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捡漏 > 第1742章 从未上过手的天字罐

第1742章 从未上过手的天字罐

作者:金元宝本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民间能流通的,目前仅知两件,一件在马观复先生那里。

2001年郎灯苏富比,一件口沿已经被磨平且无盖的剃头字罐从底价20万镑到76万镑成交,只用了七分钟。

76万镑折换软妹纸1100多万。

可谓空前绝后。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上拍的成化斗彩字罐,还是残器。

注意,是2001年的1100万。

现在,就是无价!

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但凡是玩收藏的,会点收藏知识的,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全球仅存十二只的字罐就静静的摆在案几上,所有人在这一刻都屏住了呼吸。

金锋在这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去上手字罐,而是慢慢地抬起头来,望向持宝人。

眼前的男子年纪看着不过二十多岁,面容刚毅,剑眉星眸,薄唇高鼻,肤『色』晰白,气宇轩扬,活脱脱的一位型男大帅哥。

男子的脸型看着有些阴柔,带着一两分鲜肉的感觉,他的眸子闪亮如星,深邃如海,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奇怪异状。

男子面『色』清冷,眸子中流『露』出来的气势如同王晓歆般高傲,仿佛世间万物都不在他的眼里。

那种气势让金锋一下子就想起来初次与周皓见面的情景。

眼前的这个人,气势比周皓不相上下,却是被周皓更加的冷峻。

就在金锋看那男子的时候,男子轻轻一抬眼眸,与金锋正面相撞在一起。

四道看不见的精光在空中陡然碰撞在一起。

“请金先生点评。”

男子的话音非常的平静冷漠,声音也低,但现场的人却感觉那饶声音就在自己的耳畔回响。

面『色』更是无悲无喜,目中极寒冰冷。

金锋的目光在男子身上停留了几秒,并没有发现男子身上佩戴了任何物件。

眨动眼睛轻轻一瞥案几左边的蓝『色』大包,眉头轻轻一抖。

这个蓝『色』大包跟自己的黑『色』大包外形基本一致,他的要更上一号。

目测的重量不会低于四十五斤。

比自己的大包还要重五斤。

“先生贵姓?”

金锋在观察之后轻声开口话。

“协议上写得樱”

男子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冰冷,脸上的表情也是如古井死水毫不波澜。

金锋平静的点上烟,又看了看男子,轻声道:“不好意思,我忘记了。”

三水将鉴宝协议书送到金锋跟前,金锋偏头一看,目光微微一紧。

“袁延涛!”

“张旭狂草体!”

“写得好。”

那叫袁延涛的男子静静道:“谢谢夸奖。”

“我在,等着你的鉴定。”

金锋抿着嘴轻声道:“冒昧问一句,袁俊涛……你认识吗?”

“垃圾杂碎,不入我眼。”

袁延涛冷漠而无情的回答让金锋目光放轻,打直身子抽了一口烟,朗声叫了一个好。

“袁先生能这件字罐哪儿来的不?”

袁延涛静静回答:“第一帝国一个镇上淘的。”

“他们这个世界上没有六爪龙纹字罐,我不信。”

“所以就请大师帮我解『惑』。”

金锋朗声叫了个好字,右手慢慢的探出去,开始上手这件绝世重宝。

拇指食指夹着字罐凸起的口沿,轻轻一捏,内外两壁传来两种不同的手福

外壁拇指莹润如玉,内壁食指略显粗糙有沙粒福

对的!

接着看釉面的施釉。

字罐在拍出价之前,在瓷都景德各处明代官窑遗址和瓷器坟场中先后数次发掘出了大量的字罐残器。

有青花字罐,有斗彩字罐,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斗彩的碗。

这些都是残品残器,因为是次品不能进贡给成化皇帝,所以被丢弃废弃。

在瓷器坟场中发掘出来的废品残品中,专家们还是能寻『摸』到了斗彩字罐的一些特征。

字罐的青花发『色』比宣德的要偏青且发白,『摸』着有玉质感,釉水非常的油润,肥厚,有蒙脂福

这也是对的。

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

也是对的。

接着,金锋把字罐侧倒,右手抚『摸字罐的底部。

底部的釉面略显不平,有稍微一点点的波滥感觉。

这跟故博里收藏的字罐的底部特征也是符合的。

宝岛省故博里边的字罐底部『摸』着就没有波浪感,那是因为当年他们把好的全带了过去。

起来,当年那帮专家也是非常牛『逼』的,专门挑好的拿。

就拿鸡缸杯来,很多人去故宫见到鸡缸杯都激动得不了,其实那都是假的。

对。

内地故宫里的两件鸡缸杯全都是假的,不但故宫,内地所有鸡缸杯都是康熙后期郎窑的官仿官。

一件真品全无。

鸡缸杯的真品有十二件都在宝岛省那边。

真相就是,当年东瀛鬼子入侵,文物南迁。

当时故宫那帮真正的大师们把真品全都带走,就留了两件官仿官的鸡缸杯在故宫。

瓷器方面,宝岛省博物馆那边还是有他们的牛『逼』之处。

都是一家人,东西放在哪儿都一样不是。

在字罐底部的正中位置,有一个青『色』的字。旁边没有双圈,也没有单圈,更没有方框。

正底部就一个无框无圈的字。

字罐的来历,就是从这个字开始。

至于这个字罐是干什么用的,明朝的档案里没有记录,正史野史和其他笔记中也没有记录。

唯一确定的一点,字罐是皇家器物,而且属于那种贵只有几十个人才有资格用的器物。

字罐的字,是辨认字罐真伪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成化之各个朝代嘉靖万历都有仿制字罐,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两父子时期也有仿制,带着字的瓷器总的不下三千多件。

这里面的官仿官又要首推康熙晚期的郎窑。

郎窑的名字由江南西道巡抚郎廷极在瓷都做督陶官时候得来的。

他所做的郎窑红下无双,价值极高,并不亚于唐英。

而且在这个窑口做出来的宣德成化器物,就连砂眼桔皮和书写题款几乎与真品一模一样,以至于很多人打眼。

但凡是是人写上去的字,那都是有踪迹规律可行的。

『摸』到这个字的时候,金锋轻轻闭上了眼睛。

这上面的字,藏锋毕『露』!

什么是藏锋?

就是写款识时在落笔和出笔时,将笔锋收纳在笔迹的中间,而不是外『露』在笔画的边缘。

这是中国书法中非常重要的笔法之一。

没有人知道,金锋在闭眼的瞬间,脑海里已经将这个字写了数千遍。

脑海中同时出现了两岸两个故博七只字罐以及东瀛京都、第一帝国、大日不落帝国、琴岛各个博物馆的另外五只字罐的记录。

十二个字在脑海中急速运转飞速撞击在一起,最后重叠。

金锋轻轻的睁开眼来。

这些标准的鉴定程序和动作出来,现场的人凝神静气,生怕自己的呼吸粗重一点就影响到金锋的甄别。

字罐,这个世界上上过手的人真不多。

包括那些有字罐博物馆的大专家们从青涩少年进去干到牙齿掉光都没机会『摸』上一次。

覃允华在旁边静静的看着金锋,同样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现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金锋的珍藏中并没有成化斗彩的藏品。

没见过实物,没亲自上过手,鉴定起这种镇国级的重宝,真的太难。

从金锋开始上手掌眼到现在,足足过了一分钟了,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这让覃允华非常的焦心。

而对面的袁延涛平静的看着金锋,神『色』无悲无喜,似乎对金锋的鉴定手法毫不在意。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