气之语,一目十行的看着眼前这张白榜。

县试只录取前三十名,此次参加县试的有百余人,所以白榜上写的名字挺多。

但他视力好,很快就扫完了名单。

很好,没有他。

此次的县试,他过了。

“嘿,没有我!”

孟月连着看了三遍,确定白榜上没有他的名字,紧绷的大脑终于放松了下来。

一旁的徐瑛也微笑:“亦没有我。”

“恭喜恭喜。”黎荞笑眯眯的道喜。

“同喜同喜。”

孟月和徐瑛异口同声的开口。

他们仨其乐融融,余下的没有登上白榜的人也高兴,但落榜的人不高兴,各种鬼哭狼嚎,一年的努力又白费了!

很快,衙役把黄榜贴到了墙壁上。

那些落榜的人不嚎了,闭上嘴巴,上黄榜的人也睁大眼睛,视线死死的盯着黄榜左上方。

贴榜的衙役动作慢悠悠的,他跟故意一般,一直手始终捏着黄榜的左上方。

先把余下的三个角给贴上了,这才把左上角给拍到墙壁上。

随着他手的撤离,眼尖的人第一时间看到了位列第一的名字。

“还真是黎荞啊?!”

“七十八号,黎荞。黎荞真是案首!”

“真是没新意,还以为结果会不同呢。”

“天真了吧?圣上的嘉奖在黎荞身上挂着呢,这案首非他莫属啊。”

“啧啧,那提前恭祝黎荞一路过关斩将,将大小三元都收入囊中!”

“咦?咋还贴啊?两榜都放完了啊。”

这时,有人注意到贴榜的那个衙役从托盘上又拿出了一张纸,要继续往墙壁上贴。

这是要贴啥?

今日除了两榜,还有什么大事么?

“这、这是卷子啊!”

很快有人认出了那是县试专用纸张。

乱糟糟的议论声立马停了下来,众人不解的看向墙壁。贴卷子干啥?

这是谁的试卷?

瞧清楚纸张上的字,黎荞有想捂脸的冲动。

这贴的正是他的试卷!

而且还是最后一场的策论题。

就他那字迹,得,实属公开处刑。

“这……这是……”

站在最前面的人,忍不住再往前挤了挤,试卷上的字太小,他们即便是站在最前面也瞧不清楚。

这时,手里拎着铜锣的那个衙役重重的敲了一下锣,一声巨响,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这衙役瞧着面前满脸不解的众人,冷哼一声,大声吼道:“眼下贴的是黎荞黎案首的试卷,哪个不服气的,尽管拿出自己的策论文章和黎案首比试。”

“若是觉得比不过黎案首,那就闭嘴,再胡乱编造谣言污蔑知县大人的清白,杖三十!”

黎荞:“……”

牛逼了,江知县。

而其他人先是一愣,随后不由往前挤,哼,比就比!

之前他们可是把黎荞的过往打探的清清楚楚,从前的黎荞在私塾读了十年书,连四书五经都背不下来。

现在凭什么成为案首?

他们不服气!

抱着这股不服的劲儿,这群人很快就挤到了黎荞的策论题前,后边的看不清,只能干着急,催前面的人快看。

而前面看得清的人,一开始是满脸不屑,就这字,看上去像是八岁幼童写的,呵,果然和传言一样,读了十年书一事无成!

但很快,他们脸上的轻蔑僵住了,这、这文章……

咦?

还要给官府搞钱吗?

……

是哦,没有钱的话,那怎么买精良的武器,养更多的兵?

所以,他们的文章只是空谈,根本不能变成现实。

……

很快,第一批读完文章的人,灰溜溜挤出去了。

第一批人离开,第二批顶上,如同第一批那般,先是不屑,紧接着就是闭上嘴巴灰溜溜离去。

“哈哈哈,黎兄,你这文章写的妙,写的周全!佩服,实在是佩服。”

孟月也看完了,他哈哈笑着走向黎荞,再次向黎荞道喜。

徐瑛亦是如此,黎荞拿案首,他心悦诚服。

黎荞:“……”

看着眼前两人的笑脸,再看看快要走光都闭上了嘴巴的考生,他忍不住感慨,真的牛逼了,他的知县大人。

这时,陶竹、庄文夫妇、王掌柜都走了过来。

王掌柜事情多,来的比较晚。

庄文夫妇、王掌柜向黎荞道喜。

陶竹则是忍不住抓住黎荞的手,用力握着,俊脸上带着大大的笑,这人的刻苦没白费,没白费!

黎案首,嘿,好听!

*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又晚了。

给大家发小红包。

第76章 庆祝 前往府城

过了县试, 这其实不值得衙役专门往三柳村跑一趟报喜,毕竟连考上秀才都没有这个硬性规定。

愿不愿意报喜,全看衙役自己。

但案首这个荣誉不一般, 再加上黎荞身份特殊,是以,那几个衙役先是笑着向黎荞道了恭喜,然后便说要去三柳村报喜。

黎荞见状,笑眯眯的塞给他们十两银子, 让他们先行一步。

至于他和陶竹,则是要去拜谢江知县。

江知县不但不畏谣言, 还强有力的击溃谣言, 黎荞佩服。

黎荞陶竹向孟月、徐瑛沈画、王掌柜、庄文夫妇道别,然后赶着牛车去茶叶铺买了点上等茶叶。

为防止被人扣上一个行贿的帽子,他们只买了茶叶。

到了县衙, 江知县在大堂一旁的议事厅接待了他们夫夫。

黎荞先是向江知县道谢, 将他点为案首,这等于是保送他必中秀才。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 府试、院试的批卷人不会打知县的脸,会看在知县的面子上让案首顺利通过府试、院试。

这是大恩,必须得道谢。

当然, 这种潜规则黎荞不可能明晃晃的点出来, 因此他只提到了知遇之恩、澄清谣言这两项。

江知县捋了把胡须, 看黎荞愈发满意。

很好,甭管是得了圣上嘉奖, 还是此时成为案首, 亦或者是身处谣言的旋涡中, 始终不骄不躁, 谨言慎行。

年轻人心态很稳啊。

“你诗词虽然差些,但文章做的好。圣上曾言,诗词乃鲜花,务实的文章是骨架,大盛可以没有鲜花,但不能没有骨架,是以,你这个案首名正言顺。”

“……原来如此。”

黎荞恍然。

“但是,案首是荣誉,也是压力,小黎啊,你在府试、院试中也要大放光彩,这么多人盯着呢。”

江知县又道。

黎荞代表着他的眼光和脸面,接下来黎荞要去府城参加府试,这是和整个府的考生比试。

黎荞不能只在平城绽放光彩,离了平城和其他县城的考生对打,那也要一枝独秀,亮瞎其他县城考生的眼。

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黎荞听得此话,心里不由苦笑,看吧,压力果然来了。

这个案首,烫手。

“咱们的知府大人一向求实务实,急圣上所急,想圣上所想,这不,因为咱们的红薯作坊大成功,于是知府大人想让隔壁沛水县借鉴咱们的经验做粉条,让沛水县的农人也富裕起来。”

谈完科举,江知县又说起了粉条一事。

眼下,他靠着粉条连级跳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儿,知府身为一府长官,自然也想攒攒升官的政绩。

“去年本官提前给府城的大小商贩通了气,因此咱们做的粉条虽多,但销路不愁。”

一万万斤粉条,绝大部分流入到了府城的大小商贩手里。

还有一些流入到了周边几个县城的商贩手里,这部分太少,可以忽略不计。

平城隶属于河西府,河西府隶属于原河省。

府城的大商贩将粉条运送到外省,或北上,或南下,反正粉条能长期保存,受得住长途奔波。

府城的小商贩,将粉条运往原河省的其他几个府。

所以,靠着府城的大小商贩,可以将这一万万斤粉条消耗完毕。

但若是再来一个县城,那就不一定了。

大小商贩是有限的,再加上交通不便利,粉条又很重,而且粉条也不是没有保质期的,最好是当年制作当年食用。

若是沛水县如平城这般也搞红薯大疯狂,万一河西府的商贩无法及时的将今年制作的粉条运送到外地,那粉条就要积压在红薯作坊了。

这怎么能成呢。

这绝对不成。粉条必须快速变现,红薯作坊必须每隔十日便给工人结算一次工钱。

江知县自己没什么人脉,知府大人人脉也不广,一时间不能为粉条找到靠谱的销售渠道。

因此,江知县挺直腰杆,不肯退让。

江知县愿意为知府大人攒政绩,但这不能影响到他的政绩,不能影响平城粉条的销售。

若是搁从前,江知县肯定不敢反驳知府大人的决定,但如今平城的粉条是圣上特意派人调查过的,是跳出谷贱伤农,米贵伤民怪圈的证物。

若是因为沛水县影响到平城粉条的销售,那是又跳回谷贱伤农,米贵伤民这个怪圈了。

知府大人也不想打圣上的脸,他和江知县商议了一番,决定今年先不让沛水县的农人多种红薯,而是先看一看粉条的销售情况。

若是粉条销售的不错,那就让沛水县种了红薯的农人做淀粉。

若是粉条销售的火爆,那就让河西府其他几个县的农人都做淀粉。

反正农人每年都要种红薯,再加上红薯产量高,所以整个河西府最不缺的杂粮便是红薯。

只要粉条的销售情况喜人,那河西府的几个县城都有红薯顶上。

但不管如何,不会影响黎荞的利益。

知府大人给了黎荞保证,只要是在河西府范围内,每生产一斤粉条,那黎荞就可以拿半成的盈利。

只要知府大人还在河西府,这一点儿便永远不会变。

这也是江知县啰嗦这么多的重点,甭管他与知府大人如何安排,反正少不了黎荞的这半成盈利,黎荞尽管放心。

黎荞听罢这一番话,心里头第无数次的感慨,是世外桃源吧?这大盛就是世外桃源吧。

他现在好似抱着金砖在闹市闲逛的三岁幼儿,可竟然无人觊觎,他能把这金砖牢牢的抱在怀里。

这叫他怎么不对这个世外桃源生出保护欲呢。

想为这世外桃源添砖加瓦啊!

说完粉条的事,江知县打发黎荞陶竹二人离去。

不过,黎荞和陶竹走到议事厅门口时,江知县忽然对黎荞道:“马上就是府试,外县人才济济,你不能掉以轻心。”

“诗词是你的弱项,短时间内提高不了,你不如狠抓文章。”

“知府大人,也是一位想让百姓富裕起来的好官呐。”

知府大人是府试、院试的主考官,也是批卷人。

黎荞顿住脚步,朝着江知县深深作了一揖。

江知县不仅保送,还要再强调,这份恩情他永远铭记。

从县衙出来,陶竹明显松了口气,他笑盈盈的看着黎荞:“黎案首,接下来咱们去哪儿?”

黎荞望着他的笑,也笑了起来:“回家。”

“不在县城逛一逛?”陶竹有些惊讶。

“不逛了,几位衙役大哥还在村子里呢。”

想到先行一步的几位衙役,陶竹便点了头:“咱们回家。”

不过,在回村子的路上,陶竹前所未有的活泼。

“我就说你实力很强,看,真的很强。你以后要认清自己。”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戳了戳黎荞的心口,一脸神气。

他说中了,这人的确可以拿案首。

黎荞还是头一次看他露出这般鲜活的表情,恰好四周无人,他便直接捧着他的脸,对着他的唇狠狠亲了几口。

可爱!

大庭广众之下做这种事儿,陶竹短暂的害羞之后,便忍不住笑,他在黎荞耳边喊:“黎案首,黎案首~”

一双好看的眉挑着。

软软的声音拖着长音。

水眸闪亮亮还弯着。

说话间呼出的热气喷洒在黎荞的脖子里。

这一切都让黎荞忍不住将他抱在怀里狠狠揉搓,狠狠亲吻。

陶竹一直都是沉静的,这份沉静是被艰苦生活磨砺出来的,孩童的调皮,少年人的朝气鲜活,这一切都被生活挤压到了他骨子里。

可此时,黎荞拿了案首,被禁锢在他骨子里多年的、从未展现过的神色和语气全都出来了。

黎荞稀罕极了,反正左右无人,牛车也不用驾驶,于是两个人倒在牛车上,他对怀中人又揉搓又亲,很快就闹得陶竹脸颊红扑扑,水眸里也多了一层水汽。

陶竹身子彻底软了,他躺在牛车上,枕着黎荞的手臂,整个人缩在了黎荞怀里。

但他还是忍不住小声的喊:“黎案首~”

这三个字,是对这人长久刻苦最好的回报。

他可太喜欢了。

“嗯,黎案首夫郎,什么事?”

黎荞低头,只能看到他的脑袋,瞧着头发有些乱,便伸出手给他顺了顺。

“黎案首夫郎?这五个字不好听,不如黎案首好听。”

陶竹觉得不顺口。

“我这荣誉有你的一半,以后就喊你黎案首夫郎。”黎荞笑眯眯的道。

“怎么会有我的一半?”陶竹不解,翻了个身,手臂撑着板车,扬起脑袋看向他。

黎荞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颊:“没有你把一切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那我怎么能安心读书?”

“你除了不能与我一起上考场,余下的你都参与进来了,所以这个案首其实是咱们俩一起拿到的。咱们俩甭管少了谁,那都拿不到案首,所以这荣誉有你的一半。”

“可惜的是,这只有咱们两人知道,世人不知。”

“世人不知陶竹好,但就算将来知道了,那陶竹也只能当我一人的宝~”

黎荞忍不住也拖了尾音,他现在也好高兴。

陶竹:“……”

他噗的乐出声来,忍不住伸出手戳了戳黎荞的下巴:“好傻。”

很感动。

但也莫名觉得这话有些傻,听的他鸡皮疙瘩都要出来了。

不过,他忍不住往前拱了拱身子,在黎荞唇上重重亲了一下,就算傻,他也好喜欢这话。

这个案首,是他与这人一起拿的。

他喜欢这句。

有这句话在,等黎荞再上考场时,他心里肯定不会如这次一般空落落了。

就这样,夫夫两人躺在牛车上说话,没人时抱在一起,有人时便分开。

路过的行人看到他们,认识的,忍不住感慨,这俩人感情也太好了。

不认识的,啧啧几句便也过去了。

回到三柳村,迎接他们夫夫的是村人如海啸一般的呼喊声。

三柳村一片喜气洋洋,黎荞中了案首,头名!

黎荞牛逼!

凡是听到消息的人都聚在了村口,等着他们夫夫回来。

庄丰收站在人群外,正在劝几个衙役留宿一晚,明日再回县城。

此时看黎荞回来了,便拉上黎荞一起劝。

黎荞自然也劝。

甭管府试、院试的成绩如何,反正此时他拿到了案首,明日得好好庆贺一番。

宴席就先不摆了,等真的考上秀才再说。

他找乡亲们买了十头猪,在村口连夜垒了灶台搞了杀猪菜,里面还加了粉条,愿意去吃的,那就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