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她看向黎荞:“你这天天往县城跑, 太废鞋底了,竹哥儿做鞋子也不容易,你和人家掌柜的商议一下, 看能不能两天送一次货。”
反正都是炸出来的甜品, 哪怕天气热, 放两天也不成问题。
“嫂子这个建议好,我明天问问王掌柜。”黎荞笑眯眯的点头。
他这嫂子的确是嘴硬心软。
送走黎粮和王桂花, 黎荞把院门关上, 招呼陶竹随他进屋子:“我今天买了笔墨纸砚, 从今日开始, 咱们把每天的账记一下。”
“你一个人记就好了,我又不识字。”
陶竹想进厨房把锅碗瓢盆给刷了。
“没关系,来,我教你。”
“教我识字?”陶竹水眸瞬间睁圆,难以置信的抬手指着他自己。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咱们先学简单的,学数字。”
身为一个接受现代教育的人,黎荞自然希望自己的伴侣也识字,不过毕竟时代不一样,若竹哥儿不愿意学,那他也不勉强。
“我学!”陶竹欢喜的朝着黎荞走去,水眸亮的厉害。
他这个态度,让黎荞心情大好,两个人牵着手进了屋子。
这个时代造纸比较困难,因此纸张很贵,一刀宣纸竟然要一两银子,黎荞此时是穷光蛋,而且他目前也不读书,是以他买了价格中等的白麻纸和价格低廉本地产的草纸。
陶竹自然也知道纸张贵,看黎荞递给他一张草纸,便道:“不如我先拿小木棍在地上写吧,草纸再便宜也需要花钱。”
“不用,数字比较好学。”
黎荞说着摸出铜板,在小小的桌子上摆出了一、二、三……十这些数字:“这是从一到十,简单吧?”
陶竹:“……”
他眸中浮现出笑意,对着铜板学,这谁学不会。
视线一一在这些铜板写就的数字上扫过,他轻轻点头:“就摆在这里,先不要动。”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来,咱们照着这十个数记账。”
黎荞开始磨墨,用毛笔在白麻纸上慢慢写下今日的支出和进账。
原身读书不用功,一手字写的连普普通通都算不上,所以他也不怕露馅,一边写一边解释:“很久没握笔了,有些不习惯。”
陶竹目前还看不出什么字好什么字坏,看黎荞一撇一捺,每个字都写的挺板正,而且还大小一致,便道:“写的很好看。”
“有眼光,我也觉得好看。”竹哥儿夸的,黎荞高兴认下,不搞谦虚那一套。
他说着凑过去在陶竹唇上亲了一下:“等我记完了,念给你听。”
“……好。”
陶竹浅浅笑了一下,把板凳挪了一下,与他紧挨着。
黎荞低头,认真记账。
他昨天和陶竹一通忙活,做出了二十斤大嘛花,二十斤沙琪玛,今日全部交给王掌柜,一共挣了四千文。
不过,今天他又买了麦芽糖,为明日的生意做准备,因此支出了不少。
看了眼支出和收入,他抿了抿唇,的确挺冤大头。
做麦芽糖刻不容缓啊。
很快把今日的收入支出列了出来,他指着纸上的字,一个一个念给陶竹听。
陶竹看的很认真,记的也很认真。
读书识字,这种机会可不是人人都有,他十三岁那年,冬天农闲时,他爹娘说镇上在招工,让他去镇上找活儿做,他至今记得他第一次去镇上时的情形。
到镇上之后,他觉得镇子好大,店铺好多,但他却是两眼一抹黑。
当时他看镇子口一店铺前挂了个小木板,木板上还写着字,而且店铺前围着一些小哥儿和姑娘,他以为是布店在招人做针线活,便上前询问那店铺是不是在招工。
他当时问的是个小哥儿,结果对方以为他是男的,还一身破衣服,便以为他是在故意搭讪,于是狠狠骂了他一顿。
当时年纪小,也是第一次遇见那种状况,他整个人都懵了,只能站着挨骂。
还是一路过的大婶瞧见了他眉心淡淡的痣,就上前替他解了围。
原来那个店铺不是招人做针线活,而是搞了个绣活比赛,小木板上写的是比赛的奖品。
他现在当然不会再傻不愣登的冒然询问旁人什么,但偶尔想起那一幕时,他总会想如果他能识字就好了。
至少今后再去一个陌生地方时,他能稍稍有些底气。
因此,现在黎荞愿意教他识字,他拿出了百分百的认真。
他学的认真,但黎荞只是读了几遍,便拉着他躺到了床上:“这个等你空闲了再学,咱们不急。我累了,你陪我午休一会儿。”
“……要不我陪你躺着,你睡,我拿着账本继续记?”陶竹有些依依不舍。
“?”
这下子轮到黎荞睁大眸子了,咋滴,他的魅力竟比不过文字了?
“我就是觉得,识字的机会难得。”陶竹解释了一句。
“我现在是你男人了,你想学的话,天天都可以学。”黎荞也认真劝:“我是觉得你该休息了。”
昨晚是成亲第二晚,他和陶竹没忍住,在床上折腾了一个时辰。
但今日陶竹起的比他还早,因为陶竹要为他做早饭,等他吃了早饭去县城,陶竹则是开始忙活其他的,做沙琪玛和麻花,挑水,打扫院子。
估摸着他快回来了,还做了午饭。
他是异能者,他能忙活一整日,可陶竹不是异能者。
“你从半夜忙到现在,该歇一歇了。”
“这算什么,和种地比一点儿都不累。”
话是这般说,但陶竹嘴角却是翘了起来,算了,这人说的也对,现在他们成亲了,他想识字的话,天天都能学。
他放下账本,正想要躺好,黎荞却是伸出双臂将他搂入怀中。
“睡吧,睡醒了再干活识字。”
“嗯。”他闭上了眼,嗅着这人身上和自己身上一样的皂角味,他偷偷笑了笑,成亲真好。
当黎荞和陶竹为了挣钱忙碌时,另外一边,庄丰收去县城将第一批大镰刀取了回来。
这批大镰刀很快被制成了麦镰,黎荞也特意做了一把给了张绣花,他答应过的事,会尽力做到。
这批麦镰投入到紧张的麦收中之后,黎荞的名声又好了许多。
虽然黎荞一再强调这麦镰是他从书上看来的,但村人自动忽略他这句话,只知道是他做出了麦镰,见着他都热情的打招呼。
连陶竹去井边拎水,收到的招呼和笑脸也比从前多了很多倍。
人缘好了,黎荞和陶竹的心情也跟着变好。
当然,也有一些影响他们心情的人。
比如说陶老太,她过来问陶竹要钱,要给陶树和赖冬梅治病。
陶树的鼻梁断了,额头上的伤口也一直没彻底好,赖冬梅胳膊断了,这些都需要吃药花钱。
而且,她家的麦子,没人收了!
之前陶家田地里的活计,都是陶竹一个人的,现在陶竹嫁人了,不去收麦子了,所以她家的麦子就那么晾在地里了!
这怎么可以!
她家本来粮食就不多,全靠着这批麦子吃饭,现在麦子长在地里,她一家四口怎么吃饭?
陶老太的要求,陶竹当然是拒绝。
黎荞只承诺给陶老汉治腿,毕竟陶老汉是他亲爹,可陶树算哪根葱?
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有黎荞给陶树治病的道理。
况且,黎荞自己也欠着一屁股债。
至于下地收麦子,更是想都不要想,在这十里八村打探打探,哪个出嫁的夫郎天天跑娘家干活的?
他又不想被黎荞休回家,他才不去给陶家干活。
至于吃饭的问题,陶老汉陶老太若是饿了,可以来找他,菜窝窝一顿四个,野菜汤随便喝,管饱。
但多余的没有。
更别想带回去让陶树、赖冬梅吃。
敢带走一个,下顿他就不供饭了,别说是掺了杂粮的菜窝窝了,就是纯野菜汤他都不给做!
陶竹这一番话语,气的陶老太哇哇大哭,一个劲的骂陶竹不孝,而且还唤了村人过来,想让村人都知道陶竹是个白眼狼。
陶老太对着村人卖惨,陶竹也默默红了眼眶,他也不容易啊,陶家人把他的东西都扔了,把他当老黄牛使,他都出嫁了还追着他让他给陶家干活,哪个出嫁的夫郎这么惨?
而且他男人黎荞欠着债,家里也没田地,他刚和黎荞成亲,若是他把黎荞好不容易挣来的东西往陶家搬,那黎家人肯定不同意!
双方都哭诉不容易,村人看了好一场热闹,绝大部分都站陶竹这边。
黎荞只娶了陶竹一个人,不是娶了整个陶家,想这样赖上黎荞,天下真没这样的道理。
陶老太讨不了便宜,只能悻悻而归。
下午黎荞从县城回来,从村人口中知道此事,回家之后立马夸陶竹,干的漂亮!
很快到了麦芽长好这日,黎粮王桂花来学习做麦芽糖。
把麦芽洗干净,切碎,然后和蒸好的糯米搅拌在一起,最后再把搅拌好的麦芽糯米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三个时辰。
现在天气热,直接搁灶台上就可以发酵。
很快到了晚上,发酵完毕,找一个干净的麻布包住发酵好的麦芽糯米,然后使劲往外挤,挤出里面的水份。
这个水就是糖水。
把这水倒入锅里,先大火熬煮,等锅里起泡泡了,就小火熬煮。
锅里的汁水很快变成黄色,再继续熬煮,液体状态的麦芽糖就做好了。
“这就是麦芽糖?”
黎粮、王桂花包括陶竹都一脸惊奇的盯着铁锅。
“对,这就是麦芽糖,等晾凉一些,就可以拉糖,拉成白色,再切成小块,那就是咱们平日里吃的麦芽糖了。”
黎荞点头。
从今天开始,他终于不用做冤大头了,可以省下好大一笔钱!
*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可以降低成本了,夫夫挣钱速度加快!
求花花和收藏~
第29章 你们每天挣多少钱啊? 关你什么事!
等麦芽糖温度降一些之后, 黎荞开始拉糖。
这是个力气活,他一边拉一边对黎粮、王桂花道:“这个活儿很费力气,若是拉的久了, 会腰酸背痛。”
但黎粮不屑:“就这?”
他种地不比拉糖辛苦多了。
“你让开,我来。”
“我也试试。”
王桂花也想上手。
等两人亲自上手试了,夫妻俩都呵呵了,有对比才有差距,和种地相比, 这算什么辛苦活计。
别说是他们俩了,就是黎小山都能做。
“从今天开始, 我和你大哥做麦芽糖, 这一次你和竹哥儿全程别插手,让我们俩单独试一试。”王桂花对黎荞道。
她家有四个孩子,怕孩子管不住的嘴巴, 所以她把做麦芽糖的地点暂时放到黎荞家。
等她和黎粮能独立做出麦芽糖了, 再改造她家的房子,腾出专门的房间用来做麦芽糖。
“好。”黎荞应下。
瞥见陶竹站在旁边对拉糖也跃跃欲试, 他便也让陶竹上手试了试,他自己则是拿糖浆捏出了几个胖嘟嘟的一指多长的小鸭子。
他留下了一个小鸭子,余下的几个让黎粮和王桂花带回去让黎小兰他们几个吃。
这是自己做出来的麦芽糖, 成本低, 因此黎粮和王桂花没客气, 揣着几个小鸭子走了。
“你给小兰他们就好,怎么还给我留了一个?”陶竹瞧着案板上惟妙惟肖的小鸭子, 问道。
“因为想要给你, 觉得你会喜欢。”
黎荞一边收拾厨房一边答道。
是预料中的答案, 但陶竹还是高兴不已, 是的,他很喜欢,不管是这么大块的麦芽糖还是胖嘟嘟的造型,他都很喜欢。
“下次我也捏个小鸭子给你。”
“捏个老虎,老虎威风。”
“可你哪里威风了?”陶竹视线在黎荞身上停驻,从头打量到脚,这人是书生,和村子里同龄的其他男人相比,身材略有些单薄,不够壮实,和老虎根本不搭。
“我在床上不威风么?”黎荞反问。
陶竹:“……”
脑子里涌出一些少儿不宜的画面,这让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他轻轻点头:“好,下次我给你捏个老虎。”
“那你现在去洗漱,我把厨房收拾好了再去。”
“不,咱们一起收拾。”
“也行。”
黎荞笑眯眯的点头,鸳鸯浴也很美妙嘛。
当然,今晚会更美妙。
且说黎粮一家子,翌日,他们像是往常那般,天不亮就起床了,包括年纪最小的黎小兰。
很快,黎大山黎二山黎小山和黎小兰都发现他们枕头旁竟然有一个肥嘟嘟的小鸭子。
再仔细一瞅,这小鸭子竟是麦芽糖做的!
性子最活泼的黎二山鞋子都没穿,光着脚冲出了房间:“娘!我们床上咋有一个小鸭子?!”
王桂花正在做早饭,闻言回了一句:“这是你们小叔给你们的麦芽糖鸭子。”
这几个小鸭子不是糖画那种挂在一根木签子上的平面图案,而是一只实心的立体的麦芽糖小鸭子。
一个足足有二两重。
“哇!小叔真的挣了很多钱了啊!”
黎二山张大嘴巴惊叹。
王桂花闻言皱眉:“你小叔怎么挣很多钱了?”
“没挣钱怎么送得起这么贵的小鸭子?”
“我听狗剩说咱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小叔挣了很多钱,说他做的是大生意,还天天吃肉,路过他家门口的时候不是闻见肉味就是闻见甜味,勾得人都舍不得走,连村长家都比不过他。”
“胡说!他哪有挣什么钱,若他真的挣钱了,他会不还债?他欠的几十两银子,如今可是一两都没还!”
王桂花的脸黑了下来。
这哪儿来的谣言!
“就是,小二,你也忒缺心眼了,小叔怎么可能比得过村长家。他现在一亩地都没有,村长家有二百多亩地呢。”
黎大山从房间走了出来,也皱着眉。
“额……”黎二山闻言不由挠头。
他当时没想到这些,以为他小叔真的挣了不少钱。
“你再跟狗剩几个玩的时候告诉他们,你小叔他至今穷光蛋一个,没田地没存款,别说是和村长家比了,就是和咱家都比不了。”
王桂花交代道。
“好!”黎二山连连点头。
“这几个小鸭子是你们小叔自己做的,不是买的,你们在家里自己吃吃就行了,别出去乱说。”王桂花又道。
“咦?竟然是小叔自己做的?!”
“小叔真的会做麦芽糖?”
黎大山和黎二山都惊讶。
“你们小叔好歹读了那么多年书,虽然功名没考上,但杂七杂八的书看了不少,会做个麦芽糖不算什么。”
“小叔真厉害!”
黎大山和黎二山都一脸佩服。
“他只是走歪了路,现在改邪归正,可不就厉害了。”
想起黎荞小时候聪明伶俐的样子,王桂花有些感慨。
不过,能改正便好。
可惜的是她公婆没福气,看不到。
这般想着,她的思绪又转到了黎二山刚才的话上。
村子里什么时候有这种流言了?
她有些坐不住了,让黎二山烧火,她抬步去了黎荞家。
黎荞去县城送货了,只有陶竹一个人在家。
陶竹听了这话,皱了皱眉,陶老太刚来找他闹过,这流言八成和陶家那四人有关。
“这么扯淡的流言能传起来,说明不少人真认为黎荞挣了不少钱。”王桂花叹气。
源头她也觉得和陶树几个人有关,但能流传开,肯定是不少人信了。
“这人啊,笑人无,酸人有,黎荞当烂人的时候,人人看不起他,很多人当着我和你们大哥的面提起他时,都是盼着他能有点人样。现在他真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少人又心里发酸。”
“竹哥儿,人之常情,你别太放在心上。但财不露白,挣多少你和黎荞都捂着,别告诉旁人,知道了么?”
“谢嫂子提醒,我会把这些话告诉黎荞的。”
陶竹认真点头。
王桂花没有多留,匆匆回家去了。
陶竹则是继续做沙琪玛和麻花。
太阳升高时,李瓶来了,她来买大嘛花。
“嫂子,今日的大嘛花变成了五十文一斤。”陶竹道。
“嗯???咋突然便宜了一半?”李瓶惊讶。
“因为这一批麻花所用的麦芽糖是黎荞亲自做的,成本低,所以麻花的价格也就低了。”
黎荞自己做出了麦芽糖之后,他做沙琪玛和麻花所用一斤麦芽糖的价格由二百文变成了五十文,成本降了,售价自然也要跟着降。
做生意嘛,诚信为本,这样生意才能长久,毕竟谁都不是傻子。
李瓶听了这个解释,又是惊讶又是高兴。
“啧啧,同村人不坑同村人,你们俩小年轻办事实在。给我来十斤。”
原本只打算买五斤的她手一挥,直接翻了倍。
“好的。”陶竹一手拿起筷子,一手接过她自己带的篮子,给她夹麻花。
“对了,嫂子,你家干柴多么?我家干柴又不够了,但我今天没空上山捡柴。”
陶竹问。
“够,我家不缺干柴。你锁了门,随我回家吧。”李瓶点头。
她家有长工,一向不缺干柴。
而且黎荞和陶竹成亲那日,黎荞随手画了几个跟麦镰一样可以组装拆卸的架子和柜子,因此庄园和她男人这几日都迷恋上了这种有趣的木工方式,砍回来不少树。
是以她家现在有多余的干柴卖给陶竹。
陶竹应了一声好,锁上门,拿上铜板,随李瓶回庄家。
这一路上,他们俩遇见好些乡亲。
村人种的麦子太多,打麦场放不下,便会运到家里来,要么堆在家里,要么直接摊在家门口的路上,让过往的行人踩在上面行走,也算是帮着脱粒。
走到一个拐角处时,那户人家门口站着好几个人,这是陶萄家。
他们一家子正拿着梿枷敲打麦秸给麦子脱粒,陶萄则是坐在树荫下,正在缝补衣服。
陶萄的娘刘翠笑着跟李瓶打招呼:“庄武家的,又去买麻花啊。”
“是啊,这麻花做的还真是有一手,两天不吃就想得慌。”
李瓶点头。
“那黎荞的生意一定很好了,肯定挣了不少钱。”刘翠眼珠子一转,看向了陶竹,眼神热切:“竹哥儿,你和大伯娘说说,黎荞每天能挣多少钱啊?”
“没挣几个钱,还得天天往县城跑,辛苦的很。”陶竹神色平静的道,他说着和李瓶一起往前走。
“那具体是挣多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